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9808|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立冬了 冷风急 注意保暖加件衣 早点睡 晚点起 注意作息养身体 张嘴乐 满脸喜 今天就要吃铰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08:4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阳光路上情满怀 于 2014-11-7 10:08 编辑

 今年11月7日是“立冬”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历史过去了,留下的是文化。节令风俗实际是农俗文化(食俗也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已无实际意义,但增添了生活情趣。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立冬进补各地“吃得”五花八门。北方人大多在立冬这天要吃饺子,而在我国南方,立冬这天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等。

http://www.xn121.com/zhxw/1624231.shtml

点评

中国 文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4 21:46
我们这里习俗吃窝瓜,就是南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21:04
好文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9:46
拜读了,好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4:37
立冬吃饺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4:33
怎奈 今天 值夜班 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3:42
支持!!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0:43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0:18
吃饺子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0:05
好文章拜读了,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09:45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09:39
Zou
感谢提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09:39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09:36
谢谢提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09:30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9:28 | 只看该作者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http://www.xn121.com/zhxw/1624233.shtml

点评

哈哈,立冬啊,吃美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9 11:17
又一个季节的到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3:08
Zou
盼着下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0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50:20 | 只看该作者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羊肉炉(资料图片)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天津最有特点的就是倭瓜饺子。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http://www.xn121.com/zhxw/1624237.shtml


点评

好香啊,都闻到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8 20:26
喜欢羊肉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1:16
急人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52:04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幅员辽阔,立冬时节南北温差较大,进行的农事活动也各有不同。下面是总结的一些各地农谚,清晰地反映了这些差异。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54:59 | 只看该作者
点做好入冬的防病准备
来源: 中国兴农网 发布时间2012-11-03 22:07:20
  
  1. 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原因: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原因: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3. 防“点”病 提高抵抗力防病
  原因: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次,无论是室内、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再次,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的变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细菌侵扰。
  方法: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 调“点”神 冬季心理流感
  原因:冬天是一个没有生机的季节,而人们也是非常的懒惰,万物都没有生机,而且冬天更易陷入抑郁。为什么进入冬天后常常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时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现这个症状。
  方法: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 早“点”睡 保证充足的睡眠
  原因: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应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 进“点”补 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原因: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可以使明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方法: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炖牛肉、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7. 护“点”脚 寒从脚底生
  原因: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方法: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8. 饮“点”茶 喝茶可以提神醒脑
    原因:冬天喝茶的好处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绿茶还能防癌抗癌,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从事租车电脑工作的人更应常饮茶。
    方法: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9. 喝“点”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
    原因: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方法: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10. 通“点”风 开窗通风
    原因: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方法:应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互联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56:35 | 只看该作者
职场男冬季食补6大要素来源: 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03 21:00:09

冬季男性怎样食补(资料图片)

  冬补是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男人,一个庞大的整日在职场打拼、透支生命的人群,更应成为冬补的目标人群。但是,冬补也有许多的讲究,且根据男士们不同的体质与工作规律,更会细分出不同的进补方式。

  肾虚

  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女性滋补主要在于滋阴补血,男性滋补则以补肾为主。因此补肾仍旧是男性冬补的重头戏。肾虚的男性存在腰酸、肢冷、腿软、性功能减退、耳鸣等症状。

  对于这类男性,冬季进补时应该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品。这类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和锌,对男性的肾功能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另外,各种鳝类、动物的鞭和甲鱼也是补肾的上佳选择。

  脾虚

  对于脾虚的男性,在冬季进补时应该多注意吃山药、大枣一类富含淀粉,容易吸收的食品,在肉类的摄入上,应该选择细纤维的鱼肉为主。

  在保证每日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喝山药粥、大枣粥和鲫鱼汤、鲤鱼汤。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加入红枣、枸杞等滋补类食物,效果更佳。

  肠胃不好

  冬季节假日比较多,男性容易暴饮暴食,加重胃病。对于胃不好的男性,平日进补时应该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玉米、莲子等食物富含淀粉,有利于肠胃消化,还可以补胃气,可以多加摄入。萝卜、山楂有顺气的作用,淡茶有解脂去腻的作用,经常出现肠胀气现象的男性可多食用。

  胃不好的男性在进补时应该遵循清淡,易消化,各类营养均衡摄入的原则,忌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在日常饮食上可以多喝玉米粥和莲子羹,在肉类的摄入上,肉丸子、肉汁汤容易消化,又能保持肉类原有的营养,很适合消化能力差,胃气不足的男性进补。

  高血压、高血脂

  有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死亡已占我国人群总死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膳食营养与慢性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不合理饮食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类男性应该选择清淡类的饮食。人参一类的有升压作用,在人体休克的时候容易引起脑血管破裂,尤其不能多吃。芹菜的降压效果非常好,还有降糖、降血脂的功效,很适合患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男性食用。

  采用低盐食疗法,每日盐的摄入量≤5克。多吃木耳、蘑菇、黑豆和黄豆等清补食物。海参属于滋阴类补品,既可增强体力,又不会引起高血压,也是上佳的滋补品。同时,高血压男性在进补时还要注意少吃辛辣的食物。高血脂的男性还应该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多吃燕麦和苦瓜。

  肝不好

  肝功能不好的男性容易出现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这类男性,冬季进补时应当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如鱼类、虾类、鸡肉、牛肉等,它们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较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红小豆、大枣有利尿的作用,也很适合该类男性食用。

  饮食主要为高热量、高蛋白(每日高于正常60g),适量补充维生素。午餐可吃韭菜炒鸡蛋、菠菜牛肉丝、西红柿蛋汤。晚餐时小米粥、菜花炖肉、红小豆鲤鱼汤都是肝不好的男性的理想选择。

  虚胖

  有调查研究指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其中有不少是属于虚胖体质。肥胖是导致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中国的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导致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长。对于虚胖类的男性,在冬补时应该注意少吃盐,以便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多吃人参、海参、鲍鱼、虾、动物内脏等营养丰富而且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虚胖的男性在饮食上应当注意清淡,少吃盐和味精等调料,做菜多采用清蒸、清炖的方式。在用鱼、虾和参类进补时配上红小豆汤、冬瓜汤等清淡利尿的食物,进补效果更佳。

http://www.xn121.com/zhxw/162480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57:57 | 只看该作者
“立冬”“入冬”辨来源: 中国天气网  发布时间2012-10-30 16:28:17

  11月7日是今年的“立冬”节气,它也是农历冬季的第1个节气,从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开始到22日或23日结束。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一样,都是农历上表明一个新季节的开始。对于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地黄河流域,立春、立夏、立秋三个节气,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实际天气气候的春暖、夏热、秋凉的季节特点要比节气所说明的季节属性来的滞后,而立冬节气的名称,往往与实际天气气候的感觉比较同步。

  农历上的“立冬”并不是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通常人们往往以为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有关专家介绍,立冬表示节气变化,每年的时间相对固定,都在11月7日或8日。而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入冬早晚差异较大,时间差可达二三周。

哈尔滨的立冬(资料图片)

  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是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5天)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漫长的冬季了;10月上中旬,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先后迈入冬天的门槛;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10月底到11月初,冬季来到东北南部、华北、黄淮;而在11月底小雪节气期间,长江流域才可以看到冬天的景象;12月初,冬季逼近两广北部的武夷山脉和南岭北坡。

http://www.xn121.com/zhxw/162424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9:01:23 | 只看该作者
[1]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2]



中文名立冬


外文名Beginning of Winter


代表寓意表示冬季开始


气候特点偏北风加大,气温下降


季    节冬季


时间点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


太阳位置太阳位于黄经225°



前一节气霜降


后一节气小雪


风俗活动冬泳、贺冬


风俗食物饺子、羊肉汤


农事活动耕肥水管理、做好防冻措施


养    生滋阴潜阳、少食生冷


三    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属    性24节气之一,干支历亥月的起始




目录 迎冬 贺冬 食俗
热带气旋 强弩之末 华南秋夏两季 入冬深秋 易有霜雾 华北初雪 降水多样 气温下降 变化明显 偏北风多 风力加强 南北两方 温差拉大
吃饺子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滋补原则 中医古训
秋收冬种 蔬菜农事 畜牧农事 谚语 诗句 绘图




1
简介编辑
‘立冬[3]’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4]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5]

2
日期计算编辑

计算“立冬”节气位置的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438,20世纪=8.218。
举例说明:2088年立冬日期=[88×0.2422+7.438]-[88/4]=28-22=6,11月6日是立冬。
例外: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5]

3
史话立冬编辑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公历每年的11月7、 8日。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却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立冬景象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1937年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的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己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6]

4
节气物候编辑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5]

5
民间习俗编辑
迎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

立冬


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贺冬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5]
食俗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6
气候特点编辑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热带气旋 强弩之末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5]
华南秋夏两季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
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入冬深秋 易有霜雾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华北初雪 降水多样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
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 变化明显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偏北风多 风力加强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

立冬


习以为常。在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这一带山区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若遇到势力强、速度快的冷空气,它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区和南方的江湖河面风力加大,大风一直吹到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特别是北部、东部海域,海上的大风易使海上作业受到严重损失。

南北两方 温差拉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5]

7
立冬养生编辑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5]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当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东滕州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5]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滋补原则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6]
中医古训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7]

8
农事活动编辑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5]华北及黄淮地区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秋收冬种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搞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冬小麦播种要抓紧,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巧用天时,下雨早播,不如抢晴略为迟播,以保证播种质量力求做到带蘖越冬,防止年内拔节,并尽量扩大冬种面积,减少空闲田。各地要抓好冬种、冬修水利、冬季积肥工作。[5]
蔬菜农事立冬后要及时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气温高时可在背风口揭膜通气,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
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
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5]
畜牧农事生猪秋季防疫工作,着重做好补针工作;耕牛加强放牧,吃足草料;在冬季来临之间,开展一次驱虫工作。放牧时,尽量让山羊吃足草料多长膘;长毛兔秋繁工作,未配种的及时配上种;有养鹅习惯的农户赶紧引进苗鹅饲养,饲养70日龄正赶上春节,可卖上好价钱。[8]

9
文学艺术编辑
谚语全国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北方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南方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http://baike.baidu.com/item/立冬?fr=aladd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9:06:40 | 只看该作者
1我拉着立冬的手,狮子大开口,不让寒意跟你走。借天地一场风,把你烦恼全清空;借日月一束光,把你心房来温暖;借思念一点情,让快乐围绕你身边。祝您快乐幸福一冬天!一键送
分享到:   
2寒气从天降,短信祝福来送上:送你一件小棉袄,温暖过冬无烦恼;送你一碗红枣汤,驱寒保暖保健;送你一粒幸运果,生活幸福又快乐;送你一杯甜蜜酒,恩爱夫妻到白头!立冬快乐!一键送
分享到:   
3别减肥啦,留些脂肪抗寒吧;别耍酷了,添件衣裳保暖吧;别傻看啦,赶紧给我回信息吧。立冬来了,注意身体!一键送
分享到:   
4轮回的是季节,秋去冬又来;盈缺的是明月,满了又清减;流浪的是白云,忽东又忽西;曲折的是道路,穿山又越岭;吟唱的是河流,高亢又低徊;不变的是情意,遥远又亲近。立冬时节,祝好友快乐又安康,幸福永绵长!一键送
分享到:   
5此份祝福,经过春天的精心播种,夏天的辛勤耕耘,秋天的快乐收获,立冬的定时发送。收藏此条短信,就等于收藏了朋友的问候,收藏了永久的健康幸福!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四季都有好身体,立冬快乐!一键送
分享到:   
6立冬了,先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渡过每分每秒;再煮上一盘饺子,平安皮儿包着如意馅儿,用真情煮熟,吃一口快乐二口幸福三口顺利,然后喝全家健康汤,回味是温馨,余香是祝福!立冬快乐!一键送
分享到:   
7时间在嘀嗒嘀嗒向前走,秋天在依依不舍挥挥手,冬天在兴高采烈招招手,我在认认真真把友情守。立冬喽,莫让冷风吹伤你的手,保护自己哟!一键送
分享到:   
8降温了,花落的声音风知道,思念的感觉心知道,变冷的温度冬知道,我的祝福你知道,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想在立冬的时节,为你送上暖暖的祝福!一键送
分享到:   
9天苍苍,野茫茫,立冬登场,天更凉;风萧萧,雨飞扬,流行感冒,要提防;好朋友,记心上,天气无常,注健康;问候来,手机响,逗你笑笑,喜洋洋。朋友,明天就要立冬了,愿你健康又吉祥!一键送
分享到:   
10寒风呼啸叶枯黄,雪花飘飘迎立冬;清霜冷絮铺满地,凝聚心中思念情;立冬将至心寄语,为君送上真温暖;暖手暖脚暖心房,健康快乐永伴随;无尽惬意送给你,祝你幸福又安康。立冬了,要把厚衣服准备好哦,流感季节,千万不要感冒哦!

11天冷了,祝福不冷;降温了,情谊不降;花谢了,快乐不谢;叶落了,开心不落;季变了,健康不变;昼短了,幸福不短;立冬了,问候即来,祝亲爱的朋友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一键送
分享到:   
12别约会啦,躲在屋里取暖吧;别减肥啦,留些脂肪抗寒吧;别耍酷了,添件衣裳保暖吧;别傻看啦,赶紧给我回信息吧。立冬来临,注意身体!一键送
分享到:   
13记得在三千年前的那个冬天,我在原始森林中认识了你,我送了你一条用树叶做的裙子;然而三千年后,我在城市里又遇到了你,你依然还是穿着树叶,我的确很感动,可是我还是想对你说的是:宝贝,天气冷了,树叶已经不管用了!哈哈,立冬到啦,请注意保暖噢!一键送
分享到:   
14立冬到了,别怕,我为你全副武装:戴上关怀的帽子,暖头;围上幸福的围巾,暖脸;戴上牵挂的手套,暖手;穿上体贴的棉衣,暖身;穿上思念的棉鞋,暖脚;接收我祝福的短信,暖心!一键送
分享到:   
15冷露寒霜铺满地,难掩我醇厚情意,一份牵挂寄青丝,一点衷肠入心池,一缕关怀遍地是,一条短信暖如蜜,载着幸福的回忆,带着快乐的细腻,携着惦念的美丽,裹着好运的外衣,飞到你的心里。立冬快乐。一键送
分享到:   
16立冬到,气温降,寒风,一阵一阵,带来凉意;落叶,一片一片,带走忧愁;星星,一闪一闪,带来思念;往事,一幕一幕,就在眼前;思念,一丝一丝,不断蔓延;短信,一波一波,传递真情;问候,一声一声,带来关怀,朋友,天渐渐凉了,请保重身体!一键送
分享到:   
17树上枯枝光,疑是未开窗,举头望飘雪,低头见冬霜;忽如一夜寒风来,千家万户暖炉开;一声铃响手机叫,告君知是立冬到!千呼万唤始添衣,犹抱棉被半遮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好友送叮咛!一键送
分享到:   
18知道么,大雁是优秀的气象学家,每年天气转冷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南飞,一会排成一个“天”字,一会排成一个“一”字,其实它是想告诉我们:要记得“添衣”(天一)啊!立冬到了,忙碌的你要保重身体呀!一键送
分享到:   
19一句问候,为你在寒冬送去一缕温暖;一点关怀,为你抵挡住寒冷的侵袭;一丝挂念,希望你在冬天里能每一天过的幸福。一句祝福:朋友,立冬了,穿厚点别冻着!一键送
分享到:   
20立冬到,冷风急,这一刻什么都忘记,惟独心中想起你:天寒了,多加衣,注意保暖爱自己;早点睡,晚点起,增加营养别儿戏;累了歇,饿了吃,渴了喝水别太急;鲜水果,嫩青菜,身体需要缺不得;勤运动,多锻炼,晒晒太阳有暖意;张嘴乐,满脸笑,开心快乐你第一

21远方,总有一个背影念念不忘;心中,总有一段问候温馨甜蜜;语言,总有一句祝福是在冬季。立冬,希望你一切顺利!一键送
分享到:   
22冷一场、凉一场,立冬时节寒气广;风一场,雪一场,外出莫忘添衣裳;情一场,友一场,应季关怀记心上。一键送
分享到:   
23天冷云为裳,地冷叶盖上,鸟冷南迁忙,立冬又来访,风起气温降,友情做针线,祝福化棉衫,丝丝暖心田,祝你身体健!一键送
分享到:   
24岁月如风,从秋走到冬。雨雪不能把你的好运掩藏,冰霜无法将你的快乐封冻,又是立冬到,送你一件幸福霓裳,愿你暖意融融!一键送
分享到:   
25草青黄,寒风狂,叶落树两旁;花带露,月如霜,夜雨思念长;立冬到,你登场,今晚帮你来暖床;别误会,我说的是热水袋!一键送
分享到:   
26立冬了,我冒着凛冽寒风,忍着超常低温,与时间赛跑,终于赶在手机结冰之前,发出友情提示:穿厚点,别冻着!一键送
分享到:   
27别减肥啦,留些脂肪抗寒吧;别耍酷了,添件衣裳保暖吧;别傻看啦,赶紧给我回信息吧。立冬来临,注意身体!一键送
分享到:   
28立冬了,同志们注意:该储粮的储粮,该挪窝的挪窝,该防寒的防寒,该冬眠的冬眠,该干啥的干啥,该收短信的收短信哈!一键送
分享到:   
29立冬,冬天的起点;锻炼,健康的要点;快乐,幸福的始点;祝福,关怀的视点;祝你快乐甜蜜没有终点!立冬快乐!一键送
分享到:   
30悄悄的,冬来了,它带来了一片片雪花,惦记朋友可把短信发,愿你每天无忧无愁乐哈哈!立冬节气,多穿衣裳,勿着凉!

31收藏快乐,美丽心情跟着你;收藏甜蜜,幸福生活陪着你;收藏短信,美好祝福伴着你。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四季都有好身体!一键送
分享到:   
32草青黄,寒风狂,纷纷叶落树旁;花带露,月如霜,江湖夜雨思念长;立冬到,你登场,今晚我要你来暖床;别误会,我说的是热水袋!哈哈!祝你开心!一键送
分享到:   
33^o^立冬到了,我用手机编织了一条围巾,它包含着我的一声问候,一些温暖,一点关怀,还有我的一份爱戴,借着这条短信送到你身边来:祝你立冬愉快!一键送
分享到:   
34^o^立冬了,我冒着凛冽寒风,顶着飘飞大雪,忍着超常低温,以异常冷静的头脑,与时间赛跑,终于赶在手机结冰之前,发出友情提示:穿厚点,别冻着!一键送
分享到:   
35^o^聆听冬的步履,落叶飘红了思绪;流水替我寄语,幸福正在等你;清霜冷絮铺地,凝聚美好情意;当问候轻轻响起,声声祝福传递。立冬送你无尽惬意!一键送
分享到:   
36^o^皇帝诏曰:立冬来临,特赐爱卿一大礼包,内有棉衣一件,棉裤一条,棉鞋一双,狗皮帽子一顶,兔毛手套一副,望爱卿自即日起全副武装,温暖过冬!一键送
分享到:   
37^o^立冬降,天转凉,温情暖心房;叶儿凋,花儿谢,友情记心上;加衣衫,喝暖汤,小心感冒防;短信传,问候暖,提醒保健康。祝立冬快乐,幸福绽放!一键送
分享到:   
38^o^立冬了,同志们注意:该储粮的储粮,该挪窝的挪窝,该练摊的练摊,该防寒的防寒,该换毛的换毛,该冬眠的冬眠,该干啥的干啥,该收短信的收短信一键送
分享到:   
39^o^立冬来临树叶黄,发条短信送真情。一是送你保暖衣,热热乎乎过冬季。二是送你平安结,健健康康奔小康。三是送你金银锁,锁住幸福好生活!一键送
分享到:   
40^o^寒冬,总有一缕阳光温暖心扉;远方,总有一个背影念念不忘;心中,总有一段问候温馨甜蜜;语言,总有一句祝福是在冬季。立冬,希望你一切顺利!

41^o^别约会啦,躲在屋里取暖吧;别减肥啦,留些脂肪抗寒吧;别耍酷了,添件衣裳保暖吧;别傻看啦,赶紧给我回信息吧。立冬来临,注意身体!一键送
分享到:   
42^o^送你一副手套,暖暖手;送你一双棉鞋,暖暖脚;送你一碗热汤,暖暖胃;送你一条祝福,暖暖心;回复一条短信,暖暖情。立冬愿你快乐,注意保暖。一键送
分享到:   
43^o^立冬了,花落的声音冬知道,关爱的感觉心知道,愿手机轻轻震动,能让你感到欢乐温馨,无华丽之言,只想问你:我的关怀你感觉到了吗?天凉保重!

http://www.aizhufu.cn/duanxinku/column/113/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9:11:20 | 只看该作者
 1、 落叶黄,寒风狂,立冬时节又登场;花带露,月如霜,一天更比一天凉;祝福传,问候长,心中思念不会忘;祝愿你,身安康,幸福总如常!
  2、 立冬已至,寒气来袭;天气转冷,记得添衣;多做运动,强身健体;工作之余,别忘休息;深厚友情,藏在心底;温馨短信,温暖传递,愿你健康快乐过冬季!
  3、 严冬将至,送你一条带着我满怀祝福的神奇短信,请收藏。孤独时,给你一丝温暖;郁闷时,给你一缕快乐;劳累时,给你一抹轻松;分享时,给你一份开心。
  4、 天气寒冷气温降,立冬祝福又送上,加衣保暖感冒防,多多锻炼保健康,精神健康放心上,乐观心态莫要忘,牵挂问候全送上,愿你心情美丽暖洋洋!
  5、 秋雨将去立冬来,冬雨潇潇寒风扬;寒霜冰降冬声近,降温御寒提醒你;添衣加裤暖手脚,锻炼莫忘身体健;一声问候暖心窝,一道祝福送给你;祝你健康心温暖,幸福绽放每一天。立冬快乐!
  6、 寒风起,思念意;立冬至,长相忆;遥相寄,祝福你;变天气,多注意;冷添衣,顾身体;愿朋友,甜如蜜,书美丽。立冬快乐。
  7、 抹去一年的不悦,收藏美好的快乐。忘记过去的烦恼,树立生活的信心。收获金秋的硕果,创建幸福的道路。立冬时节的到来,愿君生活的幸福。冬日快乐的自如,注意身体的保健。
  8、 立冬了,立起快乐的标牌,冻结忧愁的细胞;立起幸福的门楣,冻结无奈的气息;立起惬意的心扉,冻结失落的情怀;立起温暖的框架,冻结沉闷的思绪,立冬快乐。
  9、 站在立冬的风景里,遐想变成一叶扁舟,翳叶洁白梦幻的扁舟,载我在雪浪里一路飘摇,观冬之美景,看那洁白的雕塑挺成雪树银花,望那飞舞的雪花诠释冰清玉洁,听那呼呼的北风唱响冬日的欢歌,感受这个时节我送上的暖暖祝福:立冬快乐。
  10、 这个立冬的季节,我的祝福浸润每一个时光,耕耘出一方思念的热土,我把牵挂的情怀播种,用关怀浇灌,盛开出两朵美丽的花。一朵霜花绽放好运的笑脸,一朵雪花迎来如意的脚步,此刻我把这两朵美丽的花送给你,愿好运随着你,如意伴着你。
  11、 快乐雪,好运雾,阳光伴你行一路;健康霜,平安露,成功陪你每一步;朋友情,心相顾,真诚思念遥倾诉;天虽寒,共相度,立冬愿你更幸福。
  12、 寒霜飘落,挡不住旭日的光线;寒意四起,冷却不了火热的心;立冬拉开冬天的大幕,祝福送上温暖的棉袄,天冷注意保暖,祝你平安健康幸福!
  13、 一句问候,为你在寒冬里送去一丝温暖;一句祝福,希望为你抵挡住寒冷的侵袭;一丝挂念,希望你在冬天里能每一天过的幸福。世界问候日,对你的情谊永远不变。
  14、 北风呼啸立冬到,百草枯黄雪花飘,晨起锻炼身体好,健健康康没烦恼,天寒地冻要知道,出门别忘衣和帽,饮食温补驱寒妙,羊肉山药少不了,睡前热水泡泡脚,奔波一天劳累跑,立冬今日就来到,愿您开心幸福吉星照!
  15、 立冬到了,寒冷将来袭。在此,我用手机编织了一条围巾,愿它能带给你温暖,带给你关怀,借着这条短信我把问候送到你身边来:祝你立冬愉快!
  16、 两只喜鹊鸣冬柳,一行烦恼上西天。听闻立冬在今天,编条短信送温暖。看到此处露笑脸,你我心里似蜜甜。窗含立冬千秋雪,门泊幸福一万年。立冬时节,祝您健康快乐!
  17、 聆听冬的步履,落叶飘红了思绪;流水替我寄语,幸福正在等你;清霜冷絮铺地,凝聚美好情意;当问候轻轻响起,声声祝福传递。立冬送你无尽惬意,祝你万事如意!
  18、 立冬到,忧愁之花已凋零,烦恼之叶全落光,疲惫之虫已冬眠,一切不好都已雪藏,只剩下好运之火依然旺盛,幸福之海依然澎湃,平安之树永远长青,愿你立冬健康快乐!
  19、 寒窗晓月,暮然回首,腊梅独开冬将至;清霜铺地,晚风渐凉,无喜无忧情相守;迷雾汹涌,秋去冬来,一声问候暖依旧;立冬已到,短信相告,天冷加衣勿感冒;值此立冬之际,愿你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天天好心情。
  20、 立冬天气冷,教你保暖方法:一、睡前泡脚,不仅能保暖还能提高睡眠质量;二、多吃温性食物,如牛羊肉等;最主要一条就是:出门就不要穿……开裆裤了!
  21、 立冬过后冬天来,短信一条表关怀,天气变幻寒难耐,添衣加被您得快,朋友之间多关爱,祝福暖暖心澎湃。立冬到了,愿您生活更精彩,好运排成排!
  22、 立冬寒气从天降,短信祝福来送上,送你一件小棉袄,温暖过冬无烦恼,送你一碗红枣汤,驱寒保暖保健康,送你一粒幸运果,生活幸福又快乐,送你一杯甜蜜酒,甜甜蜜蜜乐悠悠!
  23、 飞舞的雪花,扇动洁白的翅膀,带来最美的情意;晶莹的霜花,闪动洁白的眼眸,送来最真的祝福;朦胧的薄雾,转动洁白的裙裾,携来最纯的牵挂。不管这个立冬多么寒冷,不管这个冬天多么漫长,我依然对着天空祈祷:愿你开心快乐,自在飞翔。立冬快乐。
  24、 立冬至,寒风起,祝福问候爱传递;气温降,增衣裳,加强锻炼保身康;饮食居,有规律,放松心情朋友叙;相隔远,心中念,愿你整个冬天快乐康健。
  25、 今日是立冬,天气渐转冷,增衣防寒少生病;立冬要养生,健康伴一冬,来年安康无病痛;早起来锻炼,轻松心放宽,福寿安康活百年;短信传真情,祝福永不停,愿你整个冬天财源广进样样行。
  26、 雪树银花绚烂你的梦想,冰清玉洁晶莹你的世界,粉妆玉砌完美你的天空,银装素裹点缀你的心灵,愿这个有雪的季节你快乐,愿这个美丽的季节你幸福,立冬快乐。
  27、 立冬了,心灵的冬天来不来全在于你!亲,看你联系不联系!愿你我心灵之间永远是春天!

http://www.cnrencai.com/fangjia/jieri/102433.html

点评

今天立冬了?昨天还算着说十一月底秋末看红叶应该还来得及,没想到今天就是冬天了。晚上包饺子看来得及不。借楼祝福楼主与绿野网友冬去春来,好福好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4: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