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区的西北部横亘着高耸入云的云中山脉,山脉以北是高寒地带的宁武县,山脉之南就是渐次而下、逐至平坦的忻府区。地跨两区县的云中山脉,群山莽莽,沟险谷深,地僻人稀,道路崎岖。
双尖山远眺
云中山脉不仅孕育出英雄的忻州儿女,更孕育了忻州的山、忻州的水,忻府区的名山秀水大多发源于这西部的云中山脉,作为忻州古八景之首的陀罗山即秀出其间。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云中山深处还栖息着一座至今鲜为人知的更为高峻秀拨的奇峰------双尖山,据说是忻府区境内的云中山脉最高峰,而且是云中河的发源地之一,关于双尖山,史料所载甚少,民国二十五年出版之《忻县古迹名胜诗文录》载焦廷熙《游陀罗山记》中提到过双尖山,作者当时站在陀罗山顶,“遥见两峰并峙,耸然而出于坎者,双尖山也。”廖廖数字,形容得非常形象传神。遍访网络发现水木社区一篇贴文《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北直九》中有提及“双尖山,在堡北十里,有双峰并耸。又石盘山,在所东南二十五里。” 此处“堡”当指长安岭堡,镇东百四十里。元为怀来、龙门二县地。明初,置丰峪驿。永乐九年,筑城置堡,改今名,周五里有奇。弘治三年,增置守御千户所。万历中,分属下北路。《边防考》:独石、马营一带,地虽悬远,然寇不能径下者,以长安岭为之阻也。其城东西跨岭,中通线道,旁径逼仄,居庸而外,此为重关之险。岭北有东山庙等堡,今皆残破。而东西斗子营、施家冲等地,悉为诸部落错据,未可恃险而忘备矣。今设长安岭营。“所”当指龙门守御千户所,镇东北二百四十里,本元云州之东庄地。宣德六年,筑城建所于此。隆庆四年增筑,周四里有奇。万历十八年,以北路地势隔远,添设下北路参将驻此,分管大边长一百六十里,二边九十一里。边外有白草、瓦房诸处,为北骑往来之冲。而本所辖大边八十五里,二边五十三里。墩台则平镇等处,其极冲也。边外白塔儿、水塘一带,皆其驻牧处。今仍置龙门所。 宁武关,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双尖山为三关卫所之一的龙门守御千户所所辖的长安岭堡的重关之险,当显其险峻。附近的牧马堡,滴水崖堡当是当时的同一卫所的驻兵防御外辱的重要据点。 从号称“登顶过忻府区所有有名的山头”的曹大兄的日志里了解到双尖山的一鳞半爪。曹兄曾两次登临双尖山,第二次距顶端仅10余米,大概是当今最先登临者之一,或许还是讫今离峰顶最近的人,不是之一。可惜曹兄日志里没有附上登山的图片,不能一睹奇山之风采。 这次承蒙曹大哥盛情邀请,经过短时间的准备,诚邀熟悉的驴友与我同行。登顶双尖山的的人员锁定在踏石(曹大哥)、随波(我)、北风、一凡、枯树唯美、清雅、琴音、海焰、闫猫、女猫、神行太保(人名均属网名)等一行18人,由曹大哥亲自担当向导,领略双尖山之夏。 行车路线(大致)
6月29日,一行四车,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宁武东马坊乡上庄村和谢家坪村中间的一个沙场附近,停车稍作整理之后,曹大哥讲解了路上的注意事项之后,友友们,迫不及待的出发了。
徒步路线(行者软件导入google earth制作)
在曹大哥的带领下我们很快的进入了一条山涧牛道,专业向导就是不一样,去年我们冬日登双尖山,因为不熟悉道路,从山脊上往过横切,很是费了一番辛苦。
山花烂漫(海焰作品)
这次大家漫步在山水丛林之中,山花烂漫,空谷鸟鸣之声,相伴左右,穿过一片桦树林之后很快到达一个开阔的山坳之上,返头相望,这不是我们上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翻山之后的休息点吗?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抬眼相望,远处双尖山近在眼前,翠绿之上,高低双峰,遥相呼应,虽然曹大哥反复强调,这次双尖山之行,登顶是主题,返程有大量时间将美景收入相机,可是美景之前,大家再也按捺不住了
近在眼前的双尖山
千呼万唤之后,继续我们的征程,爬过一个小山头之后,一条深沟对面就是双尖山的北峰,去年雪深路滑,道路不明,我们就是在这里折腰,今日一定要一窥你的真容。
壁立千仞(冬景,北风作品)
双尖山北峰
曹大哥详细讲解了登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领之后,大家共同商议之后,确定了两组队员登顶,一组曹大哥、北风、小北风、清雅、随波;二组班长、琴音、闫猫、女猫、海焰、一凡。其他队员原地休整,并为我们瞭望打气。一组的队员,在曹大哥的指引下,手脚并用,很快的掌握了攀登要领,远望陡峭的山峰,攀附之上身处其间反而不觉其险峻了,身边荆棘遮眼,六道木杂处期间。
遥想穆桂英当年所用降龙木是不是采自此峰啊,我们彼此守望,尚且历经艰辛才到这里,先人们身处金戈铁马之中时是一种何样的心情。
队员们前后相随,树荫掩映中只闻其声,影影绰绰的可见身影,有些地方需要前后队员相互提携才可通过,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很快的攀上了顶峰。身处此四望之地,曹大哥指点东西,远远的,陀罗山峰顶的庙宇依稀可见,一片烟雾蒙蒙之中的想就是我的家,忻州了吧。今时今日,远不是,四野皆清的时候了,要不也不会有我们这群城市的红男绿女,投入这山野的怀抱,寻找一时的清净。
曹大哥指点周边的山脉
难得北风老师有如此童趣 我们下撤到山腰的一块大石后,二队迫不及待的开始登顶,看清路线之后,很快的他们超过了我们,一会峰顶传来他们兴奋的声音,大家略作停留之后,集体下撤到对面的集合点,略微补充能量之后,开始返程。
传说中的枯树“唯美”,旁边的大汉可以忽略
清雅大姐作为年龄最大的女队员,是大家的开心果,大家公认的“小姑娘”。早已走在我们前面,又爬了一座双尖山边的山头,真是精力旺盛,呵呵。
清雅姐
日晕之下的双尖山(清雅)
指点江山的枯哥
清雅作品
.脚步匆匆的曹大哥,老当益壮,十分佩服的人
二队登顶照 (没良心的也不说给我们照一张)
男猫女猫不要挠我
登顶队员合影(清雅和北风都哪里去了,“哦,又照相去了”。枯树列,“我拍你们呢,你个锤子。”)
甘泉
给我留点
回到集合点已是下午3点,全程6km左右,双尖山海拔1982m(行者数据,大致),用时5个小时左右,轻度强度,大家安全愉快的返回,这是我第一次组织大家户外,得到了同帆的老西和怪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离不开一众友友的出谋划策,离不开曹哥的领队,枯树,一凡的认真负责收队,本文引用了北风老师的日志和网上的资料,一并致谢。
经验不足,未尽之处,有机会一并补足吧!有你们的相伴,才能走得更远,祝福户外,祝福驴友!
附上双尖山冬景,期待下一次的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