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学增文李康摄影 阅读提示|元宵节一过,羊年春节宣告结束,同样进入离别时分的还有寒冷的冬季。今天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降临,除了雨水增多,气温也将开始迅速回暖,暖意融融的春天已近在咫尺。正月十五过后,绝大部分人都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学习中,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离)的习俗,预示着新的一年学业、事业兴旺。 节气由来春雷响万物长 作为羊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节气,惊蛰在今天5点56分准时来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意思是说度过了漫长的冬季,春雨响雷的到来将把冬眠几个月的生物们从睡梦中唤醒,“春雷响万物长”,花草虫鸟重新活跃起来。但是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讲,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关于惊蛰,鲜为人知的是它形成时并不是这个叫法,而是称为“启蛰”(至今日本仍沿用),在汉朝皇帝汉景帝(刘启)年间,由于避皇帝名讳,启蛰被改为意思相近的“惊蛰”。后来更朝换代,但由于惊蛰更符合人们的直觉,因此一直延续下来。 气候特点雨水多气温升 处在冬春之交,要说惊蛰最明显的气候特征莫过于一个“惊”字,而惊的源头就是滚滚春雷了。不过,作为中原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惊蛰,但离春雷始鸣的时候还要一段时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一般来说,南方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初闻雷响要到4月底了,“惊蛰始雷”的说法与沿长江流域地区比较契合,河南处在两者之间,所以要想听春雷,还要稍等上一段时间。现代气息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雷伴雨行,既然有雷,那必定少不了雨。实际上,惊蛰过后,降雪已经已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贵如油”的春雨,这一时节各地的降水开始增多,为小麦的收成而蓄力。 民间习俗祭白虎化是非 惊蛰作为一个以变为名的节气,也形成了许多习俗流传。其中一个就是“祭白虎”。在我国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之烦,引致百般不顺。 所以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以脱离是非缠绕。在香港、广东一带,这个习俗则演化成了“打小人”,也是用纸粘制小人,然后驱打,寓意脱离霉运。 在惊蛰,另一个在民间流传的习俗则是吃“梨”,由于惊蛰前后春节结束,很多人要离乡背井去讨生活,吃一个“梨”,既代表了和亲人的分离,也蕴含这一年中一路平顺,事业兴旺。今天能吃上一个梨,也算新的一年讨了个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