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2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城市广场大舞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07:1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子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场文化已成为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文化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之一。
其中,广场舞以其热情而质朴的生活气息和轻松的舞姿,为广场艺术增添了炫目色彩,成为广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数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广场、公园、社区,都会迎来一番热闹红火的景象优美的舞曲响起,欢快的舞蹈跳起。
全国各地的广场舞大致“面孔”相仿。据了解,目前较为流行的当属佳木斯一位退休体育教师创编的“僵尸舞”。尽管名字听上去瘆人,但该舞自2012年起却风行全国。据悉,僵尸舞模仿的是摇滚巨星杰克逊《战栗》里的动作。在音乐的节奏下,身着白衣白裤手戴白手套的浩大队伍排成方阵迈着小碎步儿,上肢做着各种举、伸、侧抬等动作,那场面确实颇具震撼力。
说来有趣的是,广场舞的音乐皆以时下传唱最广的流行歌曲和红色歌曲为主,被网友戏称为“神曲”的广场音乐有《最炫民族风》、《爱情买卖》、《姑娘我爱你》、《我从草原来》、《伤不起》、《老婆最大》等。
“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是舞蹈,而广场舞又是舞之母。广场舞蹈源于社会生活,产生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康玉岩在采访中介绍说,“广场舞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透过广场舞,我们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
笔者来到北京枫蓝国际商场前的广场,霓虹灯下,成排列队的跳舞人群紧随着音乐的韵律和节拍翩翩起舞,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使场景看上去蔚为壮观。广场的另一侧,则是数十对的男女随着同样的音律跳着浪漫的交谊舞。
这里的广场舞是由一个叫李文成的人组织的。李文成原是首钢的电工,自1997年退休后他就把兴趣转向健身,跳了一段时间的交谊舞后,发现广场舞更好,不受有否舞伴的限制,便开始转跳广场舞。渐渐发现跳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于4年前在这里辟开舞场,专门跳广场舞。教舞的老师也是首钢的退休员工,她跟着电脑的光盘自学,然后再教给大家,其中有佳木斯僵尸舞、扇子舞、健身秧歌、筷子舞等等。
除去极特殊的雨雪天气,李文成每天都准时组织活动。每天晚上7点,李文成把收音机、扩音器等设备用三轮车拉来,准备7点半开始的跳舞。晚10点10分活动结束后,他再把设备拉回家,充上一宵的电,以备第二天用。“其实也就图个乐呵。只要大家都开心了,我受点累也没什么。”李文成对笔者说。
对质朴生活的回归
实际上,在全国各个社区里,几乎每块空地都被广场舞占领了。这种以强身健体和自娱自乐为目的的广场舞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北京一个小区的广场上,笔者和几位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进行了交流。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从跳上广场舞之后,身体比以前好了许多。60岁出头的王大妈是广场舞的活跃分子,每天除洗衣做饭外,广场舞便成为她的全部,她乐呵呵地告诉笔者:“我以前血糖高,我们家也有糖尿病家族史,如果我不锻炼的话,那就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自从跳上广场舞后,我的血糖一直正常呢。”一旁的刘大妈接茬说:“现在住在城里的高楼大厦,邻里之间也不太交流,到这里跳跳广场舞,会结识很多人。我一天不来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和其他健身方式明显不同的是,广场舞有着较强的愉悦性。“跳广场舞会让人产生精神振奋的愉悦感,因为在公共场所跳舞,这使得跳的人有一种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产生一种自我价值感。”康玉岩进一步分析说,“改革开放后,人们有了展现自我、健康自我的意识,他们从家里走向公共场所,开始跳舞交流和健身。对于他们而言,实际上这是一种潜在的回归,对质朴生活的一种回归,回归到"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并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到新型城市人的心灵归属。”
确实,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快乐有趣、展现自我的健身场所,让民众摆脱了城市空间的孤独冷漠,重新找到一种温暖的回归。
崇尚世俗的文化态度
生机盎然的广场文化作为在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新生产物,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也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
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热闹的广场也像磁铁般吸引着在城里的打工者。笔者就此采访了一位看热闹的务工人员,他嘿嘿地憨笑着,说晚上没事干,就来这里看热闹。的确,广场文化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正是因为广场舞这种类似"原生态"的质朴,拉近了城里人和务工者的距离,使城市生活充满和谐温馨。”康玉岩如是说。据了解,广场文化的兴起,不仅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同时也净化了社会风气。
看热闹的不仅仅有外来务工人员,还有很多市民。实际上,人们对于广场有着深深的情结,搬个小板凳在广场看电影已成了很多40岁以上的人心中留恋不已的温馨一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西来认为,广场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他向笔者介绍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状况越来越接近市民社会。人们对文化的态度也明显具有崇尚世俗的特点。人们需要的是一种轻松简单的休闲文化。”
作为新型城市的文化意象,广场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沿着继承、创新、发展的健康轨道向前迈进的同时,广场文化将为人们未来的美好生活发挥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7:14:59 | 只看该作者
{打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1-7 18: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