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face="Arial">一直在看关于灵山事件的帖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对夏子的遇难表示深切的哀悼。<br />
舆论对这件事表示强烈遣责。要求领队负责。虽然有免责协议,但是凭心而论,领队也难脱干系。<br />
我本人领队登过延庆的几十座山峰,每次都是提心吊胆,但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是带队去了,虽然也出过危险,幸好无恶性事件发生,灵山事件给我们敲了警钟,登山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要出人命,必须严肃对待。<br />
登山过程中易出现的事故有:滑落,迷路,体力不支等。<br />
我本人带队过程中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也出过很多问题。这里我对自己参与过和和自己组织的登山活动的经验总结一下,给大家以借鉴。<br />
登山过程中失足登空的事情我们遇到过,幸好没有出现大事。<br />
那次环保局组织登海坨山,我不是组织者,活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走到蔡平山洞那边去了,而大家谁也没有察觉,更不好的情况是前队往前抢,和后队联系不上了,山上又没有信号,后队发现走错了,要折返,和前队联系不上,前面一个人独自登上了海坨山,而后边的人却在原地等待前边的人回来,大家心中都很焦急,天色将晚,领队都要发出救援信号了,这时那个独自登山的人从山上下来了,结果一天大家谁也没玩好。从中得到一条经验,一定不能分兵,切忌一个人单独行动。此后我坚持登山不分前后队。前队要等待后队,一个也不能少。<br />
那次上石峡,酒酒带了小女儿,结果走了荆棘路,大家轮流背孩子,回来时走错了路,钻了林子,把孩子挂了脸,不得已返回。这回得到一个教训,上山要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一定不能带小孩。小孩的体能、兴趣、意志品质都成问题,登山是一种艰苦的运动,不是逛公园,不是休闲。<br />
一次上海坨山,把司达一家拉下了,司达还带着个孩子,原以为他不上山了,谁知道却坚持上去了,回来时迷了路,在丛林中钻了半天才回来,还过了断崖。这是组织者的失误,由此得到一个教训,就是每次活动一定要安排一个负责任的收队,体能不行的回去一定要让收队知道。<br />
去马鞍山,带了四十人的队伍,延庆二十,北京二十,有很多不熟悉的,不相统属,有人抽烟,结果走错了路,误入冰河,不得已返回,那次要是走对了路,也不行,很多朋友没有登马鞍山的体力,说不定会出事。由此得到一个教训,登山队伍一定不能过于庞大,不熟识的人一定不能过多,不则难以管理,容易出事。<br />
去太安山赏杜鹃,去了三十人,太多了,管不过来,成了放羊,回来时走错了路,到了断崖上,幸好又寻到路回来。<br />
今后出行,得到几条经验:<br />
登山探路一定要带卫星定位设备和地图,必要时要请向导,以防迷路。<br />
去过的地方可以多带些人,登高山探路,强度大的活动一定要对队员严格挑选,体能、经验、技术不到位的一定不能让去。<br />
轻装出行一定要规定一个适当的关门时间,到天黑一定要回来,要留下足够的备用时间,以防不测。<br />
参与者一定要买保险。出了问题好有赔偿。</fon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