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翼马这个牌子不太熟悉,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购入了姨妈的摩羯800G,价格优惠性价比还比较高,2014年偶然的机会下收到一条AEGISMAX翼马95%白鹅绒羽绒睡袋,感觉还不错,测试一番 官方参数 详细评测 一见钟情之初体验: 首先说说无与伦比的大小以及重量,虽然知道该睡袋不是太大,也不是太重(没什么概念),但是收到之后还是有些惊讶,羽绒睡袋可以做的居然可以和一般抓绒睡袋大小一样,很是吃惊…… 睡袋打包未压缩和压缩后的大小对比,再来一个清楚一点的具体尺寸 打包收紧之后的大小大致为22*13cm,(什么没有概念……好吧,找六个易拉罐然后垒成两层,每层三个就差不多了) 之后是裸重以及打包后的重量,分别是500g以及525g(还有没感念?上街买一瓶康师傅纯净水550ml,比那个还轻点) 之后是尺寸,展开后长款为183*133cm,折叠之后宽度变成了70cm,(这个2*7好像是14,我承认这个是我拉展的……实际考虑到蓬松度的问题这个应该是65cm左右的宽度) 睡袋的另一个指标为充绒量以及蓬松度,这个对于新手的我来说太难了,还是给大家看个充绒的均匀程度吧 横看竖看都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拍照的时候发现左上方那张图有一道超级亮的光道,确实,那个就是拉链的外置,看到这个我就开始担心的这个拉链是否能阻挡热量的流失了,期待考验吧…… 测试地点: 山西省忻州市陀罗山,陀罗山位于忻州市的西北20km处,最高海报1500m左右,前山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旅游景点,这次测试地点为后山。线路起点为邢家山村,上山后埋锅吃饭睡觉之后原路返回。 美丽的小山村,留存人后也仅仅不到百人,连续两天的中雨将这里的绿意激发出来,算是世外桃源 先来几张风景照吧 天空中偶尔飘着毛毛细雨,到山顶之后找到一块合适的露营地,老天也在帮忙,雨停了,赶紧搭营造饭,可惜好景不长连一锅水都没开就又开始下雨了 言归正传,测试睡袋,从压缩包中打开,扔到帐篷里,吃完饭后睡袋已经很饱满了,羽绒睡袋还是尽可能的提前打开,使其羽绒中间的空气充分填充,这样才能使羽绒睡袋达到最佳状态。 晚上十点,帐篷内的温度为12.3℃,在喝了口开水之后担心拉链处流失热量,于是将包压在上面,希望能起点作用。在露营睡觉前,尽可能的做一些运动,保持身体发热但不出汗的效果是最好的,另外也可以饮用热水来使温度提高,要知道再好的睡袋也只是隔绝温度而非制造温度。钻入睡袋之后,因为热水的缘故身上开始发热,感觉到睡袋里很热,将拉链拉到一半,过了半小时之后温度开始正常,遂拉紧拉链,将绳子抽紧,慢慢入睡 一夜无语,早上五点四十五就醒了。一看手表,当时的温度为14.4,因为翻身压倒睡袋下面,不知道是否影响到了温度的测量,醒来之后感觉脚下有一丝凉意,但还能接受,身上倒是热乎,可惜耳朵也些冷,下次应该带个头巾或者薄一点的抓绒睡觉 总结: 1.温标 总体感觉着个睡袋的舒适温标应该是在8~15℃(个人有些怕冷,尤其是脚),因为拉链没有密封也没有阻挡物所以脚下略冷,希望下次能考虑加一个挡风条以及帽子 2.大小,我身高190cm 体重95kg,腰围1m,在睡袋中感觉良好,没有贴别压迫的感觉,所以低于这个体型的可以完美使用,要是再低一点可以考虑将下方折回这样拉链部位就压在脚下,会增加一些温度 3.气味,这个是朋友问到的,水袋一回来我就放在了翼马赠送的保存套里,凉了足有半月,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没有闻到什么特殊气味 4.其他,这个主要想说外面的压碎袋,因为一路防雨罩也没有将雨水淋进去,没什么感觉,但回家后考虑到这个问题,就做了个测试,发现压碎袋不防水,这个如果是连阴天的话羽绒可能会受潮,多日的阴雨更会打湿,打湿后的羽绒还不如棉睡袋了,希望厂家考虑换一个防水的,另外解决方案就是将其打包之后和衣服一起放入防水袋,这样足以保证睡袋的干燥
该贴已经同步到 liu_xin44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