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12点40分,我站在了六渡的路口指示牌下。
计算一下时间,我是从11点10分开始从十渡通往一渡的指示牌下启程的,
至此,行走了7公里,用时1小时30分钟,比我计划中的行走速度稍稍快了一点。
我原计划是1小时走四公里--因为要拍些照片,所以做了这样的行走速度计划。
计划中的行进速度,再加上吃饭休息的时间,
正好在下午4点能走到一渡公交站,赶上4点从十渡发出的那班回程公交车。
这里要向大家交待一件事,因为我带了两台像机。
前一台像机的时间显示不准确,所以在拍七渡桥的时候,照片上显示的是13点了,误显。
这7公里的路程,我没觉的累,
至此,双脚迈出的每一步,依然有弹性,大腿的肌肉也很松弛。
于是,我决定就按现在的节奏走下去。
在六渡大桥之前,我遇到了今天第一个与我说话的人。
予其说是“说话”,还不如说是“猜话”。
因为,在五分钟的交谈中,我只听明白了三句话。
一,22岁,二,放光缆,三,每天三千米。
更让我“忿闷不平“的是,我说的每一句话,他是乎都能听懂。
这小伙真的好性格,不管我怎么听不明白,还是一次一次的重复着回答的我问题,
最后,我也没听明白他是哪个地方的人。
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放弃了再与他交流,
在给他拍照片的时候,小伙很开心的笑着,拍照后,我又重新上路。
站在六渡大桥上,环望四周的群山静水,我发现,
冬天的十渡,山上的奇峰异石更是显得易见的千奇百怪,
如果是春、夏之际,由于山上长满了绿叶,很难瞧出眼前这变化万千的群峰之美。
在六渡大桥上,我的目光定格在桥下岸边的一对老人身上。
这对老人,每人手中端着一台单反相机,神情很专注的在拍着河面上的目标。
我原想走过去与他们交谈几句,但是我去没有过去。
我不想打扰他们,因为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另一个画面。
水岸石墙
依靠
随拍
水面
水面倒影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