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营地的第一顿晚餐 我们经常忽略身边的事物 如阳光、树木、花儿或者水 这说明我们过得太幸福 假如我们是处在荒漠上 我们会为这些被忽略的东西流泪 ——《阳光、花儿和水》 登山的最美好之处不在雪山上,而是下山后归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对比感受,就是幸福感。还记得婷婷去年在克孜色勒C3营地的最后一晚说下山后要吃一个月的泡椒凤爪,或许泡椒凤爪便是她心中的花儿了。另一方面,也会怀念山上的某些东西,比如蓝天与队友的真心话。
今年我却十分怀念山上的水,自天上来的长江之水。 高山营地一般是没有水的,吃的是雪,化雪烧水,这也是有一点讲究的,化雪要比直接烧水慢得多,液化的过程需要gas提供大量热能以改变水分子间的结构。化雪时先加入一些液态水,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所以晚上睡觉前我们一定要灌满所有的水瓶,夜里也不敢喝光,足够留待早起化雪烧水之用。 因为C1营地的边上有一条十分之微小的融水沟,涓涓细流,冰冷清澈。若是再有人问为何去登山,我一定会说是为了品尝那最纯净、最接近天边的水。近几年来市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其中便有冰川饮用水这一类,最早的印象是动车刚开通时热炒的“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号称取自念青唐古拉海拔5100米处,还有号称来自4480米天山一号冰川的“格莱雪”冰川水等等,售价着实不菲,据说这些冰川水因氢的同位素含量较低而对人体有益。这些功效的宣传我是不信的,对其是否真的产自高海拔冰川也很是质疑,然而我们在各拉丹冬5600米的C1营地喝到的冰川融水却是实实在在的,市面上任何的水都无法与之相比,经过密实化、冰晶生长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冰川,融化后未沾染一丝尘土,那水纯粹得近乎神圣。说到底,是这水非常人所能喝到,这种美好源于突破常规的新鲜体验,正如行常人不行之路,为常人不为之事。 “西人承不住对平均化日常生活的习惯,发明愚人节,意在穿透荒唐,追求新鲜的经验,确证自已的存在。我们的社庆在这一天,与其说是巧合,毋宁说是向人生的荒谬和自我挑战,我们用意志、热情、行动和狂欢提升我们的存在。”——山鹰七周年社刊《山友》刊首语 我曾在25周年社庆的活动中说过,山鹰社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培养了多少曹俊、孙斌这样的登山运动专家,而是带给无数人以新鲜的生命体验,在不同程度上对视野、胸怀、甚至生命轨迹产生影响,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不计其数而又各不相同的“大牛”般的人物(不明“大牛”真相的群众请自行搜索《发自荒野的情书》)。山鹰社每年入社700余人,有机会喝到5600米冰川融水的却不过10余人,我想我们这些人实在是幸运。与我同时入社的很多小伙伴错失了这段因缘,有的至今依然唏嘘,或许因为这是不可重来或复制的经历,但攀岩、野外、冬训等等是在众人心底埋下了种子的,马大姐上学年游历欧洲没有冰爪也要干上雪山,小白暑期在四川徒步时望雪山而感慨,陆博士和荔枝味在美帝搞学术之余也会进山走走,某岛国归来人士似乎还想着要申请登山呢。人生百态,无不是流浪的圣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