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8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北京捍卫户外-领略太行的魂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30 11:3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到太行山脉的渊源,先说说中国围棋布局,昨天说的四个金角,其中两个就是西安和河北,那么,既然西安地形有利,四山巩固,水系畅通,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京都会迁移到了北京呢?


   西汉陨落警醒了东汉、曹魏和西晋,十六国北朝,北魏也东迁洛阳。唐末后五代、北宋也东迁洛阳,元朝移到河北,才有了今天的四大古都长安、洛阳、开封、北京。
如果长安比作高屋建瓴,开封比作宅中图大,北京比作挈裘。为什么选择北京,就是因为地理地形流域是和政治统治息息相关的。
北京地处河北,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延绵千里,环绕其西、北两面。主要的河流源于这两条山脉,穿山越岭,形成交通
血脉和险要关隘。
   燕山山脉将河北与内蒙古草原相连,历史上多为抵御塞外游牧民族南下扰掠中原。
塞外游牧民族入据河北理由:
  一是自辽河流域而来,二是自蒙古草原而来。
辽西走廊防御必然山海关扼其咽喉,卢龙、迁安、乐亭、遵化等地为重要军事地区。
   蒙古草原进入河北的一条便捷的路线是大同北部山地低口进入河北,设防居庸关、紫荆关……扼其咽喉,大同、宣化、怀来、张家口随之成为排兵布阵重要地区。


  北京在河北北部同时应接这两个方向,外围环燕山山脉,还有松亭关、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其它几条交通要道。 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塞外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
  秦汉设渔阳、上谷、右北平,隋唐设范阳、平卢,明代设宣府、蓟镇,都是意在扼守燕山险阻,以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这句话正是对它的写照。
太行山脉的作用是牵制西安与河北相互之争。山西高原在双方其间,为“银边”谁控制太行山形势,谁控大局。
开始谈到太行山山脉,紫荆关、倒马关、井陉、滏口等关往来通道。
   紫荆关和倒马关防御----大同盆地经桑干河谷而来的通道与居庸关共同屏护北京西、北二面习惯称为“内三关”;
井陉关和滏口防御山西与河北中部、南部之间通道,正定、邢台、邯郸等地以太行之险,又控关隘通道,成为保右翼安全重要地区,山脉走向自山西南下中原或西入西安,都有高屋建瓴之势。
在河北平原腹地有拒马河、滹沱河也能够加以利用,建立河防体系后漳河自太行山而下,从河北南部横流而过,经山东北部注入大海,护卫河北南面门户。


   山西高原与山东低山丘陵相互可以利用,山东是维系南北关系的纽带,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更加重要。
  河北的战略地位,是当时政权中由塞外少数民族建立的。如十六国时期的后赵为羯族所建,前燕、后燕为鲜卑慕容部所建,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则是胡汉合流的产物,辽为契丹族所建,金为女真族所建,元为蒙古族所建,清为满族所建,它将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联系起来。蒙古入主中原,木华黎建议:“幽燕之地,龙蹯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塞外少数民族看重河北“南控江淮,北连朔漠”的地理位置,他们的根基在塞外,形势不利,还可退回塞外。


   明长城两条粗线在北京附近成交汇之形:一条是作为军事防御线的“九边”长城一线,另一条是作为经济运输线的京杭运河线,两条线垂直交汇于河北北部。元是蒙,清是满,都没必要注重长城,所以今天只看到明长城在历史上的沧桑瘢痕。
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围棋般的布局更是掌握在毛泽东手中,一直占据着整个中国土地上的两个金角,三条银边,最终夺定江山。这是大体上的太行山之所以在人文,地理,军事,交通,历史上的重要,以后我们走到它的跟前会不断从它的身躯中汲取更丰富的经典!



43166d224f4a20a49ed06bfd91529822720ed03a.jpg (45.62 KB, 下载次数: 6)

43166d224f4a20a49ed06bfd91529822720ed03a.jpg

5343fbf2b2119313b24da98a64380cd791238df9.jpg (40.11 KB, 下载次数: 9)

5343fbf2b2119313b24da98a64380cd791238df9.jpg
2#
发表于 2014-6-6 15:21:43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 学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