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征途龙行天下 于 2015-2-23 11:46 编辑
忍不住要说说羊年春晚。就在很多人惋惜“四小鲜肉”缺席春晚、讽刺个别节目抄袭日韩作品、吐槽香港魔术师的表演水平与刘谦相比差了100个董卿的时候,我却要为今年的春晚点个赞。在我看来,今年的春晚是一种“突破式的回归”,是一种让讽刺回归艺术、用艺术反映现实的演绎。 比如反腐的话题,今年春晚涉及这一话题的节目有三个。开心麻花的小品《投其所好》,讽刺的是一位女科长扮演马屁精巴结领导,最终因为上班打球、睡觉等问题被撤职。周炜、武宾的相声《圈子》,讲述的是子女上学要靠圈子,去医院看病要靠圈子等诸如此类的社会怪现象,讽刺的“认识不同圈子的人好办事”的社会潜规则。讽刺尺度最大的当属苗阜、王声的相声《这不是我的》,讽刺的是一位领导经不住诱惑收礼之后,千方百计给自己找借口、绕弯子的故事,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相声本来就是讽刺的艺术,但是这么多年来,真正接地气、反映生活、讽刺现实的相声作品实在乏善可陈。特别是在春晚这个备受亿万人关注的舞台上,讽刺反腐的相声简直凤毛麟角,二十多年前牛群的《巧立名目》应该算一个,再后来的《打扑克》、《牛大叔提干》也多少沾点边。而今年春晚的三个语言类作品都将讽刺的矛头直指腐败和作风问题,尤其是相声《这不是我的》,讽刺尺度之大、涉及问题之敏感,堪称春晚三十年来之最! 讽刺回归艺术,反映的是社会的包容和开放。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老先生曾经说过:“歌颂真善美是正能量,讽刺假恶丑也是正能量,只有不怕批评、勇敢揭露,才能体现社会的自信和胸怀。”相声尤其如此,近年来在春晚的舞台上,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相声作品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作品讽刺不深入,锋芒不外露,回避现实,隔靴搔痒,讽刺的都是那些不痛不痒的小问题,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羊年的春晚上,一下子出现了三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类作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勇敢的举动,是一次让艺术回归现实的巨大突破。去年的全国文艺座谈会,在提到文艺创作时,特别强调文艺要接地气,追求社会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今,反腐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极为关注的话题,这就是当今的现实,这就是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如果连这种举国关注的事情都登不上春晚的舞台,那还怎么证明“艺术是群众的艺术、春晚是人民的春晚”呢?反复相声再登春晚,意义非同一般。首先,通过春晚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舞台,及时回应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老百姓也可以借用演员的幽默讽刺,表达自己对贪官污吏的强烈不满。其次,让贪官污吏和腐败行为在全国观众面前一一暴露,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一种邪不压正的社会正能量,在嬉笑怒骂中感受到社会的法治和公平,以此获得对正义精神的心理优势。其三,反腐作品能够获得官方支持和公众赞誉,表明了政府与腐败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说明反腐倡廉的行为已经形成了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反腐文化也开始成为新的社会主流文化。 反腐已经成为社会新常态,对腐败问题的讽刺也应该成为文艺创作的新常态。讽刺不应止于相声,还可以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形成,能够在更多层面、从更多角度反映腐败现实,剖析腐败根源,揭露腐败实质。反腐作品也不应止于春晚,还可以有更多的传播舞台,可以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农村,不管是大舞台,还是小角落,都应该吹响反腐倡廉的号角,努力让廉政文化实现全覆盖。{鼓掌}{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