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1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端午大五朝台(201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0 22:0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哥本哈根的猫 于 2014-6-20 22:25 编辑

  星空姐问我:“端午节去朝台,你去吗?”,我对朝台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路途艰难险阻,出于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pk精神回了一句:“好啊!”
    临出发时候,由于报名人多,朝台名额竟然不够了。作为老新驴,我有幸被领队保留在名单里,而星空姐只能去南太行。
    准备装备时候,仔细上网查询了多个游记。但写游记的人都没有提出装备和供应问题。我还设想是旅游区,路边小饭馆、士多店一定不少。但仔细想想,毕竟,那是海拔3000米的连绵大山啊。思量中幸亏山哥及时在qq上提示了必要的装备列表。出于谨慎按60升的大包准备,空包就快5kg重了。冲锋衣、冲锋裤都是goretex,排汗衣、羊绒衫,按三层着装准备,羽绒服就不拿了。当然忘不了还有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秋裤;考虑到大巴夜行一晚,水3.5升,其中0.8升保温水壶泡茶用;干粮按3+天准备。就这样,一个18kg的大包立在地板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狂飙时代,一个记录经常被轻易打破的时代。出发的前几天,正是北京历史上罕见的5月高温季,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高温历史记录。5月30日那天也是骄阳似火。如同《骆驼祥子》里面描述的老北京的热一样,地面仿佛一层白光。18:30分,我背负这同洗衣机一样重(大斌子语)的登山包出发了,一路汗流浃背。在路人的侧目中,我自信向前;由于还不适应重装的惯性,在一个狭小的胡同里半天让不开一位相向而行的中年妇女,这位妇女出言不逊:“你有病啊!”,无奈,继续向前。
    准时赶到安徽大厦的集合地,很多同伴一个20升不到的小包,估计里面一件长袖、两瓶水和若干饼干。当然也有同道中人,有几位哥们和我一样扛着覆盖防雨罩硕大的背包。其中一哥们全套美军伞兵装备,除了没有钢盔,连制式水壶这一细节都没有遗漏。可惜他不是我们队的,他们队是去某处扎营的,地上扔着一堆簇新的防潮垫,几个看上去略显疲惫的人坐在马路牙子上。太热了!想想身后大包里面的衣服都是为五台山准备的,不由心里嘀咕:是不是衣服太多了啊。(事后证明,一点不多,山顶上全穿上都不够。)
    20点出发,比预计晚半个小时。带队领导是两位女生,一婉约一豪放,行程中欢歌笑语不表。
    我国公路部门对群死群伤车祸的应对措施就是夜间2-5点,客运营运车辆一律不得上高速路。这一简单粗暴的政令使我们不得不在午夜驶离宽敞的高速。进入县道乡道后没有多久,我们就疑似迷路了。GPS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好使。55座的尼奥普兰如同石油勘探用的越野卡车乌尼莫克一样,在崎岖的山路上,一会倒车,一会掉头,碰到加油站,司机还下去问了好几次路。美女队长也焦急地跟了下去。看来真的是迷路了。半夜4点多,天已经蒙蒙亮。路边一块路牌上书“平型关大捷遗址”,乖乖,闯到这里来了。这里真是伏击鬼子的好地方,两边群山环绕,中间狭窄小道只能一车通行。豪华大巴像一叶扁舟,在汪洋大海中起起落落。车里有继续呼呼大睡的,也有我这样心提到嗓子眼里恨不得亲自抓过方向盘。天光大亮,我们的“乌尼莫克”最终有惊无险地冲出重围,开始沿着狭窄公路上山了。收获不小,亲自地勘平型关了,对抗日战争中一些宣传的战役规模有新认识,旅游地图上又少了一个空白!
    5:40,“乌尼莫克”抵达目的地鸿门岩。向东台方向望去,山上都是像小蚂蚁一样花花绿绿的驴友。他们早到了,我们尽管晚了一个多小时,但人车安全,感谢领队和司机。


    鸿门岩海拔2500米,一下车就打一个哆嗦。海拔2500米看朝霞,那真是气象万千。我和大斌子是有枣没枣都捅两杆子的人,端起相机就扫了几梭子。大家都穿上了御寒衣物,简单休整后就出发了。曾经迷茫是否穿秋裤,后面的旅程证明穿秋裤一点不吃亏。有一位山友用便携牙具和珍贵的淡水在崖边刷牙,美女领队打趣了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位老人家很专业啊,人家都下山了。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从整个朝台过程来看,第一站东台很有迷惑性。在鸿门岩望东台,哇,山门这么巍峨,好像动画片大闹天宫的朝天门,悬在半空中。这么远,自己什么时候走到啊?但其实真开步走,两个小时就来回了。7:20登顶,8:00回到鸿门岩就餐。这时候自信心膨胀!很容易麻痹大意。路在脚下嘛!五台不过如此。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是华北最高最早的山峰。25亿年前就隆起地面,而人类不过百万年历史而已。我们的当下只是五台山的刹那。本人曾经研习地质,知道华北地区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反复被海侵,大海曾经直抵太行脚下;长江也曾奔流至韩国济州岛。五台山没有五岳那样雄奇,甚至植被都很稀少。但它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海面的的几块陆地之一。东台叫望海峰,名副其实。曾经过往多少年,东台下面可是汪洋大海。在还没有人类的地质历史时期,来这里凭栏望海的就只有佛祖了。
    五台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脊梁,25亿年来我自巍然不动。在五台看的不是秋月春风,而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华北屋脊牌坊背面刻的是“胜妙高峰”,不知何人所撰。妙已经是一种艺术高度,何况胜妙。
    贡嘎山、台湾玉山、秦岭太白、马衔山(甘肃兰州附近,3680米,黄土高原最高峰)是我很崇拜的几座山峰。因为他们拔地而起,主要凭相对高度卓尔不群。这几座山峰,我们或身边的人可以亲自去体验,去触摸。他们不像k2和珠峰终生不可及。现在这个名单要加入五台山了,它几乎是泰山的两倍高度。

    10:55到达华北屋脊的牌坊,按东台的经验,以为见了牌坊马上就到北台了。没有想到翻过华北屋脊的牌坊,一个路牌指示向左的弯道,过了弯道看见北台仍悬在半空中。美女队长告诉我她非常喜欢这个弯道路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女生说的喜欢。我仔细看看,的确很有意味。路牌的意思是:没有更多信息了,要么下,要么上,不要废话。这个路牌只是提醒你,前途是曲折的。路在脚下,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2:15分,我们历经艰难险阻登上北台。地道大哥在微信中说爬北台完全是自虐。这是真的!北台顶非常宽阔,灵应寺正在大拆大建。我们按计划在北台休息吃中午饭,大家说说笑笑为自己减磅。北台灵应寺是我们旅程中唯一提供热水的台顶。我们碰到了几个来自武汉的驴友,他们对北京箭扣长城很神往,我感觉作为北京来的驴友,我们很幸运。毕竟箭扣说去就去。大家互相交换了食物。后来又在南台再次碰到他们,相逢一笑,真是缘分。在北台用餐时候,我们的前锋队伍已经到了中台顶,领队们在手台上讨论是否继续攀登西台。这个时候从中台看西台已经被笼罩在积雨云中了。春天队长很担心大家的安全。北台由于地势较高,小气候明显不同于中台和西台。北台这个时候风力逐渐加大,周围云层越来越厚。




    我们这些弱驴自诩为摄影队,称前锋强驴为登山队。13:20,摄影队从北台下撤,开始向中台进发。登山队早已不见踪影。中台翠岩峰,台顶演教寺,海拔2894米。北台到中台这段路不仅漫长,大幅上升和下降,而且处于我们朝台的最高海拔地段,空气稀薄,对登山者体力耐力挑战很大。天气变的更坏了,风力至少7级间8+级。由于风声,队友互相面对面都无法对话交流。徒步过程中要不停的用力纠正方向,否则就被风吹偏了。偶尔一阵大风吹的我们东倒西歪。我准备比较充分,防风衣裤都套上了,感觉不是很冷,但行动困难。从北台下降到垭口后,再上中台是我们攀爬最陡峭的路段。如假包换的积雨云不停地从我们头顶和身边穿过,带来零星的雨滴借助风势狠狠打在脸上。不幸的是,突然,积雨云中的boss来了,很多人在垭口处的玛尼堆那里避风。积雨云在翻越垭口时候毫不留情地留下了大量降水。我在半山腰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雨越来越大,大家集中窝成一团,玛尼堆和队友都很快看不见了。大斌子后来告诉我:领队尘烟拿一个大雨衣像母鸡护小鸡那样把他们罩在下面。他们都感受到了领队的温暖。我们在半山腰,处在这次带来雨水云层的中上部,雨稍微小一些,但我们碰到的是冰雹!黄豆大的冰粒子狠狠打过来,大家只好把登山包放在冻胀丘的窝子里面,自己伏在登山包上面,任凭冰雹敲在背上。雨衣此时都被风吹起来了,再大的雨衣如果没有完善的扣件也遮不住身体。曾在南方工作过,很疑惑台风时节当地人为什么不打伞。后来明白了,台风来的时候,雨水都是横飞的,打伞根本没有用,甚至根本拿不住伞。五台山的雨就是横飞过来的,好在这个过程没有超过10分钟。雨云boss过境了,头顶露出一些光亮,在半山腰能看到垭口的玛尼堆了,那里一个人都没有了。领队用手台确认摄影队已经从垭口下撤了。我感觉像1949年自欧美回国滞留香港的留学生,有的人去了台湾,有的人留在大陆,从此一生。我们怎么办?下山的路已经泥泞不堪,只能选择继续登顶中台。
    一步一挪,14:56分,我们饥寒交迫地站在了中台上。演教寺有很多是早早登顶,在台顶避雨的大侠们,更多的是淋成落汤鸡的刚刚登顶的时尚达人。由于体力耗尽,很多美眉抱着柱子就睡着了。在西台看见了无赖和他的挂,他们穿的很少,真为他们担心。我们去不去西台呢?这个时候选择其实非常简单,西台就在那里。如果有保暖防风避雨装备,就可以继续;如果没有,就瑟瑟发抖地坐小面下撤吧。小面的司机此刻很牛,议价能力很强。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从中台到西台路倒是非常简单,一个长长的大下坡接一个长长的大上坡。一路都是冻胀丘,几乎没有平路。领队说这里能碰到黑狐,我倒是听到他们的叫声,但一只也没有见到。可能风雨太大了,动物也知道回家。从中台到西台,体力基本都耗尽了,只能咬牙继续前行。脚下起了几个大泡,好在都被踩破了,不影响行动。暮霭沉沉中就我和听雪两个人。天色逐渐阴暗下来,可风却没有减小。如同在黑暗的矿坑中探索,光亮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恶劣的天气,大部分朝台的人都暂时休息了,路上碰到几位,大部分是独行侠。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原则,无论风雨。几乎都一言不发,甚少表情,很慢的步伐,一步接一步。我知道他们心里有梦想,有委屈,有无奈,有人生的起落,或有生死离别,也许他们正在怀念,在感恩,在思考,我们没有打搅他们。大家彼此经过时候,我觉得能读懂他们,这是心灵的握手。路在脚下,山在前面。我们是自由的,走吧!
    我和听雪是兔子节奏,狂奔一段然后休息,再次狂奔再次休息。终于,16:50胜利登顶西台法雷寺。西台更加荒凉和古朴,我想可能在这里修行也更加纯粹。

回望中台

远眺西台


    体力已经完全耗尽,住下吧。可惜西台都被朝台同行住满了,知客僧告诉我没有多余房间了,估计只能住食堂了。这时听雪接到了大斌子打来的电话。领队和大斌子安排了车上西台顶来接我们,好感动啊,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爱上大斌子的东北话,也更加崇敬美女领队了。据领队说,从西台法雷寺到狮子窝,路上的急弯处有三个凸面镜,我们坐在小面里一边数镜子,一边替司机招呼收容走不动的驴友。无奈,没有一个人上车。正如领队所说,这最后10公里路如果走下来是最艰难的,所谓行百里路半九十。

    到狮子窝挂单,见到了大斌子和小右、无赖等。风雨将我们阻隔,再次重逢,好亲切。第一次在寺庙挂单,既兴奋又陌生。斋饭是男女分开的,大家在风雨中排队等待吃斋。男队在大院这头,女队在大院那头。“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离开学校后,这个场景再没有见过。女队的斋饭份量明显比我们足,小右竟然吃撑了。我们男队就……。热水只有50度,将就吧。


    回到了十人铺的宿舍,终于见到了那些从前线回来的强驴。看面相都是普通人,都很瘦,他们怎么就那么厉害呢。同我相邻的刚子是唯一的大汉。我同刚子年龄相仿,都是体力困难户,相叙甚欢。白天走累了,沉沉睡去。睡觉前摸底都说自己是呼噜王,真睡着了,传说中的呼噜声一个没听着。自己听山哥的话带了一个抓绒睡袋,晚上没有被冻着。
    凌晨4点多,大斌子就在下面“烙饼”了。他肯定没有睡好,没有多久大部分队友也开始下地活动了。吃了点东西。两位队长也看出我们摄影队的真实水平了,把出发时间押后了1.5小时,并且难度也降低了。后面了解到,见山能不翻就不翻,都从旁边切过去。5:30集合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南台和古南台。很多昨天在电台上发誓不再继续、永不再来的美眉突然都决定今天继续超越自我。这样就又多等了一会儿。狮子窝门口的草甸不错,在早上的晨雾中很有意境。大家拍摄了合影,各种pose都有。6:00准时出发。玩嗨了,刚子在这里遗失了登山杖的前半截。后来反复在电台里面沟通也没有找到。



    从狮子窝到金阁寺有5.6公里,大家体力充沛,一路下降300米。登山队和摄影队一起于7:16抵达金阁寺。半山上就能看出金阁寺不平凡之处。
    金阁寺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2000多米,距台怀镇约15公里。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创建金阁寺。时值平定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也是中国历史一个从统一走向分裂大转折的开始。据传说,金阁寺是按照道义悟见的金阁形制而建。实际上,寺庙建筑式样是参照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寺庙那烂陀寺,由印度那烂陀寺纯约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规模宏大,有藏书九百多万卷,为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可想金阁寺辉煌气势。金阁寺古建筑群雕工尤其细致,hold不住的华贵之风,非常值得细细品鉴。金阁寺的小便池都非常讲究,都是形制古怪雕花的石砖,我敢打赌是个老货。可惜我们时间有限,草草用餐后就又出发了。


    经过一段不长的公路后,摄影队于8:22合影留念后出五台山山门。个人感觉,徒步最不爱走的是公路,高强度的循环应力,对膝盖和踝关节伤害最大。
    8:30开始正式攀登南台顶。从五台山正式山门出发去南台顶,要经过很美的一片落叶松林。五台山降雨量不大,森林不多。精华都在这里了,林子里面氧气含量高,负氧离子高。这对于我们刚从高山下来的人来说,感觉很舒服。过了松林就是大片的高山草甸,各种野花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这片草甸一直延伸到古南台顶。生活在城市的人鲜见真正的草原,尤其是铺满鲜花的草原。我们像久别的孩子扑向母亲那样,在草地上打滚、摄影。





    11:00登顶古南台。古南台顶在上世纪被征用为空军基地。基地建设时候拆除了此地原来的庙宇,很多材料也被重复利用了。后来这个基地被遗弃,但古南台也无法按原样复建了。后来的方丈在现在的南台另起炉灶,延续千年的古南台从此一蹶不振。我们的民族什么时候能不再打圈呢?也许要从中国古老的宗教文化中去找答案了。有一位僧人在古南台顶上打坐,那个意境,自己看吧。


    从古南台顶到现在的南台顶锦绣峰不是很远,现南台台顶普济寺,海拔2474米。我们于11:40顺利登顶南台顶。南台顶上的普济寺香火很旺。做生意的小贩也很多。有几位香客面相不俗,骨格清秀,气场很足,可能是演艺圈的高人。看得出,普济寺大有讲究。可惜看不懂,不懂就不妄语了。



    本来按计划从南台顶到佛母洞,佛母洞海拔1941米,南台顶至佛母洞路程4KM,海拔下降533米。佛母洞是佛门圣地,自己由于膝盖疼,这一段路没有走下来,甚为遗憾。
    12:50坐福特全顺下山,期间坐车同司机的不愉快已是过往,不再提及。
    福特全顺载着几位泉州来的香客,其中一位僧人要去日照寺看师兄。就这样,我们于13:16抵达日照寺。日照寺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山坳里面,方丈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东北大汉。日照寺只翻建了一小半。司机告诉我说,这里的僧人为建寺四处化缘,有钱就建一点,没钱就继续外出化缘。材料拉到山上都是很贵的。五台山120多座寺庙都是这样依靠善男信女的力量,点点滴滴建起来的,一座寺院可能是几辈子人的事情。听到这些,心中有所感悟,薪火相传,信仰的力量是无限无穷的啊。因为有缘,进去拜了拜。听雪跟佛门结缘,懂得很多。她告诉我说拜的很对,我很满意。


    13:30,没有契约精神的司机将我们扔在一个公交站。刚子用北京精神之“厚德载物”的标准谴责了他们。好在下车后乘坐免费巴士几站路就到五爷庙。五爷庙香火非常旺。在五爷庙,我们见到了所有步行下山的队员和两位美女领队,他们比我们搭车下来的慢不了多少。强驴和美女们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用餐。而我们摄影队仿佛刚穿越了封锁线,带情报回到了解放区找到了组织。急于找人倾诉,但没有人响应我们。我很佩服他们的耐力和淡定,心里也立下了要当他们那样老驴的志向。


    五爷庙门口的香是免费的,一般每人三支。一位美眉过来拿了一把香。门口的僧人笑她说:“你也太实在了!”。美眉红着脸把多余的香放回了原处。14:40分, 大家五爷庙打的去石咀加油站,同其他旅游区一样。就车费问题总是讨价还价。

    15:15到达石咀加油站,抽空去石咀加油站对面的饭馆吃了一碗刀削面,味道一般。一瓶忘记看品牌的啤酒把我和大斌子都打晕了,上车就迷糊了。

   
    15:30正式出发回京,路上小右采访了几位强驴。也许强驴都到了“看山只是山”的境界,几个被访者都惜字如金。下面摘录一段对话。
    小右问:你为什么爱爬山?
    强驴答:因为我爱!
    小右问: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强驴答:我就是想坚持啊。
    以上对话颇有禅机,“我从来处来,我到去处去!”。
    小右急了:你会唠嗑吗?这磕没法唠了。
    强驴急忙喝了一口水,还被呛着了。

    五台山台顶几乎所有的寺院都在大拆大建且没有竣工迹象,更别提什么网络图了。山下几个有名的寺院却都翻建竣工很久,金碧辉煌,车水马龙。有了日照寺的缘分,自己才想明白了。政府投资或银行贷款都在山下的寺院,近乎产业了。山顶的寺院都是纯粹的修行之人,他们只能依靠社会力量从民间化缘。中国人民富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欣逢盛世嘛。有了筹款渠道,计划也就做的比较大。民间筹款毕竟是涓涓细流,他们不像政府工程或皇家寺院金阁寺那样有充沛财力。什么时候能建成?方丈自己也不知道。我们这次空降直接面对台顶那些纯粹的修行之人,反而能很快悟出自己的境界。
    五台山的确离尘世太远了,大斌子下了五台山后才发现自己身在山西,很感慨了一番。朝台空间很大,圈子很小。东北话太有感染力了,同大斌子共处的几天,我现在张口就是三(山)哥户外。
    回到家里,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朝台?我也无法回答清楚。在山上曾经有一个力求圆满的朴素信念支撑我六台连穿。在五台山上,身边都是修行之人,那么艰苦的地方,信仰的力量最伟大。山上没有手机信号,雨夜中,那种对亲情的挂念油然而生。自己是凡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下山时候,曾经有一种同五台告别,相忘于江湖,永不再来的心情。而现在,期待再次朝台。
    五台山需要自己用心去体验,中土佛教第一名山,两千年前的修行者为什么选择了它?五台山是一部厚重的巨著,绝不是六个台顶那样简单,我还需要多次通读。五台山,再见!


    哥本哈根的猫
    2014.06.07草于京
2#
发表于 2014-6-23 09:4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6-23 09:46:39 | 只看该作者
猫哥文章必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6-23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长腿欧巴   你老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