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在中原有五个纪念地,大都列入国家名胜,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1、许昌·西湖
许昌西湖,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区西部。湖区面积300余亩。“东坡到处有西湖”。嘉祐五年(1060年),苏东坡除母丧返京,途经许州(今河南许昌),作《许州西湖》诗一首。入仕后东坡、颖滨兄弟先后在许州西湖建听水亭、读书亭。东坡幼子过晚年在湖滨隐居,名其宅为“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有《斜川集》20卷传世。许州西湖因之名声大震,《永乐大典》称:“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许昌西湖虽小亦西子。2002年9月23日,杭州派“西湖使者”田传兴到许州,把用瓶盛装的杭州西湖水,融入许州西湖;9月29日许州派“西湖使者”吴验兵,到杭州,把许州西湖水融入杭州西湖。许、杭两地分别举行隆重的西湖取水、融水仪式。“东坡姻缘一线牵,两地西湖水传情。”两地西湖结为姊妹湖,共同弘扬东坡文化,在东坡纪念地传为佳话。
民国二十二年《许昌县志》:西湖 西湖在城西北。《石林诗话》云:许州西湖与子城密相缘附,而城下可策杖往来,不涉城市。”云是曲环作镇时,取土筑城,因以其地导水潴之,略广百余亩,中为横堤。初,但有东之半耳;其西广于东,增倍,而水不甚深。宋莒公为守时,因起黄河民夫浚治之,始与西相通。故其诗所谓:“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者也。
民国二十二年《许昌县志》:子由亭 在西湖中,今废,遗址存。
民国二十二年《许昌县志》:听水亭 在西湖。宋苏轼卜宅于此。
新编《许昌县志》:西湖 位于许昌城垣外西北隅(今属许昌市),占地300余亩。唐时,曲环取土筑城,导水潴之成湖。西湖清幽明丽,荷塘岸柳,风景宜人。宋欧阳修、苏辙、韩维、程颐、程灏等人均曾于此筑宅建室,饱览风光。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湖古建德星亭、展江亭、云窦阁均无存。现小西湖辟为公园,新建百花亭、拥翠亭,以山石、松、柏点缀其间,设动物园、影剧场、滑冰场、儿童乐园、画舫、龙舟,游人络绎不绝。
《中国名胜词典》:小西湖在河南许昌市。东汉末年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导入水,汇聚成湖。堤岸花柳掩映,水中鱼戏莲藕,景色颇为秀美。太邱陈与朗陵侯相荀淑父子常游于此。太史奏称“德星聚”,敕建德星亭。北宋韩持国修展江亭,欧阳修建欧阁。文人学士如眉山苏氏、洛阳二程、朱熹、范仲淹等慕名云集。苏氏昆仲卜居于此,书酒自如,建听水亭、读书亭、鼓琴台、梅花堂。文彦博治许时又建曲水园。屡经扩建,浚湖引水,亭台楼阁,石桥曲径,风光更为宜人,为历代诗人墨客咸集胜地。苏轼为官杭州时,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许州西湖更名为小西湖。惜古建筑今已不存。解放后陆续在旧址上重建了德星亭、展江亭、读书亭、听水亭、鼓琴台等,辟为西湖公园。公园面积300余亩,碧水潆洄,垂柳迎风,亭台溢彩,花草拥翠。或湖上泛舟,或花间漫步,或登高览胜,或临亭怀古,莫不情趣盎然。
2、淮阳柳湖·苏亭
柳湖,位于淮阳县城,东西宽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水域面积8000多亩,因湖岸遍植柳树故名柳湖,又因湖处县城又名城湖。淮阳,伏羲故都,宋称陈州。熙宁三年(1070年),苏辙任陈州州学教授,在湖中一高台上筑室读书。轼、辙以柳湖为题诗文唱和,从阴晴、朝夕、风雪、四季等不同角度,勾画出柳湖的自然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轼、辙兄弟对柳湖的真挚情感。故柳湖又名苏湖、苏家湖。明成化六年(1470),陈州知州戴昕以东坡“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诗意,重修苏辙读书台。台上建亭,亭基为船形,象征宦海扁舟。四周植莲,暗喻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成为湖中一景,名之曰苏亭、苏湖亭、子由读书亭。睹亭思人,游湖念人,柳湖渔唱、苏亭莲舫列淮阳八景。
民国五年(1916年)《淮阳县志》:柳湖 宋时城廓内有小湖三个,位于城南的叫南坛湖,位于城西的叫柳湖,位于城北的叫北关湖,范围均小,且互不相通,旱时干涸。宋代苏辙寄陈时,曾吟《宛丘二咏》,附言宛丘城西柳湖,累年无水,……去秋雨雪相仍,湖中春水忽生数尺。
1991年版《淮阳县志》载:城湖 县城四周皆水,俗称环城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县城居湖中稍偏西,与湖滨名胜、村庄共占地5643亩。环城水域面积5.3平方公里。从宋至今只有千年,何以形成偌大湖面?经考证其原因有二:一因防黄水泛滥浸城,屡次筑堤所致。据旧志记载:宋至民国黄河决口南泛及其县境达57次。每次州、府皆大力修筑护城堤,防止黄水入廓。宋天圣年间(1023年至1031年),陈州兵马监督张孜筑堤袁家曲捍水。李世衡知陈州时,筑大堤以防水,逐渐形成了护城堤轮廓。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二睛月,河决王村,泛及境,护城堤外,受黄水淤积。明洪武八年(1375后),河决开封大黄寺堤,蔡河壅塞,漕运不通,知州李子义率民筑堤御之。明隆庆二年(1568年),兵备道傅林命文武官修护城堤。堤外地面则因屡受黄泛泥沙淤积而层层升高,形成外高内低,积水成塘,塘连而成湖。据地质探测,护城大堤复加20层左右,堤外淤土,层次分明,厚度在3米上下。1056年修建北磁蔡河桥时,发现桥基西北角距地面3米以下,有一拱券桥洞,考证为古蔡桥,埋深与堤外黄泛淤层相合,堤外若除去淤积层,湖底将与原地面似平。二因屡次修筑城池所致。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以后,陈城先后大修筑多次,每次修城,均挖塘取土,城外越挖越低而成湖。诸多名胜散布湖中与湖滨。湖中有:画卦台、白龟池、弦歌台、司城贞子歌、陈楚故城和苏辙读书台。
1991年版《淮阳县志》载:读书台 在城西北柳湖。宋熙宁三年(1070)建。苏辙为陈州州学教授时所筑。曾与兄苏轼、弟子张耒在此唱和诗文。明、清五次重修,久废,今址尚存。(读书台、亭于1996年在原址上重建,编者注)。
《名胜志》:柳湖在陈州城北,子由为教授时,并筑亭于上。(中华书局《苏轼诗集》在《次韵柳湖感物》诗题下。转引清查慎行(1650-1727)的《补注东坡编年诗》注。
3、光山净居寺·读书台:
净居寺又名梵天寺,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南四十里的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北齐天宝年间(555年),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者慧思、智大师创建。被誉为“苏轼灵魂家园”。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贬黄州团练副使,赴黄州途中,经光山县游净居寺。有《游净居寺并叙》诗。苏轼在诗中,把大苏山、小苏山称之为“家山”。有“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之句。嘉清三十五年(1556年),县令沈绍庆刊刻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碑。碑高1.14米,宽0.44米,楷书。1987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居寺后山腰处有一高台,名曰苏东坡“读书台”。苏东坡《梵天寺见守诠小诗清远可爱次韵》诗,是当年游净居寺“读书其上,留题壁间”的地方。还留有“四壁青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的佳句。后人作堂,又名“东坡读书堂。历代不少高僧大儒、文人骚客,以游净居寺,拜读书堂,步东坡诗韵,为人生一大乐事。故有“诗城乐地”之称。清朝乾隆丙午(1768年),立有“诗城乐地”碑。嵌在净居寺佛殿院西厢走廊界墙上。碑高0.27米,宽0.43米,碑文共198字,行书。
清乾隆《光山县志》:东坡祠 在城西南四十里净居山梵天寺左。宋元丰三年,苏公谪黄州,尝游净居,有读书堂,后人因祠祀之。明崇祯初,里人重修。以邑学士蔡毅中,曾读书其间,因以配祀,改名二学士祠。
清乾隆《光山县志》:东坡读书堂 《通志》云:在光山县西南四十里净居山寺中,宋苏东坡谪黄州寓此。州志云:旧志称东坡谪黄州寓此寺读书。《东坡年谱》:元丰三年谪黄州,自京师道出陈州。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乃正月十四日也。至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有次子由韵诗,过新息有《留示乡人任师中》诗,又有《过淮》诗、《游净居寺》诗。至歧亭,访故人陈,为留五日赋诗一首而去。以二月一日至黄州,寓居定惠院。未久迁临皋亭、辛酉营。东坡甲子四月乃量移汝州。以是考之,东坡于净居寺仅途次一游,实未寓此读书也。愚按东坡寓止净居,虽非积旬累月之久,然名人游屐所至,后人作堂章之,亦景仰前贤之意。非牵援附会者比。州志所云未免太泥。东坡游净居诗,旧有石刻,久而失去。明嘉靖间,知县沈绍庆为重刻,跋之。岁久剥蚀。乾隆丙午,知县杨殿梓觅旧刻重镌,有跋。
清乾隆《光山县志》:净居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花杨保。上有塔,望如文笔插天。前有香炉山,左右列有蜡烛山、花瓶山,俱以形似得名。山本名苏山,其东接起二岭,北曰大苏,南曰小苏,旧传为汉苏耽升仙之所。北齐天保中,僧慧思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为净居寺。至宋敕名梵天寺,有东坡读书台,名人题咏甚多,俱见《艺文》。金兴定五年伐宋,仆散安贞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宋兵据净居山,即此。又山之西,分一支绕净居山北,至东起一高岭,曰苏山寨,下名苏山口。山有梦真观,与净居山对峙,仅隔一溪。按净居山即大苏山。苏山之名以为因苏耽者,或于附会;其谓因东坡得名者,下知北齐天保中已名苏山矣,至建净居寺,因山更名。旧志:净居山,在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语本东坡诗引,盖谓寺非谓山),是净居山外另有大苏山也。今考兹山之后,西来一小岭,至东为苏山寨,原非大山。
自净居接连东下有二岭,一曰大苏山岭,一曰小苏山岭,大约皆以主山得名,即苏山寨亦然。可知净居寺外别无苏山。旧志失考,讹传已久,特详考之而辩附于此。
清乾隆《光山县志》:净居山图说 出县城门西南行,历花山,见净居山浮图尖隐隐,若笔插青空。取山径西行,盘旋坡陀间,缘山且阜十余里,得苏山口。峰岭颇险峭,导者曰:“苏山寨也”。旁有梦真观焉。宋嘉定十四年,金人得侵,军于七里镇,宋军退据净居山结寨者,此其是耶!渡溪间,沿岭麓,径回峰传。践畛谷,前行若穷,而旷目,则招提梵宇倚大苏最高峰,环千嶂而踞山腹也。寺东有苏子祠,后人以蔡文庄尝寓榻寺中,并祀之曰“二学士祠”。西复有三贤祠址,盖祀苏公与黄文节,陈季常者,古读书深圳基也。登大苏山,倚塔而望,峰峦迤逦南折,其峰稍亚于大苏山者,为小苏山。而大苏左右,群峰环山峙如围屏。六曲石笋峭插,亭亭对立,东西各二,无少差池。远阜若博山,炉形当其前,曰瓶烛,曰香炉,造工位置若为香界作法供者,或曰兹山也。其怕谓大苏之南小苏者北,与曰苏名山,净居名寺,有苏山而瞿昙托庐,因以寺名山。夫苏子诗序,谓寺非谓山也,或曰苏耽隐处也;或曰耽、郴人,去兹远甚,其淮南公之苏飞乎?是说也,予并存之。
1991年版《光山县志》:净居寺 又名梵天寺,位于城西南22公里,座落在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400平方米,现为国营茶场占用。
据旧志载:净居寺系南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550—560年),由名僧慧思和尚(后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人称思大和尚)结庵,唐中宗神龙时(705—707年)道岸禅师建寺,始名净居寺(净居寺禅宗属曹洞正宗)。唐僖宗广明庚子(880年)废于兵火。北宋乾兴中(约1022年)修复,真宗赵恒赐名梵天寺。元代又毁,明初复修。明末崇祯时再毁,清顺治年间(约1650年)再修复。寺院历尽沧桑,几毁几建。净居寺从结庵算起有1400余年,从建寺算也有12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唐、宋)僧人上千,房过千间。当时以中轴线建筑分东西两院,东住僧,西住尼。寺前有天门,后有大雄宝殿,东侧有玉皇阁、十王殿,后山腰有塔林,藏经阁、习武场,山顶有紫云塔,寺中两厢设有禅堂和碑廊。目前,部分主体建筑尚有保存。现在净居寺尚有古建房屋48间,又建了许多新房,并翻新了大雄宝殿、复原了天王殿外貌(今茶场大门)。寺门外仍有5株古柏,排列左右,挺拔而立,世传为唐代和尚所栽。还有一棵年逾千载的银杏,树高7丈余,干粗3人围,冠枝蔽盖面约1亩,树丫中异生一株红檀,有株翠柏,人称“同根三异树”。宋真宗题名“敕赐梵天寺”石刻5个大字匾额,现仍嵌在门头上。寺内大雄宝殿,系明代建筑。寺内中庭院墙壁上和东院两侧墙上嵌砌着历代碑刻,有明万历“皇帝敕命”碑,有清康熙“钦赐大苏山梵天寺重建记”碑,有历史名人、学者游净居寺所题诗赋碑,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碑。现在寺中尚有碑刻30余块。
历史上,净居寺不仅佛像(铜铸、泥塑、木雕、绘制)众多,藏经丰富,庙会非凡,还有“诗城乐地”之美名,曾驰名豫南,声震鄂北。同时,净居寺又以名景众多著称。如有苏东坡寓寺读书的“读书堂”,有状若笔峰插天的“紫云塔”,有如削如劈,陡峭嶙峋的“苏山崖”,有仰见浩月当空、俯视月沉水底的“竹溪月”,有清波涟漪、倒映山色寺影的“白莲池”,有各俱传说的“谷口钟”和“功德井”、“仙人洞”、“钓鱼台”,还有富有诗情画意的、以情入景、以形入胜的“夕山远映”、“仙人脱衣”、“苏山夜雨”、“夜牛耕田”等景致。
《中国名胜词典》:净居寺 又名梵天寺。在河南光山县城西南22公里净居山上。据北宋苏东坡考证,佛教天台宗鼻祖慧思和智觊曾结庵于此。经年间,道岸禅师始建净居寺。北宋乾兴年间改名梵天寺,宋真宗御笔“敕赐梵天寺”门额仍在。寺内尚存原房五十九间,明、清碑刻三十六块。寺后苏东坡读书台仅存台址。
4、苏门山·涌金亭
苏门山位于辉县市城区2公里处,海拔187米,左右两个小山头,形似一门,从两山头之间进出来往,好似入门而过,是苏姓的发源地。山下是卫河的发源地,以泉眼无数而得名百泉。是一处古典园林和山水园林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元八年,苏轼应林含(字虚白。共城人,官迁尉。年长三十挂冠。苏辙寓书曰:“先生起朝及第。壮岁休官。以风节堆之。贤于渊明!”返乡后,讲学于百泉太极书院)之邀,游苏门山。苏轼登苏门山,正值百泉湖涌金亭兴建,应邀为涌金亭题写匾额。苏轼遂正书:“苏门山涌金亭”六字,落款“眉山苏轼”四字。字可七八寸,端楷有法。后嵌于涌金亭上。在苏门山东坡有《啸台》诗一首,《偶书》一则,《布袋僧画像碑题记》一款,并有“续诗”、“改对 ”等千古佳话。苏门山和百泉为苏东坡的重要纪念地。
辉县地方文献中关于百泉·涌金亭的记载
《历代名人建百泉》:涌金亭 涌金亭在百泉湖北端,北依湖岸,南临深渊,西与灵源亭相对。亭下为百泉主泉之一——涌金泉。泉水涌出,波涛汹涌,日映如金,故名涌金泉。因泉建亭,以泉名亭。北宋绍圣四(1097),令常信实创建。亭下泉眼最多,湖水最深,风光最好。站在亭前,北望苏门,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南望湖中,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俯视湖水,清明如镜,澄澈见底。无数泉眼,如珍珠脱线,缕缕上浮,晶莹透亮。日光照射在湖面,五光十色,溢金流彩,满目奇观。内北壁上,嵌有北宋苏轼所题“苏门山涌金亭”六字的真迹。还有宋代枢密使权邦彦,金代状元赵摅、诗人元好问,元代著名学者王磐、许衡、王恽、刘赓,以及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等人的诗刻石碑三十多块。这些题诗为涌金亭增了光添了彩。
元至元十年(1273),奉训大夫阿遴不花重行修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巡按御史霍冀重修。万历年间又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滑彬重修。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高俊飞葺修。道光十年(1830),知县周际华重新修葺。宣统三年(1911),袁世凯下野时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张斐然重修。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修葺。1992年,辉县粮食局食品厂厂长郭文德率职工翻修。投资4.4万元,撤换腐朽椽檩,替去破碎瓦脊,绘画油漆一新,壮观胜前。
《中国名胜词典》:百泉 在河南辉县城西北2.5公里苏门山麓。以泉眼众多,得名。著名的有搠刀泉、涌金泉、喷玉泉等。泉水清澈,水涌如珠,缕缕浮起,犹如珍珠脱线,泉水汇成百亩巨涵,碧波粼粼,与苏门山相映生辉。据文献记载,百泉之名,商周已有。以后历代都有开拓。泉水注入卫水,故有卫源之称。隋代在此始建卫源庙,以后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形成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历代不少文人学士在此隐居、游览,留有许多遗迹。其中以邑人孙登隐居处啸台、宋代理学家邵雍故址安乐窝、元人耶律楚才住地梅溪、明人彭了凡葬地饿夫墓及邵雍、许衡和孙奇逢等人讲学的百泉书院最为著名。
《中国名胜词典》:百泉碑廊 在百泉卫源庙东侧。1973年建。百泉是历史上著名的游览胜地。历代名人学士在此吟诗作文,刻碑题铭,留下了三百五十余块碑刻。最早的有北魏石刻造像,还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的碑记和诗画碑。书法上篆、隶、真、行、草无所不有。北魏的佛教石刻造像为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所刻,由整块石头雕成,高2.14米,象一片巨大的莲瓣。正面本尊为无量寿立佛,轻纱透体,犹如“曹衣出水”。佛两侧有二胁侍菩萨,立于伏狮座上,双手合十。从技法上看,立佛采用平直刀法,菩萨的衣纹采用阴线刻,反映出弱朝后期作品的特点。其背光为阳线刻的火焰纹,并有化生佛和伎乐飞天。佛像下层为阴线刻的供养人。另有一块唐乾封元年(公元667年)的造像碑,雕刻精细,碑首为盘龙,中部雕一佛及弟子、菩萨、天王、飞天、狮子各二,碑座刻有铭记。碑廊里还有线刻画碑和北宋画家崔白的《布袋僧真仪像》,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5、郏县·苏坟
苏轼于此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卒于常州,崇宁元年(1102年)闰六月二十五日,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即河南省郏县茨芭乡苏坟村)。苏轼葬地,背依嵩山南脉中顶莲花山,面临汝水旷川,黄帝钧天台耸立其前,小峨嵋两山拱护左右,灿若剑眉。茔兆占地面积30亩。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景区。
清同治三年《郏县志》:苏坟 仝平山云:金史谓二苏及东坡之子过皆葬于郏之小峨眉山,其地宋所谓钧台乡上瑞里也。元邑令杨允作老苏衣冠,葬其上,号曰:三苏墓。迨其后,兵乱相寻,墓为狐兔穴,松柏尽于斧斤。州守元叔仪,遗山子也,为之封树,监县忽欲里赤为之立神道碑。守土者于崇奉先贤固其职也。正德中,邑人王方伯建石表墓前,书东坡狱中寄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之句,读者壮而悲之。崇正末土贼吴宗圣发其冢,大木悉伐去。国朝顺治初,邑侯张笃行始复为封树且立老苏碑。主薄乔钵又得苏迟妻梁氏志铭于墓穴,拾其骨,具衣冠葬焉。子由墓西,有墓四;梁氏墓北,有墓一,不知何人?过之骨,其在此五墓中欤?
1996年版《郏县志》:小峨眉山 在茨芭乡南部,距县城16.5公里。形类蜀之峨眉山故名。面积2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250米。丘坳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坟。
1996年版《郏县志》载:三苏坟系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墓和其父苏洵衣冠冢,位于苏坟村东南隅小峨眉山箕形山坳里,占地面积29394平方米,建筑面积1537平方米。这里原为郏县钧台乡上瑞里,山下为洛、许、汴古道。苏轼生前曾从此经过,见此地山青水秀,形似家乡峨眉山,就名之曰:“小峨眉山”。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6月,病重时,给弟苏辙寄书嘱托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七月二十八日病卒于常州。次年闰六月二十日,苏辙与轼之子,遵其遗嘱,将他与夫人王闰之合葬于此。始称苏坟或东坡坟。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其子孙也将他安葬于此。称二苏坟。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冬,郏县尹杨允将苏洵衣冠葬于两公冢间。遂称三苏坟。据《金史》和出土文物证实,北宋末年,苏轼季子苏过及夫人、苏辙长子苏迟夫人梁氏、次子苏适及夫人黄氏也葬于此。
三苏坟由坟院、三苏纪念馆和东坡塑像三部分组成。三苏纪念馆、塑像居前,坟院在后,相距约300米。坟院座北向南。南北长130.7米,东西宽94.6米,占地12364平方米,建筑面积367平方米,石基砖围墙高2.2米,上为筒瓦叠复。院内迎面有高3.25米、宽3.54米青石坊一座。为明代浙江右布政使邑人王尚 所立,清代知县李虎臣重立。院东南隅斋房5间,正中3间飨堂,为康熙四十七年重建。飨堂内外,碑刻林立。飨堂后面,三冢隆起,东北西南向一字排列,苏洵衣冠冢居中,右苏轼墓,左苏辙墓,墓前有祭坛。坛西50米苏洵曾孙箪、符、箕、、筌、筹六个公子墓南北一字排列。明清栽植的584株参天古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使整个坟院庄严肃穆。院外神道两边四株古柏,苍翠挺拔,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等翁仲对立。西50米为苏辙长子苏迟夫人梁氏墓。东南50米为苏辙次子苏适及夫人黄氏墓。大门两边,一对石雕狮子,威严守护。
三苏纪念馆:位于坟院西南隅300米处。是利用北宋仁宗年间所建广庆寺和元至正十年(1350年)所建三苏祠改建的。馆房除1984年新建10间接待室外,其余均元、明、清建筑。三苏纪念馆,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3.1米,占地面积6903平方米,建筑面积1169.6平方米。纪念馆大门原为南天门,系清代建筑。馆内有5个展室:依次为天王殿过庭3间,砖木土瓦,系清代建筑,内设“苏轼生平事略图”28幅。大佛殿过庭3间,座北西南,宫殿式建筑,砖木结构,三梁起架。周围有斗拱九脊歇山顶,排山列角,梁檩椽楹均有彩绘,系明代建筑。内设从全国各地收集的苏轼手迹复制件、拓片等。后面三苏祠殿5间,座北面南,7椽8柱,二梁起架彩绘图案,系元代建筑。1963年翻修,1984年修复彩绘原貌。祠堂内为元代“三苏”彩塑像。祠堂大殿外东西小屋各一间,西间据传是纪念历代修建苏坟的地方官的祠堂,东间原是供奉苏氏族系灵牌的地方。馆内东南角10阁,为1984年所建招待所。东北院有过厅3间,官厅3间,均为清代建筑,是过去官吏拜谒苏坟所住的宅院。全馆共有房屋49间,古柏67株。馆前为3135平方米的停车场。
苏轼塑像1986年塑,为河南大学美术系师生创作。位于纪念馆东50米处的眉山头上。底座高3.5米,磨光青石砌成;像高4.2米,为苏轼中年布衣像。塑像面向西南,手持书卷,神态凛然。塑像前的青石台阶下,有一甬道。置身甬道,击掌或跺脚,能清晰听到青石台阶反射出“哇哇”之声。因酷似蛙鸣,人们称其为金蛙迎宾道,称石阶为金蛙回音阶。
历史上,苏坟因兵燹匪患,风雨剥蚀,毁损无度。元、明、清曾进行10余次修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曾十数次拨款修葺。不仅原貌得以恢复,且修路、植树,使这一胜地,更加肃穆壮观。
1986年9月21日,全国苏轼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究讨论会与会人员瞻拜三苏坟。1986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参观三苏坟,挥笔留下“西蜀父子百代文豪、中州胜迹千载流传”的题词。
三苏坟保存较完整的碑碣有45块,残碑48块,真草隶篆皆有,颜柳风格并存。其中,1969年出土的苏适及夫人黄氏墓志为研究“三苏坟”提供了重要佐证。
2003年版《郏县志》:三苏园 位于郏县西北茨芭乡小峨眉山箕形山坳里。距县城23公里。座北向南,背靠嵩阳,前带汝河,风光秀丽。因这里埋葬着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洵(衣冠)、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而扬名海内外。它由三苏坟院、广庆寺、三苏祠、苏轼塑像、东坡碑林等文物景点组成。三苏坟院居后,右前方300米处为广庆寺、三苏祠和东坡碑林。前200米处有苏东坡布衣塑像。历史上,三苏坟院因兵燹匪患,风雨剥蚀毁损无度。元、明、清虽经多次修葺,但至1947年,院中一片荒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对三苏坟院的修葺和保护。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十余次拨款修建房舍、围墙、道路。县政府多次动员干部群众到三苏坟植柏树千余棵。1987年后,对三苏坟的保护利用更加重视。1996年,县投资百余万元,先后修建了钟楼、鼓楼、卷棚、跨路牌坊和直达三苏坟的渣油公路等,使三苏坟景点更加肃穆、壮观。
三苏园背后是气象万千的道教文化胜地中顶莲花山,两者紧密相联,融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更加丰富了三苏园的内涵。游人至此,既可缅怀先古,瞻拜三苏,又可登山观赏峻丽的自然风光。实为中州一处极佳的文化旅游胜地。199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日本NHK影视公司联合在三苏园拍摄《中华文明五千年》记录文献片。
三苏祠 位于广庆寺后,元至正十年建。大殿5间,七檩八柱,二梁起架,彩绘图案。1963年、1984年进行两次修葺,修复彩绘原貌。1996年,县筹资在大殿前重建仿古卷棚一座。殿中三苏彩塑坐像居中,中苏洵、东苏轼、西苏辙。苏辙像无右臂,传说,他因错批冤案,断臂以自责。祠东院内有过厅3间,官厅3间,系历史上官吏拜谒苏坟所住宅院,均为清代建筑。院内有古柏67株。三苏塑像,系元代作品。
苏轼兄弟葬郏后,广庆寺与三苏祠关系甚密。每逢忌日或春、秋大祭,寺中便举行隆重仪式,为苏氏兄弟祈祷、安魂。寺中有碑记载:“郏邑西北有上瑞里峨眉山,苏坟在焉,广庆寺因而达焉。寺因坟而大显,坟赖寺而永祀矣。”
三苏坟院 自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第二年葬郏,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初称“苏坟”,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于许昌,亦葬于此,称“二苏坟”。元至正十年(1350年)郏县尹杨允将苏洵衣冠葬于轼、辙墓间,遂称“三苏坟”。坟院座北向南,南北长130.7米,东西宽94.6米,面积12364平方米,建筑面积367平方米。石基砌围墙高2.2米,墙顶筒瓦叠覆,南面正中为门楼。进门迎面有高3.25米,宽3.54米的石坊一座,系明代浙江右布政使邑人王尚所立。额曰:“青山玉瘗”。两边石桩书苏东坡《狱中寄子由》中“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诗句。进而为飨堂3间,内外碑刻林立。其后三冢并列,东苏轼墓,西苏辙墓,苏洵衣冠冢居中,墓前均有祭台。墓西南50米处,传说为苏洵曾孙六公子墓,南北排列。院内参天柏584棵,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氛围庄严肃穆。古柏多向西南倾斜,称“思乡柏”,寓意东坡思乡之情。正门外神道两傍翁仲及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等双双对立,四株元代古柏苍翠挺拔。西南80米处有苏辙长子苏迟夫子梁氏墓,东南80米处为苏辙次子苏适及夫人黄氏墓。三苏坟院内保存较完整的碑碣45块,残碑48块。真草隶篆皆有,颜柳风格并存。其中,1972年出土的苏适及其夫人黄氏墓志,元代苑中《题二苏坟》碑最为珍贵。三苏园背后是气象万千的道教文化胜地中顶莲花山,两者紧密相联,融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更加丰富了三苏园的内涵。游人至此,既可缅怀先古,瞻拜三苏,又可登山观赏峻丽的自然风光。实为中州一处极佳的文化旅游胜地。199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日本NHK影视公司联合在三苏园拍摄《中华文明五千年》记录文献片。
苏轼塑像 苏轼中年布衣像。1986年,由郏县出资,河南大学美术系师生创作。位于坟院正前方眉山之上。底座高3.5米,抛光青石砌成。像高4.2米,塑像面向西南,手持书卷,神态凛然。塑像竣工后,在塑像前的青石台阶下,有一甬道,置身道上,击掌或跺脚,能清晰听到青石台阶发出“哇哇”之声,酷似蛙鸣,人们听后颇称奇,后便称此甬道为“金蛙迎宾道”,称石阶为“金蛙回音阶”。
2003年版《郏县志》:东坡碑林 1997年,由中共郏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盘根策划,采取民办公助形式兴建。经策划、约稿、雕刻、建廊、镶嵌,于2000年12月28日竣工。碑林由东坡大江东去碑园、东坡诗文碑园、东坡手迹碑园、东坡礼赞碑园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东坡碑林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名人作品书法碑林。它是由启功、冰心、臧 家等中国当代180多位著名书法家共同书写的东坡先生著名诗文132篇。特别是全国百名书法家同书东坡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碑林,为全国仅有。2000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到三苏园考察,对三苏园的文化品位和碑林内容给予高度评价,并为东坡碑林题写了“惊涛拍岸”四字。
广庆寺 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为佛教活动场所。元至顺(1330—1333年)间重修。后,明、清曾予多次修葺。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3米,占地面积699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9平方米。大门原为南天门,系 代建筑。内有天王殿过厅3间,系 代建筑,1982年翻修。天王殿后,右边有钟楼一座,内悬重999公斤大钟一口。左边有鼓楼一座内挂直径2米大鼓一个,钟鼓二楼为1996年县政府筹资重建。院内东西厢房各3间,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大佛殿过厅3间,宫殿式建筑,砖木结构,三梁起架,斗拱九脊歇山顶,排山列角,梁檩椽楹均有彩绘,系明代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