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3 15:18:19
|
只看该作者
可注意性 C
8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18
3.7.2 影响校园景观依据校园文化命名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根据评价因子之间的层次
关系,通过学生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判断的结果,借助 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最
终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见表 3.4-3.9)。
表 3.4 二级指标矩阵
Table.3.4 Two-dimensional index matrix
B
1
B
2
B
3
B
4
B
5
B
1
1 3 1/2 1/3 3
B
2
1/3 1 5 1/3 1/3
B
3
2 1/5 1 5 3
B
4
3 3 1/5 1 3
B
5
1/3 3 1/3 1/3 1
表 3.5 二级指标排序
Table.3.5 Two-dimensional index sorting
校园景观依据校
园文化命名
校园文化B
1
规范性B
2
创新性B
3
景观特点B
4
感知性B
5
W
i
校园文化B
1
1.0000 1.4918 1.2214 0.6703 1.4918 0.2243
规范性B
2
0.6703 1.0000 2.2255 0.6703 0.6703 0.1836
创新性B
3
0.8187 0.4493 1.0000 2.2255 1.4918 0.2071
景观特点B
4
1.4918 1.4918 0.4493 1.0000 1.4918 0.2155
感知性B
5
0.6703 1.4918 0.6703 0.6703 1.0000 0.1695
表 3.6 校园文化各指标权重值
Table.3.6 The weight Value of various indexes of campus culture
校园文化 B
1
名人轶事 C
1
校训 C
2
办学特色 C
3
W
i
名人轶事 C
1
1.0000 0.6703 0.4493 0.2138
办学特色 C
2
1.4918 1.0000 0.8187 0.3410
校训 C
3
2.2255 1.2214 1.0000 0.4452
表 3.7 景观特点各指标权重值
Table.3.7 The weight Value of various indexes of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景观特点 B
4
植物本身特性 C
4
建筑的功能 C
5
道路的引导性 C
6
W
i
植物本身特性 C
4
1.0000 0.6703 1.4918 0.3162
建筑的功能 C
5
1.4918 1.0000 2.2255 0.4718
道路的引导性 C
6
0.6703 0.4493 1.0000 0.2120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19
表 3.8 感知性各指标权重值
Table.3.8 The weight Value of various indexes of perceptibility
感知性 B
5
可理解性 C
7
可注意性 C
8
W
i
可理解性 C
7
1.0000 1.0000 0.5000
可注意性 C
8
1.0000 1.0000 0.5000
表 3.9 各层指标权重值及总排序
Table.3.9 The weight Value of various indexes and Order of the Whole Layers
层 次 权 重 层次总排序
名人轶事C
1
0.1009 5
办学特色C
2
0.1958 3
校训C
3
0.2775 1
植物本身特性C
4
0.2009 2
建筑的功能C
5
0.1363 4
道路的引导性C
6
0.0309 7
可理解性C
7
0.0393 6
可注意性C
8
0.0184 8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0
4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校园景观命名
4.1 命名依据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以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办学特色和“崇
德、务实、求是”的校训作为校园内景观命名的依据(“太行山道路”和“太行山精
神”是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55]
)。与此同时景观还具有自身
的特点,所以命名时景观特性也是依据之一。
4.1.1 河北农业大学办学特色—“太行山道路”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直隶社会经济萧条农民贫困,袁世凯认识到:“直隶地瘠民
贫,兵燹以后,元气凋伤,民生困敝,非于农工诸务切实讲求,不足以辟利源而资生计
[56]
。”所以他在奏折中反复论述“国家根本大计,端在民生”,“民为邦本,食为民天”,
“民间生计益艰,亟应从长培养,以先济民食,为根本重要之务”
[57-59]
。1902 年,袁世
凯为了解决直隶“地瘠民贫、民生困敝”的困境,适应其“以求地利而计民生”和“振
兴直隶农务”的执政需要,创建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农务学堂,办学宗旨是务
使农业“次第改良,著有成效,以兴民利而杜漏卮”
[60]
。直隶农务学堂一直坚持这一
的办学宗旨,从而形成了“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
偏废”的教育教学原则
[61]
。这一原则,成为学校探索自身办学特色的思想基础,也成为
学校开创和坚持“太行山道路”的理论渊源
[62]
。在此办学宗旨和教育教学原则的指导
下,直隶农务学堂开始了长期振兴该地农业的实践, 开展大量农业科技示范和科技传
播活动,并建立了试验示范场地,集直隶省农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于一体,
这一办学模式形成了现在“太行山道路”的雏形。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南至漳河,西接山西,东与河
北平原相连,地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市的 25 个县(市、区),绵延 400
余公里。区域总面积 32500km
2
,占全省山区总面积的 27.6%,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17%
[63]
。太行山山脉周围生活着八九百万人,由于他们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周围环
境恶劣,生活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为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从 1979 年 3 月开
始,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了对太行山的改善工作。随后,“河北省太行山山区
开发研究”项目被纳入了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计划。从此,一场大规模的科学技术
开发攻坚战在太行山地区迅速打响。在这场攻坚战中,河北农业大学起到了主力军的
作用。
1986 年,河北农业大学在太行山地区的开发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被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誉为“太行山道路”。 河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的农业大
学,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众多大学院校中树立自己的形象,
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在历界优秀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几十年来始终坚持服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21
务“三农”的办学宗旨,走“以特色立校,以服务强校”之路,培育出了一条特色鲜明
的“太行山道路”
[64]
。 “太行山道路”是河北农业大学广大师生实施科技扶贫,改
变山区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河北农业大学广大师生坚持走出校门,走进农村,深入
实践,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断取得显著成效。河北农大
校长王志刚说:“‘太行山道路’永远都有用武之地,因为其精髓是高等学校如何更
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太行山精神”已化作农大人的灵魂,推动
着太行山道路越走越宽广。“太行山道路”的核心体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
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65-66]
。 “太行山精神”托起了整个太行山的辉煌
发展。
4.1.1.1 艰苦奋斗是“太行山精神”的主旋律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广大劳动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 “三座大山”和夺取国家政权靠的是艰苦奋斗,同
样的,现在搞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同样也需要靠艰苦奋斗。“太行山道路”是一条不畏
艰苦、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道路,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之路。多年来,
河北农大师生放弃城市院校舒适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始终坚持奔波在环境艰苦的太行
山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老师,靠自己的刻苦
钻研将邢台市前南峪寸草不生的土山变成了宝山,使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有
不少老教授虽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但仍坚持每年去山上工作。他们同当地的老百姓
吃住在一起,不喊苦不喊累,一心扑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工作上,在河北省太行山
区的 20 多个县、600 多个乡近 8000 多个村庄里,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
他们辛苦工作的背影。农大人艰苦奋斗精神在“太行山道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得
到了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正是依靠这股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太行山道路”结出了丰
硕成果。
4.1.1.2 无私奉献是“太行山精神”的重要内涵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前苏
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太行山道路”的开拓者们就靠着这种信念,坚持把科技知
识无私的奉献给人民不图回报。就是这种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太行山地区体
现的淋漓尽致。
4.1.1.3 爱国主义是“太行山精神”的重要支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中国炎黄
子孙拼搏奋斗的一面鲜红旗帜。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太行山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人
曾用“千里太行贯神州,沧海碧波一巨龙”来形容太行山山脉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67]
,
在太行山革命区,革命党人与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共同抗日,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都
来源于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多年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激励着河北农业大学广大
师生,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走“太行山道路”的决心,为太行山变绿、变美、变富做贡
献。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2
4.1.2 河北农业大学校训——崇德、务实、求是
“崇德”中的“崇”有多种词性,但是在这里它表示为动词,为尊崇、推崇的意
思。 “德”字是典型的会意字,由“心”、“彳”、“直”三部分组成。“心”与
情态、心态有关;“彳”与行走、行为有关;“直”为“值”之本字。综合到一起就
表示为道德、品行,也就是人的品质和品格。“崇德”即指出人要推崇、崇尚高尚的
品格,是为人之本要把它放在首位。“崇德”二字就体现了河北农业大学的“育人为
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务实”字典中的含义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可以用《论语·为政》中的一
句话形容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我国古代开始,古人就讲究
做人要诚实,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诚实
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许多名人都对其进行了描述,如王符的《潜夫论》说: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
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些思想,都讲述要注重现实,拒绝空想,崇尚踏踏实实的精
神。“务实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学里表现为大学的学科性质和中心任
务的本质要求,尤其在学术研究中“务实”是它的核心和灵魂。大学是一项面向未来
的事业,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作为与社会的经济和
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既
要走出更要超越“象牙塔”,秉承“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务实”在这其中就显的
尤为重要,这是任何一所大学都应该具有的品格
[68]
。
“求是”中 “求”在字典中的含义为追求、探究;“是”,真也。在东汉时期
由许慎编著的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书籍—《说文》中解释为真
谛、规律、本质。现代社会中应用到科学研究领域指追求真理的态度和精神,表现为
客观事物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千教万
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通俗易懂地描述了“求是”这一内涵。“求
是”是河北农业大学校训中的一部分,浙江大学仅以简单的“求是”二字作为他们的
校训,可以看出 “求是”二字虽然简单,但意义却是深远的。
河北农业大学校训—“崇德”、“务实”、“求是”分别从思想追求、实际行动、
严谨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教育意义深刻且具有说服力,是广大师生学习的标
尺。
4.1.3 校园景观自身特性
景观自身都有自己的特性,只不过是有的表现明显有的不明显。河北农业大学西
校区中,建筑特性主要从功能方面区分:教学区和生活区;广场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周
围的植物景观,植物的特性对于它的命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植物本身就具有
一定特性,如象征意义、花色、花香等,在进行命名时也要将这些重要因素融入进去;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23
道路特性主要从其道路的级别和所处位置进行区分。这些特性都是影响景观命名的因
素,也是命名的依据。
4.2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校园景观命名
河北农业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院校和农业院校的带头人,具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和
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固然重要,但是要有优美的校园景观建设也是新世纪高校所必不
可少的重要因素。景观是教育与空间的紧密结合,与广大师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和生活
环境。周江评曾经说过“一流的校园景观,与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术水平一样,
对于人才的教化起着重大作用,也是一个“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69]
”。具体而言,好
的大学景观能够发挥优化学生认知,陶冶学生情感和培养学生意志的教育功能,对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70]
。
新世纪时期,河北农业大学兴建新校区,校园中的景观主要有:建筑—特色鲜明、
功能显著的校园新建筑和原西校区尚还保留的旧建筑交相辉映,旧建筑虽然已经粉
刷,仍可看到过往岁月的痕迹,既突出了学校的历史悠久又突出了其蓬勃发展之势;
广场—由各种或郁郁葱葱或生机盎然的植物配置组合而成,以供广大师生学习、生活
使用;水—曲折蜿蜒,碧波粼粼的湖水,宁静而有灵气,恢宏壮观的音乐喷泉,给人
美的感受和向往;道路—就像是人体的血管,通向各各器官,使人可以正常工作、生
活,在校园中道路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既是维系校园内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纽带
也是带领学生通向知识的桥梁。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对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中的 27 栋新建建筑,10 处广场,1 个人
工湖和 15 条道路以命名依据为准绳进行了命名。这样既便于有效管理,更能凸显河
北农业大学的文化底蕴和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4.2.1 建筑命名
大学校园的建筑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构成校园硬质景观的主
要因素。而且往往一所大学的建筑特色就体现了该所大学的形象。在大学校园中由于
教育教学和生活等的需求,要求功能类似的建筑要形成一个组团,不宜过于分散,给
广大师生的活动提供最大的便利。大学校园中建筑往往被分成 3 大部分:教学区建筑、
学生公寓区建筑和体育运动区建筑。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是一个新建校区,教学区和学生公寓区的建筑已基本完善,
体育运动区的建筑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所以笔者只对前 2 部分建筑景观的命名进行了
二次规划。教学区的建筑景观,总体采用了灰色调和井字布置,灰色调庄重典雅、朴
素大方,“井”字型可以增加空间的采光度,给天井中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
境,学生在闲暇之余还可以舒缓精神,放松心情。学生公寓区的建筑总体选用了红色
调,给你以温暖亲近的感觉。
教学区建筑和学生公寓区建筑的分布情况详见图 4.1,命名依据详见表 4.1 和 4.2。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4
表 4.1 教学区建筑命名
Table.4.1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builts of teaching area
现用建筑
命名
二次规
划建筑
命名
命名依据
A 座 励志楼
B 座 尚思楼
D 座 诚思楼
集办公和实验于一体的建筑,广大师生在办公楼中办公、实验。“办公”要求
老师们认认真真,诚诚实实,用高尚、严谨的态度面对学校授予的权力;“实验”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院校,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坐在教室里踏踏实实的学习理
论知识,而且还要经常从事一些实践活动,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
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的进取,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
的力量
C 座 求知楼
广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有老师知识的传授,同学们的汲取。在太行
山道路的进程中,诸多科技者就是靠着励志、求知、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取得成
就发展太行山,致富太行山
科技楼 惟实楼
学校专门用于科技研究的实验楼,“惟实”是求实、求是之意,又指广大师生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踏踏实实的作风。倡导师生求真务实的学习钻研精神,实
事求是的研究和实践。
图书馆 图书馆
在大学校园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关于图书馆这种建筑大家都是依据建
筑的作用进行命名,河北农业大学也不例外,所以笔者也顺应民意沿用了现有名称
图 4.1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建筑命名标示图
Fig.4.1 The marked graph of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landscape of west campus of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25
表 4.2 学生公寓命名
Table.4.2 The denomination of student apartments
现用建筑命名
二次规
划建筑
命名
命名依据
1 号公寓 德义园
2 号公寓 德心园
3 号公寓 德润园
4 号公寓 德风园
5 号公寓
6 号公寓
7 号公寓
德仁园
8 号公寓 德泓园
9 号公寓
10 号公寓
11 号公寓
德馨园
12 号公寓
13 号公寓
14 号公寓
德厚园
15 号公寓 德雅园
16 号公寓
17 号公寓
雅怡楼
18 号公寓
19 号公寓
20 号公寓
雅正楼
21 号公寓 雅士楼
经过笔者的分析将学生公寓区命名为“崇德园”,从刚刚入学开始学习知
识的那一刻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被放在
了首位。在河北农业大学其校训排在最前面的也是“德”字,可想而知“德”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人”这一特殊群体,“住”是必不可少,
不能舍弃的,学生公寓是同学们休息、思索的居所,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在同一
空间中,这就要求各位同学有一定的道德修养,互相帮助,才能营造一个和谐
融洽的生活环境。除了“德”字外,命名中用到的“义、心、润、风、仁、泓、
馨、厚、雅、怡”等字,也都是古代诗人为形容人们高尚品格而用的褒义词。
1 号餐厅
崇德园 1
号餐厅
2 号餐厅
崇德园 2
号餐厅
希望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能够爱惜粮食,经常回忆一下小时候经常
背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因学生公寓建筑布局的特殊性,建筑布局共有 3 中形式:1 栋建筑独立成“一”字形;2 栋相连建筑呈“L”型;3 栋相连建
筑呈“U”型,在命名时,将呈“L”型 和“U”字型的建筑看成一个整体,只命名一个名字,然后应用方位词“东、西、南、北进行区
分。)
4.2.2 广场命名
笔者依据校园广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 10 处广场广场进行命名。
广场是校园中重要的开放空间和景观节点,是学生活动和交流的中心,是学校最
具公共性最富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学生精神文明的公共空间,它在学校空
间环境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71]
。于此同时,红花需要绿叶配,广场能否充分体现其
重要作用,就需要植物景观进行营造,所以广场景观的命名在以主线为依据的前提的
同时还要将植物的配置和特性融合进去,各广场的植物配置模式见表 4.3。植物景观,
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达
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72]
。而校园植物景观是校园及植物景观
两方面的综合,是不同时期校园规划思想和植物景观风格的结合。河北农业大学西校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6
区是一所农林院校,植物景观在设计时应以“农”、“林”两方面为切入点,植物种类
选用要尽量丰富,植物配置形式要多种多样,以植物景观的营建充分挖掘绿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乡土景观、教学景观等,整体景观着重表现农林院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办
学特色,极力引导学生树立以学农为荣的观念
[73]
。笔者一一对所选取的 10 处广场景
观进行了分析,广场分布见图 4.2,命名来源详见表 4.4。
图 4.2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广场命名标示图
Fig.4.1 The marked graph of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square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表 4.3 广场周围植物配置模式
Table.4.3 The disposition pattern of the plant of around square
广场规划命名 植物配置模式
涌泉广场 银杏+马褂木+雪松+海棠+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铺地柏
静思园 红枫+竹子+常夏石竹+麦冬
静雅园 暴马丁香+北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花叶丁香
崇雅园 银杏+七叶树+梓树+黄金树+五角枫+圆柏+水蜡+青檀+樱花+木瓜+猥实+金银木+
玫瑰+紫荆+水栒子+绣线菊+石榴+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鸢尾+福禄考
馨徳园 拐枣+垂柳+楝树+洋槐+龙柏+竹子+白玉兰+紫玉兰+西府海棠+桃树+猥实+铺地柏
馨香园 金枝国槐+圆柏+华山松+紫椴+山楂+樱花+北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裂叶丁香+
红王子锦带+猥实+天目琼花+南蛇藤
馨逸园
灯台树++血皮槭+毛梾+水杉+海棠+木槿+金雀+迎春+连翘+早锦带
太行山道路文化园 —
释心园 栾树+杜仲+桑葚+枫杨+垂柳+法桐+椴树+臭檀+紫花槐+核桃+蒙古栎+小叶朴+水
杉+云杉+柿树+玉兰+连翘+猥实+迎春+牡丹+芍药
德惠园 银杏+杜仲+凤尾兰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27
表 4.4 广场命名
Table.4.4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square
广场规划命名 命名依据
涌泉广场 一个个设置在广场下面的喷头,就像是一个个泉眼,清澈的泉水从下面涌出来。
教导我们的老师又犹如泉眼般将自己的知识教授与我们,我们不断从他们那里汲取
知识,提高自己。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静思园
静雅园
在此方向,人流比较少,环境比较安静,学生可以到此处静静的冥想,思考一
下自己的人生规划
崇雅园 家属院中居住的多是一些农大退休的老教师,他们才学渊博,谈吐优雅,崇尚
高素质的生活,闲暇之余大家聚在园中谈古论今,不亦乐乎
馨徳园 玉兰花寓意着报恩,竹子乃岁寒三友之一,象征着高尚的气节,无论是报恩还
是气节都与人的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
馨香园 此园中种植有大量的丁香花,春天花朵绽放,香气四溢
馨逸园 学生可以坐在其中,欣赏波光粼粼的湖面,悠哉悠哉
释心园 离教学较近,游园中乔灌草搭配,配置有休息用的座椅,学习累了,从楼里出
来在此小憩一会,顿时学习的紧张情绪可以得到缓解,劳逸结合才会事半功倍
太行山道路文化园 2006 年为纪念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命名 20 周年而特意修建的。广场
由 80 多块“功德碑”围合而成,碑上记载着河北农业大学百年的光辉业绩和在太
行山区所取的卓越成就
德惠园 位于“崇德园”公寓区中而得名
4.2.3 湖泊命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诗意地安
居”,对“诗意”深化,结合人类生存的现实环境,可以将其理解为:“人,湿意地安
居”,没有水的生活环境对人而言是算不上“诗意地安居”的
[74]
。由此可见水对于人
类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就校园而言,校园中的水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校园景观的角度出发,水体景观是校园规划中的必备元素,既能够对校园的空间进
行划分,又能有效的丰富校园的景观层次,活跃校园气氛。古人云:“水令人远,景
得水而活”,充分的说明了水景的重要作用,而且亲水、近水、赏水也是人类的天性。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绩说过:“石为山之骨,泉为山之血。无骨则柔不能立,无血则枯
不能生
[75]
。”启示我们说水于园林,就像是人身体中的血液,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水
体景观拥有自然、人文、科技的特性,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哲理性,将水体
引入到校园中,能充分呼应校园的文化精神。 且在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中,几乎是
无园不水,且在几千年的不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水手法。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中由设计者和施工者共同努力为校园增加了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人工湖。湖面虽由人做,却宛如天开,石砌的驳岸线条自然,凸凹有致。置石
随意点缀,各种植物配置于岸边,结合地形的变化,犹如走进了大自然,景色美不胜
收(植物配置详见表 4.5)。结合各种因素笔者将此人工湖命名为百汇湖,命名依据详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8
见表 4.6。
表 4.5 湖边周围植物配置模式
Table.4.5 The disposition pattern of the plant of around lakeside
植物配置模式
百汇湖
垂柳+丝棉木+灯台树+椴树+桃树+榆叶梅+紫荆+华山松+水杉+紫叶碧桃+棣棠+红王子
锦带+连翘+平枝栒子+栓翅卫矛+蔷薇+绣线菊+紫花地丁
表 4.6 湖泊命名
Table.4.6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lake
湖泊命名 命名依据
百汇湖
湖面被道路分成了 4 部分,但是其各部分相互连通。人工湖的修建汇集了多种
学科的知识,集设计者、施工者等人的智慧于一体,且湖面周围各种观花、观果、
观叶、观形的植物种类丰富。百汇湖就好比是太行山山脉的缩影,在太行山山脉上,
汇集了各个专家教授的心血,最终将太行山变成了宝山
4.2.4 道路命名
道路犹如人身体中的血管,连接着城市中的各各位置,起到组织交通、引导游览
和形成景观等
[76]
。许多学者都对其做了研究,有关校园道路的研究著作有
《eampusDesign》(Riehard.p.Dober),《CampusLandseape》(RIChard.P.Dober),《高等
学 校 建 筑 规 划 与 环 境 设 计 》 ( 周 逸 湖 、 宋 泽 方 ) ,《 CampuS&ComTnunity 》
((Charlesw.Moore)查尔斯.摩尔)以及散见于一系列的论文、期刊文章之中
[77]
。
其实,一个校园就相当于一座小型的城市,在这座小型城市中道路显得极其重要,
因为它维持着校园内的供给需求。龚岳通过对多所大学道路数值指标的研究,得出了
表 4.7 中的结论
[78]
,以供我们参考。
表 4.7 我国大学校园道路宽度推荐指标
Table.4.7 The recommended index on width of the campus road of country
校园规模 校园主干道 校园次干道 校园支路 人行道
>250 公顷(>
4000 亩)
红线宽度不宜小
于 20m,机动车道
宽度 16m-18m
次干道机动车
宽度 8m-12m
支路宽度
5m-8m
次级支
路宽度
3m-5m
250 公顷左右
(3000 亩左右)
红线宽度不宜小
于 18m,机动车道
宽度 14m-16m
次干道机动车
宽度 8m
支路宽度 5m 左右
130 公顷左右
(2000 亩左右)
红线宽度不宜小
于 15m,机动车道
宽度 10m-12m
次干道机动车
宽度 8m
支路宽度 3m-5m
65 公顷左右(1000
亩左右)
红线宽度不宜小
于 12m,机动车道
宽度 7m-10m
次干道机动车
宽度 5m-8m
支路宽度 3m-5m
<30 公顷( <500
亩)
干道宽度 7m 支路宽度 2m-5m
由于校园内保障步行
优先,我国大学校园车行
道旁人行道的宽度应该加
大,笔者认为对面积在
2000 亩以上的校园,主干
道 旁 的 人 行 道 可 取
3m-3.5m,次干道旁的人
行道可取 2m-3m,面积
2000 亩以下的校园主干
道 旁 的 人 行 道 可 取
2.5m-3m,次干道旁的人
行道可取 2m-2.5m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29
校园中的道路景观多少区别于城市中的道路景观,城市中路上的行人都是行色匆
匆,毫无驻足路边并欣赏景色或是思考问题的现象。但在校园就不同了,校园中的道
路主要使用群体为学生,学生们步行在路上,或是散步聊天、或是欣赏由于季节变化
而带来的路两边的景象变化等
[79]
。这就对道路两边的景观有一定的要求,道路绿化除
了满足遮荫、净化空气等作用,还要有可赏、可看的景观。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中教
育教学区内的道路成弧状和放射状布置,既分割了空间,又具有一定观赏性。公寓区
内的道路成方格状布置,从几何的角度分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因此这种布置使行
人的出行高效快捷。通过参考龚岳对大学道路数值指标的研究和对校园内道路实际情
况的分析,笔者将校园内命名的道路共分为四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次支路(即
游园中的小路,只允许行人步行于其中),并对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进行
了命名,道路从东到西依次命名为通慧路、至信路、至诚路、至德路、太行路、继承
路、求是路、晨曦路、至爱路、至仁路、仁义路、惠心路、泓恩路、厚朴路、馨雅路,
道路景观分布详见图 4.3,命名依据详见表 4.8-4.9。
图 4.3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道路命名标示图
Fig.4.1 The marked graph of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roads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30
表 4.8 教学区道路命名
Table.4.8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road of teaching area
道路名
称
道路级别
行道树的
选择
命名依据
通慧路 主干道 银杏
+
法桐
位于主入口处,即学生从羞涩的高中生步入到大学的校园,是一
个新的开始,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变的更加聪慧,而且这一
过程是需要自己刻苦学习,不断探索,踏踏实实一步步达到的
至信路 主干道 雪松
位于学校的次入口处,学生要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目标,就像
路两边的雪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希望学生有雪松一样
的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至诚路 次干道 法桐
位于 A 座的东面,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待人都要真诚,像广大科研
工作者真诚地帮助太行山区的人们一样
至德路 主干道 青桐+法桐
+银杏+华
山松+梓树
校园中的主要环路,也是通向公寓区“崇德园”的主路
太行路 主干道 马褂木
主入口直达学生公寓区道路,贯穿太行山道路文化园。广大师生
要继续走太行山道路,继续服务于太行山地区的人们
继承路 主干道 七叶树
连接图书馆和 A 座的道路,穿插于“太行山道路文化园”,教导
学生继承前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太行山精神
求是路 次干道 七叶树
河北农业大学的校训为“崇德、务实、求是”,此路名称由此而
得,学生要诚诚肯肯做人、踏踏实实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晨曦路 支路 法桐
从“太行路”上分支出来,是食堂通向“求知楼”的最近道路,
清晨广大学生迎着初升的太阳走进知识的殿堂,开始了一天知识的熏
陶
表 4.9 公寓区道路命名
Table.4.9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road of student apartments
道路名称 道路级别 行道树的选择 命名依据
至爱路 次干道 毛白杨+黄杨球
至仁路 次干道 栾树
两条道路与校园主环路围和整个“崇德园”,寓意生活在
园区中的学生要有大爱、大仁之心,用大家共同的仁爱之心营
造美好的生活氛围
惠心路 次干道 杜仲+国槐 依据广场“德惠园”而得名
仁义路 次干道 杜仲
泓恩路 支路 国槐
厚朴路 支路 国槐+樱花
馨雅路 次干道 合欢+杜仲
“崇德园”中 4 条相互平行的道路,依据公寓的名字而命
名道路的名字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31
5 结语
通过对景观命名文化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景观命名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所表现出的长久生命力无论是对园林景观还是
其它属性景观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②景观命名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文化、珍贵的历史信息、民俗文化以及天文地理等。这是值得传承值得学习发扬的。
③在高校事业日益蓬勃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要克服现在普遍存在重
视校园建筑规划、轻视校园文化的景观建设现象,要尊重学校的发展历史,重视大学
的校园文化,使学校的根源不至于丢失。
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景观命名的文化,通过对校园景观命名的研究,使校园景观
命名的重要性得到人们的注意,进而影响到大家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使景观的命名文
化不断传承下去。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32
参考文献
[1]范培,杨艳.传统符号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9):22-23.
[2]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4]吴良墉.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J].建筑学报,2002,2.
[5]吴良墉.《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一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A].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2.
[6]曹林娣,许金生.中日古典园林文化比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7]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日本卷·四季的情趣[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88.
[8]Antrop M. Background concepts for integrated landscape analysi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77: 17-28.
[9]章彩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8-319.
[10]瑚如城.景观题名的作用﹑归属及基本技法[D].浙江林学院学报.1991.
[11]游泳.中国园林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10-163.
[1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13.
[13]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名文学出版社,2000:235.
[14]毕辉.园林中景点品名赏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6): 128-130.
[15]刘丽卿.清代台湾八景与八景诗[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16-26 .
[16]刘金柱,赵丽君.保定周边的“八景”,现象考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70-72.
[17]张廷银.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5):146-150.
[18]吴美霞.四川古“八景”文化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09.
[19] 卢善庆 . 厦门二十四景的分布、组合和命名模式的探讨 [J]. 龙岩师专学报 ( 社会科学
版).1998,16(4):81-82.
[20]王茜.苏州四大名园中的景名文化[J].建筑创作,2004,10:116-121.
[21]张兆林,于源溟,束华娜.士人园林中景点名称蕴含的隐逸精神[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9(2).
[22]陶家柳.景点命名有讲究[J].阅读与写作.2002,(5):35.
[23]衣学慧,李朋飞,郝颖.西安曲江池遗址公景观观命名艺术赏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
166-168.
[24]章彩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8-319.
[25]金荷仙等.园名景名的取名方法及其文化内涵[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6(3):303-307.
[26]申月华. “八景”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关系初探[D].河北农业大学.2009.
[27](唐)房玄龄著.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郝国文等.艺术与生活——对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园林规划与设计.2008(2):68-71.
[29]陈文君,曾大兴.旅游设施和景区的命名问题[J].决策参考《生产力研究》.2006:142-143.
[30]李进学.景点命名的艺术谈[J].花木盆景 ,2009,(5):23.
[31]刘大群,刘继亭,张璞.河北农业大学校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3-6.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33
[32]苑朋欣,白秀成.清末直隶农务学堂考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3):75-77.
[33]耿建扩.“崇德”校训融入河北农业大学师生血脉[N].光明日报,2011-04-08.
[34]靳路明,卓景龙.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规划创意[J].建筑与结构设计, 2006:11-14.
[35]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高等教育研究.2005, 26 (10):5-10.
[37]王其全.景观人文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8]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l).
[39]张皇兵.对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的思考[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3).
[40]叶文英.浅谈大学校景观观建设的目标及实施途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86-88.
[41]张 德,吴建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12.
[42]谢和平.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A].先进文化中的大学文化—第一次大学文化研究与
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清华大学,2003.
[43]王冀生.论大学文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 卷(6):1-3.
[44]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景观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
24 (2): 74-77.
[45]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46]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60.
[47]Lynch,C.and HackG.,Site Planning(3rdedition),The MIT Press,Cambridge,MA,USA.1998:173.
[48]袁小鹏.学校主体性文化论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86.
[49]王义兵.自然性与文化性的完美统一[J].渤海大学学报,2005,(7):37-39.
[50]何镜堂,邓剑虹,涂慧君.弘扬地域文化创造生态校园[J].城市规划汇刊,2002,(5):43-49.
[51]孟宪霞.试论生态文明及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14(l): 76-79.
[52]郭思乐,柯森,李巧萍,等.学校内部教育环境与学校形象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00(10):33-38.
[53]朱彦体.校园景观命名艺术概论[J].新校园:理论版,2009(9):169-170.
[54]肖笃宁,解伏菊,魏建兵. 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J]. 地理科学, 2006,26(4): 506-512.
[55]闻 竞,马翠花,师春祥.高校校景观观的设计与作用—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
报(农林教育版) ,2011(1):23-26.
[56]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7]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8]沈家五.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59]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464.
[60]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M].三联书店,1957:871.
[61]郝元溥.直隶农业专门学校成绩报告[R].保定:保定印书馆,1917:1-2.
[62]夏志学,张玲玲,师春祥.河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与办学特色形成[J].高等农业教育, 2010(11): 31-33.
[63]行政区划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EB/OL].http://www.xzqh.org/quhua/.2008-10-12.)
[64]王志刚,时赟.走特色立校,服务强校之路—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办学特色的培育[J].高等
农业教育,2009(7): 9-11
[65]夏志学,张淑云.关于“太行山道路”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8, (2):23-26.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34
[66]张建鹏,张惠敏.论“太行山精神”[J].探索与求是,1997(8):13-14.
[67]魏宏运.太行山和中国革命的胜利[N].山西日报,2010-12-15.
[68]周江评.走进 21 世纪:一流大学内涵与校园环境建设目标[J].华中建筑,2000,18(3):134-136.
[69]杨学鲁.我国高校传统校区的建筑及其外环境更新[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70]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6.
[71]李丹.论校园文化广场设计[J].美与时代,2007,(8):23.
[7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9-25.
[73]王桔萍.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建设研究—以福州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1.
[74]李瑞君.环境艺术设计十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50-160.
[75]闫宝兴,程炜.水景工程[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
[76]衰修荣.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与设置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77]曹永先.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
[78]龚岳.大学校园部分道路指标数值的研究[J].南方建筑,2002(3):65-67.
[79]刘斌.基于功能视角的高校校园道路规划分析[J].价值工程,2011:73-74.
[80]Dober.Campus Landscape:Functions,Forms,Features[M].New York:John Wiley&Sons,2000.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35
附录
图 A
1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静思园
Fig.A
1
Jingsi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2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静雅园
Fig.A
2
Jingya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3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崇雅园
Fig.A
3
Chongya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4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馨徳园
Fig.A
4
Xinde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5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馨香园
Fig.A
5
Xinxiang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6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馨逸园
Fig.A
6
Xinyi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36
图 A
7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释心园
Fig.A
7
Shixin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8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太行山道路文化园
Fig.A
8
Taihang Mountain culture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图 A
9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崇德园
Fig.A
9
Chongde garden of west campus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Hebei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37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1] 段艳霞,魏汉朝等.园景命名的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88,5434.
[2] 史宝胜,刘冬云,段艳霞.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水栒子种子发芽的影响[J].北
方园艺,2011, (02):89-91.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38
作者简历
段艳霞,女,1985 年生于河北省任丘市西环路长洋淀村,2009 年毕业于河北农
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园林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录取至河北农业大学园林
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攻读农学硕士学位。大学校园景观命名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39
致 谢
转眼间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光已经接近了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父母、亲人、老
师和同学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这些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
校河北农业大学给了我三年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
这次的毕业论文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导师秦安臣教授对我的
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向老师请教,寻求他的帮助,
而老师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和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在此我真诚的说声:老师谢
谢您。师恩难忘,友情亦珍。在资料收集和论文修改过程中得到了师弟郑旭阳,同届
同学杨威、牛小云、杨玉梅及师妹韩雅飞、吕岩、刘娜的莫大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
谢意。尤其要感谢我的室友牛小云、杨玉梅、韩党月、李玲给予我生活上的帮助和关
心。祝大家前程似锦。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在他们的鞭策和鼓励下我才能前行至
今。最后感谢参加本论文评阅、答辩的所有专家。
段艳霞
二〇一二年五月
于河北农业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