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了,游客王先生全家想去周边农家乐游玩,可是去了才发现住的是标准间,吃的是生猛海鲜。本想吃农家饭,住农家炕的心情荡然无存。
随着7月1日国家商务部颁布的《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正式实施,这样的现象将得到改变。今后,农家乐分出6种经营模式。
目前,乌鲁木齐县是首府周边农家乐的龙头老大。赏田园风光、住农家旅馆、品乡土菜肴是每年首府市民去那里的最大乐趣。每年黄金周,乌县近300多家农家乐可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170多万元。
不过,随着农家乐的火爆,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质朴的农舍被推倒,改造成标准间;农家气息的饭桌被改成酒店包厢,破坏了原汁原味的氛围。游客本想到近郊体验农家生活,但是享受的却是“城市味道”,不免有些扫兴。
另外,农家乐的消费时间主要集中为节假日。服务人员大多是临时聘请的当地农民,因此没有经过任何培训,难免服务不到位。这也是农家乐遭投诉的原因之一。
此次出台的《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除了对农家乐的卫生、安全等多方面设施作出规范和要求外,对不伦不类的农家乐也进行了规范,将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划分为田园休闲型、山地观景型、民俗风情型等6种类型。
乌鲁木齐县旅游局局长臧浩认为,《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的出台很及时,这不仅细化了农家乐的服务标准,而且利于用科学的规划引导农家乐的深入开发。
据悉,此前,自治区旅游局制定并出台了地方性推荐标准《农家乐质量等级评定和划分》,将农家乐分为五个星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