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秋波波 于 2018-2-13 03:49 编辑
深冬北疆行 美景如画屏 记“绿野征途”冬季喀纳斯禾木深度游 作者:秋秋 几十年前的乌鲁木齐,十月中旬就开始进入了狂风大雪的冬天,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初。那时候我家住在和平路天主教堂门口的平房里,经常是晚上下雪,第二天大雪封赌开不了门,只能使劲将门往外推开一条缝,用铁锹将雪铲开才能出行。而现在乌鲁木齐的冬天,缩短了三个多月,要到十二月初才能正式入冬,第二年的3月底基本结束了,雪也下得没有以前那么多,那种年轻时代看雪、玩雪、扫雪仗、堆雪人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近几年来总想去北疆找找儿时的记忆,再现酷雪寒冬的情景。今年的元月中旬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元月初,我们老两口子和一位挚友,报名参加了“绿野征途户外”QQ徒步群《17—22日冬捕节、喀纳斯6日深度游》活动。 17日早晨8点,天还没亮,新疆“绿野征途户外”群主尘埃落定开车到了我家附近,第一站就是接我俩,然后逐家埃个地接上车,一行七人(其中两人分别来自深圳与安徽)九点正式出城,“浩浩荡荡”向喀纳斯进发。 这次去喀纳斯,顺道参加了十八日的福海冬季捕鱼节。这也是群主为了丰富沿路旅游内容,将原定元月13日出发的行程,推迟到17日出发。 天公故意给了我们点颜色,从出发就是大雾蒙蒙,雪花飘飘,开车的群主两眼瞪得贼大,两手紧紧抓住方向盘,生怕发生一点点的差错,在风雪交加的高速公路上艰难奔驰着……我们坐车的人却没能体会他的苦楚,与深圳安徽来的朋友做过自我介绍以后,便向老熟人一样嘻嘻哈哈地、天南地北地、热热闹闹地攀谈了起来,当然主要还是聊些喀纳斯、禾木的传说、湖怪之类的事情。深圳来的百合没有见过雪,刚开始星星点点的雪就足以让她兴奋起来。群主很体会她的心情,在一个叫小拐的地方便停下车来让欣赏、拍摄雪景,我们是不屑一顾没有下车。 到了中午己经走出乌鲁木齐300多公里,车子也开到了魔鬼城,冬日骄阳破雾而出,群主让我们大家去魔鬼城参观游览ᅳ阵子,他在车上小睡一会。 魔鬼城已经是没有了早年魔鬼的感觉,倒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绵羊安装了成千上万的磕头机,疯狂的从魔鬼的身上吸允着液体,输送到祖国各地,使这只魔鬼只剩下魔鬼的名气,而没有了魔鬼的神秘。 我们大家在魔鬼城大门口转了一会,就到马路两边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拍油田,那一排排尉为壮观的磕头机(抽原油的油井)。 拍了一阵子照片,我们又开始检起了玉石(实际上是ー些玛瑙石,当然也可能碰到金丝玉)。白合与长弓还收获不小呢!捡到了几块成色不错的玉石 (乌尔禾魔鬼城ー带盛产金丝玉和黄玉)。三点多我们继续前行。 这时,我们的车已行走了7个多小时,大家虽然兴奋着,然而肚子却翻江倒海地闹起了革命,真是不争气!车子拐进克拉玛依白碱滩拌面馆给从未来过新疆的百合品尝特色美食拌面。人和车吃饱喝足了,我们继续穿越茫茫戈壁滩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上奔驰着…… 傍晚进入北屯,一抹鲜红的夕阳突降在戈壁滩的地平线上,大家顿时兴奋起来,停车把美景收入镜中。 晚上群主安排我们住到了舒适的北屯明豪宾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就奔赴福海捕鱼节现场。 福海一年一度的捕鱼节,虽然零下20度,阻拦不了观看捕鱼现场的热情。人山人海,车山车海,看捕鱼节的车和人比鱼还多。
[size=18.6667px]
中午继续前行,傍晚到达布尔津,改乘当地越野车直奔禾木。 禾木的夜晚星空灿烂,银河、北斗、伸手可触,仿佛能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声。白天阳光明媚,早晚金山银山围绕在我们。房东说:“你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你们给禾木送来了久违的太阳”。
新疆的喀纳斯非常有名气,但紧邻它的禾木村知道的人就相对少一些,这里保持着非常淳朴的民风,有的村子仅十来户居民,过着原始的生活。可以概括为五个原始: 原始居住:住的是原木建造的木屋,用整根的大树四周砍平,一根一根摞起来成的屋子,屋顶尖尖的,冬暖夏凉、原始古朴、保持有图瓦人的传统特征,远处看起来颇有些俄罗斯的风格。虽然没有高大的通讯塔,没有密密麻麻的电线杆,家家户户有太阳能发电和电视电话无线接收器,真是环保,干净,幽静,宁静。 原始生活:维生素的来源是纯正的野果酱,因为夏天得天独厚的环境,满山的野果、野草莓,牧民用最原始的方法酿制抽果酱,味道纯正,丝毫不用担心防腐剂之类的侵蚀。肉食是牧民的最爱,家家户户有充足的风干肉储存,还有部分可以出售。 原始出行:冬天齐腰深的大雪覆盖大地,再牛的好车也无法行驶,只有牧民的雪橇是无敌的交通工具,简单原始但很实用,胆子大的游客骑马也挺好,要想驰骋恐怕有点难,马蹄从雪里拔出来一样艰难。走路也是一种很好的感受,沿着马儿踏出的印子小心艰难的前行能体会雪乡牧民的生活。 原始民风:我们一行七人跋涉了七公里来到禾木美丽峰。这个十来户牧民的村子与它的名字十分相称,美丽,宁静,安祥。男女主人全家人热情的一塌糊涂,进门的人就是客人,中华美德在这里淋漓尽致的得到体现。拿着当地民族水壶来给你洗手,热情的让进宽敞的木屋客厅,而且一直表示远道的客人要上座。主人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奶茶,野果酱,还有各种民族食品,摆满了一桌子。大家在这里把牧民的房前屋后看了个遍,把牧民家的生活问了个遍,把一桌子的美食吃了个遍,临走时只收了我们一百元钱,我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始风景:禾木村里没有建设所谓的新村,新房子也只有在旧址上按原有的风格翻新。在这里看不到一点点破坏环境的痕迹,说这里是世外桃园一点都夸张。 禾木村的居民以蒙古族(图瓦人)、哈萨克族为主。牧民嘛,肯定是放羊为主的!然而你错了,禾木的牧民不放羊,只养牛,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上百头的牛。 禾木村里有一座木桥,桥身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冰冷河水的侵蚀,看到了多少人间的喜怒哀乐,饱尝了多少风雨磨砺,显得是那么的古老敦实。 站在桥上看着河岸两旁,河水早已结成厚厚的冰面,只有中间小小的部分仍然弯弯曲曲的流淌着冰雪化成的雪水,冒着雾气,在河流的中央形成一条白色的丝带,流向远方。两边的鹅卵石被一尘不染的白雪覆盖成大片大片的雪蘑菇。这里的山是白的,水是白的,桥面是白的,屋顶是白的,炊烟也是白色的,只有河岸两边落了叶子的白桦树笔直笔直的像卫士,保卫着禾木的安宁。
白桦树的黑色枝头在白雪中显得那么的和谐、恬静,一步一个景,处处入画屏,一幅幅上好的中国水墨画随指而生。作为初涉禾木之冬的我们,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 走上观景台(其实就是禾木村对面的一个山头,不是人工建造)整个禾木村尽收眼底。古朴的山村景色在深深的大山里隐藏,给人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感觉。原始村落与皑皑白雪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成片的木屋,木屋里冒出的缕缕青烟,还有原木建造的牲畜围栏。落了叶子的白桦林,白雪皑皑的村子,在晚霞的映衬下,像抹了金子一样的富丽堂皇,用再华丽的语言文字也无法表示我们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此时除了啊的声音以外,就是照相机卡擦卡擦的快门声——记录着禾木村无以言表的壮观景色。 观景台上,男士们为拍摄美景忙的不亦乐乎。而我们几个女士们则尽情地呼吸着那带有甜味的新鲜空气,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互相追逐嘻闹,打雪仗,滚雪球,拍照留影,享受着冰雪的乐趣,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
在禾木美美的住了三天后,披星戴月赶往喀纳斯。老天也是很公平的,让我们享受了两个大晴天,也给点不ー样的风景。大雪大雾卷土重来,给我们的路途增加不小的难度。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观景的兴趣和心情,喀纳斯湖、观鱼亭、月亮湾、卧龙湾、神仙湾、喀纳斯大桥一个都不少的看了个遍,一幅幅素描画深深映入到脑海中。尤其是内地的朋友,乐的嘴上开花,使劲地不停地依依不舍地拍照录影。
[size=18.6667px]
回程的路上,路过五彩湾,这也是群主特意设计的ー个景点。他先把我们先送进五彩湾的影视基地参观,这里也是一个世外桃源,偌大的影视基地,竟然只有一个管理人。群主与他商量后,管理员把所有的门打开,让我们一一参观。我们一行人都当了一回导演,演员,摄像的角色,像模像样过了把名星瘾。
[size=18.6667px]
随后带进五彩湾古海温泉,让我们领略到了新疆冬季冰火两重天的奇特感受,洗去了一路风尘疲乏,精神焕发地返回乌鲁木齐,完成了涤荡心灵的北疆冰雪之旅。 最后要感谢“绿野征途户外”,让我们深切体验了户外徒步的乐趣。“绿野征途户外”领队非常有经验,不但旅途景点介绍风趣,详尽;旅途安全考虑周到细致;生活安排关心入微。本来自助旅途是不包含餐饮的,但是他们处处为群友着想,从乌鲁木齐出发时就带上了野外徒步炊具和蔬菜食品,每天早上都给大家做上可口的饭菜和热气腾腾的奶茶,让我们在旅途中享受到家的感觉,尤其是在禾木村,还拿出了新鲜的鸡蛋炒辣椒,令我们吃惊。 时间飞快,转眼六天的旅游结束了,虽然回来好几天了,喀纳斯,禾木的美景依然在脑海中回旋! 二〇一五年元月于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