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秋波波 于 2015-11-5 21:50 编辑
激情穿越火焰山 作者:秋秋 从报名绿野户外徒步群《激情穿越火焰山》的活动,心情是按捺不住的激动。火焰山可是有可敬可爱唐僧师徒取经的足迹,有美若天仙的铁扇公主,还有可憎可恶的牛魔王。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鹅毛大雪,现在还在继续的下着,铺天盖地,看不清道路,看不清前方,好像是说不是要去唐僧取经的地方吗?那里可是制造八十一难的地方,你们就先经历鹅毛大雪这一难吧。 风雪太大,从车窗里看不见路段两边,好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行驶,驾驶员只能靠着雨刮器刮出一块玻璃看着前方小心的行驶。 新疆的天气就是这么神奇,可以说吐鲁番火焰山的天气就是这么神奇,过了吐鲁番收费站,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太阳高照,晴空万里,蓝天白云,好像是有第一难已经过去。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盛夏的时候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岩石表面热浪滚滚,红色的山岩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酷似一团团的火焰熊熊燃烧,火焰山的名字除了西游记故事的传说以外还有这个原因吧。 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火焰山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深浅不一的皱褶,平行的排列着,延绵数百公里红色的山岩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格外的巍峨壮观。我们就在这么雄伟的火焰山下 留影
通往火焰山的道路修成了高速公路,结束了骑马走路的时代。 火焰山夏天时候的时候地表温度可以达到80度以上,常年基本没有雨水,极度的高温加上极度的干旱使火焰山的地表植被和动物极为罕见。正因为如此,没有人会在夏天攀爬火焰山,来观景的游客也最多是在山脚下逗留片刻,要想深入山中一睹火焰山的真容,那就只能像我们这些驴友一样冬天前往了。 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火焰山山腹深处形成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沟壑里的土壤有点像沙子,表面好像有一层硬壳,但是一旦脚踩上去会很松软,裸露出红色的沙尘。 汽车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行驶,来到了火焰山徒步地点,准备活动过后,大家在领队“尘埃落定”的带领下精神饱满地,意气风发地,不甘落后地、急不可耐地出发了,收队“跟我走”则在队伍的最后,随时处理遗留的事情。 刚进沟口没有走多远,就是一个很陡的坡,路很不好走,走得很吃劲,人的距离近的话前面人脚带起的土会扬起到后面人的脸上,离得远的话,后面的人有需要前面人的帮忙。而所以进度比较慢。 群主尘埃落定很有经验,指挥着群里年轻力壮的人先上去,再把腿脚不利落的人推拉上去,将大家的距离稍微隔开一些,有秩序的一个接一个的往上爬行。 艰难爬上大坡后,就拐了一个大弯,拐过这道弯接着又是另一道弯,眼看弯拐过去了却又要再爬一个坡,一路上沟是越来越深,路是越来越窄,窄到就算一个人通过,还要侧着身体,吸着肚皮,使劲往过挤才能艰难的通过。整个山体就像用刀斧劈开一样只能看到一线天,你想要超越到前面去那是不可能的,颇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滋味,领队和收队之间必须靠对讲机才能进行联络,几十人的队伍在照片中只有三三两两的感觉。因为实在没有一个角度可以看得远一些。 刚开始我还算计着爬过几个坡了,拐过几个弯了。结果是十米一个弯,五米一个坡,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弯弯曲曲,沟沟坡坡。 光线越来越暗,越走越难,好像走到了路的尽头,抬头一看面前被两米多高九十度直角,五十厘米宽度断崖阻拦。整个队伍只能原地停下了。有个浙江来的老驴,自告奋勇的在领队的帮助下率先登上去(有照片为证的哟),然后他在上面用绳子拉,领队在后面托举着每一个人缓缓向上面运送者每一个驴友。领队的正确指挥下,在浙江驴友的帮助下,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一段。等大家都上去以后之间浙江驴友浑身已经湿透了,头上冒着热气,脸上流着汗水,身上沾满了红土,活像一个当年的孙悟空。
虽然浑身沾满了火焰山的红土,但是看见自己从落差最大、最窄、最呛、最危险、最难走的地方走出来了,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山顶的灿烂的阳光,看见了层层叠叠山体通红的火焰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地发着金光,我们好像置身于金山之中,显得每个人都那么的辉煌,那么的富有。瞬间刚才的疲惫、艰辛、困苦、都化为乌有。每个人尽情地欢呼、雀跃、拍照留影 大家认识的、不认识的、老的少的铺开防潮垫围坐在一起,拿出在家准备好的各种饭菜,相互品尝着美味佳肴。 领队跟我走,给我们做了也蘑菇汤饭,在劳累,和寒风中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是多么的惬意,温暖。领队不但要走同样多的艰苦的路程,还要负重抗上水以及做汤饭用的食材,才能让我们享受到如此温馨的关怀, 饭后每个人都没有忘记拍上一张显示自己风貌的照片,留作纪念。领队的包里还装上了婚纱。在荒芜人烟的火焰山上照上婚纱照片。 经历了几个钟头的劳累,穿越一圈出来也就十来公里,中途还可以喝水,吃饭休息。可是当年吴承恩笔下的师徒西天取经路过这里的时候,实实在在是用脚步丈量着火焰山的整个长度;使用每个人的身体体验着火焰山的温度。用肩膀扛着生活用品的重量。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难。他们有路途艰辛、有物资匮乏、有炙热难耐的高温、有身体的超负荷工作、还有妖精的阻拦、所以完成火焰山的旅程好多时候要借助神仙,借助想方设法弄来的铁扇。 不知吴承恩笔下的这些神仙现在在何方,能否看到我们的今天,在火焰山这么艰难困苦的地方,他们当年一个筋斗十万八千的幻想我们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且有这么一群人踩在他们当年,困苦、磨难、艰辛、艰难险阻经过的取经之路,当做了一种时尚的锻炼身体、激情穿越、磨练意志、消除脂肪的一种休闲娱乐形式。神仙们有些什么感想呢。 虽然都很劳累,有的磨破了脚,有的在山体盛蹭破了衣服,但是大家脸上的笑容可以说明每个人都很有收获。尤其是唐僧师徒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战胜困苦的精神得到了发扬。 2005年春节于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