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23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正月初九闹社火 5万群众参加浚县民间社火狂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 02: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是农历正月初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民间社火正式开锣。河南商报讯(记者 高瞻展/文 侯建勋/图)

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16支民间社火队上街表演,约5万群众走上浚县街头,参加这场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狂欢。

正月初九闹社火 5万群众参加浚县民间社火狂欢

早晨5点半,化妆师为睡眼惺忪的小演员化妆

正月初九闹社火 5万群众参加浚县民间社火狂欢

昨天是农历正月初九,一年一度的浚县民间社火正式开锣。这场民间盛会将持续到正月十六,首日便吸引了约5万群众参加

正月初九闹社火 5万群众参加浚县民间社火狂欢

背阁小演员“上架”后行动不便,家长得把她抱下楼

正月初九闹社火 5万群众参加浚县民间社火狂欢

来欣赏踩高跷表演的人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昨天早晨5点半,75岁的王爱英老人和5名同伴就开始忙活,给睡眼惺忪的孩子们化妆:女孩儿铺白粉底、打红眼影、描黑眼线,可以扮穆桂英或白蛇;男孩儿脸上涂金色或黑色油彩,是孙悟空的扮相。“这可都是 ‘背阁’的主角儿,不少观众就是奔这个来的。”王爱英说。

从上午8点开始,社火队便陆续在县城的文治阁会合,沿东大街出城,终点是大伾山半山腰的吕祖祠门口。

10多米宽的浚县黄河路,挤满了来“赶会”的人。社火队走走停停,清一片场地,放一挂鞭炮,敲起锣鼓,演上一段节目。

杨先生从上海赶来观看社火,在人群中挤得满头大汗。在他看来,浚县社火就像巴西的狂欢节,人们在脸上涂了油彩,处处都透着热闹劲儿。

“社火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人们敲锣打鼓,演出节目,祈求神灵庇佑,降福免灾。”浚县文化馆负责人张福斌说,浚县社火至少有16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等到正月十六社火结束,社火队员们生活也将回归正常:抹大金脸扮南天老君的魏晓龙,又该去照料自家的服装店了;抹小红脸扮蓝采和的宋帅,又该去修理水电了;在“背阁”上扮穆桂英的李心怡,也该回到课堂上课了。 (线索提供:徐朝广)

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02: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02:02:59 | 只看该作者
2月27日农历正月初九,浚县民间社火表演在大伾山上举行。上图为斗狮。下图为高跷“扑蝶”。本报记者 李国庆 摄


  浚县“正月古庙会”社火表演拉开帷幕

  2月27日农历正月初九,浚县的民间社火表演在大伾山上举行。当日,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的浚县“正月古庙会”社火表演拉开帷幕,当天虽然天气阴冷,时而还有雪花飘飘,但群众社火表演的热情不减。

  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时期,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持续到二月二。按照浚县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九,周边群众要到大伾山朝拜,而民间社火表演是其中一项隆重的祭拜活动。这也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浚县民间社火” 的表演时间。全县每个行政村几乎都有项目,表演内容各具特色,经千余年而不衰,被国外民俗学者称之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本报记者 李国庆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02:04:21 | 只看该作者
晨报讯(记者 席蕊)“快看,那个踩高跷的演员比我还小呢,走得却很好!”2月27日(正月初九),在浚县大伾山吕祖祠前,来自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的高跷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扭秧歌、划旱船,锣鼓喧天;踩高跷、舞狮子,腾空而起……每一个精彩的动作都赢得了叫好声。

  当日的浚县城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民间社火巡游表演吸引了大量本地观众和外地游客。这一天,县城周边的村庄、社区共计30余支社火队伍亮出了自己的绝活儿。


  上午8时,文治阁,十余支社火队已摆开架势,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把他们紧紧围住,人声鼎沸,震耳欲聋。“东街的秧歌、北街的背阁、北关的小竹马、顺河的高跷、纸坊街的花船、东关的舞狮那都是一绝,每年都看,每年都看不烦。今天我6点多就来了,就为占个好位置,一饱眼福。”来自浚县王庄镇的张先生提起社火表演赞不绝口。

  “赶紧来看,东关的狮子出来了!”人群中一阵欢呼。只见由狮子头、狮尾组成的单狮在长30米、高3米的桩阵上,腾、挪、闪、扑,时而回旋,时而飞跃,很是精彩。

  对于社火表演,年轻人爱看,老年人更是场场不落。浚县张金泉的老伴儿患有老年痴呆,但她看到精彩处也会笑出声来。“每年都来看这些传统表演,图的就是这个热闹劲儿,图的就是有年味儿。”张金泉说。新乡摄影爱好者:

  为了拍到好照片

  凌晨两点去赶庙会

  □晨报记者 席蕊 王风娇

  浚县庙会上的社火表演不仅吸引了大批游人、香客,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来自新乡的陈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本来想正月初八晚上到浚县,可当天加班时间太晚了,就正月初九凌晨来了。

  “我们这帮摄影迷正月初九凌晨两点就从家出发了,凌晨4点到浚县城,我是第一次来,真是大开眼界了。”陈伟说,他和朋友一到浚县就去了北街社区居委会,原本觉得时间还早,没想到那儿早已是灯火通明了。

  陈伟说,他之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浚县庙会的盛况,到了现场才感叹真是不虚此行。一些同行早就到了,‘长枪短炮’支满了屋子。演员们都在化装,很有意思,还有一些高难度表演的演员正在热身,年味儿特别浓。”

  “大伾山上的社火表演更赞了,我们去得有点儿晚,最佳摄影地点都被观众占了,但还是拍到了很多让人叫绝的场景。下午,我们准备去庙会上转转,听说浚县的小吃也挺出名的,明年一定还过来。”陈伟高兴地说。逛会老人:

  拉着老伴儿的手

  看了一年又一年

  □晨报记者 席蕊 王风娇

  2月27日上午,记者跟随表演队伍从浚县东大街经过时,被两位老人深深吸引。那位年迈的老先生紧紧拉着老伴儿的手,边带路边和她说笑。

  这位老先生名叫陈书里,今年85岁,来自浚县善堂镇陈村,他老伴儿比他小3岁,夫妻二人每年正月都会来看表演,今年也不例外。“年纪越来越大了,走路也不方便了,年轻时我俩有时候走路来,有时候赶毛驴车来,后来坐公共汽车来。”陈书里说,年轻时赶庙会,那时物资匮乏,来城里能买点儿梨膏糖、薄荷糖、甘蔗什么的带回家就美得不行。

  “前面是你最爱看的扭秧歌,那年你看过后回家还给我扭呢,你说你也想跟着人家扭。”陈书里指着前面的表演和老伴儿说笑。

  陈书里说看这些表演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原来没有电视机,看表演就是最隆重的娱乐活动,老伴儿爱美,喜欢热闹,他们每年都来,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两个人身体都不太好,出不了远门,正月里来城里赶个庙会就是最幸福的事儿了。

  “你拉紧我的手,人太多,别挤着你,去前面看踩高跷。”陈书里一边招呼老伴儿一边在人群中开路,他说年龄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看几年社火表演,但拉着老伴儿的手,能看一年是一年。师徒上阵踩高跷

  □晨报记者 王风娇 席蕊

  来到浚县庙会现场,提起高跷表演,卫溪街道办事处顺河社区的高跷可谓是一绝,他们的表演不仅有独特的人物造型,演员还在高跷舞步和剧情设置上别出心裁。

  李玉杰今年演的是“落魄公子”一角儿,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因为他从10岁开始上庙会演出,如今整整13个年头儿了。你看,他身着演出服,脚踩70厘米高的高跷,脖子上挂着酒葫芦,随着锣鼓声迈着舞步,葫芦里还不断有水滴出,满脸得意的表情把一个落魄公子的形象演绎得出神入化。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李玉杰身旁还有个小个头儿的“落魄公子”,踩着高跷与李玉杰表演着相似度极高的动作。“这是我徒弟,现在归我带,以后就接我的班了。”趁着李玉杰休息的空儿,记者上前采访,原来那个小个头儿的“落魄公子”叫张冰震,是李玉杰两年前收的徒弟。

  “我想多带他上几次会,以后我表演不了了,这孩子就能顶上。”李玉杰说,他们村的高跷表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不能让这一民间艺术失传,村里的年轻男孩儿都很乐意学习这一绝活儿。参加背阁表演

  10多个年头儿的王天明:

  背上的娃娃

  临阵离场,他仍

  坚持走完全程

  □晨报记者 王风娇 席蕊

  46岁的王天明参加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北街社区组织的背阁表演已有10多个年头了,今年他负责背起的是“梁山伯”。

  2月26日下午,当记者见到王天明的时候,他背上扮演梁山伯的小朋友因为临阵怯场一直在抹眼泪,那个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撤离了现场。此刻,临时找小演员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就在所有人认为王天明会就此放弃表演的时候,没有阁可背的王天明还是参加了全程表演。

  “孩子年龄小,免不了个别人临上场出状况,但我是个大男人,哪里能临阵逃离呢。即使背上没有阁,我也得好好表演,当个‘备胎’,万一有人需要帮忙,我还能顶上去。”王天明说,参加背阁表演的孩子年龄普遍偏小,有的才两岁多,大冷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化装了,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天明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每次他都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大过年的,大伙儿就是图个热闹,谁也不会计较什么。”他笑呵呵地说。

  王天明的女儿也曾参加过背阁表演,如今年龄稍稍大了些,个子高了,体重也升上去了,背起来比较困难,这才不参加了。“俺妞儿第一年参加表演时哭得和泪人儿似的,我们这儿讲究一上阁就是3年,3年后不让她参加了,她还哭着说想参加。”王天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1 15:5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