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同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春节江西最高峰武功山穿越――安福古镇游――安福小学捐书调查活动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7-2-13 12:18: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辛苦!参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7-2-13 12:20:2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多出的票么?现在跟着队伍还来得及么?

我跟lvye走过后河,幽州等,以前走过几十个城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2:29:15 | 只看该作者

去的票好买,回来可能只有硬座或站票,你考虑一下吧

你走的路线好象都是腐败的,有自虐路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7-2-13 12:52:04 | 只看该作者

五色,辛苦了!15号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7-2-13 14:36:16 | 只看该作者

幽州是自虐啊~

从延成水库下车,走到幽州上车,

也走过云蒙山、司马台金山岭等

放心吧,我体力很好,不会掉队的,

票好买的话,我要一张吧,谢谢

回来坐或站着,都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7-2-13 15:21: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领队,还可以报名吗?如果我自行解决交通问题的话不知可否加我一个?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6:45:15 | 只看该作者

武功山游记(徐霞客等人)

武功山游记

明 徐霞客

武功山东西横若屏列,正南为香炉峰。香炉即西门家尖峰,东即箕峰。三峰俱峭削,而香炉高悬独耸,并列武功南,若棂门然。其顶有路四达。由正南者自风洞石柱,下至棋盘集云,经相公岭,出平田十八都为大道。余所从入山者也。由东南者自观间崖下,至江口,达安福。由东北去,二里出雷打石,下至山口,达萍乡。由西北者,自九龙抵攸县;由西南者,自九龙下钱山,抵茶陵州。为四境云。
丁丑正月初四,闻夙霾未开,僵卧久之,晨餐后方起,雾影忽开忽合。因从正道下,欲觅风洞石柱.直下者三里,渐见两旁山俱茅脊,无岩岫之奇,远见香炉峰顶亦时出时没,而半山犹浓雾召唤故.意风洞、石柱尚在二三里下,恐一时难觅,且疑道流装点之言,即觅得亦无奇。遂乃返山顶,再饭茅庵。乃从山脊西行,初犹弥漫,已而渐开,三里稍下,度一脊,忽雾景中望见峰中之北,轰崖崭柱,上刺层霄,下插九地,所为千丈崖。百崖丛峙迥环,高下不一,凹凸掩映,聩北而下,如门如阙,如幢如楼,直坠壑底。皆密树蒙茸,平铺其下,然雾犹时笼罩。及身至其侧,雾复倏开。若先之笼,故为罩掩袖之避,而后之开,又巧为献笑之迎者为。盖武功屏列,东西中共起三峰,而中峰最高,纯石,南面尤突兀而已,北则极悬崖迥奇。使不由此而由正道,即由此而雾不收,不几谓武功无奇胜哉!共三里过中岭之西,连度二脊,其狭仅尺五,至是南北俱石崖,而北尤崭削无底,环突多奇。(脊上双崖重剖如门,下聩至重壑),由此通道而下,可尽北崖诸胜,而惜乎山高路绝,无能至者。又西复下而上,是为西峰。其山与东峰无异,不若中峰之石骨棱增矣。又五里,过野猪,西峰尽处,得石崖突出,下容四五人,曰二仙洞。闻其上尚有金鸡洞,未之入也。(于是山分两支,路行其中。)又西稍下四里,至九龙寺。寺当武功之西陲,崇山至此,忽开坞成围,中有平壑,水带西出峡桥,坠崖而下乃神庙,时宁州禅师所开,与白云之开观音崖,东西并建寺,然观音崖开爽,下临九龙,幽奥中敞,形势固不若九龙之端密也。若以地势论,九龙虽稍下于顶,其高反在其观音崖之上多矣。寺中僧分东西两寮,昔年南昌王特进山至此,今其规模尚整。西寮僧留宿,余见雾已渐开,强别之出寺。西越溪口桥,溪从南下。复西越一岭,又过一小溪(二溪合而南坠谷中)溪坠于东,路坠于西,俱垂直南下,五里为紫竹林,僧寮倚危湍修竹间,幽爽兼得,亦精蓝之妙境也。从山上望此犹在重雾,渐下渐开,而破壁飞流,有倒峡悬崖湍之势。又下里,而至卢台,或从溪右,或从溪左,循度不一,靡不在轰雷倒雪中,但涧崖危耸,竹树翳密,悬坠不能下窥,及至渡涧、又复平流处矣。出峡至卢台,始有平畴一壑,乱流交通畦间,行履沾濡。思先日过相公岭求滴水不得,此处地高于彼,而石山潆绕,遂成沃泽。盖武功之东垂,其山乃一脊排支分派,武功之西垂,其山乃众峰耸石攒崖,土石之势既殊,故燥润之分亦异也,夹溪四五家,俱环堵离立、欲投托宿,各以新岁宴客辞。方徘徊路旁,有人一群,从东村过西家,正所宴客也。中一少年,见余无宿处,亲从各家为觅所栖,乃引至东村宴过者,唐姓家。得留止焉。是日行三十里。
                      录自《徐霞客游记》卷二163——165页

 

历代皇帝褒崇敕谕

宋徽宗皇帝敕谕
山川胜景,仙圣所居。其圣德茂功显闻于世者,朕必敕而祀之。惟葛公真人,寄言立称,咸造宗极,出入无界,与道翱翔。坛宇琳宫,积有年数。祗禳休应,美利在民。肆加褒崇,特建荣号。尚祈歆怿,永福此邦。特封冲应真人。
                                                                           崇宁三年

宋理宗皇帝敕谕
庄周氏云:神人使物不疵厉而年谷熟,仙之谓欤尔。葛公修于名山,以妙道世传飞,斥尚矣!在崇宁间,固已锡封,乃今部使者从邦界之请,复以祀祷。应乡岁时,屡丰之状来上,联于方士说,有所嗜嘉。其有功于民,爱民礼官,用衍谓。若夫乘云御气,游八极之表,何有于名?然姑以见朕褒表之忱,可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淳佑六年

兹山褒显于宋至我明世宗皇帝,祈保母后,敕降御香,因建亭贮之恩,光辉映谷二十余年。嘉靖丙辰毁于祝融,遂忘改建,至今亭地丘炉,见者与嗟。羽流但知一支之安。虽有青蚨不复与念,其遂任其废而不讲耶,抑犹有待也?然而,神光御气,护国福民,虽则万年如一日,亭不亭何与焉。

明世宗皇帝敕谕:
朕以耳少躬,君临大室。每切敬天地之念,特倾奉母之诚,兢兢业业于兹有年矣。倏于往岁,奉母氏违和成疮疾。朕持汤药,实剧忧虞。虽诸法疗治,迨今未痊。恩求于武功仙山,乃葛真君之福地。敬沥丹诚,尚祗师造。命正一嗣,教天法张彦羽页知事,郭宗远齐捧真香,远诣玉山,朝谒一会。用保母疾早安,寿年延永。恩须师造,即除见患之灾。仁降神威,旋获勿药之喜。转殃为福,去旧从新。
                                                                         嘉靖九年庚寅

葛仙坛记

赵仪可
武功距安成百里许。其山自萍乡诸山蜿蜒而来,特起二峰,曰泸早潇。武功当二峰之中,高耸而园锐,博大而顶平,号为三奇。然二峰之水皆比其麓,潇水南流入于洞庭,泸水东行汇于彭蠡,此吴楚所以分也。独武功之水出于其顶,愤激瀑瀑,池面如芙蕖。闻人语,则愈出。池旁有石臼人迹。相传为葛仙炼丹池。葛仙名洪,晋勾漏令,学仙于此。丹成往阁皂山去,此其遗迹也。其山初与泸潇同名,晋时有蜀人姓武者,夫妇南来求修炼之所,夫止泸潇,妇止西昌之武冈,后皆同日化去,故乡人以武公名兹山,而呼武冈为武姥。至陈武帝时,侯景逼梁王于台城,帝从始兴入援,驻兵西昌。楚人欧阳危由长沙率一军,间道赴义。梦仙耆揖曰:“吾从西昌而寓于此,公兴师助顺,当为公克驱。”危以报帝曰:“此武公之谶也。”遂进兵下番阳,入金陵。平景后,受梁禅,即帝们,遣人赍香帛祀焉,遂更名武功山。南有大小二箕峰,亦园净,丛训可爱。其北为雷岩,壁立万仞。云水皆出其下,观者侧足倒视,毛发尽耸。环四山之丽,凡五百馀里,多寒藤古木,荫郁葱笼。地产名药奇禽,他所会者此有之。坛处山巅,旧有石崖,后人磊石而成。每霜降木落,有金灯万炬,浮空而下,旋绕坛界而去。仙人有时而聚会也兴,四方之士,闻其灵异,赍粮倍程,礼谒祷祀,鲜弗应者。宋时二令彭龟年以祷雨,拜坛下立应,书不为纪。又信国文公之尊,甫尝躬襟于此,后丞相生而有紫气之兆,逮长魁天下,书“葛仙坛”三大字,以额兹山昭灵贶也。然则武公之感应,古今相传,非一日矣。予弱冠与同宗赵原阳,羽士曾尘外,遨游行宫。观海琼、白玉蟾真迹三日别去。今逾寒暑二十年奇。而进士刘云章与同宗赵山岂邑儒同南端来,约以仲秋如期皆至,升坛礼毕,跻峰顶而望焉。是日小霁,极目吴楚,皆苍茫云海间渺焉。莫辨其亦乏孔颜之明,不然则衰也久矣。亭午,将下,有道流迎谒言,新创图坪,甚整饬,候德栖焉。询之姓名史谷蟾,其世盖平章天津之裔孙也。当无社既屋之后,声光稍敛,故沉晦于此。然观其风神道貌,似非凡品。可及葛仙之洒扫有继矣。复为留,信宿将别,指丞相所书坛额,徵记,余不能辞,为原兹山启迹之由,而书之于壁,俾来者考焉。
录自《明·武功山志》

武功记

明  刘鉴

东南天柱有三,盖衡庐与武功。衡首庐尾武功中,跨袁吉间,屹立最高。俯视群山,人在下者何限。故曰天柱,乃乾坤之胜境,神仙之福地也。山之延袤八百里。西北距袁之萍乡,东南距吉之安成,相距各百里。於鹤峰居第一,最为大顶。古传白鹤仙人撼龙至此。上有东吴太极雷霆玄省之坛。坛四,望灵异甚多。每岁旱蝗疾疫,远近祷祀,享应甚速。坛前设有丹池,渊然湛映天碧,汲者累千百,不少变。饮之香甘,可以疗疾,瓶取而归。以救旱,则雷霆风雨随之,器亦自溢。苟宿累未尽,则沸涌盈浊,莫可汲焉。至若悬崖怪石,古木奇树,寒栖雨瀑,睛紫暖翠,千形万状,居鹤峰上下甚多。顶后有洞,洞名雷岩,含岈苍茫,呼吸溟泽,其中空旷如屋,可容千百人。而神雷实居其间。俯而窥之,则烨电掣至,风雨会起,岩壁,风洞,上通绝顶,下达龙潭,怒号激烈,起虎啸而动龙吟。一日之间,为晦冥隐显者,不知其几。又石笋挺突,石柱与首岩并峙,壁立万峻。古飞仙题“州字崖”,方广数十丈,墨迹灿然犹新。岩上有泉,泉下为潭。合东岩瀑布为流。至数千步又为潭,潭名黄龙,龙曲峡东湍,水下石枧入沪潭,潭开为石砌巨瓮,而渊深莫测。观者无立足地。必三五牵袂,始获一窥之。阴寒袭人,毛骨悚栗。或掷以块砾,则雷霆暴起,有拔木翻海之势。居民近处者,每为之防,潭上度天桥。右壁为龙祠,吏民祷之。及有葛仙观、冲应坛,至元间李道人居此,与夫遇仙得道,皆设象祀之。潭洞深处灵应甚显,率神龙所居。而水名为泸,六十里出芦溪。为东又下六十里为秀江,至三峡演迤迂折达豫章,汇彭蠡入于江。又龙祠西去,一舍外,合潇湘二水,汇洞庭入于江,流达九湖,而沪潇之水始合而至于东海也。凡登坛,历涧道,缘梯蹬,朝往而暮至。丹泉之流,志属吉境,崖壑湫涧,亦居沪源。源之近民无疵,历年谷无大歉。坛之气候,与四时风景比视不常,或盛夏降雪,或隆冬煊暖如蒸。而幽方凝水积冻,至旬乃解。每庚炎暑赫赫,皎皎青碧,即有朵云浓郁上荫。忽然风雨暴至,其灵应有如此者。然则,仙公上升佐真宰,治枢省而显于此山者,岂偶耶。余读仙忆至阁皂传记,谓仙公年十八九得道,复以流珠一歌证之,则又老矣。稚川留丹砂,宰勾漏,年七十登仙品,或谓稚川实居此山而莫知熟是。乃以二山出处考之,则未达。况稚川乃仙公从孙,其居宰此山也,明矣。范仙君撰《紫虚元君传》,言天之有官,犹周官五等之制。所谓仙公,又何疑乎?稚川庞眉皎首,称为仙翁。而地位不可尽知也。他如勾漏、括苍、罗浮、会稽之上虞,清江之阁皂,皆其为炼之所。汉京正公刘子政,记列仙;两司马记山川,可谓详矣。两仙坛之记,以安成、萍乡两志考之,其所记多有缺略。如鹤峰、丹池、观音岩、州字岩、雷岩、风洞之类,皆不可不记。前古岂无好事者,必其登临有所未至。后之名流胜士,又多难于跋涉。或因威灵所逼,不敢贱亵。于是坛尊天远,迥隔人间。而潇沪之水,其源于湫涧,为多泸潭,再胜焉。裁去泸水,夫复何言。余家峭壁之阴,扌忽抱苍翠而挹嵌者,有年矣。其胜笔而为之记,尚图以水墨梓而传之,乐与同志者共赋焉。

武功山游记(攻略篇)

    前两天抽空去了回武功山,只走了从羊狮幕到发云界的那条路线,现在把这次爬山的情况记录下来,以为下次前往的参考。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境内,周边还有宜春、吉安两市,被誉为将江南三大名山之一,有“衡首庐尾武功中”之称。武功山主要有金顶、发云界、羊狮幕三大景区构成,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米,是江西省第一高峰,发云界和羊狮幕景区的主峰海拔也都在1600米以上。其整个山体是由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因此山势陡峭挺拔。
    从武汉去武功山有多种方式,最方便是在宏基长途车站乘发往萍乡的长途客车。客车每天一班,下午六点从汉口长途车站发车,到萍乡为第二天清晨三点左右,票价98,卧铺。另外返回也可坐长途车(是同一辆车),每天上午9:50发车,抵汉时间为下午五点左右。
去羊狮幕景区可在萍乡坐车到万龙山乡下,如果是宜春则没有直达车,需要在宜凤转车去万龙山乡。这些地方都有小巴可乘,票价也不贵。到万龙山乡后可以乘摩的到杨家岭(大约20元)然后开始登山,也可直接步行前往,不过路程较远,很费时间。从杨家岭上到半升米冲如果没有向导,且又是新驴的话可能需要两个多小时(尽管当地人说只要一小时)。这里沿途景色一般,没什么特点,只有一道山泉和些竹林。这一段上山的路还比较好辨认,只要把握住路况较好和多向右拐两条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有的路段还有标记。半升米冲有不少旅馆,价钱也不贵,一般一个四个人的房间开价60元。从半升米冲再往上走十分钟就会到一个岔路口,这里有路牌写得很清楚,向左是去羊狮幕石笋景区,向右是去沈家大院。从岔路口到沈家大院很近,约30分钟。
    在沈家大院可以遥望到发云界,方向为南西230度,路程大约有38里。如果不认识路最好请个向导,这一段的路很不好辨认,如果是雨天有的山里人都会走错。如果没找对路多半就会下山了,或是到了万龙山,或是去了吉安。这一段路可分为三段来讲。第一段是从沈家大院出发直到进入灌木丛前的平常山路,这一段路比较好走,只要在几个岔路口不走错就可以了。出发后的一个路口有两个路牌,右边写的是通往万龙山,左边写的是通往安福,去发云界走右边。之后的两个岔路口也都有路牌,走去大王庙那个路,最后的一个岔路左边是一条约半米宽的小路,路面的土很蓬松呈黑色;右边的路相对较宽,土质也较为结实,选择走左边的小路就对了。这条小路先是下坡,之后走不久就会到一个小山的山顶,再往前走进开始进入第二段路了。总的来说,第一段路起伏不大,路的入口也很好找,遇到山民的机会也比较大,如果遇到了可以打听一下。第二段路是整个穿越中最难走的路段,这一段路全是灌木和荆棘,全程几乎都是沿着山脊在走,虽然这段路岔路不多,且有的地方会有相对开阔的歇脚点,但是往往在歇脚点后再找路的入口不太容易,须细心发现。个子大的人在这一段走的会比较郁闷,因为路不但狭窄而且空间也很低,行走十分不便。这段路比较长,如果不知道路,可能会花三到四个小时。走完了这段灌木路就到了高山草甸的区域了,在草甸的这段路为第三段路,这段路比较好走,就是方向感不强,有一些岔道,如果还起雾就很容易走错,如果错过发云界唯一的宿营点法云寺那就比较麻烦了。最好是有一个指北针,根据开始定好的方向(南西230度)来选择走哪条路。这段路大约要走70分钟吧。这段穿越的路线平时走的人很少,假如不知是否走对,也可以根据沿途是否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来判断。
    法云寺其实就是几个石头平房,从这里可以再穿越去金顶,也可以下山。假如是下山的话也有两条路,我走的是去茅店的那条。这条路比较好走,几乎没有岔路,一直走到底就是了,大约需三个小时就可到下山的青龙山村了。在青龙山村可以坐摩的去茅店,也可以步行去,路不是很远,坐摩的也就七元。在茅店再坐约90分钟的小巴就可以回萍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7:32:11 | 只看该作者

武功山地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7:37:02 | 只看该作者

武功山地图http://www.51travel.info/Jiaotong/jiangxi/200510/2649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7-2-13 19:34:59 | 只看该作者

风中消散确认车票已卖到,2月18 日T154,13车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