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陵墓 | 称号 | 姓名 | 年号 | 在位年数 | 事迹 |
1 | 长陵 | 明成祖 | 朱棣 | 永乐 | 22 | 1.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登基,逼得建文帝不知所终。
2.多疑好杀,建文旧臣多数被刑或被杀。
3.恢复锦衣卫,设立东厂。
4.迁都北京,发展经济,拓展边疆,南征安南,北征漠北。
5.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
6.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间,他从未浪费过一天,遂成就诸多伟业。 |
2 | 献陵 | 明仁宗 | 朱高炽 | 洪熙 | 1 | 1.即位后改行怀柔政策,减轻刑罚,国家富足。
2.与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合创“仁宣之治”。
3.体弱多病,登基后仅八个月便病亡。
4.临终遗诏命陵制从简。 |
3 | 景陵 | 明宣宗 | 朱瞻基 | 宣德 | 10 | 1.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2.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停止对交阯用兵。
3.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合创“仁宣之治”,经济稳步发展。
4.有较高文化素养。
5.喜欢射猎、美食、斗蟋蟀。 |
4 | 裕陵 | 明英宗 | 朱祁镇 | 正统
天顺 | 21 | 1.在“土木之变”中被其弟明景帝朱祁钰所代。
2.借“夺门之变”复辟成功,将其弟废黜后葬于西郊玉泉山,故明第7帝明景帝在此无陵。
3.与钱皇后历经富贵磨难,感情很深。
4.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 |
5 | 茂陵 | 明宪宗 | 朱见深 | 成化 | 23 | 1.擅长画神像,曾为张三丰画像,神采生动,超然尘表。
2.末年好方术,终日沉溺于后宫与比他大19岁的爱妃万贞儿享乐,并宠信宦官。
3.万贵妃去世后他过于悲痛而驾崩。 |
6 | 泰陵 | 明孝宗 | 朱祐樘 | 弘治 | 18 | 1.出生时为免被万贵妃所害而藏于宫内,长成6岁后由太监报与其父明宪宗后被立为太子。
2.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史称“弘治中兴”。
3.一生仅娶皇后张氏一人,没有其他妃嫔,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4.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 |
7 | 康陵 | 明武宗 | 朱厚照 | 正德 | 16 | 1.天性聪颖,但是极好逸乐,纵情于声色犬马。
2.不愿住在紫禁城,在宫外建了一座“豹房”居住,亲自训练虎豹。
3.不喜上朝,宠信宦官。
4.喜好宗教灵异、怪力乱神。曾因自己属猪,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肉。
5.颇能容忍大臣,不罪劝谏之人。君臣之间,相安无事。
6.喜欢玩乐,生在帝王家,期望获得自由。 |
8 | 永陵 | 明世宗 | 朱厚熜 | 嘉靖 | 46 | 1.即位后因想追封亲生父母的尊号,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
2.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
3.“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
4.暗示大臣们将自己的永陵建得只比明成祖的长陵规模略小。 |
9 | 昭陵 | 明穆宗 | 朱载垕 | 隆庆 | 6 | 1.纠正其父明世宗朱厚熜的弊政,解决“南倭北虏”问题,与蒙古俺答达成“隆庆议和”。
2.登基6个月便不愿过问政务,在位6年从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政治主张。
3.不关心政务,但对大臣们的建议与作法也不反对。 |
10 | 定陵 | 明神宗 | 朱翊钧 | 万历 | 48 | 1.重用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等改革,早年曾使社会经济很大地发展,是为“万历中兴”。
2.与文官集团产生“立储之争”,后为报复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
3.疑患有习得性失助及忧郁症,故怠政。
4.发动“万历三大征”,军费消耗甚巨,对晚明的财政造成重大负担。
5.对东北女真族的崛起置之不理,埋下明朝覆灭的祸根,故曰“明亡自万历始”。 |
11 | 庆陵 | 明光宗 | 朱常洛 | 泰昌 | 1 | 1.当太子时以仁厚著称,朝野皆认为其将来可为明君。
2.在位仅仅一月即驾崩,史称“红丸案”。
3.重视内阁和东林党的地位。 |
12 | 德陵 | 明熹宗 | 朱由校 | 天启 | 7 | 1.未接受正规教育便匆匆登位为帝,靠身边的太监辅佐,造就了魏忠贤等人的干政。
2.有木匠天份,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作品曲折微妙,巧夺天工。
3.魏忠贤总是乘他木工做得全神贯注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遂逐渐专权。
4.东北女真声势日隆,他却只能捣毁金国陵寝以“断其女真人龙脉”,无所事事。 |
13 | 思陵 | 明思宗 | 朱由检 | 崇祯 | 17 | 1.陵墓在明亡后由清朝所建,但投入不大进展缓慢,后获吴三桂捐银始得建成。
2.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却也心细多疑优柔寡断,遂误国家。
3.既有刻薄寡恩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皇后互敬互爱。
4.自律极严,不耽声色犬马;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
5.用人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一旦翻脸严酷无情果于杀戮,导致用人不专。
6.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驱百姓于水火。
7.励精图治事必躬亲欲中兴,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终成孤家寡人而亡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