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游记] 初窥仙居公盂之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8 01:04: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醉_0 于 2014-11-18 20:06 编辑

交代一下前因:
1个月前,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再不出去走走,秋天就走了!江浙沪周边8条最美的徒步线路“,粗略扫视,发现我骑行过其中的江西婺源,以及这次十一的时候在安福武功山徒步。遂萌生出利用周末去徒步的念头。本人不是很喜欢跟团走,感觉束缚太多,时间安排上不够自由,所以一般出去旅游都是跟朋友一起走的。刚好有朋友在仙居,就仙居了...
由于脚崴了/天气等乱七八糟的原因,拖了一个月才成行...

2014/11/14下午16:30于上海汽车总站坐大巴前往仙居,车票137元,近22:00到达仙居车站,朋友开车过来接我,先附一张仙居车站图

当晚宿于仙居田市镇(仙居去公盂有两条路,第一条直接上高速,第二条就是需要经过田市了)。
D2早上8:00到隔壁--白塔镇上吃早餐,早餐是颇具仙居特色的食饼筒(用麦粉放贴锅,烙成大而圆的薄饼,放肉片、绿豆芽、笋丝、豆腐干、米面等馅料,卷成筒状而食。食饼筒做得讲究点,人们称之为“五虎擒羊”。味道很不错)+豆浆(原汁原味,浓淡适宜)+茶叶蛋(味道很一般)。上照,吃货可以自领


大概9:00我们从田市出发,驱车前往仙居,9:37左右达到公盂前坑村,其实在去往前坑的途中很大部分路程都是沿河而走,有两座很具特色的桥,一座是木片桥,一座是石头桥,没有停下来拍照,实为遗憾。
先贴一张当天的步行时间及里程图吧,稍解释一下,9:27-11:42共4.6公里为前坑到上平村的距离;在上平吃午饭后,12:02-13:03为在上平稍微活动一下拍拍照,再爬上公盂背的时间,活动1.5公里;在公盂背上看风景拍照,然后13:56-16:24为从公盂背返回前坑,活动7.6公里(我们走的另外一条路)


从前坑村出发后,大概25分钟,可以看到一条岔道,这是通往下坪村&上平村的两条路,请听我细细道来。
两条路,一条路是大部分人走的路,人工痕迹比较重些,如果你是周末去的,那么在路上你可以见到很多游客是跟你一起走的,我们上山的时候就是走的这条路,先上两张起始位置的图片吧

公盂景区入口,其实左边这条路可以将车开到更高的位置,好像还可以不需要停车费

前坑村的题记

公盂题记

真正徒步开始于这座桥,这座桥100年的历史是有的(同行朋友的姐姐说的,本地可爱姑凉)
  
从这里开始

大概二十来分钟,你会看见这个岔道,左边这条,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的,人的痕迹比较重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从山腰走的;右边这条路的入口处都是类似芦苇的茅草,很高很茂盛,这条路是从山涧走的。建议:先随大流走左边这条,直奔上平而去,目标公盂背,回程的时候从下平村走入右边这条路,寻找另一种惊喜。
下面我会上一些上山途中的照片,主要是关于道路的,风景我就不上了。








爬上一段连续的坡,就会看到池塘样的地方。在坡顶,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那一圈山壁了,恭喜你,阶段性胜利,往右走是下平村,往左走是上平村。下平村大些,人文景观好些(就是房子之类的历史看起足些),上平村能村子小点,但是自然景观好点。建议,直奔上平村,吃午饭,然后上公盂背,回程再来下坪村,走那条山涧的路。
我们11:37到达上平村,路上休息了几次,吃了点干粮。每人喝完1+瓶水

穿过这条竹林小道,就是上平村了

村口

对于吃货来说,吃才是最重要的。这里吃饭价格还可以,25元/位。我们一行三人,我朋友&阿姐是本地人,与老板娘的沟通就交给他们了,我只负责吃。老板娘对自家人还是很照顾的,给了我们5个菜,红焖咸肉+香菇+萝卜山芋+白菜+山笋,量相对来说也是不错的。(偷偷告诉你,别桌5个人,才6个菜)。 在这里土鸡(带汤),一大盘是另收100,想要吃鱼,只有提前网上定才能吃到,临时点菜是没有滴。吃饭的地方挂满各种驴友俱乐部的旗子
  

吃完饭,稍作休整,在老板娘处补充了两瓶水,于12:20左右出发爬公盂背。

这是爬公盂背村口的最后一座房子,我再上传一些路的照片,筒子们做参考就好。







以上几张图苏算是爬公盂背的前半段路程,只是比较陡而已,还好,难度系数不大。
还有另一段接近登顶的路上基本都是碎石,如下图,爬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脚下踩稳,两手不要拿东西,尽量抓住路边的粗的树干。
走好自己的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别人,以及从上掉落的滚石。

走过一段碎石路,就到这里了,这里是第二危险的地方,只有一条道上下,基本就是峭壁。有两条绳索,一条粗的,可承重,另外一条细的,只是做保障绳。因为只有一条道,上下都是这里,所以遵守规则最为重要,安全第一,千万不要逞能,有人下的时候千万别往上攀。周六人很多,想上去的也非常多,这就造成了“交通阻塞”,有人要下,有人要上,一群人在那里骂骂咧咧的,红脸的冲动了。还好大部分还是有秩序概念,乱了一阵子,先让上面的人下来,再上去。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英雄”,“就这么点地方,不用绳子不是一样的爬上去”,两个人就这样爬上去,在其他人都下的时候,他们向上攀,对旁人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当时真想抽他丫的。还有的人,上去了,下不来。其中就有那么一位女士,上去了,下来的时候腿软,不敢下,最后靠着另外一个中年大叔一只手抓绳子,另一只手半抱着她,慢慢下来的,下来的时候我看见那位女士腿基本没蹬力,完全靠着大叔的力量。一个人一只手需要承受两个人的体重,我有点佩服这位大叔的臂力和胆量了,千万别学。看到下图中从上往下数第三四个人了吗,对,蓝色上衣,戴鸭舌帽的那位大叔,以及他怀里的那位女士。
忠告:1,安全第一,遵守秩序;2,安全第一,量力而为

向上攀爬以及下来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或者说是建议吧:绳子,只是给你一个心理安慰,保证你不会掉下来,但是不要依赖;手攀着岩壁突出的地方,抓牢,脚踩实了,再走下一步,你就可以顺利通过。胆大,但是细腻沉稳。

上到公盂背了,上几张照片吧







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很好的景色了,可以说不虚此行。
但是这里不是最高峰(不知道告诉你们这个到底对不对)。
看到下面这张图中这个粉色长裤女士的位置了吗?这个地方可以继续向上攀爬。


看到下面张图中间位置,峰腰的地方那道白色身影了么?那是我们这批上去的人当中唯一的一位继续向上攀登的“真勇士”。人家是带了绳索的,算是有安全工具的。建议&忠告,到达这个位置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再爬了,如果你没有安全工具,记住,不要继续往上,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



在上面逗留了一会,于13:56下山。
下山一定要注意脚下踩稳,不要急,慢点走。下山每一次迈步都会对整个人有一种冲击作用,尤其对膝盖及脏腑冲击最大,所以不可过快,可以斜侧着身子走,脚一定不要直直的向前,身子微微向后向山体的方向侧一点。(个人见解,欢迎探讨)
下山,还是要先经过上平村。我们选择的是走下平村的那条山涧路回程,到下平最下方的村口位置,找村民问问是那条路(其实就是厕所边上的那条路)。这条路下山的准则,可以明显分出主次的岔道,走主路,不能分出来,走右手边(记得这是下山)。下面我将回程的一些路况及风景贴出来










下山的路基本就是 田野-竹林-溪流,然后开始逆向溯溪了,也就是沿溪流而下。

在这遇见一位垂钓的大哥,也是醉了,钓的不是鱼,是一种自然的亲近心。下面这张是钓鱼大哥一行四人,加一条狗狗。



山路

在溪边发现这么一株藤类植物,很养眼,为它拍了好些照片,都不满意,只能随便选一张了,不足以表现其美。
在看这株藤的时候,往里看了看,瞥见一线白色,再加上听到的比别处稍大点的山泉叮咚声,终于让我寻见了从下平开始就嘀咕念叨的瀑布了。瀑布不大,不高,落差也很小,却非常之秀丽。如果说公盂背所见景为彪悍军人斧凿的面颊,那么这里就是江南水乡温婉少女娇嫩的肌肤了。遇见此次公盂之行的最美,我在此陶醉。
由于手机太差以及摄影技术实在不敢恭维,照片所表现不足当场的万一,见谅。




由于瀑布不在路边,需要往里探才能发现,错过者十之八九。如果你想与惊喜会面,请记住下面几张图

这条两边都是很深茅草的路,右边就是那条溪水,就是下面这张图了。这条路正对的位置就是瀑布的入口,是需要从溪水过去的。

走过刚刚上面的茅草路,跨过溪水,你就会看见这么一处拐弯的地方。请注意,我是下山的时候,走过了之后回转身子去拍的这三张照片,注意下方位。


走过这个位置之后,下山的路基本上已经过了2/3了,再向前不久就到上文中所说的两条路的交叉点了。这条应该是山民踩出来的,自然景观非常好,原汁原味的山林。上山的时候我一路手机开着功放听歌的,下山的路上聆听山泉/风声已经很唯美,我们就静静的走着,拍着,留恋着。。。

下山到达前坑,时间在16:07左右。时间还有富余,就在前坑再溜达了一圈

石头&木质房子

知道这是什么吗?养蜜蜂的


发现柿子树,我是坏人,偷了三颗,嘿嘿。。。


看见一老奶奶在弄着玩意,一下子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就以茅草代称吧。我问老奶奶,这是做什么用的,能不能为她拍张照。她摇了摇头,没说话,应该是听不明白我说啥子。可能以为她的茅草挡住路了,就把茅草往后面撤了撤,可亲可敬淳朴的老人家。

最后再晒晒当晚朋友&阿姐&叔叔&阿姨热情招待的酒菜吧,仙居杨梅酒,第二天阿姨还送了我一坛子酒,哎,只能说,只有我这种脸皮厚比城墙的人,才能做出这样连吃带玩还要拿的行为,哇咔咔...

D3的早餐是在田市街上吃的,刚好碰上田市赶集,人老多了。小生煎+番薯粉(味道很好)+麻花+馒头干(不是说我们一般吃的那种馒头,是很大一条,你要多少老板给你切多少,大概有40+cm长,10+cm宽吧,味道确实好吃。另外,仙居还会将这种馒头干烘干,虽然还是叫馒头干,味道也还是一样的,不过也算是另外一种吧,街上都有卖的,几块钱有好多的,大家可以带点)


朋友&阿姐中午带我到她们老房子里--田市的乡下(叔叔阿姨还住在那)一起包饺子吃了午饭,煎饺,阿姐的外婆已经80多岁了,也喜欢吃煎饺(不吃煮的饺子),估计吃了有二三十个吧,让我只能吃5个的人情何以堪啊,一路被调笑为小鸟胃,,,作为吃货的尊严落了一地啊...
下午13:30驱车去仙居,然后到仙居的绿道溜达了一圈,确实挺漂亮的,据说,这条绿道可以一直通到白塔镇,38(公)里,应该是里吧。
仙居回上海的车有三趟,7:30,9:30,16:50.
仙居回上海的车票是175,贵哇,心疼了。。。我坐的是16:30的大巴车,只有19座,但是位子够大。

21:00左右到达锦江乐园地铁站,在这下车。
回到上海,看着灯红酒绿,还真有点不习惯
山水美啊...
写个游记,聊以记录吧!

重命名266.jpg (580.37 KB, 下载次数: 0)

重命名266.jpg

重命名030.jpg (596.19 KB, 下载次数: 0)

重命名030.jpg

重命名024.jpg (380.19 KB, 下载次数: 0)

重命名02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