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象公会
你见过广场上跳舞的“大爷”吗?
很少。多数人印象中,傍晚的城市空地永远属于中老年妇女,偶尔少数男性点缀其中,根本不占主流。
虽然没有全国性调查,但部分地区性的研究显示,广场舞中女性的比例都在80%以上。
部分地区广场舞性别比例
这一趋势在国外仍旧延续。今夏的美国泽西城J. Owen Grundy公园,一些美国白人在中国阿姨引领下,克服语言、文化障碍,在队列末尾顽强学习,终于掌握了广场舞技能。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中老年妇女。
J. Owen Grundy公园的广场舞,白人阿姨已占半壁江山 赵智沉|摄
为什么会这样?
一般的说法是,广场舞动作妩媚,更偏向女性,中老年男性羞于参与。这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传播最为广泛的“佳木斯快乐舞步”,动作与广播体操相差无几,根本不涉及动作的性别差异。而妖娆程度几乎爆棚的东北秧歌,传统上不乏男性舞者。
跳秧歌的中老年男性
【排舞,交际舞,暴走族】
中国的“大爷”真的都含蓄内敛,不适合广场舞吗?
当然不是。但首先,要将广场舞这个模糊的词厘清——如果细分,至少能将其分为排舞、交际舞、民俗舞几类。
通常人们说的“广场舞”,是指排成队列,动作整齐,在城市空地跳的舞蹈。在形式上它们属于排舞。而其他出现在城市空地的舞蹈,较常见的为交际舞、民俗舞,前者多是简化版的现代舞,甚至迪斯科,后者以秧歌为代表。
这几类广场舞中,排舞简单易学——站在队列后模仿即可,方便陌生人社交、参与;交际舞动作亲昵,多数舞者是熟人,夫妻配对几乎为标配;民俗舞多出现在郊区、回迁楼等,传统色彩浓厚,但在现代社区逐渐减少。
一般意义上的广场舞——排舞,男性舞者极少,但广场上的交际舞、民俗舞男性比重并不低。尤其交际舞。
这时候,被认为稳重的中老年男人也轻盈起来,跳起远比排舞妩媚的华尔兹、秧歌。
如果将范围放宽,观察广场上的其他活动,男性参与者的比例就会相对提高。如最近中老年人流行的“暴走”,一些较大规模者,如青岛国信体院馆、徐州云龙湖的暴走团,都起源于之前的广场舞团队,但一经转化,男性比例便骤然提高。
青岛国信体育馆外数千人的暴走团,每晚以灯亮为信号,绕场三周,自动解散
徐州云龙湖珠山景区,每晚“万人暴走”,大小方阵数十个
显然,中老年男性和女性都有健身需求,面对孱弱的场地供给(详见《为什么广场舞喜欢放凤凰传奇》),广场都是他们重要的活动范围。
但为何只有排舞男女比例悬殊?
与交际舞、暴走相比,排舞最重要的区别不是动作,而是它的交际功能——每个队伍按熟练程度排列先后,领舞都是老资格的组织者,对新加入者十分开放,只要跟在队尾学习(部分要求缴纳场地费)。
这样的形式十分适合陌生人交往。经历了近十年突飞猛进的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从熟人社会搬入了现代小区,原有联系被打破,新的社交网络逐渐形成。这也正是广场舞(排舞)在中国出现并壮大的时间。
所以,中老年女性与男性相比,更愿意与陌生人交往,更能适应到陌生人社区的转化?
没错,就是这样。
【可怜的“大爷”】
更进一步说,已婚中年男性对妻子的依赖,要高于妻子对他的依赖。尤其在脱离了旧有社交网络之后。
这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的差异。简单说,社会支持是个人利用其社会网络,为自己获得精神、物质帮助的总和。
学界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总体社会支持程度更高。她们更愿意参与其他人的社会网络。当然,也更依赖于此。
2005年,《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对比了1000余对男女双胞胎的成长过程,发现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多的获得感情性社会支持,也更多地给他人提供社会支持。
一旦面临压力,女人更愿意向社会网络中的他人寻求帮助。而此时的男性则矜持得多,更倾向于向妻子寻求帮助——如果未婚,其抑郁症倾向明显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寡居对男性的伤害大于女性。
社会支持也受文化差异影响。同样面临迁移压力,欧洲裔和亚裔的社会支持程度也有差距。
Ucla的研究者在2004年发表的论文中,美国的欧洲后裔在多数社会支持项上,要高于亚裔居民。这也和不同文化的社会交往、集会等传统差异有关。
数据来源:《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 Who Seeks It and Why?》,Shelley E.Taylor 等著
中国“大爷”一旦从熟人社会转入陌生人社会,应对会尤为吃力。他们不得不放弃了旧有关系网络,依赖妇女先在新住宅区建立“妈妈帮”,再由女性介绍,进入交际网络。
在体育锻炼方面,女性往往能适应于开放的排舞,借此建立社会联系,而中老年男性虽然在原来的熟人社会参与秧歌等民俗舞蹈,但跨入新社区的秧歌队首先要进入熟人圈子,这遏制了他们进入广场舞等队伍。
暴走团这种形式,并不需要多深的交往,也无需因学习动作频繁求教于他人,其黏合程度远弱于广场排舞,因此受到“羞涩”男性的偏爱。
至于交际舞,当然是男女搭配最佳。但中国的中老年人,对待贴面近舞的开放程度毕竟有限,因此,舞伴多是夫妻搭档,或者男男、女女搭档。若男方不愿参与,也会连累女方——怎么能看着自己老伴与他人蹦恰恰?所以,交际舞的男女比例在广场舞中最为均衡。
广场上的交谊舞,往往出现在东部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舞蹈者往往搭配更加得体的服装
【中老年妇女的逆袭】
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主要是因性别角色的社会化造成的。由于生理上、文化上的差异,传统上男性的社会角色较女性强势,社会对其抱有坚强、独立的期待,这让他们不容易向他人寻求支持。
女性则在多数时间处于弱势地位,感情丰富、敏感不仅被允许,还因有益于关怀他人而得到鼓励。这增加了女性寻找、给予社会支持的倾向。
虽然在20世纪后,女权运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固有的社会性别差异,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于目前中国的中老年人,受旧习俗的影响远高于年轻人。
不过,即使在社会、婚姻中受到压抑,一旦进入中老年,性别的优势便有一个逆转的趋势——相对于男性在进入中老年后精力、能力、影响力的下降,女性因卸去抚养子女的担子,拥有了更多的支配时间。同时,“十年媳妇熬成婆”,话语权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移入陌生人社区后,再不必因外出活动,背上极重的道德负担。
至于男性,很难再像年轻时在社会中打拼,再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十分困难。如果是在宗族习俗较强的东南沿海、山东等地,还会有家族联系,让男性维持社会交往,获得地位、尊重,即使是在东北、西北这样家族规模较小的地区,只要留在原来的熟人范围,就仍还有身边的旧友可以交流。
但一旦搬离旧环境——这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正无数次上演——男性常常会陷入孤独境地,而此时,他们常常只有通过“轧马路”来排解苦闷,或者等待妻子将其介绍进新的圈子。
对面的老太太怎么还不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