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2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玄武湖的晚秋——疾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1 11: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晚秋的萧索是使人感触的时节,正如回忆里的岁月随西风而飘落叶,即使秋色满园,秋光正艳,而处于眼前的沉闷环境,总觉湖山的影子频在怀恋中,渴望重游似感有无比的迷惘在。
       去年晚秋,我曾因偶然的机会而旅居金陵,玄武湖的长堤上时添我的豪情的游踪,那时节,虽是劫后湖山,满目苍凉,但在凄苍破碎的境界下,却也有着系心人处的景况,心里并不因来得过迟看不到满湖荷花而怅惘,在那断梗败叶的残荷丛,荡着一叶轻舟,划着船儿前进,但觉湖上的秋光是充满着诗意。湖水清而浅,灰色的石头墙城环围在侧面,紫金山的黛痕横在湖的尽头,在淡黄而温暖的阳光下,一切都是柔和而宁静的。看那湖上往来的小艇画舸,以及游客们的风姿,频感这儿是隔绝了尘世的天上乐园,更无半丝离愁惹人困恼。何况正当祖国胜利的初期,一切都是骋心的幻象,绝不像今年此时,多少人的美梦被现实的鞭子击得粉碎。
       晚秋的玄武湖上,不论白昼和黄昏,多少英雄美人的故事在动人地搬演,看壮士凯旋归来,红粉佳人老了几许?
       五洲公园在那时虽显得零落,为了乍脱敌伪时期,在那枯草衰柳间,没有锦样业菊的点缀,但在像我这般孤独的异乡人心目中,却也是很好的流连去处。那时我的处境虽不算得意,但因自己贡献于祖国的一切太有限,自然说不失意了。不过心里确有终老是乡之幻感。(而今方知湖山之美,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人是不适宜的,怪不得眼前的心境颇消沉。)

       我曾在湖上采过菱,一面采一面剥着吃,津津有味地,同游的伙伴也都感兴致不浅。最使我难忘的是残荷集上的那几只翠绿色的小青蛙,怪好玩的,其间曾捉到数只放在船里,想包着荷叶带回去养着,最后却给我放回湖中去了。

       湖上有二座桥,穿过石桥洞,划到湖东深处,再穿过一座绿木的“翠桥”,黄昏的景色在落日城头波光荡漾下是够美丽而使人沉醉的,可是那些终年离不开湖的船娘和撑着篙子卖食品的小贩们,可早已厌倦了,如此生涯,何况在过去数年间,玄武湖上常有悲剧发生,更有血和泪凝成的故事。
       暂不说这石头城的荒凉和充满着官僚气,遨游六朝名胜的人终忘不了鸡鸣寺玄武湖,在鸡鸣寺上凭栏凝望玄武湖景色,颇有烟波旷渺之感,而玄武湖在春秋佳节和休假日是怪热闹的,一过晚秋便冷落下来,但一比水西门外终年凄凉的莫愁湖,她总算是幸运的。
       我曾怀着一副傻劲,从玄武门太平门,去完玄武湖的长堤,愈走愈荒凉,人迹悄然,满眼是荒烟蔓草,无比凄愁的况味。……
       湖神庙,在五洲公园却建得怪不像样,比起其他的建筑物如音乐亭,就未免有些逊色,而且不伦不类,还题着汉奸高冠吾的逆笔“湖山之止”,不知如今可铲除了否?
       在南京短短五个月间,几番想趁下雨天到湖上去划船,领略“画船听雨眠”的诗境,却因交通的阻梗而作罢,至于没有在湖上留一张小影,更是遗憾,怕再过几年有缘重踏上旧游踪迹,五洲公园的景色也许会随时代而改了旧观。
       听说西湖的晚秋是冷落了,而眼前的玄武湖上,却还得继续她的另一番盛况,湖山无恙,大概有不少要赞美这六代豪华的遗迹,抱着怀古的幽情的吧?


                                                                                                   (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46年11月20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1: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