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9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照片摄影] 同里古镇,“东方威尼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8 11:3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

同里是一座幽雅恬静的居住型江南古镇,既有园林式的水乡景致,又有东方威尼斯的人文情调。这里的古典园林与苏州的园林相比,尽管规模较少,但精巧适度,简朴淡雅,最典型的当属退思园。退思园水面过半,建筑紧贴水面,园若浮于水上。园内绿水荡漾,古色古香,犹如步入天然的水墨画之中,真可谓“莫道园林小,佳景知多少”的写实。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




同里的“东方威尼斯”之誉亦非浪得虚名。同里与水有着生生不息的牵连,水是同里的灵魂和命脉。同里小镇依河而建,镇内水网纵横,桥梁风格迥异,据说共有桥梁49座,且多为自宋至清所建的古桥,其中思本桥已有700多年历史。最有名的当属三桥,那里不仅景色优美,据说同里人家添丁、婚嫁、做寿都有过三桥的习俗,以祈求太平、美满、吉利。




水是同里的命脉。同里因水而超凡脱俗。因为有水,同里人喝茶的习惯  也比其他古镇浓。抗战前同里有茶楼20余家,为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沿河,河水经矾沉淀后既可沏茶。喝茶者四五点钟已到茶楼,河水沏茶,茶香满楼。喝茶者以中下层市民居多,四乡农民、渔民也纷至沓来,茶馆内外热闹非凡。如今同里茶楼仍有数家,较有名气的应该算是南园茶楼了吧。 南园茶楼卧于水上,临眺两侧市河,船只穿梭来往,驳岸随街曲折,水桥边边传来"鱼虾、莼菜、嫩藕"的叫卖声,岸边高大的榆树古槐,鹊鸦飞鸟憩于枝头,晨雾中的洞水影,村女戴着绣花包头,束镶边裙裾,发髻上扎着鲜艳的红头绳,于河埠浣衣洗涮。清晨,茶楼生意特别好,门庭若市,河滩头停满渔船,楼上楼下人声喧闹,热气腾腾,茶客们聚在茶楼,喝茶,聊天,吃点心,打听行市。楼面上放着十来张茶桌,茶杯、茶壶随意摆放,老人持壶相坐,有的还口衔一柄烟筒。当地渔民祖祖辈辈沿袭的"两头茶水,当中湖水"习俗,至今改变不大,茶楼还为他们解决了歇脚、漱洗、用餐诸多便利,故这里又被称作“渔人码头”。有诗日:休愁到此食无鱼,十里周围大小湖;茶座街头闲结网,渔舟浅载笑相呼。





2#
发表于 2014-11-28 19: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