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73171|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全/技术] 潜水呼吸技巧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3:0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潜水呼吸技巧分享

“不要紧张!保持正常呼吸,千万别憋气”。
这是一句大多数Scuba Diving教练会对学员说的一句话,为了使学员放松心情而且了解利用水肺呼吸是很容易的事,并且克服学员在水面超过眼睛时会自动闭气的心理障碍。   

这句话通常一开始时很有效!或许你就依此方式,学完了水肺潜水员的课程。随着你潜水经验的累积,逐渐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地方。像是较复杂的水下技巧,移动身体,水下面镜调整,和中性浮力的控制等。忽然发觉,在水下呼吸并非完全如上述所说:保持正常呼吸,千万别憋气。那么简单而已!   

让我们来想一想:何谓〞正常呼吸〞?   

在水下利用水肺呼吸绝对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一般对“正常呼吸”的定义是:在陆地上,自发性的用鼻子做吸、吐气的动作,在水底下潜水员是用嘴部来完成鼻子的工作。(全罩式面罩在此不做讨论)所以若是你想习惯于在水下呼吸,水下呼吸技巧精进是一堂必修的课程!   

在陆地上,呼吸动作几乎算是自发性的!大脑刺激胸部肌肉伸展,横隔膜下降,肺部扩张将空气引进。当肌肉松弛,自然地就将气体排出了!有趣的是,刺激大脑做出呼吸指令的不是身体需要氧气(氧分压下降),而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刺激的脑部的二氧化碳接收器,大脑再依此讯号,决定呼吸速率之快慢!氧分压下降也是其次会影响的参数。这项机制的影响,后面会加以叙述。


水下的呼吸作用   

原则上来说,水下的呼吸作用机制仍然是和陆地上相仿的,但是一些外在因素,会导至它效率较低。
A:外在的水压影响,会压缩你的肺部,致使换气量下降约20%,我们必须更花一点力气能保持和陆地上相同的换气量。
B:水底下空气的密度增加,会增加呼吸阻抗,减缓循环速率(指一次吸气、呼气所需时间)在水下30M与陆地比较大约多了50%。
C:人为空气死腔:在整个呼吸系统内,不会交换气体的管道,皆称为死腔,在水下最明显的就是二级内的空气死腔,它亦会使换气效率下降,或是潜水员需要更深一点的呼吸来做应对。
D:合身的防寒衣或BC也是降低呼吸效率的来源之一。   

E:不当的呼吸方式,像是用鼻子吐气,不仅容易弄雾你的面镜,易导至面镜进水,和嘴巴吐气比较起来,也较不具效率!   

技巧的精进   

在水下憋气绝对是一个危险的动作,除了因深度变化引致气体体积变化所导至的肺部过度膨胀伤害。累积的二样化碳浓度导至的急促、效率低的呼吸模式。

随着肺部空气增加而增加的正浮力,也会造成中性浮力难以保持!所以,保持一个持续、合理的换气频率、在自己控制下的呼吸模式是需要练习加以建立的。   

人类有一些不自主性的换气停歇和闭气行为,像是在不吸气也不吐气的间歇时间,使尽全力搬动重物时,面部沈入水中时。相信第一次在水下呼吸的恐惧感,对许多人来说还是记忆犹新。这没啥不好意思,恐惧感与闭气行为是本能、天生的。这是脑部直接下的指令,你无须思考即会反应做出。

但是你后来所学习的水肺课程,又告诉你的脑子,利用调节器是可以呼吸的。所以矛盾和对立在你的脑部交战,当然,你的训练和后天学习战胜了天生的恐惧与反应。这个本能性的心理障碍,会让自己不自主的加速呼吸,欲获得更多的气体,直到进入完全失去换气控制!这对有些人来说,要跨过这一个障碍很不容易。需要更多的练习(生理适应)学习(心理适应),方能克服。

在水下呼吸是一项需要控制的行为

我们不能将呼吸作用完全交付大脑去自动反应,转而替代的是有控制的呼吸模式。比方说:当二级头从嘴巴脱落时,大脑一定是命令自己闭气!你必须藉由理智的反应、战胜天赋的本能,才能持续的从嘴巴吐气出来。

练习是改变脑部对身体下的直接指令的方式,并藉由练习,甚至去更改脑部的指令,一旦遇到二级脱落的情形,你的自然反应是持续吐气!这不是不能达成的,像是开车的人,一遇紧急状况,直觉就是刹车。
这可不是在天生的自然反应机制内,也是后天练习训练而成的。


慢而深的呼吸是在水底下最有效率的方式

在水下因为空气的密度增加,为了要减少气体涡流阻抗与摩擦,必须减慢呼吸速率。再来是加深你的呼吸,因为空气死腔的体积是一定的,在加深呼吸后,经过肺小泡的新鲜气体增加,身体所需的氧气和排除的二氧化碳都能彻底的进行交换,自然地大脑不会对胸部肌肉做出指令、要肺部的呼吸速率加速。

还有一个重点:较深的吐气。打个比方来说,假设肺部的总容积是2L,在你吐气至剩下1L时,大脑就对肺部肌肉下了一个指令:OK!足够下次换气之需了!可以吸气了!事实上,肺部仍有1L未排出的〞旧〞气体,这只会降低你下一次换气时气体交换的效率。

我们必须刻意去尽量将旧气体排出,前提是:在感到舒适的情形下,而不是使尽吃奶之力挤出气体,过于出力会导至较小的支气管蹋陷而封闭了肺小泡的信道,反倒是封闭了肺小泡的空气信道,并会破坏你呼吸的律动。而吸气时,也尽量不要〞用力〞吸至很饱,造成肺部过度扩张,正浮力增加,中性平衡失去控制。        

其次,这种呼吸方式所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像是练瑜珈一样,会有令人冷静下来的功用,这对于防止惊恐和过于紧张的潜水员来说特别受用。

这种慢速而延长的呼吸方式(慢吸慢吐),意味着你在水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气体交换效率。有经验的潜水员,他会在知道上述原因之后,建立起能让自己放松而又有效率的换气模式。反应在外的就是他的气体消耗量上。

降低自己受气体挤压伤害的机率      
无庸置疑的,许多潜水伤害都来自因惊恐而导至的不当换气方式。有经验的潜水员,会增强他对环境变化的心理耐受度而尽量保持适当的换气呼吸模式。换气模式是一项在岸上就可以练习的技巧,藉由戴上面镜,利用呼吸管呼吸,专注于保持一种慢,深,持续的换气模式。这项练习会帮助你将此模式记忆在脑中,并在水下自然地运用出来。当然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差异(因为压力的不同),重要的是你的身体记住了这个动作。   

水下的实际操作  
当你穿著完备,准备下潜时。注意你的呼吸模式。如果你的呼吸因为紧张,水面前进等因素而显得有些喘时,做几个深且慢的呼吸,有助于将它缓和下来。一旦和你的潜伴做了OK手势,BC泄气准备下潜时,此时尽量将肺部的空气吐出以利下潜,当然是在可接受的舒适范围内。

在潜水的过程中,当然你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到其它事物上,但是亦需持续的注意自己的呼吸模式。如果在不知觉的状况下,呼吸模式改变,开始觉得自己很喘、换不过气来(请注意!不是吸不到气,而是觉得换气速率不足以应付身体所需的状况)的时候,停止一切动作。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换气控制上。将自己稳固在一个不会动的物体(像:礁石),以减少身体动作,控制吐气速度。为何不是控制吸气的动作?因为你的大脑自然会负责这一部份!在几次深且慢的吐气后,换气速率会慢下来,换不过气的症状会消失,你也会开始感到放松。   

何者会改变你的换气速率?      
像是运动量增加,焦虑,寒冷,虚弱等。找出原因之后,想出解决之道,或许结束此次潜水。诚如前面所提,当你能够掌握换气控制时,耗气量会大幅的降低,潜水过程也会变得更轻松,愉快!   

另外一项藉由呼吸技巧精进而同时获得改善的是中性浮力控制的掌握!      

取代频繁的BC充排气动作,进而灵活运用肺部容积大小来对身体作上升、下沉做出细腻的控制。例如、在你前进的路径上出现了一个突出珊瑚礁石,此时保持你的身体水平、较平常的吸气量再多吸一点进来,此刻因肺容积增加会带来的额外正浮力、将你的身体往上带而不至于撞上礁石!在越过障碍物后,只需吐出较一般换气时更多一点的气体、身体就会随之下沈、回到原先之前进路线。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因你吸气或是吐气而造成的浮力变化、都会有数秒钟的延迟。有经验的潜水员即是能够抓住时间差和掌握前置量,方能精准地控制自己在水中的浮力。      

保持一种深且慢、由嘴部吸吐气的换气模式,是一个安全且舒适的潜水活动之核心要素!它是一项需要经由学习、练习、并取代本能反应的技巧。要让它深植脑海只有一再、重复、不断的练习!让自己在陆上、水下,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呼吸模式。

像是训练自发性的第二种呼吸模式,在一咬上二级头、潜入水中后,大脑能够立即切换至水下模式而自在、轻松的呼吸。对于换气掌握、中性控制皆能随心所欲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增加自信,同时也会是一位较为安全的潜水员!   


点评

感谢分享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6 10:10
感谢分享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6 10:10
学习学习~~为以后潜水用,发现自己一直都是在陆地上行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0 16:42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6 17:50
xeixie fenxian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7 16:54
只潜过两次,感觉自己没太大发言权,但感觉忽略了一点,虽然憋气不好,但水压平衡一样重要,如何不憋气完成水压平衡?似乎没有讲到,还是按自己经验做水压再配合上面说的呼吸试试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4 09:53
被小鱼包围给嚼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7 01:54
2#
发表于 2013-5-13 14:56: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5-20 18:44:37 | 只看该作者
复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5-24 12:42: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7 01:54:23 | 只看该作者
被小鱼包围给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31 13:14:14 | 只看该作者
新人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31 22:42:28 | 只看该作者
睡前来瞅瞅,粉条这孩子很历害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 12:44: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2 08:2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3 09:53:14 | 只看该作者
又学习了~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