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1.17em]原链接:清明节蜜蜂峡谷事故报告 - 盗版岩与酒 - @mrz
由于酱酱的账号注册时间不够,发帖有限制,因此代发:
发生时间:4月4日下午1点左右
攀登者:欧阳
保护员:酱酱
事故线路:白河蜜蜂峡谷岩场的北壁(上山方向右手边)
事故经过:
这几天和许多岩友讨论了这次事故,大家有许多疑问,所以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问题,在事故报告重尽量描述的详细一些:
4月4号一早,我、欧阳和几位朋友一同来到白河蜜蜂峡谷岩场的北壁,欧阳首先爬了两条5.10 水平的线路进行热身,on掉了其中一条10B左右的线路,状态感觉良好。随后,他开始顶绳攀登岩壁西侧的一条屋檐线路(即发生事故的线路),主要以试动作为主。去年,他已经先锋这条线路若干次,均未红掉。
事故当天,他首先常试从右侧上,侧身挂第二把快挂,然后劈叉返回线路。但由于这个劈叉动作跨度太大,他觉得增大了红线难度,于是又尝试了从挂片下方正上,使用挂脚动作,摸头顶上方的一个小平台。正常情况下,他可以在摸到这个小平台之后挂快挂,这也是他去年磕这条线时使用的方法,但非常费力,挂快挂会加速他力竭,导致去年磕线那天他一直没有红掉这条线路。事故发生那天,欧阳从挂片下方正上的攀爬方式做的非常流畅,所以,他当时对自己能红掉这条线是比较有信心的。
稍事休息后,我们一起去看另一人先锋旁边的青藏线。看了一段时间,我就催促欧阳去红掉屋檐,当时欧阳想等攀爬者下来之后自己再爬一遍青藏线,然后再去红屋檐。我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体力,所以叫他先去红线。于是他和我一起来到屋檐底下准备攀爬,两人都没有戴头盔。
在爬线之前,欧阳对我说:“我就挂脚正上,过了难点之后再挂第二把快挂。”我回复说:“好。”我认为这次沟通是发生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俩都对欧阳的攀爬能力非常乐观,导致我后来发觉危险的时候没有出声提醒,更不要提制止了。
第一把快挂很简单,挂得很轻松。但在挂上第一把快挂之后,欧阳做动作出现了迟疑,没有他顶绳试线时爬的那么流畅。小平台后的两个手点都不是非常好的手点,然抓住后需要上脚大发力再摸头顶上一个大平台。我在他抓住两个不太好的手点并上脚之后,就感觉到他似乎有力竭的迹象,于是赶紧向岩壁地下移动,靠近第一把挂片,并把绳子收的尽量紧一些。欧阳的下一个动作将有非常明显的重心上升,绳子也不可能太紧,大约在胸前微微垂下的样子,我也没有低头看,所以只是感觉。
这时,他做了发力摸大平台的动作,但是他没有像正常情况下出右手,而是出了左手。第一下他拍住了,马上,他又调整了一下。就在这次调整之后,他力竭冲坠了。(我当时只盯着他的手,没注意脚,但我感觉不是脚滑了,而是手控制不住了)
发生冲坠时,我站在地面上靠近第一把挂片的正下方,位于屋檐里面,而欧阳已经翻出了屋檐,绳子在第一个保护点之后斜向上方延伸。这个位置也让我对绳子长短的判断出现了误差,我觉得虽然欧阳距离保护点的距离有些远,但如果我把绳子收紧应该能保证他不落到地上。他冲坠时,我右手迅速抬起收绳,但感觉在我收绳的同时就听到了欧阳落地的声音,绳子完全没有吃上力。当时一切发生的太快,事后又是一连串惊吓,我也不能准确回忆那一瞬间的事情了,希望目睹了事情经过的岩友一同来讨论。
这就是这起事故的全部经过,我结合了当事人的意见和现场其他岩友的描述写下了这个总结,但是主要还是以我个人记忆为主。如果不是我跟欧阳事先沟通过,知道他要在过难点之后再挂快挂,我在看到他大发力摸大平台之前的动作表现和距离保护点的距离,我肯定会制止他继续攀登,至少我会提醒他“这样有些危险”。
需要强调的是,欧阳从来没想过要跳第二把快挂直接挂第三把。按照我们事先的沟通,他会摸到大点后弯腰挂下方的第二把快挂,然后继续攀登。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当时没有对线路有清晰地认识。距离上次欧阳爬这条线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而事故发生当天他只爬了一把这条线,还是顶绳跟攀,我俩都对快挂的位置没有精准的判断,我们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过难点之后其实已经距离第一个保护点太远了。轻视线路是我们犯的第一个错误。
其次,事后反思,我觉得我在欧阳冲坠时没有用力下坐或后撤,相反,我下意识地挺腰抬手收绳,向上挺腰这个动作肯定是错误的。一位资深岩友告诉我,当时我应该马上撒手,做抱石保护。正常情况下这样做肯定是正确的,并且也得到了其他老岩友的肯定。但对于我们这次事故来说,这样做的前提是我站在欧阳的后方,可当时我为了缩短我与第一个保护点的距离,减少他冲坠时对我造成的拉拽(欧阳比我重约20斤),我已经跑到屋檐里面去了。
事故发生后,欧阳出现了约一刻钟的昏迷,苏醒过来后没有短时记忆,走路摇晃,双眼无法聚焦。经过几天的恢复后,他仍想不起来冲坠之后发生的事情。医院检查结果是轻微脑震荡,身体几乎没有外伤,就头部有些微擦伤红肿,没有出血,肩膀位置有淤青。
欧阳委托我在这里向当时在场的各位岩友表示感谢,感谢那位一直握着欧阳的手在他昏迷期间监测他心跳的岩友,感谢无忧跑上跑下带急救人员上山,感谢曹大爷等几位岩友共同抬担架送欧阳下山。大家的名字我们不是都能叫的上来,但感激之情是同样的。
最后,无论攀爬者和保护者,头盔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护,侥幸心理不要有。
2015年4月7日 酱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