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骑车的初衷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想拥有健康的体魄。有要求骑行速度的、有为增强耐力要求骑行距离的、有边骑车边进行体能训练的等等。无可厚非,我们都是这样做的,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体能、耐力明显提高。但是随着骑车时间的延长,可能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心态健康。没有好的心态不会有真正健康的身体,说严重些骑车骑不出好的心态就不如不骑,不如去跑步、去打太极。
骑自行车锻炼和其他锻炼方法不同:1.器械的依赖性;2.社会性:就是说起码得有台自行车,社会性就是经常骑车应该有伴儿,相互鼓励、减少寂寞,相互照应,这样就出现了“车友”这个词。我们以什么心态、怎样和车友相处,我们的骑行工具怎么定位、以什么心态定位,就是今天的主要话题。 说起车友相处,本人觉得挺单纯:一起骑车,一起吃饭(AA),有时间就骑,没时间不骑;骑行中前后照应,携弱就贫——强者迁就一下弱者,吃饭以节俭为主;比交好朋友容易多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那么简单,比如“争强好胜”。车友之间争强好胜并不是坏事,要有度,要有序,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使大家的骑行能力都提高。如果过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的人(少数)从嫉妒到忿恨,甚至“即生瑜、何生亮”都出来了,“笑人慢、气人快”这就心态不正常、心理不健康了,这么骑车还不如不骑,能骑出病来。
关于骑行工具,自行车是必不可缺的,不必强求价格和档次,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骑好车不等于身价有多高,骑一般车子也不必自卑,只要能达到锻炼的目的,身心健康愉悦就很好。在这方面也存在心态问题——互相攀比。我的车必须超过你们,不然就心里不平衡;其他配置你有我就得有,不管适用不适用,不管自身条件如何;我的车档次高,就瞧不起别人;档次比别人低就眼红,“笑人无、气人有”典型的不正常心态。 怎样才能达到“我健康、我快乐”的骑行境界呢?只要摆正心态就容易达到。车友之间同甘苦、共患难,风里雨里共骑行,越骑感情应该越深,咋还能骑出恨来呢?除非有心理疾病,那就应该尽早去看心理医生,时间长了,健康不仅保障不了,再整出其他疾病,得不偿失。多数车友这些不是什么问题,有人却别不过这个弯,希望能换位思考,不要把这些龌龊心理当成光荣,应该逐渐改变这种不健康心态,早日融入车友中,不然,即使天天骑行,天天练也是枉然,速度还是上不去。心态健康了,身体自然更健康,能力也增强,快乐和健康才真正来到你身边。
本人用了一个词“携弱就贫”解释一下,车友在骑行过程中总是有快有慢,有强有弱;强者应该提携弱者,在消费方面总是有贫有富;有钱的应该迁就贫困的。引申一步谈,车友之间既然能骑行在一起,就应该像“兄弟姐妹”般相处,不论高低贵贱,不论穷与富,不管体力脑力,一视同仁。如果总把自己抬得高高在上,觉得自己了不起,谁都不在话下,势必脱离众车友。所以还是归到“心态”上,要有平和的心态,健康、理性的心态,“病态心理”不仅别人看着不舒服,自己也很难受,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