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332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走长征路的现实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17 23: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走长征路的现实意义
   对于长征,现在的年青人,大概很少能深刻认识发生在七十年前这场生死决择,举世震惊,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事件了,就是我们这些快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共和国一代,由于毕竟没有亲身经历那场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长征,也已淡淡的将它在眷恋中忘怀,当今天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当我们再一次唱起“高原寒,炊断粮”的长征组歌的时候,时代的苍桑感使我们更对之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这种苍桑感使我们油然感思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
   长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表现在她的一个个具体战役的胜利上,出发前的数十万人,到达延安时仅剩下一、二万人,尽管一路上打了很多次胜仗,但这种可见的胜利与失去的相比,那实在是一种惨痛代价
换来的胜利,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物质利益的得失上说,怎样也很难理解这种胜利的深远意义,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把一支代表人民利益与希望的队伍驱赶了二万五千里,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大转移而退居到小小的延安城。然而,正是这一奇迹般的战略转移,长征的伟大意义在此后一个久远的时代表现出来。直到今天,我们还得益于她,并感恩于她。正是这次举世闻名的长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她一路撒下的火种,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都燃烧起熊熊革命烈火,她表现的是一种对信仰与理想的执著,对真理和目标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切,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高尚品质与顽强生命力的彰显。尽管,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树皮野菜,饥寒交迫,生离死别,一切人世间能经历,能感受的痛苦,这支队伍都经历了。但他
们从容面对了这一切的苦难与磨练,从此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与拥护。
     长征除彰显了革命者的崇高信仰与追求外,也是一种无奈选择。万里长征,有多少英烈长埋地下,有多少财产毁于一旦,有多少创伤永难愈合。我们今天纪念长征,学前人重走长征路,是要警钟长鸣,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为什么会有人不怕牺牲去进行这样的长征?是要思考中国社会如何避免有人再走这样的长征路。事实上,长征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贡献,很大意义上,告诚执政党人,要把人民的利益,国家民族的利益,人类共同的利益置于首位,保持利他与奉献精神,力戒贪婪与腐败。在于它给我们时时敲响着产生社会危机后带来深重民族矛盾与灾难的警钟。
     当我们今天怀着对英烈的崇敬,重走长征路隆重纪念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时,一方面,无论我们事业的今天和未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与胜利,都不应该也不可能忘记无数革命与创新的先烈们所作出的历史性伟大贡献。另一方面,我们的感受会否化为一种力量?净化我们的心灵,使人类的理想与追求更上一个层次。
     重走长征路 并不是“背包一族”简单的观光旅游,更不是“有闲阶级”的“无病呻吟”。然而很多人都对这个活动产生了质疑,认为“此长征非彼长征”。的确,两次长征之间存在着时间的间隔,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毫无疑问,长征是不可复制的。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的历史就是流血牺牲的历史,是在断绝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开始的,是在敌人必欲全歼的围追堵截中完成的,是在有上顿没下顿的饥饿中打仗的,是在几天几夜不睡觉中行军的,即便短暂休息,也是在紧张中度过的。而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是在太平盛世中进行的,我们的装备也不可同日而语。所有的这些差异,似乎都揭示着两次长征之间的“质”的差异。
     我们认为重走长征路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而在于以当代的心灵和文化去体验当年的长征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亲身实践得出了“长征不可复制”的结论,并得以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历史。它能让我们接近真实地感
受到历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红军有多少倍的辛苦,从而明白社会的进步来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为个体在动荡年代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是多么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
  而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将中国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广袤的草原串连起来,品尝其中最艰辛的行走滋味,堪称壮举,即使今日走来,雪峰依旧,铁索犹寒,其景色也不是平常景区可以比拟
的,因而是当之无愧的非常之道。
  重走长征路的“非常之道”包含着非常之景致,而这些非常景致需要非常的方式来合理体验和开发。不能领会长征的精神,永远无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无法从那些日益荒芜的古战场上
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长征路,是我们绿野人的心灵选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机。
    让我们高举起重走长征路的大旗,踏上两万五千里坎坷征程,万名绿野会员,接力完成这一壮举。



该贴已经同步到 肖姐的微博

点评

说的好,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3 17:37
2#
发表于 2014-9-18 08:03:2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9月18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点评

抗日烽火就从东北染起,抗击鬼子,不忘国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8 09: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9-18 08:32:55 | 只看该作者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位于小金县东南,属邛崃山脉,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地区宝兴县之间,海拔4124米。这里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障,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点评

跟友哥再次合作带雪山徒步活动,咱们都是2上夹金山了,不过,肖姐2010年是一人背包气喘嘘嘘的独走夹金山路,上山一人巅峰徒步,下山搭好人的车。您是带一帮兄弟,生龙活虎同走夹金。哈哈,结缘绿野再登夹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8 09: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倚舟笑沧海_(老 发表于 2014-9-18 08:32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位于小金县东南,属邛 ...

跟友哥再次合作带雪山徒步活动,咱们都是2上夹金山了,不过,肖姐2010年是一人背包气喘嘘嘘的独走夹金山路,上山一人巅峰徒步,下山搭好人的车。您是带一帮兄弟,生龙活虎同走夹金。哈哈,结缘绿野再登夹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09:56:20 | 只看该作者
铁岭~老路 发表于 2014-9-18 08:03
今天是9月18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抗日烽火就从东北染起,抗击鬼子,不忘国耻

点评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28 1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28 12:54:04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28 13:02:05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重走长征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踏着红军足迹,重温党的誓词,重温共产党那段艰苦的日子,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3 17:37:1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