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4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网络神曲走红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6 09:4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象公会09月16日 07:31
[url=]分享到:[/url]

神曲 耳虫 病毒旋律

分类 : 热点

摘要 :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看到这句话时,你是否情不自禁唱出声?是否曾试图摆脱旋律循环,却无计可施?为什么会这样?


文/大象公会
又一曲梦魇产生了。
继《爱情买卖》《最炫民族风》等之后,作为“神曲”风向标的广场舞舞者,今夏跳起了《小苹果》。
很多人并不喜欢这段旋律,但麻烦的是,却无法摆脱其在脑海中盘旋。试一试大声读出这句话:“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就知道问题有多大。
因为《小苹果》走进了军营。它甚至惊动了《环球时报》。
该报评论文章《“小苹果”不能进军营》根据该曲编导是一位金姓韩国人,火眼金睛地挖掘出它可能是美国的阴谋:“二战后,美国在文化上成功改造了日韩青年,让他们去男性化,娱乐、审美、心智变得儿童化。目前,这种美国主导的文化改造正通过韩流日风,影响中国青年。这一点值得中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警惕。”
《法海你不懂爱》在2013年初风靡一时,有大量以此为主题的二次创作
为什么这些神曲容易在脑中循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当循环发生后,有没有快速摆脱的解药?
【精神病或正常现象?】
令人欣慰的是,神曲现象不止发生在中国。
德文中对此有个形象的称呼:Ohrwurm,字面义为“耳虫”——不断回响的旋律正如皮肤上爬动的小虫子,让耳朵直犯痒痒。这个词在80年代开始被英文吸纳:earworm,或者转译为更严重的词汇:brainworm(脑虫)。
一项对芬兰12420位网民的调查统计显示:91.7%的人每周至少会经历一次耳虫,33.2%的人每天一次,26.1%的倒霉蛋更是一天会数次被袭击。同时,15.1%的人认为耳虫使人烦恼,在各种感官刺激中高居第一,超出第二的幻视(7.4%)一倍余。严重的耳虫足以困扰生活,效果堪比强迫症。
本质上,神曲贯脑属于一种不可控的听觉意象:没有实际听觉刺激时,大脑仍循环想象出声音。这种无意识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认为是幻听。
神曲往往搭配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姿
可以肯定的是,耳虫和跟音乐接触有正相关,音乐家是受耳虫侵扰最多的人群。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许多音乐家反倒觉得耳虫是一种享受,至少可以启发灵感。
丹尼尔·列维京在2006年的研究中总结,耳虫旋律一般为15~30秒,这得到了2010年《英国心理学杂志》一篇文章的确认。部分研究表明,女性和年轻人相对男性和老年人更加容易招耳虫,强迫症患者遭遇耳虫现象比常人略多。只是这些观察尚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要求,需要进一步确认。
进一步的研究其实十分困难。对于科学界,缺乏客观标准来衡量耳虫这种主观想象。截至目前,其发生机理目前并没有合理解释。虽然通过对大脑活动的检测,确认处理耳虫的和处理真实声音的脑区一致,但究竟由具体哪些区域生成仍存疑。并且,耳虫的触发机理、不同人群的触发差异,也众说纷纭。
但时间并不等人,诸多音乐人奋力工作,神曲源源不断的出现,一些基本原则也逐渐被人们掌握。
【如何制造洗脑旋律】
理论上,任何音乐都可能变成耳虫。但相对来讲,一些旋律更容易成为“洗脑病毒性旋律”。
第一个特征,简单。
大脑能够自行回放音乐,先决条件是其已被记忆。同时,人脑记忆功能有限,超过半分钟不易记住。所以,令人头晕目眩的复杂旋律固然动听,却很少成为耳虫。
这也是为什么earworm在80年代后引入英国——几十年的发展后,流行音乐的领地已完全超旋律复杂的古典音乐。
《小苹果》乐谱中,最受抱怨(欢迎)的“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长度相当短,旋律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为两个小节,内部均为波浪形下行的旋律,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也能很快掌握。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简谱,旋律波动下行的趋势很明显
“法海你不懂爱,雷锋塔会掉下来”的旋律也相当简单,前后自成单位,前几个字调子较平,接下来先低后扬再低,简单明了,朗朗上口。
“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掉下来”简谱
简单原则外,重复是另一个重要特征。
反复的刺激,是人脑记忆的重要方式。一般歌曲中,重复数次的副歌往往更能被人记住。
仍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为例,前后共八拍,之内旋律却颇有重复之处,前后两小节旋律上基本一致,该段旋律在副歌中仍然重复,故而在整首歌中频率极高。
同样,《法海你不懂爱》中“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掉下来”两分句旋律的近似度比“你是我的”和“小呀小苹果”更高,除了“法”所占的一拍被“雷锋”瓜分,使节拍微调,两分句的旋律没有任何区别。并且这一旋律会演唱两遍,之后“法海你真的不懂爱”旋律也极为近似,整个副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这一段旋律。
最后,有歌词也是洗脑旋律的重要特征。
研究显示,七成以上的耳虫现象都由带词的歌曲引发。不妨做一个小实验:请您试试在不唱出声也不默唱的情况下,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背诵出来。完成后,再把所有歌词里的字都换成“啦”,哼出全曲的曲调。
这一实验比多数人预想的难很多,因为词曲结合往往会给记忆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单独记词和记曲都要容易。《小苹果》、《法海你不懂爱》的歌词非常简单,和旋律合拍,最有利于“过耳不忘”。
说到耳虫,当年的红歌是绝对不应被遗忘的,它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旋律简单不断重复,它的神奇之处不在当时任何人都可以迅速学会,而是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些海外生活多年的老知青,不管他们有多痛恨文革,但在碰到激动想要引吭高歌时,一张嘴发现自己唱的竟然是红歌。
【解药?】
如果知道“洗脑病毒性旋律”的特点,是否意味着能有方法驱逐耳虫?
遗憾的是,由于对耳虫现象的研究和理解并不透彻,究竟什么旋律会成“洗脑病毒性旋律”的总结还是相当粗浅和不精确,目前并没有明确有疗效的治疗方法。一些专家建议服用强迫症药,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并没有科学证明。
但反过来,这也是人们的幸运——作曲家同样无法掌握其规律,无法分析出神曲制造公式,也就无法量产“洗脑病毒性旋律”。
目前来看,只有远离洗脑旋律,减少听到的机会,是最有效的办法。通常,数天后这些耳虫会消失。但是,神曲的传播机制越来越成熟,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配以广场舞、理发店的线下播放,想要摆脱不听到这些旋律十分困难。
或许,用洋神曲取代汉语神曲是个不错的办法。多听一听“you’re beautiful”、“dumb ways todie”、“let it go”,虽然可能造成双曲循环,但是至少听起来提升了逼格。
所谓的洋神曲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9:43:19 | 只看该作者
来源 http://daxianggonghui.baijia.baidu.com/article/294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0-6 14:4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