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驴行记 于 2015-4-15 16:58 编辑
【活动时间】:2015.4.25-26
【主办单位】:武汉驴行记户外
【集合信息】:25号早上8点武汉剧院,8.20徐东销品茂老房子旁加油站(迟到罚款,报名后告知领队集合点) 为不耽误大家时间,迟到罚款,迟到10分钟以内10块,15分钟以内50元,超过15分钟以免耽误大家时间,发车,定金不退,迟到罚金用与群年饭使用.
【报名方式】群内报名:
武汉驴行记户外(2群)-125171282
武汉驴行记户外(新开4群) 131468977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武汉驴行记户外
【活动地点】:安徽
【活动内容】:漫游安徽三合古镇-皖西大裂谷探险2日游
【出行方式】:包车
装备要求 :旅游鞋,背包+相机+路餐+水+换洗衣物+各类优惠门票证件
【大致行程】 :
8点出发 中午2点左右到 三河古镇,放下行李
游玩三河古镇 住三河古镇 D2 早上8点出发 10点到, 皖西大裂谷游玩
下午1点到 明清古街 在小镇用餐,游玩古街
3点开始返程 7点左右到武汉 【线路难度】:休闲
【活动人数】:限38人 【报名截止】:24号晚上
【活动费用】: 每人380(4.20号提前报名340)
【活动优惠】:
优惠1:普通会员350,参加过本群一次5天以内短线活动人员,并关注本群微信公共平台,就算会员,以后都是会员价
优惠2:VIP会员340,参加过本群5天以上长线活动人员,就算VIP会员(只限本人,带挂算会员价)
优惠3:会员带挂人员,加群后,扫描 驴行记户外微信公众平台并关注本平台,也算会员价,PS:不关注,不算会员价哟,关注后记得把关注名发给左左,我这里后台有记录,看到记录才算会员价,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武汉驴行记户外 )
优惠4:以前没参加过本群活动的新人,如带挂超过4人,(4人包括自己)加群后,扫描 驴行记户外微信公众平台并关注本平台,将报名人员全部算会员价,PS:不关注,不算会员哟,关注后记得把关注名发给左左,我这里后台有记录,看到记录才算会员价,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武汉驴行记户外 )
【活动费用包含】 :
2天正规旅游公司大巴往返包车、司机劳务费,停车费、活动组织费+共用药品+领队通讯费+2天保险费+住宿 等。
【费用不包含】:
2、自理门票:大裂谷门票(门票70团体65,需提前预定,要订票的提前通知领队) 3、全程餐费自理,现场AA 4、一切未在“费用包含”内注明的费用。 【活动奖励】:
1:凡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分享本活动人员,截图给领队,奖励户外头巾一条(限本人)
2 :凡参加活动人员游玩回来后,在本网站发布不少于300字图文并茂的游记人员,除享受会员价外,下次活动再减10元,作为奖励
【活动纪律】:集合登车后,我们就将是一个团队,任何时候要以团队的安全与利益为中心主体,我们每一位出行成员都有义务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旅途中互相帮助,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展示团队精神,户外精神。
在旅途中,任何时候要遵从领队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有事一定要和经过领队同意,不得与本队成员或它人发生矛盾,出现问题大家互相商量,提出自己看法和建设性意见。地球只有一个,请大家随身携带垃圾袋,请不要将不可降解垃圾随手丢弃,注意环保。
《驴行记》户外活动公约
凡报名参加者必须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如要参加,须由其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代理签署本声明书,并负责保护其人身安全,以下为参加活动全体人员自愿签署条款:
一、本人自愿参加此次活动。
二、本次活动有可能带来的任何危险,本人已经完全清楚,并自愿承担意外的发生带来的任何后果。
三、对于本次活动的队友,互相无任何人身安全保障义务(负有法定监护义务的除外,其义务仅限于被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如发生危险,与其他共同参加活动队友无关。
四、对于活动中需要队友必要的协助,我仅享有请求权的义务,全体队友不具有必然的协助义务,由于队友自愿协助行为致使本人受到伤害与协助人无关。
※ 注意事项: 1、本活动不是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沿途有部分地方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有恐高症的朋友请勿参与; 2、本活动属于非正式的旅行团队,沿途注意安全,旅行中出现意外产生的经济责任由所购保险承担; 3、请大家途中注重团队精神,沿途互帮互助,注意环保,人手准备一个垃圾袋将不可降解的垃圾随身带走; 4、不符合或认同以上3点条件者谢绝报名 【行程亮点】: 三河镇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古称“鹊渚”,地处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距合肥40公里,是安徽著名大镇之一。 皖西大裂谷 这里是大地的伤痕,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在挤压和撕裂的阵痛中,锻炼出天地的造化,成就中国版图上独一无二的裂谷地貌,世所罕见的地 质特型。
明清老街,随处可见铁匠店、纸伞厂、缝纫店等手工作坊,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最为醒目的是老街转角处卖油纸伞的老店,久违的油纸伞,涂上明艳的色彩,引人无限遐思。从事这些手工艺的多为老人,满脸沧桑,神态安详,与老街的风貌浑然相融,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远古”的明清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