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52979|回复: 1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蜱虫(草爬子)的预防和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8 20:04: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伊冬 于 2015-4-8 20:23 编辑

春季到了,万物复苏,是我们大家踏青的好季节,但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蜱虫






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截至2011年6月份,中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蜱(pí)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草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蜱虫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个部份。

卵和孳生地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宿主关系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吸血习性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200种,鸟类120种和少数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 倍。

分布与活动

硬蜱多分布在开阔的自然界,如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而不同蜱种的分布又与气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如全沟蜱多见于高纬度针阔混交林带,草原革蜱则生活在半荒漠草原,而微小牛蜱分布于农耕地区,如大别山区见于牛身上的牛虱。在同一地带的不同蜱种,其适应的环境有所不同,如黑龙江林区的蜱类,全沟蜱多于针阔混交林带,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则多见于林区的草甸。软蜱栖息隐蔽的场所,包括兽穴、鸟巢及人畜住处的缝隙里。

蜱类寻觅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柱寻觅宿主。

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宿主的活动,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散播起着重要作用。

蜱虫的危害介绍:

直接危害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

传染过程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蜱虫咬后的临床特点介绍:

1、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2、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3、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4、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5、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蜱虫的防治方法:
1、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4、蜱螫伤预防治疗: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个人特别注意要防护的: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不要误将蜱虫带回家中。


点评

注意点 吓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1 09:41
涨知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0 23:39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0 10:51
可怕的虫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23:45
长知识,增学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21:47
恐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18:22
长知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17:49
好知识,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9:53
好文章!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9:32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8:16
非常有益的帖子,收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8:15
学习完有很大收获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8:04
学习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7:16
好知识,分享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6:51
感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0:11
好文,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3:43
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3:09
学习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3:01
好文,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3:01
知晓注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2:52
很好的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2:01
好知识,分享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1:48
我就差点被咬了,吓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1:34
很好的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1:32
学习 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1:29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1:05
钻肉里,挺吓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0:47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0:47
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0:46
户外也得注意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0:28
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0:28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20:25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4-8 20:25: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点评

下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0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4-8 20:26:49 | 只看该作者
草爬子的预防和治疗,精彩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4-8 20:28:07 | 只看该作者
好吓人,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4-8 20:28:15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4-8 20:28:52 | 只看该作者
户外也得注意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4-8 20:31:50 | 只看该作者
   学   习   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4-8 20: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4-8 20:32: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4-8 20: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