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行·发现之旅】【长城游记】2015年清明节晋北得胜堡至守口堡长城记略
(1) 2015年清明节,三天休假时间,跟随川山客 户外团队去往山西大同北部的得胜堡至守口堡一线长城进行了三天的扎营 徒步活动,第一次来到山西走长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土长城近距离接触和感受。
川山客的老和尚(游方僧人)在网上发的召集帖上对晋北长城的介绍是: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1.74 KB)
【山西境内明长城】
现在山西境内的明长城,大致可以分为四段。一、外边,也叫外长城:东起天镇县平远头,经阳高县、大同兴荣区、左云县、右玉县、朔州平鲁区,西至偏关县老牛湾,沿线主要有新平堡、守口堡、边墙五堡、镇川口、得胜堡、拒墙堡、助马口、威鲁堡、宁鲁口、破虎堡、杀虎口、水泉等重要军堡和关口。二、内边,也叫内长城:北起偏关县晋蒙省界附近的丫角山,经老营、利民、阳方口、雁门关、平型关,至灵丘县晋冀省界的狼牙口。三、黄河边,又称河边:北起偏关县老牛湾,沿黄河,经偏关、河曲,至保德,黄河边也可以划入内边的范畴。四、三边:北起灵丘县晋冀省界的狼牙口,经龙泉关长城岭、娘子关、固关、黄榆关、黄泽关,沿太行山南下。
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人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而进人大同市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据现存长城实测,外长城分别由怀安县桃沟村、西洋河乡马市口南北两路进入天镇县境,在新平乐村与西路长城相交。天镇境内长城约105华里。存黄土夯筑的墩台61座。由天镇水磨口向西3里进人阳高县十九墩村界,至镇边堡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区境。阳高境内长城计100余里,现存夯土墩台119座。从阳高镇边堡向西约8华里进人大同元墩村界,经镇川口、宏赐堡、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转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另一条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人左云界,这道长城当地人称“二道边”。南北两道长城共210华里。长城由大同砖楼向南进人左云县保安堡地界,至二十边向西北出左云进人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境内长约86华里。
【边墙五堡】 明长城为古长城大同段遗址。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墩776个;火路墩833个。 以上这段长城在大同市境内约长501华里。大同市、浑源、灵丘县境内的明长城属内长城。浑源境内计160华里,灵丘境内长约190华里。明内、外长城在大同境内总长为800多华里。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墙五堡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大同镇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如今由镇边堡西经三墩、镇川口,西跨西寺梁山,抵宏赐堡这段内五堡长城,为黄土夯筑,墙体十分坚固,保存较好,城墙高5米以上,是大同市境内明长城较为突出地段,又与永固陵、万年堂邻近,是边塞风情 旅游的最佳地段。登方山,越 长城,攀堡台,一条巨龙飞腾在塞上古城崇山峻岭之间,配以内堡外墩,烽堆相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大观。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0.63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6.53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5.19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1.31 KB)
行前,从GE上大致扒拉了下所行这段的影像情况,只是一转眼脑中竟空空如也,看样子如若没有实地走过看过,我这糊涂的大脑简直就记不起东西来。从地图上大致知道的一点点情况是:得胜堡南距大同市区直线距离35公里,为大同北部两道边墙中最外一道边墙的东北角,外墙自徐达窑村向东北方向延展,4.4公里至白羊口,旁保安堡;再7.3公里至一关城(十九坪),旁助马堡;再3公里至大虎口,开始向东折行;经上五墩、下五墩,20公里至拒墙口村,旁拒墙堡;再11.6公里至外墙(外边)东北角镇羌堡,此处有得胜关城、镇羌堡、马市、得胜堡;长城东低御河,向南以御河为险,似乎无墙,11公里后至宏赐堡。宏赐堡也是二道边的起点,自此向西45公里,经镇虏堡和破鲁堡(离墙约2公里以上)后再次回到徐达窑村,但墙体不是完全连贯。长城自镇芜堡南数里后从御河东侧出现,向南10公里后在宏赐堡的对面进入山前浅坡浅丘地区,并一直向东延伸,在镇川口下山,随后一直在平原区延伸,在长城乡、镇宏堡一带跨上山前沟壑地区,起起落落一直向前,直到守口堡。这就是我们将要 徒步行走的长城。 李少文《明长城通览》介绍大同为明大同镇治所,所辖外边380公里,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头起(明时自总镇台始),至内蒙古丫角山止。分守将9人,设13卫,分八路,号称七十二堡护卫之,明万历年间号称驻军13万。 另据《山西关隘大观》介绍,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大同市“据天下之脊,自昔用武之地也”,“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马市口、守口、得胜口、助马口、威鲁口、大瓷窑口、野狐岭、义泉岭关等,皆为要隘。
4月3日晚八点,漆黑夜的北土城地铁东北角北口,四面八方齐聚来此的二十几位墙友在川山客 户外老和尚的招呼下,集体乘车前往大同北部,开始三天的晋北长城的穿越之旅。夜幕中,出城的道路上并不寂寞,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车辆载着各式各色人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拥挤嘈杂的北京城,奔向远方的心中圣地。 印象中所乘坐的中巴先走的八达岭高速,然后在北五环西拐后走G7,在昌平西关环岛西侧再与G6相交后沿G6(京藏高速)一路向西,在宣化南再转上张大高速。为了能赶在午夜两点钟之前下高速,赶点提前在神泉堡下了高速,摸黑前行的时候被一个限高杆给挡了回来,没办法扭头再返回高速路道口,道口值班人员用浓重的地方口音再指一条道路,全车的人似乎大半都没有听明白,师傅也似懂非懂狐疑万分地转头奔另外一个方向而去,好歹算是走上了正途。走109国道、大同绕城高速、208国道,黑夜中左突右拐,大道换小道,小道转大道,一个多小时后摸黑来到了得胜堡前,黑夜中高大的堡墙,堡门和堡内村镇,寂静无声,甚至不闻鸡鸣犬吠之声,漆黑的夜中淅淅沥沥几滴细雨飘落。虽乘车六七个小时,但仍精神亢奋,不觉困乏,似乎是晋北旷野清冽的空气和浓密的黑夜让我陶醉。 黑夜中万物寂静,唯一群夜行人扎营建房,帐灯摇曳。 一夜无梦,唯觉寒气刺骨。 天刚放晴即被吵醒,扎营在堡门前,这里是村民进出的唯一通道,循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古训的村民们一清早就开始了一日的劳作,甫一出门,就见门口忽地冒出一堆花花绿绿的小帐篷,居然有人在村门口大雨滴中建房睡觉,这当然很让乡亲们感觉到好奇和惊讶。 得胜堡(得胜口),明置关,建于明长城之南,沿长城还建有镇芜堡、四城堡、得胜口、月城四堡,各堡之间相距很近,形成一个堡群,而得胜堡处于指挥之枢,高耸的墙体上共建有18座体型硕大的墙台。明时,得胜堡为北东路参将驻地,辖得胜、镇芜、宏赐、镇川、镇边、镇远、镇河、据城等8堡。其北1公里为明长城,置得胜口关,建有月城。 得胜堡为大同的北大门,直面蒙古草原,嘉靖年间,明庭与蒙古俺答汗在边关一带年年打得不可开交,以俺答汗的实力只能是以抢掠和幻想与中原通商互利为主,但一心修仙炼丹的嘉靖固执己见,总不愿与俺答汗和好,故此战争不断,最甚时蒙古军队攻至北京城下。直到嘉靖死后,在张居正的主持下,明庭与俺答汗在隆庆五年(1571年)和议,封俺答汗为顺义王,长城沿线开马市十一处,隆重的封王仪式就是在得胜堡举行的。 在人嘈驴叫摩托拖拉机三蹦子的轰鸣声中钻出睡袋,一座规格宏大的堡门矗立在眼前,堡门外皮的墙砖据说是前几年重新贴上去的。堡门上方南北两侧各有两字,南为“保障”,北为“得胜”,意为旗开得胜,保障中原安宁。门洞内东西两壁各嵌一通石碑,皆被红油漆涂抹,上黄漆书毛主席语录“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还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和“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一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一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门洞上方砖雕图案极其精美,就好似这里是一处民宅大院一般。 乘别人在那埋锅造饭之机,我赶紧收拾好重装,置于车上,然后登上墙头仔细打量得胜堡及其周边地况。从堡前所立文保碑上知,得胜堡南北长550米,东西长440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是现存明代规模最大的军事边堡。在200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在得胜堡南北中轴线上还曾建阁楼四座,从北向南依次为神武阁、玉皇阁、日菩萨阁和城阁,现仅余玉皇阁矗立远方。 门顶高处远望,不仅能于晨雾中看到北部低矮小丘之上的长城遗址,还看到了东面不远的两个高大的墩台。其实,这一路两三天时间走下来,给我最明显和深刻的印象就是敌楼敌台太多了,简直是密如豆子撒落地上,都不能用一个个来形容,而只能用一群一堆来表述,所以今次我也根本不去记录个数,也简直没有办法逐个记录逐个拍照。但在第一天的清晨,大地刚刚复苏,晨雾还未散去之时,甫见两墩在前,哪能不去跟前祥端呢。遂赶紧下墙,向东去瞧晋北长城所见的第一个墩台。 回来后,仍是时间尚早,开行时间未到,继续进堡寻旧。堡城内可见南部为村民居住之场所,北部大片沃土肥田,遗有田埂沟渠。只是现今村民外迁,十室七空,一片荒寂落魄之象。 登西墙走行一段,从一处被挖掘一孔已成通道的地方钻墙出外,更加能感受堡墙的高大雄壮,墙面上虽墙砖不再,但平整黝黑的墙面以及墙面上密布的长条状凹槽表明墙体曾有过包砖,包砖前墙体曾做过一定的处理,似有过火硬化之举,另外墙面间隔有序的竖向凹槽应为墙砖嵌进墙体的目的,以使墙皮砖能与墙体固结紧密。另,墙外有宽阔的壕沟环伺,城角燕尾状外撇角楼。 中轴上,玉皇阁台基一座,东南西北对开券洞,各嵌门匾一块,南曰“雄藩”、北曰“镇朔”、东曰“护国”、西曰“保民”,跟前堆放部分捡拾来的墓碑,其中有一块韩氏祖莹之牌。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62.62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36.2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91.13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95.53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37.4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28.66 KB)
(2) 转了一圈回去,不想大队人马已经开拔,一微胖面善之人热情招呼,茫然,不明就里,也不似村民老乡呀,装束周正,时髦的手机四处照相行为,最后才回过味来,原来是中巴师傅。 赶紧向前追赶大队,沿堡城东墙向北。 一边长约175米的方形堡城,东侧正中一巨大的方形瓮城,形似一“凸”字形,且瓮城双垣,有介绍此为马市,但也有观点认为马市应在长城以外,此处仍为兵堡,为四方城。 再前,长城墙垣,大队人马正一字排开,在城墙上且歌且行。 墙外,得胜关城,矩形,东西长235米,南北宽135米,中疑似一道隔墙将其分成东西两个关城。 长城并未构筑在山岗之上,长城北面有一山岗,上面有墩台多处。考虑到骑兵可能从山岗俯冲至关城前,故关城外北侧似构筑有拦马墙垣多道。 总的给我印象是这里墙垣纵横,敌楼密布,巨大的军事堡垒群,虽行走长城多矣,但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站立墙头四顾,凉风劲吹,仍感有种激情冲动,有要蹦起来的感觉。 沿墙行走一段后,下墙拐进镇芜堡,此为一边长约250米的堡城,北垣略偏斜。堡城四角燕尾状角楼,东西北墙垣正中一墩台马面,南墙正中开堡门,现堡门踪迹全无。而长城则是继续向东偏北方向直线延伸,直抵御河边沿,长城尽头一高大敌楼,南一长50米宽25米的小戍所,有“月花池”之称。 镇芜堡,不大的小堡,堡内北部约1/4为耕地,堡内虽残破荒寂,但似乎没有动迁的迹象。残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脏乱无序,可怕的是熟视无睹,可怕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没有得到体面的对待。 过镇芜堡,向东抵河边,河面不宽,水流不急,但无桥无墩,只得脱鞋赤脚而过,真是“刺激”的旅程。有一小队沿河回溯七八百米外,试图走一过河的管道,而体验了清河刺激的大队人马则在河滩草地上尽情享受清静与空旷。 北部河西一小山包,为八棱碑山,因山顶曾立有一八棱状的石碑而得名。上有墩台多个,为前哨阵地。 御河,也叫玉河、如浑河,现在多用饮马河代之,相传李世民军队出塞时曾在此饮马而得名。是大同附近最大的一条河流,干流长135公里,上出交河县,下入清池县,汇入桑干河,而桑干河流入永定河,永定河流入海河,故饮马河为海河水系。真够复杂的,可能放个漂流瓶都能跑到北京去捞起。 隔河观望镇芜堡,前面一览无余,空旷、荒寂的感觉。 据说,以前在河上有城桥和水关,但现今已是踪迹全无,唯岸边高处的月花池得以留存,继续传承着古老的传说和记录着往昔的岁月留痕。 河道东侧山脚处,一条铁路专线,大准线,是已形成的“西煤东运”大通道——大秦线的向西延伸,属一级单线电气化运煤专线铁路,大同至准格尔煤矿。一二十分钟的间隔期,就有一列长长的煤车轰隆隆地通过。 从月花池向东沿长城方向连线。可以看到在这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260左右的敌楼墩台,偏东的一个略小,紧旁大准铁路西侧,表明长城曾在此架桥过河,只是现今墙体皆已不存,痕迹不再。 等到不愿赤脚趟河的小队人马远行了一公里多回返后,大队开始向南沿河滩前行,一公里后,河岸边出现长城墙体。 登城向南观望,残墙土陇般向南蜿蜒而行,墙体虽残,但仍显得高达雄壮,而沿墙所立则是那一串串数也数不过来的敌楼墩台。 以前在北京周边走长城,基本上是要逐个将敌楼敌台数一遍,并详细加以记录描述,但此地敌楼敌台太多,手指脚指就不够用,故完全放弃数数的做法,而且这里的许多敌楼敌台还在墙内墙外一定距离内修筑,构成了立体的面状防御体系。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28.1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89.79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10.58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70.2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25.72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16.75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40.59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64.89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05.4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45.62 KB)
(3) 长城旁河而行,完全将饮马河包含在墙内,开始的时候我还甚是不解,不明白为何不在河岸对侧修筑长城,以借河道作为墙外的濠沟防线。但很快我就明白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水源和大片的河滩草地完完全全纳入关内,纳入自己的势力保护范围内,在古代,水源和牧草都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都是需要保护的。 墙内侧,宽大的壕沟,成了破城后的另外一道防线。 流淌的河水也为人类带来了沃土千顷,使得清代以后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丧失,戍边的城堡逐渐成为居住的村落,昔日战马嘶鸣的边塞城关、战火纷飞的杀伐之处,也逐渐成为了生产生活的乐园沃土。 数百年的光阴已过,唯清溪流淌,大地无语。 此地地阔人稀,但还是有很多的村民愿意将坟墓修建在长城坡角处,砖块砌筑成头大脚小的棺材模样,可能直接将棺木推进墓穴即可,只是少见有立碑和作记号的,怎知哪处坟墓是自家的? 其实在长城周边,特别是宽阔的河滩地中,坟墓还是建的蛮多的,甚至有建成长50米,宽30米,北圆南方的墓园形式。曾见有这么一处,远远望去四周还种植有树木,立有桩柱,还以为碰上了文物古迹,飞奔而去,结果是近代所为。 整个长城周边,地表树木稀少。 除东部名曰东山的小山包上或一些挖掘创面处可见一些石块外,放眼出去皆是黄土一片,地中偶见一些小型的石块,似为房屋残迹,也常能见到散处的火山石块,印象中在路途中曾见有路标标示附近有火山残迹,看样子这些面色黝黑布满孔隙的石块也许就是远古时期火山爆发的时刻被抛向天空,溅落在此处的吧。 此处长城全部为泥土夯筑,偶有局部墙体根部有石块堆护,甚至个别的敌楼墩台也分层夹筑一些石块。 饮马河西侧有208国道和京包铁路。 饮马河虽流淌缓慢,但长年的冲刷,在局部地段也将长城完全蚕食掉了,并在岸边形成七八米高的竖崖立面。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56.7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45.01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37.5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42.22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23.85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16.25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53.9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06.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63.4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77.25 KB)
(4) 在宏赐堡对面一处过铁路的涵洞口钻过运煤专线铁路后继续向南行走(其实也似乎可以继续沿长城南行,在前面再寻道过铁路,只是这里沟壑和坑洼之地较多,行走不便),路旁似有残垄痕迹,疑似明长城以前的古长城残迹。 宏赐堡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筑,与镇边堡、镇川堡、镇鲁堡、镇河堡并称“边墙五堡”。宏赐堡位居其中,东西两翼个两堡,堡间相距25里,有谚语“堡离堡,二十五”之说。 路旁有真驴疑惑地注视着这一队假驴从旁而过。 离开了长城,也失去了前行的方向,领队带领大家翻山跃涧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权当是增添情调,体验户外的快乐吧。 山脚下一小村名十一窑子,也许建村立名之时就只有十一间简陋寒窑,后随社会发展人口增多,走出窑洞在外垒院建房,只是现今再度走向没落,一多半的院舍都已人去房空。也许这也正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农村居民向大型的村镇集中,生活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荒芜的村落成了城里人来此凭吊和猎奇之所,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山头详细眺望,隐约可见宏赐堡古城,其为边长近500米的方形城堡,在得胜堡建立之前,这里曾是区域性的军事指挥中心,在得胜堡建成后,主将官才移至得胜堡驻扎,但这里仍是边墙五堡(内五堡)的中心,东有镇川堡和镇边堡,西有镇鲁堡和镇河堡,且这里是二道边的端头。 上山下坡一通折腾后,终于又再次见到了长城。旁长城处一小型矿山开采点,不知这里土石中所含为何,但深坑积水色彩碧绿,煞是好看。 两墩台间被开挖出一条通道,形成两峰对峙之形态,豁口处还能见到远端的一处敌楼墩台,天成佳景。 跨过人工开凿而成的垭口,一幅壮美的画面徐徐在眼前展开,长城自此向东延展,随山势起伏,似乐章一般富有韵律有跳跃感,高潮处自然是那远山高端之地。 山脊上的长城就在眼前,只是面前还有一道小沟壑,冰封之下有溪水叮咚之声。 长城端头再有一景,别处城墙皆是中高边低的土陇状,而这一小段则是中低边高的滑梯状,似不为有意修筑的宇墙样式,而是流水淘刷而成。 有沟相隔有水相阻,众人对前行方向产生歧义,最后我等五人选择了循沟而上爬陡坡走近道之途。 虽已至春天,冰融水流,但山沟中草木仍是枯黄,但就是这种枯黄自有一种美感。沟中溪旁,芦苇丛生,金黄色的苇杆苇絮在风中轻摇,娥娜多姿,美的让人炫目。另有一种梗皮为红色的灌木,成片成群生长,为山水增色添彩。 待登上山巅,发现这里似高山平原一般,里缓外陡。长城在这里采用了多种形式,既有利用外侧陡峭斩山为崖形成天然绝壁的,也有采石垒砌坚固石墙的。 山顶处有一道似为天然而成的石坎石崖,上有栅栏围砌大片范围,不知是作为景区建设、地质公园建设还是高山牧场建设。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58.5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04.12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786.52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35.9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04.63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789.41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34.91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15.4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35.8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61.44 KB)
(5) 此时,乌云尽散,霞光显现,高山平坝,金黄色的草坪铺满大地。 不过这里确实也有神奇之处,从GE上观察,似圈围出了一块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00米的平坝,痕迹明显,不知何物。山顶平坝中,常见地面石垄,多火山熔浆而成的石块。 此山颠,当为整个行程中景色最美之处,极目远眺,敌楼墩台烽燧成群。 山顶平坝东侧边沿,可观山下有二十公里以上的一片平原区,笔直的长城似一条分界线,地分两处,南山西北内蒙古,长城上及其南北两边密集的敌楼墩台更显得长城的雄壮和伟岸了。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38.78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781.0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739.8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06.54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64.6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27.4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82.81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78.57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77.45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35.34 KB)
(6) 除了在卫星影像上发现这一处神秘之地外,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陵寝,查找资料才知这里是永固陵,一条长约4公里的便道,从一处长城敌楼笔直延伸至陵墓前。相关资料辑录在此: 永固陵,俗称“祁皇墓”,又称冯太后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西寺儿梁山(古称方山)南部,是一处以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永固陵为中心的大型陵园遗址。始建于公元481年(北魏太和五年),历时8年而成,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冯太后死后葬于这里。永固陵在北魏王朝全盛时期修建的,墓葬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均反映了北魏在建都平城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永固陵以它高耸壮观的陵冢,独特陵园塔基成为北魏王朝陵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整座陵墓造于山顶玄武岩上,封土堆现高 22.87 米。呈圆形。墓底为方形,南北长 117 米,东西宽 124 米。墓室坐北向南,建于封土堆的中心,为砖砌多室墓。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底方上圆。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高22.8米,前有环绕回廊的方形佛塔基址和平面长方形的建筑物基址。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3.5米。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后室南北长 6.4 米,东西宽 6.83 米,四壁稍向外弧凸,墓顶为四角攒尖式,高达 7.8 米,顶心嵌有雕莲花图案的白砂石。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过道前后的石门框上,有莲瓣、朱雀和赤足童子浮雕,为北魏石雕精品。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每块砖重约35千克,棱角整齐,扣之若金石声。永固堂前200米有一座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遗迹——思远灵图。永固陵地面采取墓、寺结合的布局,颇具佛教色彩。冯太后一生笃信佛教,此设计可能出于冯太后本人的意愿。永固陵的墓主人是冯太后,汉族人,原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14岁时,文成帝即位,冯氏先被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文成帝去世,献文帝即位,文成帝文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冯太后享年49岁,一生两次临朝,驰骋政坛近30年,先后辅佐献文帝和孝文帝,施行改革,整顿政风,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推行汉化。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冯太后生前曾与孝文帝同游方山,对大臣们说:“从前舜死后葬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后来并未和他合葬,难道后妃一定要与夫君合葬于山陵之中才可贵吗?我百年以后,就让我的灵魂安息在这里吧。”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胆量。武则天敢于称帝却不敢自立陵墓,以至于一个坟墓埋葬了两个皇帝。冯太后自己立陵,尽显了改革家的胆识。永固陵曾先后多次被盗,墓中物件多失,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永固陵出土的四件虎头门墩,其姿态雄健,造型奇特。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217.78 KB)
5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141.21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