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民工张富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民俗] 盘点家乡济宁那些逃过拆除命运的老建筑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0-20 16:30:15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好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3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0 17:34 编辑

楼上巨钟高2.2米,壁厚0.2米,唇周长4.5米,重7.5吨,系宋代铸制。撞击声“远大化而张天声,发雷霆而震万物,上可以通乎九天,下可以彻乎九地,远可以达乎四境”,音质浑厚而嘹亮,声传十里之外。声远声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3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0 16:47 编辑

(三)铁塔寺

铁塔寺和声远楼在一个院子里,目前同属于市博物馆管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0-20 16:31:42 | 只看该作者
民工张富贵 发表于 2014-10-20 16:29
声远楼位于济宁市区铁塔寺街中段,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响彻全城,声远10余里,故名“声远楼” ...

声远楼上四个大字:中国人寿

点评

每次看到中国人寿,就会想到一个词:情深不寿。呵呵。好深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7:11
哈哈哈,中国特色的古建筑啊!没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6: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0-20 16:32:16 | 只看该作者
赶上直播了

点评

马队,么么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0 16: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3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民工张富贵 于 2014-10-20 16:43 编辑


铁塔寺位于济宁城区中心古槐路东,又名崇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建铁塔,遂改称铁塔寺。铁塔原为7层楼阁式,明万历九年(1581年),济宁道台龚勉集资重修时,在塔顶增加2级并铸起塔顶。1988年,寺内铁塔及周围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北宋崇宁四年郡人徐永安之妻常氏为还夫愿,出资在崇觉寺(今铁塔寺)内以铁浇铸释迦
塔。建塔时,由于连年战乱,铁塔仅建七级而停工。到了明代,地方官署、士绅及民众都以铁塔“无顶未尽美”,而又把铁塔“譬作伟丈夫佩剑巍峨可惜冠冕不饰”。因之,于明万历九年(1581 年)由河道分府龚勉同郡守萧公倡议集资聚众动工,亦用铁浇铸,增高二级,塔顶又冠以铜质鎏金天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40:21 | 只看该作者
铁塔的学名是崇宁铁塔,这一点我们这代人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毕竟,教科书里才不会写这些跟考试无关的东西呢。我的同龄人们,都跟我一样,被愚化在这样的教育体制的熔炉里了。

我国的教育,就是要教出千篇一律的听话的学生。虽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求知寻解,但是理论落实到实践,一概是——看书做题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41:09 | 只看该作者
铁铸塔身9层,计塔座在内共11层,通高23.8米,呈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层递减。阳光下,金色的塔顶,玄色的塔身,紫光吐辉。斗拱雕花的平座、围栏、飞檐及金光闪闪的天门,堪称设计精巧,造型奇特,昂然耸立,蔚为壮观。 莲花形底座为铜铸,与塔顶紧扣一体组成塔刹。铁塔铭文分别铸在第一层塔身的东南和东北面壁上。塔基深1.9米,塔座设一西向塔室,为砖砌、仿木建筑。室内供有大悲观音千手千眼佛,佛座三面刻有佛教神话、讲经、飞天等故事画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42:07 | 只看该作者
流浪的马前卒 发表于 2014-10-20 16:31
声远楼上四个大字:中国人寿

哈哈哈,中国特色的古建筑啊!没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6:42:36 | 只看该作者
流浪的马前卒 发表于 2014-10-20 16:32
赶上直播了

马队,么么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