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42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今日寒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8 08:36: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九月中(西历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故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37:36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寒露
外文名称
Cold Dew
代表寓意
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气候特点
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所属季节
秋季
时 间
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
太阳位置
太阳到达黄经195°
前一节气
秋分

后一节气
霜降
风俗活动
赏菊、登高
风俗食物
饮菊花酒
农事活动
浅水勤灌
养 生
润肺生津、健脾益胃
三 候
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属 性
24节气之一,干支历戌月的起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39:29 | 只看该作者
节气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1.1 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寒露
寒露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常年寒露期间,华南雨量亦日趋减少。华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40:50 | 只看该作者
2 天气特点
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始于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结束。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继续南移,北半球阳光照射的角度开始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可以扩展到华南。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
对于寒露时节的一些讲究和说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人们把寒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随着节气的变化,南来的大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队向南迁移;第二个阶段是,各种鸟儿和雀儿都不见了,只有海边的蛤蜊形似雀儿鸟儿一样存留在沙滩上;第三个阶段是,各种各样的菊花相继开放。
寒露
寒露
一般寒露过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雨季基本结束,只有云南、四川、贵州等少数地方尚能听到雷声。东北和新疆等少数北方都已经飘雪花了。白天的气温还比较温暖,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一派深秋美丽宜人的景象,但夜晚的温度却特别寒冷。[5]
2.1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2.2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3 天气危害
3.1 雾和烟霾
10月的气温下降明显,每当遇到秋雨,空气中丰沛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有时
寒露
寒露
出现雨雾混合或者雨后大雾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更为多见。进入10月,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辽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东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2004年北京10月8日,"寒露"节气的当天早晨,迎接上班市民的便是一场大雾。北京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水平能见度距离200-500米之间的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距离50-200米之间的称为浓雾)。
由于受到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也会形成烟霾天气,如果空气中湿度大还可形成雾、霾混合的天气。
3.2 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秋季多雨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降水量秋季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以9到10月最为集中。降水时间长,秋雨绵绵,降水强度一般不算大。9-10月份总雨日一般都在20-30天。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大多数年份都有。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对秋季作物的成熟和收晒有较大的影响。在寒露期间,华南东部有时也有这种对秋收、秋种有影响的连阴雨天气。
3.3 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南方后,引起显著降温,造成晚稻瘪粒、空壳减产,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因这种低温冷害多出现在寒露期间,故被称为"寒露风"。一般来说,寒露风对水稻危害的气象指标因水稻品种和发育期而异,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类型
寒露风对晚稻造成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天气类型。
1)湿冷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逐渐减弱难退的暖湿气流相遇,通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其特征是低温、阴雨、少日照。
2)干冷型:较强冷空气南下,吹偏北风,风力3-5级,空气干燥,天气晴朗,有明显的降温,其特征是低温、干燥、大风、昼夜温差大。
等级划分
寒露风等级的划分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雨日为基础,分为干冷型、湿冷型两大类,并各分为轻度、重度两个等级。
防御措施
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晚稻需防“寒露风”
晚稻需防“寒露风”
1、掌握寒露风出现规律和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指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期间80%以上的年份不会受到寒露风危害的日期),合理搭配品种。即根据寒露风出现的早晚选择品种,安排适宜的播种期,使其安全齐穗,避免寒露风的危害;
2、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测,可提供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安排双季晚稻生产时参考。如在寒露风早的年份可多种些早熟品种,甚至适当缩小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晚的年份可多种些晚熟品种等;
3、选育抗低温高产品种;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增强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同化能力,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低温能力;
5、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如冷空气来临前,采用以水调温的措施,一般用温度较高的河水进行夜灌(白天排空晒田)和灌深水或喷水,使株间温度相对较高;另外,喷洒化学保温剂,即将保温剂喷在叶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耗热,使温度不降低或降温速度减慢等保温措施,以减轻低温危害等。
3.4 高原山区雪害
进入深秋,在青海与四川交界处以及四川西部,拔海高度较高的高原山区,开始出现雪量大的情况,给当地交通、畜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
3.5 热带气旋
虽说7-9月是热带气旋活跃期,但在10月,仍有热带气旋活动,只不过次数开始减少,而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的强度有时仍较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42:38 | 只看该作者
3 天气危害
3.1 雾和烟霾
10月的气温下降明显,每当遇到秋雨,空气中丰沛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有时
寒露
寒露
出现雨雾混合或者雨后大雾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更为多见。进入10月,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辽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东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2004年北京10月8日,"寒露"节气的当天早晨,迎接上班市民的便是一场大雾。北京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水平能见度距离200-500米之间的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距离50-200米之间的称为浓雾)。
由于受到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也会形成烟霾天气,如果空气中湿度大还可形成雾、霾混合的天气。
3.2 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秋季多雨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降水量秋季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以9到10月最为集中。降水时间长,秋雨绵绵,降水强度一般不算大。9-10月份总雨日一般都在20-30天。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大多数年份都有。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对秋季作物的成熟和收晒有较大的影响。在寒露期间,华南东部有时也有这种对秋收、秋种有影响的连阴雨天气。
3.3 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南方后,引起显著降温,造成晚稻瘪粒、空壳减产,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因这种低温冷害多出现在寒露期间,故被称为"寒露风"。一般来说,寒露风对水稻危害的气象指标因水稻品种和发育期而异,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类型
寒露风对晚稻造成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天气类型。
1)湿冷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逐渐减弱难退的暖湿气流相遇,通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其特征是低温、阴雨、少日照。
2)干冷型:较强冷空气南下,吹偏北风,风力3-5级,空气干燥,天气晴朗,有明显的降温,其特征是低温、干燥、大风、昼夜温差大。
等级划分
寒露风等级的划分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雨日为基础,分为干冷型、湿冷型两大类,并各分为轻度、重度两个等级。
防御措施
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晚稻需防“寒露风”
晚稻需防“寒露风”
1、掌握寒露风出现规律和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指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期间80%以上的年份不会受到寒露风危害的日期),合理搭配品种。即根据寒露风出现的早晚选择品种,安排适宜的播种期,使其安全齐穗,避免寒露风的危害;
2、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测,可提供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安排双季晚稻生产时参考。如在寒露风早的年份可多种些早熟品种,甚至适当缩小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晚的年份可多种些晚熟品种等;
3、选育抗低温高产品种;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增强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同化能力,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低温能力;
5、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如冷空气来临前,采用以水调温的措施,一般用温度较高的河水进行夜灌(白天排空晒田)和灌深水或喷水,使株间温度相对较高;另外,喷洒化学保温剂,即将保温剂喷在叶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耗热,使温度不降低或降温速度减慢等保温措施,以减轻低温危害等。
3.4 高原山区雪害
进入深秋,在青海与四川交界处以及四川西部,拔海高度较高的高原山区,开始出现雪量大的情况,给当地交通、畜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
3.5 热带气旋
虽说7-9月是热带气旋活跃期,但在10月,仍有热带气旋活动,只不过次数开始减少,而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的强度有时仍较强。
4 节气习俗
4.1 登高习俗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4]
4.2 农事习俗
4.3 饮食习俗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寒露
寒露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6]。”
5 养生食谱
进入寒露,此后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这一时节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机体免疫力。
5.1 大枣莲子银杏粥
大枣莲子银杏粥
大枣莲子银杏粥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5.2 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鸡汤、淀粉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将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5.3 苡仁炖猪蹄
苡仁炖猪蹄
苡仁炖猪蹄
原料:苡仁200克,猪蹄两对,料酒、姜、葱、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开边,与苡仁同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料酒、姜、盐等,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煮两个小时左右,猪蹄烂熟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去湿消肿。
6 节气禁忌
6.1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2]
6.2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6.3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6.4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6.5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6.6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6.7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6.8 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7 衣食住行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7.1 衣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养身之道。“一场秋雨一场凉”,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7.2 食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深秋体内精气开始封藏年老体弱之人可对症选择补品。
7.3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7.4 行
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也一种好的活动形式 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8 节气农事
寒露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再回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另外此时的华南地区将会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绵雨,其特点为: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将会造成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等问题,应注意预防。寒露
寒露
主要农事:一是秋熟作物的收割脱粒等工作。寒露节气,秋熟作物先后成熟。成熟后期与收获期天气将直接关系到粮、棉的丰产与丰收,各地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对已成熟的作物抢晴收获,成熟一块,抢收一块,并及时脱粒、翻晒。二是“寒露”节气内棉花处于收获集中期,各地应精收细摘,保证优质优价。三是寒露节气内淮北地区自北向南陆续进入三麦、油菜(直播)、蚕豆等的适宜播种期。各地在抓好秋熟作物收获的同时,认真搞好三沟配套,在适播期内抓紧有利天气播种。淮河以南地区挖好排灌沟渠,做好麦田沟系配套,以防连阴雨影响,争取壮苗。油菜要做到苗床稀播育壮苗,移栽密度要适宜。四是大棚蔬菜秋延后和温室越冬蔬菜的定植,寒露期间各地应加强秋菜苗期管理,做好棚室修建与盖膜的准备,并于节气后期抢晴适时覆膜,秋菜移栽定植入棚(室),确保秋冬蔬菜市场供应。[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46:06 | 只看该作者
9 节气农谚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重阳无雨一冬干。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寒露前后看早麦。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麦子难得倒针雨。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麦浇苗,谷浇穗。
豆见豆,九十六。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寒露柿子红了皮。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10 寒露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46:29 | 只看该作者
转自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8 13:4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8 16: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8 16:34:33 | 只看该作者
常有福 发表于 2014-10-8 08:46
9 节气农谚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