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5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里徒步川藏线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30 17:0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踯躅万里 于 2014-9-3 14:44 编辑


前言:关于本人踯躅万里首次参加户外活动时间: 1995年户外经历:曾独自用时半年从广州出发全程徒步至西藏拉萨结束、曾用近两个月从新疆库尔勒骑自行车到达西藏拉萨结束、曾独身一人于6月酷暑中徒步“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探访尼雅遗址、哈巴雪山登顶、珠峰6500、墨脱、雅拉神山穿越。登协注册领队,持120急救证、A1A2驾照,连续多年自行驾车带队川藏、阿里、青藏,熟悉线路中每一处的景色。


题记:
 04年曾藏区一游,感触颇多,但未曾有过一个完整的帖子发于网上,今趁较闲,给自游者游天下(一个助学公益群体,微信号:zyzytx)的朋友观赏一下,望多加指教。当时所用相机为富士E510傻瓜胶卷相机,再加上个人摄影技术有限,导致照片效果参差不齐,敬请见谅。图片后期冲洗的时候底扫成数码,现用光影魔术手处理了一下,效果较前美观许多。

  那次西行,初为2003年春节后,从广州出发,用时三个月徒步至成都,无奈全国遭遇非典,徒步西行的计划因此夭折于成都,只好返深,次年再次上路。(当年历时半年徒步后的万里同学,那发亮的黝黑色也是小编葱白的。

  2004年五月12号,再次踏上川藏之旅,于成都继续前程,基本沿着318国道行走,途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天全-泸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八宿-波密-然后组队进入墨脱-从派区出来转林芝-工布江达 -墨竹工卡-达孜,2004年8月8号于拉萨结束徒步,全程两千余公里,其后自行车骑行至珠峰,原打算继续骑行新藏线于新疆结束旅程,奈何错过出藏最好时机,阿里地区已大雪封山,只好折返拉萨,再乘汽车至西宁,结束了全程。

  因首次徒步照片未有数码版本(广州至成都段),所以这次呈上的照片都属于川藏线及珠峰阶段,一共37卷胶卷,一千余张照片,万里将按徒步时的进度逐步发出来。

  进藏公路分川藏线(成都至拉萨;川藏线又分南北,南线风光较北线精彩,所以川藏线的风景属进藏几条公路里最美丽的)、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滇藏线(南起南接昆(明)畹(町),最终与川藏线汇合)、新藏线(起喀什,终狮泉河,为最艰苦的一条线路,没有班车),由国外进藏可走尼泊尔由樟木进藏,沿318国道至拉萨。

成都出来,沿着青衣江缓缓前行
雨后的青衣江江水失去了以往的清澈

两河口隧道,万里曾在隧道口处的小旅馆住宿

成都西去的路上,初时所见均为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继续前行,渐渐接近川藏南线的第一高山,二郎山。

由此起,公路开始爬坡,翻越二郎山。

二郎山隧道全长4公里,此隧道一开通,天堑变通途,二郎山曾是千里川藏线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道。

二郎山在天全县境内,距成都172公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翻过二郎山,俨然两个世界,天高气爽,已经不见风雨,天空湛蓝。


回望二郎山

前行,贡嘎雪山在群山背后露出了雄壮的山体

翻过二郎山,就可以远远的看见泸定城及大渡河

巍巍贡嘎雪山

二郎山山腰的盘山公路

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所在地

1935年红军长征,第一方面军在两出渡过大渡河。一处是石棉县的安顺场,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这里全军覆没。还有一处是泸定县城西的泸定桥

远远看去,泸定县城在望,上到桥头,门票收费五元,请人拍照留念。

当年的大渡河,红军在此浴血奋战

小住一晚,次日继续西行。由泸定出发,已经正式进入藏区

公路两旁群山巍峨,但已初显高原风貌,山体已无巨树

接近康定,夜晚已至,借宿修建中的水电站工棚,和工地工人一起挤一张木板床,次日凌晨悄然离去,留下一包烟以示感谢。


折多山前,大雪压顶,山下就是进藏的第二座县城,康定。


古城康定坐落在三山两水之间的河谷地带。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康定"。
未完待续

万里户外近期召集:
7月07川藏线自驾游(余3个名额)
等你一起来深度感受西藏的人文,风景

7月01号阿里小北环线自驾游报名进行中
转山、转水、转佛塔,马年转冈仁波齐神山,等着你哦。

7月24最美藏地旅行C线开始接受报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里户外与您同行

让旅程留下时间的印记,留住那一份心情,欢迎到我们的官方论坛分享你的旅程。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




该贴已经同步到 踯躅万里的微博
2#
 楼主| 发表于 2014-8-31 18:47:45 | 只看该作者

经过多天的跋涉,终于到达康定城。出发前一驴友网上联系欲加入徒步,他曾想从北京徒步到拉萨,奈何走到石家庄三人小队便散了伙,两位伙伴的退出令他想不通,于是放弃了旅程。在网上曾和他沟通,他仍旧想继续西进,万里答应在康定碰头,他自己赶车过来和我一起上路。路上万里一直和他保持短信沟通,汇报行程,非常期待新的伙伴的来临。


多一个人多一份安全感,万里也庆幸有这个伙伴的加入。


  万里到达康定第二天,新伙伴背着大包如期到达,风尘仆仆精神甚佳。看他背包甚重,问都带了什么?这哥们竟然连笔记本电脑都带上了,一身行头非常齐全,总量竟达65斤。万里劝他减负,将杂物邮寄回去,因为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会浪费更多的体力,就如笔记本电脑。万里上路时牙刷去掉一半,毛巾只用半条,就连写日记的本子都撕去了外壳,所带物品都是必须品,没有一件可用可不用的物品,为的是能顺利走完旅程。怎知伙伴自信超强,话说欲做“带笔记本”徒步川藏线第一人”,万里只好放弃劝说,希望伙伴能坚持到底。


  初到康定就听说近两天就是跑马节,万里与伙伴决定多逗留几天,观赏盛会。康定为情歌故乡,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为跑马节,而这一天康定著名的南无寺会举办法会。如此盛会,岂能错过呢?

  在康定住宿城内小旅馆,后得知金刚寺旁背包客栈收费更低廉,于是和伙伴搬家背包客栈,等待跑马节的来临。在背包客栈又结识了不少驴友,包括了南无寺的“小师傅”。因南无寺与金刚寺相隔甚近,小师傅常带万里游览两个寺庙,作详细解说,知无不答,相处下来两人也成了莫逆之交。万里也请师傅下山,一起FB串串香,一起大快朵颐。之前以为喇嘛不吃肉,因也属佛教,到了康定才知道藏区喇嘛原来是不戒肉的,但不能喝酒抽烟。


  小师傅在南无寺的师傅里面年纪最小,但出家的时间却是不短。结识小师傅时他年龄才23岁模样,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家人非常痛爱,但13岁时特想出家,家里人不同意,断然拒绝,并用铁链将门锁起来不给他出去,可他仍旧翻窗出逃,跑到了康定南无寺出了家,一晃就是10年。


  我曾问小师傅:你想修炼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满意呢?

  小师傅回答:“哪怕我经书读的不多,了解的不深,我只想能守住所有戒条,我如能守住戒条不犯我就很满意了。” “简单”的坚持让人折服!


康定城全景,右侧有览车直达山顶的就是传说中的跑马山。《康定情歌》首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啊!”,此山因歌而扬名。其实山并不高,景色也很一般。

跑马山上的凌云白塔


塔本佛身、佛经储藏处,有塔即有佛


转佛塔的藏族信徒


身穿藏服的小姑娘


在山腰遇到一家穿着整齐的藏族服装的藏族朋友


万里想偷拍,怎知被发现。人家倒是很大方,稍整衣冠等万里随意拍



高原小姐妹


两朵金花



新加入的伙伴(于康定出发遇到第一个玛尼堆时留影)


于背包客栈与新结识的好友一起合影



左边的就是万里好友,康定南无寺的小师傅


成都出发一直以蛋炒饭为主食,一顿火锅,让万里又尝到了肉的滋味,故拍照留念。(肉食动物不容易啊!)


小师傅家乡在丹巴,父母特地从家中赶来康定看孩子在法会的表演。

以下为晚上所拍,千人锅庄现场



锅庄为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随着音乐,唱着藏歌,翩翩起舞。



康定基本大致介绍至此,下回,介绍南无寺精彩的法会。小师傅热情挽留万里等法会结束后再上路。因此万里由法会的彩排一直到正式开始全部没有错过,并在南无寺趁机搓了几餐饭,呵呵。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31 18:51:5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上文:

 离开康定,带着小师傅亲手编就的金刚结、带着朋友们的祝福,和伙伴踏上了旅程。有了伙伴的加入,无疑令独自的行走多了很多乐趣,旅游、户外、极限、人生都成为我们畅谈的话题。两个人背着包,在路人的异样眼光里、在阳光下的高原上就这么展开了为期只有四天的结伴同行。

  初时上路,伙伴步伐节奏都很均匀,180的个头让万里跟不上,但凡上坡,节奏就降低下来,伙伴笑曰自己海拔太高阻力太大。万里此时仍旧劝他放弃多余装备,为长久的旅程做准备,可伙伴仍旧坚信自己体力一定能胜任,可徒步行走至第四天,伙伴终究因为背负过重,放弃了徒步。于雅江与万里分手道别,独自乘车前往拉萨。从康定至雅江145公里,四天,两人同吃同睡同在夜晚举头看着璀璨的夜空,原以为可以互相鼓励互相扶助着一起走完全程,谁知结伴的时间是这么的短。

  伙伴的离去使万里徒然多了许多无奈与彷徨,这种感觉很不好,互相依赖的朋友突然的离去让人很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每天的行走未必枯燥但会很吃力,长期负重的行走回让脚部刺痛,烈日暴晒及暴雨、暴雪会增加徒步的难度,在这种状况下信赖的伙伴突然离去使人很难受。万里唯有自己调整心态,将那份很强失落感压在心底,也因此决定今后不再结伴尝试有难度的旅程。

  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山顶海拔4298米,距离康定城35公里,一直都是向上的盘山公路,因当时修建中,路上尘土飞扬,汽车一过便遮天蔽日,连呼吸都感到困难。至雅江,沿途经过两座大山,折多山(4298)与高尔寺山(4421),还经过有着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遗憾新都桥最美丽的风光为秋季,当时所看风光不显。

当时川藏线路边所遇的第一座玛尼堆,虽小,但难忘
留影、纪念
伙伴
上山的路
修建中的折多山公路
后面赶来一位铁骑游侠,单车一人从上海出发经川藏线到拉萨,再从青藏线返回上海
前面又赶上一个16岁的小女孩,在康定读书,因迷恋上网被老师责骂,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因没钱想走路去拉萨找他父亲。见到我和伙伴也是走路去拉萨的,就死缠着我们带上她,怎么劝也不放弃,就在后面跟着,近中午时终于成功说服她回校读书,帮她拦了辆顺风车,送她上车。这藏族女孩真倔
远远的,折多山垭口在望,可惜接近天黑
距离山口几公里的地方,天已黑,见路旁有平缓处,便开始扎营。初期晚上不敢在高海拔地方扎营,担心高反
天刚亮,我们便收拾行囊上路,满天都被晨雾笼罩,十米之外不见任何东西,渐渐的东方发白,太阳缓缓上升,满天浓雾急速下沉,蓝天顿显
满天的浓雾渐渐下沉,浓结一起,一片苍茫的云海成型
此刻回身再看,天的蓝与云的白相映,界限分明,走过的路已于云下,真如在九霄。一辆载重货车此刻由云下吃力的爬升,给这张照片作了点缀
前方即为折多山顶峰
在山顶,遇见两位挖虫草的两姊妹,红红的脸上带着纯洁的微笑
折多山山垭口处标示牌,告诉每个经过这里的人所处的海拔高度
318国道2888公里处留念
远方,连绵的雪山,你是否会心旷神怡?
一朵朵的白云,承载着一个个梦想
路边的鸟儿,也欢声啼唱
继续前行,前方又见高山一座:高尔寺山
路在山脊伸延,人在云中行走,远处是连绵的群山,均在脚下蔓延,如此美景,劳顿奔波之苦已全弃脑后
高尔寺山海拔4421,比折多山还要高些.上山坡比较陡,走到近中午时伙伴鼻子开始流血,但不严重,不知道是高原反应还是太干燥的缘故.上到山顶依旧有玛尼堆,入乡随俗,依旧顺时针绕着走一圈,然后开始穿衣服(徒步中较热,衣服穿得较少),因为山顶巨冷,风很大,如再不穿衣服肯定感冒,从出来至今除了打喷嚏还没感冒过呢,万里可不想在这么高的地方来个肺水肿
我们在玛尼堆后背风处小休就开始下山.走出3公里,估计海拔也就下降了200米处,天气骤变,雨和冰雹突然袭来,后面赶上几位藏族人,见我们很好奇,问过后了解后便热情邀请我们去前面他们的帐篷里休息避雨,看看雨势不小,我们也没谢绝便跟了前往。
  我们进的是藏族羊巴登羊大哥的帐篷,不大,两块塑料布搭就的小帐篷,住着他们两夫妻.他们都是山下八角楼乡附近的村民,每年这时节都上山来挖虫草,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就下山,这时节虫草最好挖,早了晚了都不行.运气好一天可以挖50个左右,运气不好的一天都挖不到一个。
  天色渐晚,外面气温下降的很厉害,帐篷外已经不是下雨,是下雪,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中间还仍旧夹杂着冰雹,我们于是就住在了羊大哥的帐篷里.
  周围帐篷里的藏族朋友得知羊大哥这里来了客人都很好奇的走来做客,小小的帐篷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有说有笑,都很佩服我们徒步拉萨的计划.藏族人不知道是不是长期居住高原的原因,肺活量超好,好像唱任何歌曲都很好听,有两个小伙子就时不时唱上几句,然后又逼我也来一首粤语歌曲,勉为其难,唱了一首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虽然忘了不少歌词,但也算蒙混过关.
  我在新都桥刚好买了一袋大白兔奶糖,此时也派上了用途,代羊大哥用来招呼客人.他们都很热情,希望我们留下来明天一起挖一天虫草,体验一下,唉,说真的我很想留下来尝试一下,可伙伴却想赶路,毕竟是两个人,为了赶路只好谢绝,万里至今仍旧遗憾。
  晚上,我们用的是自己的睡具,防潮垫和睡袋都派上了用场.外面的雪一直在下,估计气温在零度左右.午夜,不知怎么醒了,感觉呼吸困难,不知道是不是气温越低含氧量越少,做起来几个深呼吸感觉正常了一点,可是依旧无法入睡,只好披着冲锋衣坐在睡袋里抽烟,至天亮才沉沉睡去.
  早上,出门,外面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地上是雪,空气中是雾,一切都是白茫茫的。
  遗憾的是在帐篷内万里因相机效果较差没有拍照,只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下山不久,山态又回到了青山绿水,路边的风光不再荒凉
山路崎岖盘旋,为节省时间和伙伴走直线,沿着陡峭的山坡直下
于一小村树下乘凉小休,厚衣服又放进了背包,身上依旧是背心及衬衣
雅江县城
县名来历:雅江,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清军曾设汛守备,置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22:54:49 | 只看该作者

接上文,上次“跟踪”万里同学到在康定等候南无寺法会。今天来看看法会的场面。

  为南无寺法会,大概等了三四天,每日则在南无寺或金刚寺闲逛,再或者和驴友去城中折多河旁散步,优哉游哉的等到了农历四月初八。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康定南无寺都会举办法会,为当地一大盛会。佛教的聚会称为法会,是为弘扬佛法而办的聚会。法会的类别繁多,形式多样。不管法会的形式怎样、规模如何,都是众人修福修慧的道场。

  清晨,同旅馆的驴友纷纷出动,来到会场,进入寺庙广场就看到现场已经围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藏族信徒。藏民穿着华丽的藏袍,带着哈达、带着松柏枝、带着酥油、赶来赴会。当地信徒不烧香,只烧松柏枝敬佛,叫做围桑。一把把的松柏送进了香炉,浓浓的白烟袅袅于空,寺庙顿时多出几分神秘、多出许多庄严。

  待时辰到,众喇嘛各就其位,擂鼓鸣锣长号齐鸣,一场庄严的南无寺发会就开始了。


  南无寺正门。左右题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中间为清乾隆皇帝御书赐匾“南无寺”。

南无寺主殿一景

蓝天白云下的寺庙


寺内的广场,也是举办法会的现场

沉思

塔林

白塔庄严
酥油花
  酥油花是以酥油为原料的雕塑艺术,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它的造型特点和手法类似国外盛行的腊像艺术,但不宜长期保存。相传酥油花起源于西藏。藏传佛教寺庙越富有盛名酥油花的手艺也越精湛,同旅馆的小张就介绍说塔尔寺的酥油花绝对值得一看,相当精美,有机会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供佛的酥油及酥油灯

寺内一景

  法会正式开始,万里也无法再介绍,对佛教领域的了解甚浅薄,只能由各位自己细看,在此俺鞠个躬、道个歉。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万里当时就只能作壁上观,当一位忠诚的游客,呵呵


长号的低鸣几乎从开始到结束断断续续的没有停止过

老活佛与小活佛,南无寺共两位活佛
坐在观众席面对会场的是装扮成今世如来佛的三位喇嘛,如来佛分三种:过去、现在、未来。两位童子扶持着如来,观看着隆重的盛会,这也是表演的其中一个环节。从开始至结束三位一直静坐观众席看着表演,佛像面具为笑脸,装扮者经常向四周张望,就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与民同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5:19:49 | 只看该作者
漫步川藏线—康定-雅江

继续上文:

 离开康定,带着小师傅亲手编就的金刚结、带着朋友们的祝福,和伙伴踏上了旅程。有了伙伴的加入,无疑令独自的行走多了很多乐趣,旅游、户外、极限、人生都成为我们畅谈的话题。两个人背着包,在路人的异样眼光里、在阳光下的高原上就这么展开了为期只有四天的结伴同行。

  初时上路,伙伴步伐节奏都很均匀,180的个头让万里跟不上,但凡上坡,节奏就降低下来,伙伴笑曰自己海拔太高阻力太大。万里此时仍旧劝他放弃多余装备,为长久的旅程做准备,可伙伴仍旧坚信自己体力一定能胜任,可徒步行走至第四天,伙伴终究因为背负过重,放弃了徒步。于雅江与万里分手道别,独自乘车前往拉萨。从康定至雅江145公里,四天,两人同吃同睡同在夜晚举头看着璀璨的夜空,原以为可以互相鼓励互相扶助着一起走完全程,谁知结伴的时间是这么的短。

  伙伴的离去使万里徒然多了许多无奈与彷徨,这种感觉很不好,互相依赖的朋友突然的离去让人很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每天的行走未必枯燥但会很吃力,长期负重的行走回让脚部刺痛,烈日暴晒及暴雨、暴雪会增加徒步的难度,在这种状况下信赖的伙伴突然离去使人很难受。万里唯有自己调整心态,将那份很强失落感压在心底,也因此决定今后不再结伴尝试有难度的旅程。

  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山顶海拔4298米,距离康定城35公里,一直都是向上的盘山公路,因当时修建中,路上尘土飞扬,汽车一过便遮天蔽日,连呼吸都感到困难。至雅江,沿途经过两座大山,折多山(4298)与高尔寺山(4421),还经过有着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遗憾新都桥最美丽的风光为秋季,当时所看风光不显。

当时川藏线路边所遇的第一座玛尼堆,虽小,但难忘

留影、纪念

伙伴

上山的路

修建中的折多山公路

后面赶来一位铁骑游侠,单车一人从上海出发经川藏线到拉萨,再从青藏线返回上海

前面又赶上一个16岁的小女孩,在康定读书,因迷恋上网被老师责骂,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因没钱想走路去拉萨找他父亲。见到我和伙伴也是走路去拉萨的,就死缠着我们带上她,怎么劝也不放弃,就在后面跟着,近中午时终于成功说服她回校读书,帮她拦了辆顺风车,送她上车。这藏族女孩真倔

远远的,折多山垭口在望,可惜接近天黑

距离山口几公里的地方,天已黑,见路旁有平缓处,便开始扎营。初期晚上不敢在高海拔地方扎营,担心高反

天刚亮,我们便收拾行囊上路,满天都被晨雾笼罩,十米之外不见任何东西,渐渐的东方发白,太阳缓缓上升,满天浓雾急速下沉,蓝天顿显

满天的浓雾渐渐下沉,浓结一起,一片苍茫的云海成型

此刻回身再看,天的蓝与云的白相映,界限分明,走过的路已于云下,真如在九霄。一辆载重货车此刻由云下吃力的爬升,给这张照片作了点缀

前方即为折多山顶峰

在山顶,遇见两位挖虫草的两姊妹,红红的脸上带着纯洁的微笑

折多山山垭口处标示牌,告诉每个经过这里的人所处的海拔高度

318国道2888公里处留念

远方,连绵的雪山,你是否会心旷神怡?

一朵朵的白云,承载着一个个梦想

路边的鸟儿,也欢声啼唱

继续前行,前方又见高山一座:高尔寺山

路在山脊伸延,人在云中行走,远处是连绵的群山,均在脚下蔓延,如此美景,劳顿奔波之苦已全弃脑后

高尔寺山海拔4421,比折多山还要高些.上山坡比较陡,走到近中午时伙伴鼻子开始流血,但不严重,不知道是高原反应还是太干燥的缘故.上到山顶依旧有玛尼堆,入乡随俗,依旧顺时针绕着走一圈,然后开始穿衣服(徒步中较热,衣服穿得较少),因为山顶巨冷,风很大,如再不穿衣服肯定感冒,从出来至今除了打喷嚏还没感冒过呢,万里可不想在这么高的地方来个肺水肿

我们在玛尼堆后背风处小休就开始下山.走出3公里,估计海拔也就下降了200米处,天气骤变,雨和冰雹突然袭来,后面赶上几位藏族人,见我们很好奇,问过后了解后便热情邀请我们去前面他们的帐篷里休息避雨,看看雨势不小,我们也没谢绝便跟了前往。
  我们进的是藏族羊巴登羊大哥的帐篷,不大,两块塑料布搭就的小帐篷,住着他们两夫妻.他们都是山下八角楼乡附近的村民,每年这时节都上山来挖虫草,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就下山,这时节虫草最好挖,早了晚了都不行.运气好一天可以挖50个左右,运气不好的一天都挖不到一个。
  天色渐晚,外面气温下降的很厉害,帐篷外已经不是下雨,是下雪,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中间还仍旧夹杂着冰雹,我们于是就住在了羊大哥的帐篷里.
  周围帐篷里的藏族朋友得知羊大哥这里来了客人都很好奇的走来做客,小小的帐篷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有说有笑,都很佩服我们徒步拉萨的计划.藏族人不知道是不是长期居住高原的原因,肺活量超好,好像唱任何歌曲都很好听,有两个小伙子就时不时唱上几句,然后又逼我也来一首粤语歌曲,勉为其难,唱了一首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虽然忘了不少歌词,但也算蒙混过关.
  我在新都桥刚好买了一袋大白兔奶糖,此时也派上了用途,代羊大哥用来招呼客人.他们都很热情,希望我们留下来明天一起挖一天虫草,体验一下,唉,说真的我很想留下来尝试一下,可伙伴却想赶路,毕竟是两个人,为了赶路只好谢绝,万里至今仍旧遗憾。
  晚上,我们用的是自己的睡具,防潮垫和睡袋都派上了用场.外面的雪一直在下,估计气温在零度左右.午夜,不知怎么醒了,感觉呼吸困难,不知道是不是气温越低含氧量越少,做起来几个深呼吸感觉正常了一点,可是依旧无法入睡,只好披着冲锋衣坐在睡袋里抽烟,至天亮才沉沉睡去.
  早上,出门,外面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地上是雪,空气中是雾,一切都是白茫茫的。
  遗憾的是在帐篷内万里因相机效果较差没有拍照,只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下山不久,山态又回到了青山绿水,路边的风光不再荒凉

山路崎岖盘旋,为节省时间和伙伴走直线,沿着陡峭的山坡直下

于一小村树下乘凉小休,厚衣服又放进了背包,身上依旧是背心及衬衣

雅江县城
县名来历:雅江,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清军曾设汛守备,置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20 14:23:49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厉害   精彩的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3:10:16 | 只看该作者
漫步川藏线—雅江-理塘
继续上文:

        雅江休整一天,重新整理了一下行李,加上压缩饼干和咸鸡蛋,估计重量40余斤,早上走时伙伴还在梦中,独自悄然上路,自此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
   雅江出来才几公里又开始爬山,基本上已经习惯了翻山,估计拉萨前所翻之山不少。
  雅江至理塘一共用了四天,第一天行走40公里,住宿112道班,第二天行走46公里,住宿158道班,第三天行走30公里,住宿188道班,第四天行走18公里,11点到达理塘开始闲逛。沿途道班班长人都不错,见是徒步旅游的都很尊重,住宿均未收任何银两,112道班班长还让他妻子煮了一大碗挂面给万里果腹,而158道班是“中国徒步第一人余纯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万里也蹭了班长一顿饭吃。晚饭后班长拿着和余纯顺的合影,无限怀念,万里也陪着班长唏嘘。
  中途翻越两座高山第一座海拔4600米(没带日记忘记山名),第二座海拔4700米卡拉尔山。爬山过程中都没感到不适,这点连万里都感到万幸。只是上坡呼吸非常急促,基本上是一步一喘,都不知道该如何该如何呼吸才好,据说用腹部呼吸才正确,可感觉一样,照喘不误。
  用鼻子呼吸,感觉鼻膜非常干燥,坡一陡就忙不过来。用嘴呼吸,虽然畅快,但喉咙象似快要粘到了一起,就算狂喝水也没有用,最后解决办法,鼻子和嘴同时呼吸或者轮流使用。
 沿途风景越来越漂亮,人与峰齐,峰与云齐,人基本是在云间行走,伸手仿佛就能将云挽住。高原的天很蓝,这大家都知道,但是云也很白,且不管山风多大,天上的云纹风不动,依旧镶嵌在蓝天上作为衬托。
高原的高山并非光秃秃的山,山上都长着草,藏人称之为草坝子,乃天然牧场。山上放养着牛群,羊群,马群和猪群,不知道为何,藏区的猪都是放养的,而且都是黑色为主,莫非也是强烈紫外线晒黑的
  藏族人很纯,纯的象天上的白云。
  不管经过哪里,当地人看见万里背着大包踯躅而过就很好奇的询问去向,得知徒步前往拉萨,都竖起了大拇指,并道声:扎西德勒!万里也回应一句:扎西德勒!音正腔圆,倒也似模似样。
  翻卡拉尔山时,山顶遇挖虫草的两藏族父子,儿子有27、8岁模样、身材魁梧高大,邀请万里小休,于路边草地点起篝火,以热奶茶牦牛干款待,临行还将万里的水壶装满奶茶。走出500米,那年轻人在后面吆喝着气喘吁吁的跑步追上来,万里以为忘记了什么东西,怎知那年轻人掏出10元硬塞进万里口袋,不管万里怎么推脱拒绝都没有用。他说:“我们这只是信佛的人对去拉萨的朋友的一点尊敬”,万里不再拒绝,心里早想好了会将此10元到达拉萨代为奉献给佛,保佑他们一家平安。万里还送给青年人一个镶着活佛照片的项链,他也很是高兴。虫草运气好一天可以挖五六个左右,运气不好可能连续几天一个都挖不到,挖虫草时整个身子需趴在地面慢慢的寻找。差点的一颗虫草卖2、3元,好点的也就7、8元。这十元,很可能是父子俩一天的辛苦钱,怎么不叫人感动?此事虽过经年,但细节万里仍未忘怀。
  原以为自己看的是风景,怎么知道不知不觉中万里也成为别人的风景。
  成都至今,已经遇上不少自驾游的朋友,摩托和四驱都有,经过时一问是徒步拉萨的都纷纷下车合影留念,也碰见几个老外骑自行车旅游的,不过最远的是从云南走茶马古道回成都,还没碰见单度自行车进藏的。
理塘,平均海拔4133米,为世界最高城,此时正在下雪,略感寒冷。
  到达理塘时为中午,放下背包后在街上闲逛,竟然下雨,结果感觉有些感冒,晚上狂吃感冒药,次日清晨感觉稍好,打算小住,彻底好了再上路,因为理塘过后就是海拔5000米左右的海子山,谨慎点好。
  至于有关海子山的道听途说,且等巴塘或者到了西藏后的芒康再细说,暂且不表。
  理塘至巴塘约五天路程,之后一天时间就可跨越金沙江,进入西藏。
  雅安至今,县城附近3公里范围才有手机信号,所谓川藏线通信号皆属谣传。
  高原气候,早晚暴冷,最低体验过零下,那时是风雨雪冰雹齐飞。而白天温度暴晒,晒的胳膊都脱了层皮,脸部也晒成了五花肉似的,就连柏油路地面上也可以看见被晒的泛出了一颗一颗的晶黑晶黑的柏油珠子。

离开雅江,又进入山中
剪子弯的海拔标示,预示着立足点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上到山顶垭口,山路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向下,而是在山脊间蔓延
远方山脉连绵,路已为天路
如此美景,再辛苦也觉得值得了
山峦重重
孤身走我路
满山遍野开满了小花,惜拍摄技术不佳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耳畔有风声轻佛,此时相伴的还有脚步声、牛羊的欢声、鸟儿的鸣唱
远处的山坡上,牛群悠闲的在吃草
天很蓝、云很白、牛很壮
在牧区,就连猪也是放养的,可以象牛羊一样随处闲逛
路边的小村庄
回望走过的路,不知不觉又上了一座高山
山顶的经幡,伴随着进藏的道路
猎猎风中,五彩经幡
没脚架,只好给背包留影
卡拉子山,海拔又升高一百多米,除了冷,感觉不出与平时有何区别,高原的气候及海拔已经渐渐适应。
躺在草地上,望着头顶的白云,就这样放松心情,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阳光很刺眼,只能低着头前进,经常感觉脖子灼热,不用猜都知道,又晒掉皮了
借宿道班,在偶像余纯顺住过的地方。同样的房间、同样的地板、同样都是打地铺,但前人已逝,后者只能怀念昔日的壮士。
草原上的旱獭、老鼠很多,植被破坏得很严重,因为草原上狼少了,生态失去了平衡
草原民居,问谁不向往?
雄鹰翱翔
接近理塘,路边小饭店吃饭,一群快乐的藏族朋友趁着酒兴,在国道上跳起了欢快的锅庄。万里刚操起相机便被拉入了临时舞会,笨拙的舞姿让大家笑声响彻云霄。来往的车辆不忍打扰,远远的停下来看我们起舞,舞会持续了半个小时,朋友们互道平安各自上路
路上遇到一户人家正前往牧区,5、60头牦牛两三个人轻松搞定,一只都不敢乱跑
浩浩荡荡的牛队
后面的小女孩唱着草原牧歌,赶着牛群
世界最高城理塘前最后一座山上,一些本地牧民平时没机会拍照,见万里有相机,纷纷要求留影,万里也尽量满足他们要求,拍完后索要地址,到达理塘就冲晒,然后送去他们家。
世界最高城:理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7:50:30 | 只看该作者
漫步川藏线系列七---翻越海子山

小编说:我们每个人,因为每一次旅途,而使自己的视界,世界一次次放大,填补了空白,这就是旅行。因为旅途,让万里邂逅了网友肥牛同学,致使多年后,成了好朋友,无论在公益还是现在的工作都得到了肥牛还有其他很多“从旅友到朋友的人”的支持和帮助。小编不是说旅途可以扩大自己的“利益圈”的意思。只是,一段漫长的,相互协助的旅途,可以让我们收获很多人性中,真善美,当然也能看到反面的事物,这不就是在路上吗?体会生活中没有的,把好的一面回归到生活中。

    话归上文,上文提过有关理塘至巴塘的种种传说,因恐亲友担心,如今已经顺利抵达巴塘,容在下将沿途听闻一一道来.

  道听途说:
  某司机:海子山的藏民,好像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好像解放前就开始抢劫杀人.
  某司机:二十年前,一汉族司机将一藏族小女孩骗到山上,先奸后杀,至此后此地痛恨汉族司机,遇到就抢,反抗就杀,后来连藏族司机也没放过.不过好像游客不抢.
  某司机:去年一外国女游客在海子山附近被抢被杀,后来凶手去酒吧喝多了自己说了出来才破了案.
  某司机:去年两个南京大学的学生徒步经过海子山被抢,所有东西都被抢去,后来只好回去雅江民政局求援得到些资助.

  翻越海子山前居住海子山十五年藏族巴洛大爷:"白天你放心走,不会抢的,尤其是你这样走路的人,假如抢你,你来找我.说着自己用手作割脖子状:我性命担保,但是晚上就别走了,晚上难说.

  翻山途中修路工人:山顶我们有也民工窝棚,但人不多,只有三个.晚上就来了一群藏民抢东西,把我们的一个人打破了头,一个打断了腿.

  翻越山后小店藏族老板娘:今年挖虫草季节,几个汉人也到山顶挖虫草,还带着钱收购,结果其中一个人被抢,尸体被埋在了山顶的土堆里.你千万别带太多钱,虽然过了山,但还是要小心.
  小店里另外一个工程队管理员:这里的藏族多数都有枪,上山放牧时带着枪带着刀,遇到机会抢完就上山,这么大的山你去那里找他啊.

以上所说均属万里耳闻,事实真假无从分辨,故原话照搬上来.

  万里出发前看过不少攻略游记,有关海子山有土匪有枪之说也见过,估计可信度较高,但已经没往昔猖狂,但晚上还是要小心,沿途所见长途货车较少有单车经过的,都是结伴而行.至此,闲话略过不再细表.

  理塘出来七八十公里,都是草原,景色秀美,但天气变化也多端,一会下雨一会下冰雹,但为时都不会长久,十多分钟后艳阳就依然高照,浮云依旧雪白.

  第一天没赶上道班,三十五公里处于草原上安家,夜晚暴雨,所幸帐篷质量不错,没有丝毫漏泄.但第二天早上收拾帐篷心里却有些苦,潮湿的帐篷又增添了不少重量.

  第二天沿着草原缓缓而行,边走边谋杀手中的胶卷,这里的草原实在令人不忍离去,一边是山一边是草原,草原中间还有宽阔的河流在缓缓的流淌.途中遇见一辆成都车,两个摄影发烧友搬着武器在草原上流连忘返,他们想多拍几张,可惜此时太阳却躲到了云层里,他们只好继续傻等.

  十一点,前方遇到一部坏车,几个人正在换轮胎,走近,竟然有一个是骑自行车进藏的,不过因为自行车坏了所以搭便车前往巴塘,这人我竟然在网上认识,叫做肥牛.肥牛和我猛聊一会,我才得知他也是两个人上路的,其中一个也是体力不支放弃了.肥牛见到我有些想法,想在巴塘卖掉自行车和我一起徒步到波密,后来几天短信联系时又知道了他的老伙伴又回到了队伍,他们继续骑行川藏线了.

  当提起这段路的风险时,肥牛强烈建议我搭车到巴塘再继续徒步,万里谢绝,肥牛问了我一句:你到底想证明些什么?我突然哑言.从出来至今我没想过需要证明什么,我只是旅游而已,虽然旅游的方式有些不同.旅游,最吸引人的不就是莫测的前途么?我出门前就想到了风险,选择这种方式风险自然存在.

  晚上借宿海子山脚下六十余岁的巴洛老人家中,老人在此地定居有十五年了,之前都是游牧,人在哪里家在哪里.和老人一起喝着酥油茶聊着天,看着老人高大的体型,看着老人脸上的皱纹,我不禁遐想,这老人年轻时是否也是一位绿林好汉呢?

  第三天,开始上山.其实此时整个海子山一直到朱八龙(金沙江边)都在修路,每隔三四公里就有一大群工程队的工人在修路建设,危险根本谈不上,或者说是我运气好吧,赶着我来的时候开始修路.

  海子山,道路崎岖不平,都是碎石路,灰尘极大,有时军队车队数十辆连续而过,整个天空仿佛都被尘土掩盖了.道路又极其狭窄,很多时候只能容一辆车经过,还有时候车经过我都要躲到路边的小坡上让车.海子山的道路不止崎岖,还陡峭.一边是山壁一边是就悬崖,所有车辆不管上坡还是下坡车行都很缓慢,远远的看见对面来车只要自己这边有些空位都会自觉礼让对方先行,这点恐怕在城市里堵车的时候是不多见的.晚上住宿措普沟与318交界处的旅社.

  第四天,早起,出门遇到怪事,一狗狗竟然陪我走了四五公里,一小时候和这小狗道别独自继续下山,傍晚时分,两工程队管工热情相邀前往他们工地小住,万里也没客气。和他们聊了两个小时才被放行上楼睡觉.

  第五天,中午一点到达巴塘,此地距离西藏只有一天的路程,明天,即将跨过金沙江进入西藏.至此,川藏线川西路段约900公里将在明天拉下帷幕,崭新的一天将在明天开始.

  回顾:“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诚哉此言。或许曾经的传说给旅途增加了风险性,又或者有了风险性才会增加旅途的刺激,让其他人觉得欣赏及佩服,所以很多游者将自身的旅途惊险处放大、夸张,用翔实的笔墨费力的描写其中的惊险让观者觉得欣赏及佩服。但万里经过海子山无任何事情发生,一切都如同平常。记得有朋友说过,真该你倒霉被抢被伤未必一定是在西藏,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那就是命,而且在城市发生的几率比在草原上多不知几百倍。虽说有些宿命论,但万里赞同。西藏游结识一骑行者,后曾一起结伴进入墨脱。他单身一人从西宁骑自行车到达拉萨,中途“被抢”一次。他说:当时傍晚,他正在拍风景,两个喝的醉醺醺藏族男人骑着摩托车拦停了他,向他要钱买酒喝,他给了三十多元,他们很高兴的走了,临走还说了“多谢”,当时他身上有数百元,脖子上还挂着价值近万元的DV机。我说如你不给又将如何?他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海子山的传说,基本都是解放初期的事情,被人连续不断的传播导致游客都提心吊胆,其实只管走自己的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离开最高城理塘,拍照留念,理塘在318国道前后都设置了门楼,上书:世界最高城理塘



广袤无垠的毛垭草原



草原上流淌着清澈洁净的河水,渴了,随时喝上几口,凉到心口



远处,雪山在阳光下显得分外耀眼

这哥们也是摩托车旅游爱好者,为不显山水,身着雨衣,摩托车两侧设两箩筐,里面全部都是装备和摄影器材,再用雨布遮盖,戴上头盔,基本上任何人都以为是个菜农。这种装扮,确实安全。


路上遇上牦牛群,互不相让,为避锋头,万里只好忍辱负重,避开一边


牧民赶着牛群,如山野隐士,渐行渐远


路不知伸向何方,人不知去向哪里

行云流水

风轻云淡


两位自驾摄影爱好者在取景,万里也端着傻瓜相机前往凑热闹,虚心请教

但自己拍出来的效果,感觉很一般,看来设备、技术都很欠缺图片

某道班,某藏狗


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万里连忙搭起帐篷避雨,倾盆大雨随着狂风肆虐,帐篷还好防水效果不错,里面再加上万里的体重和背包,一点顾虑也没有,雨后,打开帐篷眺望草原日落,怎一个美字了得?


趁着太阳未下山,再给自己留个剪影,臭美一把


傍晚经过一农庄,一狗欲图非礼,想后面偷袭,但万里一转身面对就马上远离咆哮,再转身上路又悄悄靠近,如此折腾了一公里的路才总算放弃,真让人哭笑不得。


公路一直沿着山脚延伸,草原的气候多变,一天之内时冷时热、时阴时阳,捉摸不定


草原的对面是连绵不绝的山,山顶有洁白的雪,山下下雨,山上飘雪


草原上有很多小河道,因有水源,此草原也就非常的肥沃,遍地开满了小花


牛虽多,但进入草原就如鱼入大海,显得渺小


且行且走,又遇一村庄



再看草原神韵


又是一条藏狗


样子很凶,可惜铁链很粗,凶悍不了,哈哈,略感安慰


雪山草原河流白塔,可惜天公不作美,少了大片的蓝天与白云作伴



看着远方的路,不时在想,前方是左转呢还是右转?不知不觉,又走了十多公里


又是一场雨,雨后的草原格外迷人


就这样慢慢走着,看看天看看地看看雪山,悠然自得


接近海子山脚下,遇一老大爷,巴洛老人,在路边静静的看着草原,见到万里,热情邀请于家中休息


老大爷身高一米八左右,异常魁梧,后面的藏房就是他们家


老大爷见万里有相机,换上了藏族服装拿着转经筒由万里拍照留念,旁边的是他的妻子,小孩子是他的孙女


回深圳后,万里已将所拍照片冲印出来邮寄过去


去年自驾游,万里特意再次拜访老人,怕老人没收到照片,又带去了一组。事隔多年,老人仍旧记得万里,万里也感到高兴


老人家养的猫,物似主人,也显得威猛


天刚亮,为赶路,迎着朝霞又上了路,开始翻海子山,赶在太阳下山前翻越大山到达山脚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银日则海拔为5020米,共有1145个大小海子。其规模密度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故名海子山


身后来了一部队运输车队,顷刻间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人都无法呼吸,只好用衬衣包住头让路一边。可道路非常烂,几十辆车开了近一个小时才算完全过去,人说海子山开车比骑马慢,果然如此。拍拍身上厚厚的尘土,依旧上路。


传说中的海子山顶处,因海拔的升高,主峰看着也不甚高了


山上因水源丰富,草地也基本成了湿地


下山往往比较快,穿小道走直径,遇到几个挖完虫草下山的藏族朋友正在半山腰烧奶茶吃午饭,万里依旧照蹭不勿,驴皮更显深厚。几位朋友得知万里也要下山,邀请一起骑马下去,万里仍旧谢绝好意,固执的坚持走自己的小路


海子山,当时在修路造成道路相当杂乱,但依旧掩不住此地的优美风光

一条待修的318国道,伸延至山下

广告时间:插播一篇日记,以此怀念一位老朋友
《一小时零九分钟的缘分》

  六点四十,出门,门口数只狗在打斗嬉戏(万里也好奇,这些狗起得这么早,难道晨练?),其中最大的一只约一米多身长,脖粗,上身是黑色毛,只有四条腿和嘴巴部位是黄色。

  有些心悸,想抽登山杖防身,但见它们玩的很开心,没空理万里的样子,也就壮着胆远离它们从路边绕着走过去.怎知被只黄色土狗发现,对万里狂叫着冲了过来,万里还没来得及动念头,狗群里最强的那只黑狗竟然追上来将那只狗撵到了前面的山坡上,然后自顾自的跑回狗群里继续耍,万里感到奇怪。

  前行没多远,公路边山坡上又看到了那只土狗,又对着万里狂吠不已,并有扑下来咬万里一下的冲动.这么想着,结果它真的冲了下来,边冲边叫,气势不小,万里连忙伸手后面的包抽登山杖,还没抽出来,刚才看见的黑狗就在后面对着这只土狗追了上来,也没有叫,就是狠狠的追着这只土狗,一直把它撵到了身后不远处的院子里才止步.随后就又跑到了万里的身边,万里连忙正对着它,怕他也对万里有企图,怎知道它到了万里身边后并不看理会万里,独自超过万里跑到万里前面去了.后面那只土狗壮着胆悄悄上了公路慢慢的对着万里走近并又开始狂吠,前面的黑狗马上回身从万里身边经过又再次把土狗追进了院子,这次跑回来后并未远去,就一直跟在万里的身后而行.

  万里心里纳闷,这狗怎么了?万里试尝伸手过去,它闻了闻并摇了摇尾巴,万里顺势摸了摸它的狗头,它竟然没有任何不满的举动,还是摇尾巴,万里看着它黑黝黝的毛色,随口叫声:小黑~,它又开始摇尾巴,莫非汉语小黑和它的藏语名字类似?

  不耽搁时间,万里继续前行,小黑就一直在身边陪着,时前时后、忽左忽右,万里心里狂喜,莫非有缘?有时候它在万里身后走慢了,万里就叫一声:小黑快走,它马上追上来走在万里的身边.万里低头看着这么大只的狗,心里就想:它要是跟万里一直走到巴塘,万里就要留下它,为它买个最好的脖圈,为它万里宁可多背点粮食,万里要带它到拉萨,到新疆,最后带它回深圳.

  七点三十分,万里怕它饿了,找了块草地坐了下来翻压缩饼干,它跑去了对面的山坡上闻来闻去,不知道想干什么.我叫了它一声它就跑到了我身边,万里伸手递给它两块压缩饼干,它闻了一下,不吃,看来这家伙只吃肉,咋办呢,只能到巴塘才能买到,这要到明天才能到达.万里是不是真能带着它一起走?万里照顾得了它么?

  起来背好包,把它搂到身边,将它的头对着来处,低头对着它小声的说:该回去了.可是它只摇尾巴并不动身.万里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哥们,块头不小,比万里家的斑点狗豆豆还大还壮,胸脯很宽,腰身很细,看来常运动,且毛色油光铮亮,脖子处并没有用绳子绑过的痕迹,四肢很结实,跑起来明显的看到肌肉的跳动,真是好狗.

 算了,只要它跟着,万里就带上它吧,最多买几斤肉食背着.

  上路,它依然跟在万里,此时已经走了大概四公里,它一直陪伴在万里身边,万里也经常边走边用手摸摸它的脑袋.

  前方经过一个工地,十多人在路边吃早餐聊天,路两边的工棚门口还绑着两只狗,对着我和小黑狂吠.

  万里向修路工人们问了个早就继续前行,穿过工地,发现小黑没有跟来,它还在工地那边向着这边看.

  万里坐在路边,点了根烟,等着它自己走过来.万里知道只要一声呼唤它肯定会冲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可是万里不想,万里只想它能主动的勇敢的走过来.

  烟抽了一半,十几个人和两只狗堵在了它和万里之间,它不知道是没有勇气还是已经送万里到了它该送的位置,它还那边看着这里,也没有动.

  七点四十九分,烟抽完了,万里该上路了,它要是真想一起走该过来了,可是它依旧没有动,好似在等待万里的召唤也好像是在默默的送别.

  万里转过身,向着西去的方向迈步,快要转过山角了,转头看看,身后的路上依旧没有它的影踪,再站立等候、再抽了根烟,五分钟了,还是没来.

  此后数个小时,万里时不时休息一下抽只烟、时不时回头观望,万里真希望它能在身后的公路上出现,可是,没有任何影子。

  一个小时零九分的缘分,一个小时零九分的伙伴,伴随着万里在川藏线漫步了四五公里,万里今后的日子,一定不会忘记这短暂的快乐时光,一定不会忘记这位好朋友,希望它仍旧开心、快乐的在海子山玩乐,健康、幸福直至终老。



这哥们,也太挑食了,压缩饼干也不吃,万里只好拣回来自己美餐

哥们,你现在还好么?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万里,一个一同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朋友,或许,咱们真的有缘吧,希望你如今还安好,有机会我会回去看你的。


公路在山间曲折,道路比乡间小路还差


狭窄处,只能容一车通过


河水在山间流淌


藏式的房屋前,风马旗在迎风吟唱

山坡上的藏居,犹如桃花源记里的农家

一山又一山,山外有山

穿出群山,视野终于辽阔,接近山脚了

终于走出了海子山的范围


前方,是一马平川,路在延伸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