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4.399999618530273px]高原反映因人而异,未上高原前很难预知。身体弱者未必反应大,体魄健壮者未必无反应。每个人的反应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瘦人好于胖人,女士好于男士,矮个子好于高个子,年轻者好于年老者。
[size=14.399999618530273px]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人体出现的调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size=14.399999618530273px]1、脉搏(心律)频率:平原地区正常脉搏为72次/分,初到高原时脉搏可增至80—90次/分,个别人可达100多次/分,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
[size=14.399999618530273px]2、呼吸:呼吸系统轻度缺氧时,首先表现呼吸加深加快,随缺氧加重呼吸频率也进一步加快,人们呆感到胸闷气短。适应后,会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size=14.399999618530273px]3、血压:平原地区正常收缩压为11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0—80毫米汞柱。初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液等影响,使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适应后亦会恢复正常。
[size=14.399999618530273px]4、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轻度缺氧时,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如情绪紧张、易激动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进入较高海拔地区后,则由兴奋转入抑制过程,表现嗜睡、神志谈漠、反应迟钝。少数严重者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昏迷,若转入低地后会恢复正常。神经症状的表现轻重常与本人心理状态和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的人,反应就多些;相反,精神愉快者反应就较少。
[size=14.399999618530273px]5、消化系统:进入高原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除胰腺分泌稍增加外,其余消化食物的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较平原时减少,肠胃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面泻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在高原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恢复。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在高原,如果持续感觉不适就应该上医院治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背着心理恐惧的包袱上高原。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初进西藏高原,要慢走路、少开口、多睡觉、少喝酒,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size=14.399999618530273px](1)要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心理,避免精神紧张。
[size=14.399999618530273px](2)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要在进入高原前治愈,否则不得进入高原。
[size=14.399999618530273px](3)进入高原前1-2天可适当服用抗高原反应保健品及药品,如:高原安、丹参片、五加皮等。
[size=14.399999618530273px](4).高原气候变化快,昼夜温差大,要准备足够的防寒衣物,避免受寒感冒。十一国庆节进西藏,要带上毛衣。
[size=14.399999618530273px](5)要吃易消化、营养丰富及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进食不宜过饱,不吸烟,少饮酒。初到高原,环境发生了特殊变化,人体生理状况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初到高原的人们饮食方面应注意:主食尽量以软、流食为好,如面条、粥类,副食应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为主。因为低氧情况下食欲减退,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胃肠胀气。由于干燥,体内水份排出较多,体内水份减少,而软流质饮食有利于消化吸收,增加液体。所以,应设法使饭菜可口,促进食欲,提高进食量,保证和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防止代谢紊乱。高原气候条件差,初到高原时不宜饮酒,因为饮酒可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加快,导致严重缺氧而影响食欲,加重高原反应。在高原低氧情况下,初到尚未适应者应避免过量饮水,防止发生肺水肿。尚未适应高原环境的人,还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这样有利于预防急性高原反应。
[size=14.399999618530273px](6)要注意休息,不要洗澡。
[size=14.399999618530273px](7)适当吸氧。
[size=14.399999618530273px](8)患有心脏病、肺病、肝病、肾病、高血压等疾病者,不宜到高原,以免发生意外。
[size=14.399999618530273px]高原病是可以预防的,减少高原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size=14.399999618530273px](1)减少身体的耗氧:重体力活动及重脑力劳动均可增加机体的耗氧量。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在高原低氧环境,身体耗氧量过大,导致各器官、组织缺氧加重,可诱发高原病。
[size=14.399999618530273px](2) 免受伤和感染:高原气候寒冷,日温差大,机体受凉后极易患呼吸
[size=14.399999618530273px]道感染,部分急性高原病的发生是受凉及感染后诱发的。
[size=14.399999618530273px](3) 保持心理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平衡:高原适应性机制与神经系统调节有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关。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均不利于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size=14.399999618530273px](4) 饮食为适应高原低氧的特点:原则上要摄入足够的热量,但又要易于
[size=14.399999618530273px]消化及耗氧低的食物。要保证足够的糖类、足够的蛋及适量脂肪。
[size=14.399999618530273px](5) 缓慢登高:如进入高原时,不宜过快,使机体逐渐适应,可减少高原病的发生。
[size=14.399999618530273px]预防高原脑水肿具体措施如下: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1)在进入高原前应作全面的健康检查,对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影响肺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功能和血流系统疾病者,以及经吸入低氧高二氧化碳浓度混合气体作高原模拟实验,结果有通气不良者,均不宜进入高原。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2)临进入高原前1-3周内,应加强耐氧训练,如进行长跑、爬山、打球等体育锻炼。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3)进入高原前1-2天,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避免受凉感冒。如正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发热,待治愈后再进入高原为宜。
[size=14.399999618530273px](4)乘车进入高原者,最好是进行阶梯式进入。
[size=14.399999618530273px](5)在行进至高原途中,应注意保暖,防寒。
[size=14.399999618530273px](6)刚进入高原环境,应加紧休息,不宜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免增加机体的耗氧量。
[size=14.399999618530273px](7)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进入高原人增加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消除紧张、恐慌的心理。
[size=14.399999618530273px](8)对初入高原者,特别是大批人员同时进入者,医务人员应加强巡视,尤其要加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大早晨及夜间的巡视次数,同时要求大家互相关心、照顾,发现患者,及时报告,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size=14.399999618530273px]高原昏迷一旦发病,病情十分危重,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条件允许者可在不中断治疗的情况下转往低海拔地区。目前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常用的抢救措施有:
[size=14.399999618530273px](1)吸氧:采取持续加压给氧,氧流量为2-4升/分,严重病人可间断加大到4-6
[size=14.399999618530273px]升/分,直到病人清醒。若昏迷严重并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给予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和辅助呼吸。
[size=14.399999618530273px](2)低温疗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体温降低
[size=14.399999618530273px]正常以下,这样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size=14.399999618530273px](3)脱水剂的应用: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常用的药物:①地塞米松。②20%甘露醇、25%山梨醇,两药作用相同。③利尿剂。
[size=14.399999618530273px](4)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脑细胞缺氧、造成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不足致使脑组织发生损害,因此可使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size=14.399999618530273px](5)控制和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可选用1-2种抗菌素药物。
[size=14.399999618530273px]西藏高原地区,海拔高,低氧,日光照射时间长、紫外线的辐射很强,特别容易灼伤皮肤和刺伤眼睛,空气相应也很干燥,使皮肤也很干燥,缺乏水分和弹性。因此,在高原上就要格外的注意保护皮肤和眼睛。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首先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和防晒,每天早晚擦上保湿霜(最好是补水又补油的面霜),白天擦上防晒霜(不管阴晴天,都需防晒。因为在西藏高原,既是阴天,紫外线也可穿透云层辐射下来)。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每天要尽量多喝些白开水,这对皮肤的保湿很有好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在房间里装置上加湿器,这样也可给皮肤补充一点水分;再之,出门前最好戴上太阳帽和太阳镜,以免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灼伤皮肤和刺伤眼睛;另外,如果要出外在高原雪地里行走,一定要戴上颜色很深的专用防护镜,以防止高原上特别强烈的阳光,通过白雪的反射而长时间的刺激视觉,对眼睛造成的极大伤害,以至患上“雪盲症”。
该贴已经同步到 羊习习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