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儿她爹的闲暇时光随着孩儿上大学,变得一下子多起来。于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我们跟随慕名已久的黑马户外,逃离了雾霾笼罩的廊坊小城,一头扎进了北京远郊的深山老林(山不深林不老,此处有夸张)。 先到达的是将军关残长城。黑马说,这个残长城只是后面穿越活动的一个彩排、一个热身。自觉体力不够要保存实力,所以只是登上了一个小城垛。虽然残长城的攀爬打了折扣,但只要自己不说,没人知道的对吧,所以还是摆了姿式留了纪念。
真正的挑战很快就来了。想像中的红石村穿越,只不过是围着一个美丽的山村走一圈。事实证明,我这个新驴想错了。狭长的山路一眼望不到头,翻过一个山梁以为到了终点,却又发现更长更高更陡的山路等着。没有心思欣赏周围的山景,只是一个劲的盯着前面队友的双脚,不停地攀登攀登。很少经历这样的攀爬,体力渐渐不支,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脑门上早就开始冒汗了,此时汗珠已连成一片,最终冲破了眉毛的阻挡流进了眼睛里。孩儿她爹为了缓和我紧张的情绪,不停地说着轻松的闲话。不敢和他搭茬儿,生怕一张嘴,绷着的那股力气就会一下子溜走。意识到追不上老驴们的节奏,该停下脚歇歇了。喝口水,戴上头巾阻挡汗水,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突然发现我已在群山之中了。群山绵延,满目红叶,一时间觉得自己很渺小,在大自然面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一时间又觉得自己真伟大,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俨然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看看前后左右没多少人,放开嗓子嚎一下吧,大自然,我来了!
黑马在不远的身后闲庭信步,并不时和驴友们交流着体会:穿越开始拼的是体力,后面拼的就是毅力了。他背包上挂着的小铃铛不时发出清脆的响声,传得很远,那是提醒努力攀爬的队友,领队就在你身边,于是心里一下子温暖起来。接下来的路程依然艰苦,但因为不再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心情放松了许多。除了两根登山杖外,背后始终有一双有力的小手推着我(那是孩儿她爹的手,在我的虎背熊腰前,大手也相形见绌了),这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终于,手台里传出先头部队开始找地方吃饭的信息,离最高点不远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三省交界的界碑。留个纪念吧,北京当然是老大,河北必须排第二,天津委曲一下当老三吧。
成功登顶后就下山了,沟底柿子树上的累累果实是大自然送给穿越勇士的奖品。柿子是不要钱的,肚子是自己的,一定要吃够啊!这是一次体力和毅力的历练,开始期待下一次旅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