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http://bbs.8264.com/thread-5404160-1-1.html
本帖最后由 铁狼(SZ) 于 2017-5-13 01:17 编辑
鳌太,已闻名许久,据说这是一个户外驴友一直向往的路线。它的难度有多高?没有去过不知道。2017的这个五一,终于与传说中的鳌太有个约会。在决定跟上队伍出发战鳌太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这次驴线上的所有物资,还有咨询了去过的一些朋友好多的问题,网上查看别人的作业贴等等。而且领队也再三的去确认了我们的个人装备是否齐全,还有就是出发前的队员拉练等。
2017-04-29(西安小南门会师)
深圳→西安→塘口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队员从左至右共11员战将(领队:小辉哥)
(铁狼、一休、枫叶如丹、John、杨贵妃、成绩是汗、大叔、小辉哥、罗伯特、毛毛虫、天空)
终于历尽了24小时火车的煎熬到达了队伍的集合点,西安小南门,这时的心情,真的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就盼着早点登山,可是领队还要让我们先到登山起点再休整一天,消消我们的疲劳。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到达登山口民宿后我们还遇上了五一准备穿越鳌太的各路人马,深圳磨房、青海队伍、广州队伍、单兵战鳌太、夫妻档等多支自由组织的登山队。在民宿的那一晚我们各路人马都在相互议论本次的鳌太行。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当我们入住整顿好后村长早已为我们准备了晚餐,为了能让明天的登山更有气有力,我一口气吃下了四个馒头和一大碗米饭,这个食量,惊呆了我的同伴们。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能吃的。可能是兴奋!!!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饭饱茶足后,就在民宿的附近散散步,拍照马叉一番。随后领队就召集了我们开了一个登山前的小会,说了好多的注意事项及高海拔的登山技巧。我们有好几个都是广东的,对于高海拔的穿越,都是首战。在这个事情面前,我们对自己都没有个底,所以当时队员们都是聚精会神的去听,有问题的就问。稍稍的感觉到了这个团队的团建氛围慢慢建立了起来,这对于我们这次的登山穿越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
2017-04-30(鳌太穿越第一天:雨夹雪)
塘口登山口→西花沟→火烧坡→太白红杉林→松林草坪→盆景园(营地3250M)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坐上了村长的私人铁马,我们向登山口出发罗。话说,虽然我也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我还真是头一回坐这玩意,挺有意思的。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到达了登山口,我们再调整了各自的装备,然后就是一个登山前的拉伸,主要是更大的去避免我们在登山过程中的肌肉拉伤。在我们拉伸前,看到了其他的几支队伍是直干上去,而且还见到了一个穿着牛仔裤的哥们。这时我的心在想,哇,这才是真正的大神级别,穿着牛仔裤真的适合户外登山运动吗?这就不作太多的解释了。拉伸完了后,我们分成了三个梯队(3-4-4每个梯队都有一台对讲机,两块备用电池,队员人手一个口哨)就开始进山了。现在回头一想,第一天是我鳌太整个穿越最累的一天。为什么?吖吖,那是因为我们的一个队员(John)这天的体能状态欠佳,一直拖在后面,在这队伍里,John只认识我和贵妃,出发前领队把他分到我这小组来,所以我得收这哥们。后来和我一起累到不要不要的还有贵妃、丹丹、一休三人,他们见到我一个人在后面收队,怕我俩出问题,所以在前面等了我半个多小时,一直等到与我汇合后再一起出发。还好第二天这哥们就开始发力了,这个后续再说(后面还有更惊心动魄的故事)。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就这头一天,真的出师不利,被哥们John拖个半死,在中途我们又遇上了雨夹雪。本来在出发前两天也是下了一场雪,上到2500左右的海拔路上又全是泥巴路,滑得难走。当我们上到了2900海拔的时候天公不作美,开始下起了雨夹雪,但这又是我人生当中见到第一次雪从天降,雪下得不是很大,可那时的心情真的好激动。天气的突变,再加上后队走得慢,老是要等John,当时真的把我气死了,又不能把他丢下,哎!慢慢的开始有点失温了,十个手指慢慢开始有了麻木的感觉。这时看了一下轨迹及对讲机呼叫了前队,知道离营地不远了,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正当这时遇上了一个像是当地的村民从上往下走,本想问一下他能不能帮John把装备背到营地,然后第二天再和队员们商量一下对策的,可这村民说给多少钱他都不背,而当这村民临走前问了一下我们要到哪扎营的时候,差点把我吓坏了,他说我们离营地还有四五个小时的路程,说我们天黑都到不了我们的营地,还说这个天气如果再往山上走,会死人的。当时我立马又看了一下等高线地图及手机户外助手标记的营地,感觉这村民在忽悠我们,数据显示不应该像他说的那样,之后就没理他了续继冒着雨向营地出发。终于花了约两小时左右(16:00)到达了我们的头一天预定营地---盆景园。当看到远方扎起的帐篷,那喜悦的心情就像脱离了苦海般。这天几乎我们小队都是一步三回头,你们懂的。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到达了营地之后领队早已为我们后队队员煮好了姜汤,我的帐友(一休)也早早到达了营地扎好了帐适煮好了紫菜蛋花汤,好感动。谢谢你们,我的兄弟!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饭后时间尚早,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种的拍。
2017-05-01(鳌太穿越第二天:晴空万里)
盆景园→秦岭主梁顶→陡峭石海→导航架(3475m)→西跑马梁→药王庙(3361m)→三交界→荞麦梁(3500m)→独扇子→水窝子(营地3100m)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一觉醒来,好像还没睡醒的感觉,打开了帐篷还见没有溶化的雪,天气好像也不咋地。昨晚就开始有了轻微的高反,头痛了一晚上,加上营地太湿及气温太低,这时心里暗想,今天又是苦逼的一天。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广东低海拔的我来说,很难一时三刻就可以适应,一晚上不知道醒了多少回。还好,除了有轻微的头痛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并发症。想也是多想,积极点吧,起来做早餐,吃完拔营出发。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一大早在高山上,还可以吃到热乎乎的---方便面,再加两块牛肉,哇,真的是一个高大上的享受。这是对自己的安慰还是真的满足呢?当时就知道饿了,其实也没有答案。就想吃饱,充好电后继续去挑战未知的路。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8:15左右,队伍全员从盆景园出发向水窝子营地进军了,这时的天气似乎有了好转,至少风、雨、雪都停了。还有就是昨天我所提到的John,今天一开始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的狂奔,一开始就吓了我一跳,还真怀疑是不是昨晚营地上遇到了什么被上了身。后来和他聊了两句,他说他昨晚休息得很好,夜里还起来再吃了一顿,今天满血复活了。这样好,今天我们就可以告别一步三回头了。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行走了一小时多,天气就变成这样了,哇卡卡,大快人心,天晴了。这个照片看来,很明显的,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就是那么的渺小。可这的风景,虽是植被就只有像快要枯死的草,可我却觉得它很美。后段的路,我们还要走少许的大石头路。计划穿越的第四五天我们要经九层石海,今天的路是石海前奏,九层石海到底有多难?又是一个心没底。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快到导航架时突然间起了浓浓的大雾,把我们整个队伍都包围了起来,好生奇怪!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今天的行军速度比昨天快了一倍多,John这哥们一直走在前队。可我今天惨了,轮到我一直走到队伍的最后面,因为我今天状态超差,出现了高反的症状,昨晚几乎是一夜未眠,今天是越走越是没劲,头从昨天晚上一直痛到了导航架。早上在营地出发时丹丹美女还把砸石狗(600g高能量列巴)放了一个在我背包里,快把我累死了。可今天John一直关注着我,一直留意着我的状态及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谢谢了兄弟!
到达了导航架时是中午11:30多了,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景点,当时也是硬着头皮去拍了个照。为了补充体能,也是一边拍照一边吃面包。准备再出发后,丹丹走过来问我,你今天是不是不舒服,你把列巴还给我背吧。当时心里暗喜,可挺不好意思的,但自个的情况这样,也不能强出头。结果列巴还是还她自己背了。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山里的气候变化就是这么的奇妙,摸不着猜不透,一离开了导航架向药王庙出发后,天又变晴了。今天我们的队伍都基本是纵队前进,前后队都不会拉开的得远。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约13:00左右,全员到达了药王亩,这也是我们的预定午餐点。当时水都差不多喝光了,附近也没见到干净的水源,只好就地取材,用雪烧水了。这也是我第一回干的事。烧出来的水也并不是那么的干净,可是环境所迫,多烧开一会将就的喝了。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正当我们还在享受食物的时候,罗伯特和几个队员早就吃饱了,并向领队提议,他们体能好的几个先做先锋部队,先到营地去探营。后来罗伯特、一休等人就先出发了。最后留下了我、天空、小辉哥、丹丹、贵妃、John几个还在享受着阳光下的午餐。我们在这休息了有一个多小时,当时他们说继续走的时候,我真的不想动了,高反头痛,全身没劲。还好这不是很严重,还是鼓起了勇气自我打气的慢慢向营地前进。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午餐休整后,我的体能慢慢的复活了,高反的症状好像也消除了一点,起码我还会笑着摆Poss拍照。正当在得意的时候,领队对我说,前面就是荞麦梁(麦秸岭),好牛的名字,它长得像什么呢?哈哈,直接上图吧...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过了荞麦梁后,就到达我们的营地了。出发吧,骚年!!!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见到了希望---水窝子营地。在这个角度看上去,它离我们好近,可当我们走起来的时候,就这一个坡我们竟花了半小时的时间才到达扎营点,因为这下面就是石头坡(独扇子)。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这哥们是我们的队员:天空。猜想一下他在干啥吧。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两个混帐的美女:丹丹、贵妃。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跳非典型高反舞的:John。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我的帐友一休比我们早到了水窝子营地一个多小时,当我到了营地找到他的帐篷时,他已在里面睡了。当我打开帐篷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他是满脸通红,像是发烧的样子。确实,他说他头痛了,发冷,而且头发烫。出事了,可能是走得急了,出现了高反的症状。当有队员知道这事后,都快急坏了。立马找小辉哥拿退烧药和葡萄粉,还有暖宝宝。这时,真是令人感觉到队员间的团结友爱!!!一休饭后吃过药,就继续休息了。这个晚上,我也醒了两次,看一下这哥们有没有出现其它的什么情况,还好,两次都在打呼噜,摸了一下他的身体还是暖的,嘻嘻(说说笑)。
2017-05-02(鳌太穿越第三天:风雨交加)
水窝子营地(3100m)→飞机梁(3481m)→梁1峰→梁2峰→梁3峰→凤凰腰→2800营地
这一晚,我睡得算很好,就出于担心醒过两天后就一直睡到天亮。当我醒来时已见到我的帐友一休在煮我们两人的早餐了,好幸福的说。看样子,这哥们休息了一晚上已经没事了。可今天又是一个天公不作美的天气,此时听到了雨水打在帐篷上的声音,再顺着打开的帐篷向外面一看,哎呀呀,天下着中雨,这时还没有起风!当时也没想啥,户外下雨是很正常的事,又不是头一回,大不了就湿身了。冲锋衣裤、雨衣、防水袜、防水手套等辅助装备派上了用场。可这时我天真的想法,将是我们后面痛苦的经历。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由于出发前就是狂风中雨,而且今天爬升下降超过了1600海拔,多为石头的上下坡,走在山脊上,路小难行两边都是悬崖。所以今天没有拍过照片(本天的几张图片由江西驴友---王光辉提供),途中我只录到了两段的小视频。
8:20左右,我们队伍全员已在风雨中整装待发,这时的雾很大,离开五米以外都不见人影,出发前领队千叮万嘱,在今天的风雨雾区中穿越,很容易出现迷路失散,全队人员必需尽最大的努力去跟上大队伍的脚步,用我们的户外精神去克服一切准备要面对的困难。可是,在出发后我们真的能全队人员走在一起吗?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出行前小会议召开完毕后,由领队带路,向2800营地的方向进军了,前面什么都看不见,识别方向靠的是一个小小的指北针和户外助手双结合。第一段就是要翻过一个石山,超大的石头使我们的登山仗成了一个负累,这个爬升真的是四脚爬爬,风大雨大石头大,而且石头非常湿滑,对我身高178及有少许攀岩经验的我来说还好,可是对于队伍中的两名女将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桃战。一不小心手滑、崴脚等情况随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真的出现了后果可想而知,只要你受伤了,后面的路会让你痛苦万分。但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她们都坚强了起来,全程没发出一句的怨言。为女汉子点上10086个赞!!!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翻越第一座的石山,我们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到山脊线上,在这个昨天天晴时看似不高的一段爬升,今天却让我们全队人员感觉到了今天路程的艰难。天气是我们行进的致命伤!再上到了山脊,风力加大,雨水被风吹打在我们的脸上,都是刺痛的感觉,我体重75KG+背包20KG都有点站不稳,意会一下当时的情景吧。虽说我们都穿上了全套的防雨装备,可是风速加上雨大,我们的防手水套和防水登山鞋经不起这样的考验,很快就湿透了,还好背包罩、冲锋衣裤、雨衣及防水袜还算是给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全队人员纵队前进,真的是一步一艰难,除了石头滑以外,路上几乎都是泥巴路,在行进的过程中只顾着平衡自己,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照顾身边的队友,只能靠自己去战胜这倒霉的一切。由于每人的登山经验、体能不一,我们在经过梁一二三峰的时候,前后队伍已经拉开了距离,但是全员情况都以对讲机沟通的方式掌控着整个队伍。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收队的是小辉哥,今天,John的鸡血不见了,差点把领队拖跨,因为John不擅长攀爬,我们谅解的。队员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帮助,并没有丢下任何一个队员独行。这时我处于中队(同行4人:我、天空、丹丹、一休),前队5人(贵妃、成绩是汗、罗伯特、大叔、毛毛虫),到了中午的时候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最佳的背风点,我们几个就在这休息吃午餐,当我们再准备出发的时候,John和小辉哥才到了,比我们慢了几乎半个多小时。和他们汇合之后,他俩还在笑,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他俩情况后,我们又要继续出发了。风还在狂吹,雨依然在下,我们停留了半小时,身体慢慢的冷了,手冻僵了,不能再等上他们一起出发,因为我们面对着失温的危险,领队便叫我们4人一起出发相互照应。
下午,上天更加无情的加大了雨势,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面临着失温为了保命,我们不敢停留,只能冒着狂风暴雨一步一步的向营地靠拢。一直到了18:30我们终于到了达了营地---2800营地。此时,全身的衣服半湿。饿冷交加,赶紧的搭起了帐篷换上干的衣服。
2800营地组建应急救援小组
天色慢慢的暗了,到了19:30左右终于听到了收队小辉哥到达营地时的呼叫声,一直担心后队会出现什么状况,这下可“放心了”......
我:小辉哥
应:啊
我:你们还好吗?
应:快冻死了!
我:John呢(大声叫道)
应:他还在我后面一点点,估计半小时就能到达了
我:那就好
就这样,我们全队人员似乎已经放松了警惕,可一直到了20:20怎还不见John到达营地的消息呢?坏了,出事了,John失联了。因为下到2800营的我们要经过一个树林,记得在中途有一条很明显的分叉路,John不会走错路了吧。当我意识到这个情况时,我的同帐一休就用对讲机联系小辉哥问当时他两的具体情况(因营地不平,我们和小辉哥的帐篷相隔50多米),小辉哥回应说他在等John的时候,曾出现了两次的失温,其中有一次他在风雨中等待的时候睡着了,差点出事。后来在山顶下2800营地的最后一段路时,他自己先到走了。可问题是,现在John失联了。此时其他的队员听到了我们对讲机的通话知道情况后,全队人员精神立马崩紧了起来。更坏的是John没有对讲机,无法与他取得联系。队员们非常担心,可是我们仍处于冷静状态,一起去分析了各种的可能性。一休猜想可能是天已黑,雾大夜行危险系数更高,John应该是就地扎营并猜出了扎营点(在下达2800营地前只有一个最佳的草坪扎营点)。
20:35应急搜求小队建立了起来,目标以2800营地往回走的那一块最佳营点为搜救范围,时间是2800营地往回走1.5小时以内。因为超出了这个范围再往回走就是一片石海,要到达这个最佳营点也要翻过一小段的石头路,夜里雾大且在风雨中无法保障更高系数的安全攀爬,如果出去时间太长在这样的天气因素下怕会出现失温,所以必先要保证搜求队员的自身安全为前提实施搜救工作。
20:45搜救小队已换上了冲锋装备,由一休、罗伯特、小辉哥3人带上干粮、热水、救生毯、急救包、卫星电话等等装备出发了,其余人员留守营地。小队出发前我们协定了如果有第一消息马上用对讲机通报到后方留守人员,为了减少我们对讲机的耗电量。就这样,我们留守的了员还一直在议论前方的事,只能静待,这段时间里我们各种的猜想,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对讲机依家没响过一声,二小时过去了,还是这样。会不会真的出事了?我们出去的3名队员情况如何?他们会遇上什么危险及困难了吗?心里没底!!!当时我试着用对讲机呼叫他们,可是没有回应。但是我对这3个兄弟充满了信心,没有一丝的怀疑他们的搜救能力。一直到了快凌晨24:00多,突然好像听到了他们回来的声音,果不其然,是他们回来了。第一句问道:你们3人没事吧?John找着了吗?一休回应:就如他出发前所猜想的一样,John当时失温了为了自救,当他再往前走见到是石头路的时候返回了我所说的最佳营点就地扎营,理性的去做出了不夜行冒不必要的风险在英明决定。找到John后他们了解了情况,确定了John安全,留下了一台对讲机就回2800营地了。当时情况不允许John再拔营下到2800营地,前面也提到了John不擅长攀爬石头。听到了这天大的捷报,可以睡了。整个事情的发生与处理中,没有一个队员发出抱怨的声音,而是团结了起来商量对策,没有退缩,或许当时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许我们应该更早的发现问题,可我们尽力了,许多的经验都是通过血的教训得来的。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团队已经是最棒的!!!
2017-05-03(鳌太穿越第四天:被困2800营地)
2800营地→金字塔(3400m)→塔1→塔2→塔3→西源营地(3130m)
前一天在狂风暴雨中穿越,几乎都耗尽了我们的体力,再加上昨晚的小插曲,精神几乎耗尽,使我整夜也是睡得死死的。当我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看了一下手表,已是早上的7:00多,为何帐篷里还是哪么的暗?这时,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劲,帐篷被压了下来?然后用手去顶了一下,哗哗哗!!!一大堆的东西滑下了帐篷,我立马叫醒一休,哇,这是雪,还好没把帐篷压倒。昨晚一直听到有雨打帐篷的声音,以为下了一晚上的雨,现在才发现,原来是下了一整晚的雪。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一打开帐门往外一看,惊呆了,太美了!原本昨晚还是一大片的草地,一夜之后变成了白白的一片,只露出了石头的顶部。又是我的第一次雪地露营,但是昨晚一夜没觉得冷,还睡得挺香的,睡袋给力。之后就是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试着联系John,可是没有回应。但过了不久就收到了John用对讲机与我们的大本营联系声音,取得了联系后确认了他的安全,就开始做早餐收拾帐篷内的装备了。之后领队就集合队员们再说明了一下今天的一个大概路程,还有就是下雪后有可能路已被雪封的一些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案,当时我们志气高昂,全体队员支持继续前进。并计划在8:30整队出发,可是......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从7:30左右与John取得了联系,我们在营地一直等到他11:00多才见到他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哥们气死我们了。时间上,已经不允许我们当天继续出发,因为路长还有就是下雪路或许已被雪封埋了,天黑前我们无法到达今天的预定营地。就因为考虑到这点,John说了一下他下到2800营地那一段路的经历,好像说得挺难走的,看不到路,走每一步都要先用登山仗探路。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只能在2800营地休整,待明天再早点拔营了。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一整天的时间,风继续吹,雪继续下,我们只能在营地之间穿插,我们被困在这里了,无奈只能好好的欣赏一下大自然的风光---雪景!!!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超级给力的雪菊B1000睡袋,别的队员早上起来发现睡袋都湿了,晚上也不够暖和,而我滴却湿了表面,防水透气杠杠滴、暖暖滴!哦爷!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一直到了下午,雪下得是越来越厚了,营地上原本露出来的石头顶已经不见了踪影,而且长时间在吹风玩雪,身体慢慢变冷,唯一最好的就是睡在帐篷里聊聊人生,谈谈理想,讲讲户外的故事!当时我们是四个人挤进了一休的帐篷里,去分享我们的户外事迹。就在这个时候,有队员拿出了等高线地图在看,我便多口问了一句,你在看什么?原来这队员在研究着如果雪依然不停,我们原计划不能实施被迫下撤的话,看看附近有没有合适的下撤点。就这样,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并联系领队,说出我们所预估到的情况及见解,想着就是大家可以一起研究一下备用方案。毕竟小辉哥已是第4次走同一条线了,他对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我、一休、贵妃、小辉哥4人又成立了临时下撤备用方案研究小组。在地图上,好明显的显示我们营地的右侧有一条断开的路,下降500左右的海拔就可以去到这山谷的断路上,此路等高线稀疏,缓缓下降,应该是最佳的下撤路线,但是我们没人走过,不知道在前往断路前的这一段路能否走得通,领队当时建议去探路。可是依据地图与户外助手相对比,理论上是可行的。最终我们一致得出了同一个结论:如果明天情况没有好转或雪的厚度加深再定是进是退!
2017-05-04(鳌太穿越第五天:21人联队下撤核桃坪)
2800营地→核桃坪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一大早太阳就高高挂起,令人心情舒畅!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各路人马已在收拾装备,准备出发......我们真的按原来的穿越计划出发了吗?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这么棒的天气,我们还在犹豫什么呢?前面的雪后石海我们心里没底,至少我们已确定了眼前的路已被雪封盖了,很难分辩出哪是路哪是石头哪是坑,我们现在处于2800海拔是这个样,在往更高的海拔上到底有什么等待着我们呢?后来经过了20多分钟的全员讨论,已走过3次鳌太线的领队小辉哥也做出了经验级的分享,他也是头一次在2800营地就遇上了这么恶劣的情况,也作出了风险、队员体能等的评估,最终我们一致决定了全员下撤,猜想不到的就是这班拥有着多年户外登山经验的老驴们意见如此的统一,全员放弃再登太白山完成整段鳌太线穿越的目标,这时,我们昨天预定的下撤方案立马启动了。正当此时,其他的驴友得知我们全队下撤,也动摇了他们继续出发的决心,为什么我们要撤?当时我们就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分析�徒步饬艘幌挛颐俏裁醋鞒稣庋龆ǎ罄此蔷拖牒臀颐橇酉鲁贰;獗臼且患遥挥惺裁葱杏氩恍械模踩蛭侍馔獾亩伎梢韵嗷グ镏�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这时2800营地一共有26人:我们队伍11人,青海队9人,广州队3人,江西1人,香港1人,北京1人。
青海队其中有4名队员想与我们一同下撤,可是他们的领队不允许他们下撤,还起了一点小争吵。其他的广州、江西、香港、北京共6名驴友已决定了与我们联队下撤。到最后,这4名的青海队员也铁了心的与我们下撤核桃坪。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户外,我们讲求的安全、科学、团队、自由、环保,最后才是快乐!
其中跟着我们下撤的队员知道我们有这些户外辅助装备,可以更大力度的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最终放弃了与大自然对抗,决定与我们同行。另我大胆的假设一下,是不是有一点点原因是被我们的团队精神所感染,觉得我们是一支靠谱的户外队伍呢?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2800营地21人联队下撤队伍组建完成,纵队行进,不急不争,有说有笑的前后队员之间分享这几天的户外历程,最后我们的队伍在当天的17:07安全抵达核桃坪!!!
五一的鳌太,我们赢得了友谊
谢谢你们,我的兄弟,你们让我收获了无价的友谊,户外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没有跨不过去的槛!
当我们作出放弃的决定时,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需要鼓起更大的勇气!山...还在那里!
最后,为五一鳌太线没有走出来的几位兄弟悼念!愿你们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