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引起我的关注,是在二00七年初秋。第二届国际攀岩精英赛“岩壁芭蕾”精彩一幕,被我无意中在中央电视台收看到。青龙峡那面厚重大气的岩壁,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耸立在了我的心中,像一座丰碑,成为难以释怀的惦念。 石壁刀削斧劈过一般,与大地垂直;石块端正有形,垒叠得整齐有序,是人工凿砌的么?山石是什么材质,硬度如何,它能否承受得起比赛者重力的极度吊拉? 惟恐惊扰梦中的大峡谷,轻轻地,我来了——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揣着对太行山的虔诚。 一路上,为壶关人所利用的块状山石不时与我的瞳孔对接:峡谷中,错落有致的梯田保坎,是用山石整齐码筑而成的;山坡上,那星星点点的白色,是为防泥土流失而用山石砌就的树穴护墙;神奇的是,那间古老的石头房子,看不出年代,但饱经沧桑,从地基到墙身,清一色全是用块状山石建造起来的,像是童话里的故事…… 巍巍太行山,敞开它宽厚的胸怀,迎接我的到来。我一个箭步,急切上前,张开臂膀,与它紧紧相拥。 伫足于攀岩精英群雄逐鹿的竞技场前,面壁大气磅礴的山体,我与石对话,内心刹时变得空灵。 占地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的千里太行第一峡,以山称雄,千峰苍劲,以峡称奇,万壑争流。奥陶纪石灰岩,典型干石山区。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古海洋潮起潮落,海水退去后太阳暴晒,自然伟力,天工造物,形成了外观独特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嶂石岩地貌。如屏如画的雄山奇峡,美轮美奂的灵山秀水,气势磅礴的万丈危崖,巧夺天工的别致造型,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紫团山,黑龙潭……,构绘出一幅幅风光秀丽的壮美画卷。巨大的地质反差,形成了高山与峡谷。两山对峙,崖壁高耸,陡峭如立的山坡,蜿蜒雄险的悬崖,千奇百怪的峰岩,望天如线的峡缝……所有这些神奇的造型,都离不开古老的花岗片麻岩自然天成的铺就和鬼斧神工的垒筑。是层层叠叠不计其数的片石岩层,勾勒出千里太行伟岸挺拔之姿态,以及有容乃大之浩气。 恢弘的山啊,壮观的山!诚然,山石不能代表山,但山却是山石叠加的总和。无石不成山,有山必有石。嶂石岩地貌的太行山,由静默无语的坚硬山石奇妙组合抱团合力擎起。是太行的山石,铸就了这座名山的筋骨与魂魄。大峡谷的奇,太行山的神,全在于山石的给力。 山无石不稳,谷无山不立。行进在大峡谷,两侧绵延平行的大山,恰似两列身躯厚实、表情凝重的威武卫兵,忠诚地守护着美丽如斯的峡谷天使。谷底流泉的低吟,是天使在轻唱亘古不老的情歌;啁啾婉转的鸟鸣,是伴奏的和弦;扇动美丽翅翼的蝴蝶,在为天使伴舞助兴。如练似银的瀑布,是天使飘逸柔滑的秀发;碧波荡漾的深潭,是天使秋波流转的明眸。瀑、泉、溪、潭的完美布景,使得太行山大峡谷犹如霓虹闪烁的大都会,流光溢彩,动感十足。流水虽无波澜壮阔,人却早已心潮澎湃。 儒家以为,石分仁智,石可劝世。太行山石就是这样的灵性之石,它既向善若水,却又嫉恶如仇。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的石头曾帮助壶关人民狠狠地打击过日寇的侵略。 那年,鬼子进山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他们途径壶关石坡村时,士兵禀报说前面有个叫城会的地方。日本军官一听城会,以为是个大城市,以为前面就要快到中心地区,便军刀一挥,命令部队加速前进。 其实,城会不过是个小村子,位于陡峭的大山山腰,唯一的通道是贴着山壁的那条羊肠小径,内是高山,外是悬崖,路小坡陡,只能容一人过去。日本军官骑着高头大马,率领他的部队沿小径攀岩而上,样似螳螂。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村民们随着村长的一声令下,愤怒的石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像大刀、像利斧,向着鬼子的头上砍去;像炮弹、像炸药包,砸得日寇鬼哭狼嚎。敌人遭到从天而降突如其来的痛击,顿时乱作一团,人仰马翻,纷纷坠落悬崖,粉身碎骨。太行山石的威力,彰显出太行人民的国格与骨气。 南宋诗人陆游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无名的山石啊,你用坚韧不屈的信念和忍辱负重的脊梁,撑起了昂首挺胸的太行雄姿;不语的山石啊,你用超乎想象的灵气和崩析剥蚀的身体,妆点了眼前这方多情的河山。面对世人潮水般涌来的赞叹,山石从容淡定,沉稳安静,不居功,不自傲,甘愿默默奉献,甘当无名英雄。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垒叠抱团的山石一个阳刚挺举,将泥土和绿丛托过头顶,置于太行巅峰。多么拉风的造型! 太行山石是沉稳的,坚实、质朴、正直是它的品性。 太行山石是沉默的,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它的风格。 太行山下的壶关人不也是这样的么? ——作者现居:江西·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