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一直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在路上的歌―欣赏古人的,交流我们的―户外诗征集帖。

[复制链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7:47:30 | 只看该作者

谢蒙泰恩发林则徐出塞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发表于 2007-11-23 13:20:32 | 只看该作者

枭雄可能更贴切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8:48 | 只看该作者

谢春花、快乐芙和所有没有留名的朋友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发表于 2007-11-24 04:24:0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定要顶贴下去~~

哈哈,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定要顶贴下去~~孔圣人也说:顶贴,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发表于 2007-11-24 04:32:5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林则徐的诗

<p><font face="Arial">《塞外杂咏》林则徐<br />
<br />
天山万笏耸琼瑶,<br />
导我西行伴寂寥。<br />
我与山灵相对笑,<br />
满头晴雪共难消。<br />
<br />
万笏(音户):喻群山。笏,朝奏时所执木板(或玉板)。琼瑶:美玉。此喻山顶积雪。<br />
山灵:山神。<br />
晴雪:喻白发。</font></p>
<p><font face="Arial">本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秋冬之际。诗人在经过数月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到达戍所伊犁所在的天山脚下。诗取拟人化手法,赋予天山以性灵与生命,表达了面对生死荣辱的乐观态度与博大胸怀。与大山作伴,和天地共老,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平和了壮志难酬的苦痛与对国事民生的忧愁。作者力主禁烟,坚持抗战,却屡遭诬陷迫害,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扼腕长叹的一幕悲剧。<br />
</font></p><img src="./uploads/newbb/97517_474739275b52c.jpg" /><img src="./uploads/newbb/97517_47473953470f9.jpg" /><img src="./uploads/newbb/97517_4747395f7f36b.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1:27:08 | 只看该作者

谢蒙泰恩深夜再发林公出塞诗!

祝我们民族的历史不再那么沉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发表于 2007-11-28 18:54:19 | 只看该作者

革命情僧苏曼殊的诗

<p><font face="Arial">民国肇始,才子辈出,李叔同、苏曼殊为其中翘楚也。最近有出版社出版民国名人传记,李叔同的传记用&ldquo;天心月圆&rdquo;的副标题,曼殊传记用&ldquo;孤云野鹤&rdquo;的副标题,二题殊为恰评。曼殊诗作以七绝为多,有《燕子龛诗》存世,由马以君所著《燕子龛诗笺注》中抄录两篇有关游历诗的请大家欣赏,注解与评说均出于该书。</font></p>
<p><font face="Arial">《七绝》本事诗 </font></p>
<p><font face="Arial">春雨楼头尺八箫,<br />
何时归看浙江潮? <br />
芒鞋破钵无人识,<br />
踏过樱花第几桥。 </font></p>
<p><font face="Arial">尺八:一种日本箫。原注,&ldquo;日本&lsquo;尺八,与汉土洞箫少异,其曲有名《春雨》殊凄惘,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rdquo;<br />
浙江潮:即&ldquo;钱塘潮&rdquo;,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以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的为最。</font></p>
<p><font face="Arial">对于这首诗,前人的评价很多。杨天石、刘彦成在《南社》中说,这是曼殊&ldquo;在日本怀念祖国的诗&rdquo;, &ldquo;被认为是苏曼殊的代表作&rdquo;。于右任在《独对斋笔记》中称此诗&ldquo;尤入神化&rdquo;。杨德邻在《 锦岌珠囊笔记》 中说:&ldquo;不著迹相,御风冷然&rdquo;。熊润桐在《苏曼殊及其<燕子龛诗>》 中说:&ldquo;我们把这首诗读了之后,闭目凝思,仿佛真正见到一个芒鞋破钵的孤僧,手持寒锡,在那樱花上踽踽独行的样子。&mdash;&mdash;并且从这里面,可以窥见他那一副&lsquo;落叶哀蝉&rsquo;的身世。&hellip;&hellip; 他这首诗只寥寥二十八个字,已经把他自家的一生完全笼罩起来了。好象望远镜一样,那块镜片虽然一寸大左右,但它里面一望,却有无限江山,耐人观赏。哦! 这真是何等手腕哟!&rdquo;<br />
</font><font face="Arial"><br />
*:第三幅图片名《翼王夜缒图》</font></p><img src="./uploads/newbb/97517_474d47c13c1b7.jpg" /><img src="./uploads/newbb/97517_474d49412d3a0.jpg" /><img src="./uploads/newbb/97517_474d494eb5750.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发表于 2007-11-29 08:34:03 | 只看该作者

汪精卫年轻时候作品多激情四溢,可是为人不咋地。典型的言行不一的空想主义者。最后变成了妥协主义进而成为了卖国贼。其政治性格和人格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发表于 2007-11-30 02:51:54 | 只看该作者

曼殊的诗:《七绝》淀江道中口占

<p><font face="Arial">《七绝》淀江道中口占 </font></p>
<p><font face="Arial">孤村隐隐起微烟,<br />
处处秧歌竞插田。 <br />
羸马未须愁远道,<br />
桃花红欲上吟鞭。 </font></p>
<p><font face="Arial">淀江:即淀川。日本河名,在本州近畿地方,源于琵琶湖,注入大坂湾。<br />
口占:指作诗不起稿,随口吟诵而成。</font></p>
<p><font face="Arial">此诗发表于1910年12月《南社》第3集,后又刊于1914年5月《民国》第1号,题目改为《蒲田道中》。1909年初秋,曼殊因思念义母河合仙而陪她旅行至逗子海湾。在此之前,他曾写信给邓秋枚、蔡哲夫说:&ldquo;沙鸥(曼殊别号)月内须赴淀江省母,未克西归。&rdquo;可见,此诗是写于该年六、七月间前往探义母的途中。游国恩等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这首诗&ldquo;歌吟生活的和谐喜悦,诗中有画,饶有意趣&rdquo;。杨天石、刘彦成的《南社》认为这首诗&ldquo;写自然景物&rdquo;, &ldquo;写得清丽如画&rdquo;。<br />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发表于 2007-12-1 22:24:51 | 只看该作者

《绿野一直走老师相约行走四十里关沟,余因它事,不能与行,因忆历次过关沟而奉小诗以寄。》2007年12月1日

<p><font face="Arial">《绿野一直走老师相约行走四十里关沟,余因它事,不能与行,因忆历次过关沟而奉小诗以寄。</font><font face="Arial">》2007年12月1日</font></p>
<p><font face="Arial">旧游犹念走关沟,<br />
云去云来心自留。<br />
涧响鸣琴岩下水,*1<br />
红妆艳裹岭头秋。<br />
关坚石锈天王怒,*2<br />
崖陡言传五鬼愁。*3<br />
休说凤冢微服事,*4<br />
更忆民军踏烽堠!*5</font></p>
<p><font face="Arial">写诗多用典故是一件招人讨厌的事,但有些胜迹真的无法避开史实或民间故事。</font></p>
<p><font face="Arial">*1:关沟七十二景有弹琴峡,87年去游玩时,犹能在四月中见到崖下薄冰,犹能听到轻微的水琴</font><font face="Arial">鸣响,现在估计已经彻底绝音了吧?<br />
*2:居庸关有云台,上有宗教石刻甚美。<br />
*3:五鬼头:弹琴峡所在山岭,有&ldquo;霍家五兄弟&rdquo;的传说故事流传。<br />
*4:休说:不<font face="Arial">要只说。</font>凤冢:明正德皇帝微服私访去大同,得民间美女李凤姐。回京时,凤姐死于居庸关,葬</font><font face="Arial">关西山上。曾经去找过,可惜没有找到,不知仍在否?</font><font face="Arial"><br />
*5:民军:这个好理解,李自成的农民军因为明总兵唐通议降,大开居庸关城门,农民军一路奔</font><font face="Arial">袭,杀至德胜门下,一条绳索逼死了崇祯帝。</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