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3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除却青山只有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4 09:4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诗多半在红楼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三岁的唐大来随父到金陵。能诗善画、声闻海外的名妓马湘兰十分喜爱,亲手为他簪花。这个小神童出口成章:“云鬓恼新霜,不分娇花放。佯羞采嫩枝,插在儿头上。”

    多年之后,担当老和尚又回忆起了这段温馨的往事:“春来无日不狂游,笑折名花插满头。一自为僧天放我,而今七十尚风流。”

    天启五年(1625),唐大来赴北京应礼部试,以明经入对大廷,为士林所羡称。临行,中峰苍雪禅师赠诗云:“如君才思自风流,山色江南已尽游。痛饮几回当白月,好诗多半在红楼。不禁桃叶频催渡,暂借芦花一系舟。走马长安春雪遍,到时应换黑貂裘。”

    两位士林泰斗对他十分赏识。董其昌说:“大来诗温淳典雅,不必赋帝京而有四杰之藻;不必赋前后出塞而有少陵之法。曩予所求之六馆而不得者,此其人也。”陈眉公称其诗“灵心逸响,丽藻英词”,“即长吉玉川复生能惊四筵,岂能惊大来之独坐乎”?

    明崇祯九年(1636),年迈的徐霞客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历时最长、行程最远的壮游。

    徐霞客“比及滇,余囊已罄,道路不前”。困顿之中,想起陈眉公言,云南有名士唐大来,慷慨好义,乃“平原君”再世。前往造访,不遇。归途中,路旁忽有人揖云:“君岂徐霞客耶?唐君待先生久矣!”再返回时,天色已晚,城门关闭。唐大来仍站在城外恭候。

    “朝履霜晨暮雪湖,阳春寡和影犹孤。知君足下无知己,除却青山只有吾。”二人相见恨晚。唐大来“极殷绻情意深长”,日日更次相陪,夜宴必尽醉乃已,写了大量的诗文相赠。

    “一步能空天下山,一县好山留客住。”徐霞客盘桓了二十余日,欲前往鸡足山。唐大来再三挽留不住,馈赠盘缠衣物,分函沿途各地友人给予关照。《徐霞客游记》中云:“大来虽贫,能不负眉公厚意,因友及友。余之穷获济,出于望外如此。”

    除却青山只有吾

    驹兮驹兮且待时

    清顺治二年(1645)年,阿迷州土酋沙定洲造反,攻占昆明,驱逐沐天波,滇中大乱。当时清兵入关,烈皇殉国,中原鼎沸。唐大来意图借沙定洲复兴明朝,可惜所托非人。

    沙定洲兵败而死。唐大来逃之鸡足山,逡巡数年,随无住禅师,削发为僧,法号通荷,又号担当。

    “暂时虽俯首,龌龊岂能久?驹兮驹兮且待时,千里万里未可知。”1658年,李定国拥南明永历帝入滇,出现一线生机。担当欣喜有加,画《太平有象》图,题诗云:“永历戊戌九月,绍初寿图,花甲再新,太平有象。”

    永历病败,流亡缅甸,担当前往追寻,到腾冲,被清军阻挡。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担当闻讯,悲伤万分:“去年行脚欲傍君,道上羽檄愁纷纷。今年风鹤仍复尔,凄惨目击非耳闻。”

    不如盘礴无稿山

    担当书瘦劲清奇,势惊雷电,所画云山高古幽深。石涛十分钦服,称:“担当老人大有解脱之相。”

    担当有题画诗云:“老来手拙性亦悭,得趣乃在游戏间;篆籀可学笔不古,不如盘礴无稿山。”

    又有题跋云:“大地山河,影也;微尘世界,影也;千二百五十人,影也;六十二亿名字,影也。影乎,影乎,吾无隐乎尔也。今此之影,树耶?云耶?人耶?物影自相之相,影无色之色耶。人工天巧,皆不可知,但居此者,虽在影中,实在影外。”

    担当身在空门,心在旧国,云:“以近八十翁,老眼犹在纸画中,摸索不知翻正。今日世界,不曾翻转过来,歇不得手。余岂得气之先者耶?一笑。”

    1673年,八十一岁的担当染微疾,嘱咐弟子:“吾死之后,吾之墓表得题‘明遗僧普荷之墓’足矣。”

    晨起,端坐辞众,书偈云:“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已断谁敢坐。”掷笔而逝。


2#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9:44:48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李志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2-4 14:0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