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低碳”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碳汇”、“碳足迹”和“碳中和”等词汇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新词。什么是碳汇呢?简单讲,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行为、过程和机制是“碳源”,从大气层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行为、过程和机制就是“碳汇”,“碳源”和“碳汇”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减少碳源一般通过减排二氧化碳减排来实现,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固碳技术。
所谓固碳也叫碳封存,,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绿色碳汇”是指通过森林和草场来增加碳吸收和碳储存,是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最便宜且副作用最少的方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是地球变暖“受害者”和碳排放的制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碳的排放量。然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减少碳的排放量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低碳一族,先学会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吧。
国际上有一套精准的公式,它反映“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补偿”的环保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它标示者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产生的“碳足迹”需要进行碳补偿,这就是现在常说的“碳中和”。种树,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唯一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公斤的二氧化碳。
依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耗电量、耗水量、汽油消耗量以及肉类食用量等来计算出碳足迹以及需要的相应的碳补偿。或许每个人的数据不同,但平均算下来需要的碳补偿所需每天的种树量不低于50棵,可见我们多么需要尽量减少耗用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立一种低排放的生活型态。
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入下表所示: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低碳”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碳汇”、“碳足迹”和“碳中和”等词汇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新词。什么是碳汇呢?简单讲,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行为、过程和机制是“碳源”,从大气层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行为、过程和机制就是“碳汇”,“碳源”和“碳汇”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减少碳源一般通过减排二氧化碳减排来实现,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固碳技术。 所谓固碳也叫碳封存,,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绿色碳汇”是指通过森林和草场来增加碳吸收和碳储存,是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最便宜且副作用最少的方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是地球变暖“受害者”和碳排放的制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碳的排放量。然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减少碳的排放量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低碳一族,先学会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吧。 国际上有一套精准的公式,它反映“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补偿”的环保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它标示者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产生的“碳足迹”需要进行碳补偿,这就是现在常说的“碳中和”。种树,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唯一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公斤的二氧化碳。 依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耗电量、耗水量、汽油消耗量以及肉类食用量等来计算出碳足迹以及需要的相应的碳补偿。或许每个人的数据不同,但平均算下来需要的碳补偿所需每天的种树量不低于50棵,可见我们多么需要尽量减少耗用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立一种低排放的生活型态。 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入下表所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