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将至,很多喜欢登山、野炊等户外运动的人会在此期间出游。但是以往,曾经发生过多次户外运动爱好者遇险的事情,造成悲剧。专家提醒,冬季天气寒冷,户外运动要小心失温症,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以免发生危险。 严重失温会导致死亡 失温在医学上是指人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身体丧失过多热量后体温逐渐降低,生理机能随之减弱,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体温过低的危险是易于理解的,死于体温过低即人们常说的冻死。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老百姓平常所说的“打寒战(发抖)”,就是轻微的失温,如果失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身体会停止发抖。穿着湿衣物、暴露在寒风中,会使体温过度降低的风险大大提高。 失温症并不仅发生于登山运动,也可能发生于任何户外冰雪运动。同时体温过低也是落水者的第一大杀手。造成失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高海拔地区,雪线高度以上空气含氧量低,登山者的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假如长期暴露于低温、大风、缺氧环境,加之缺乏适当的保暖措施,也极易发生失温。 当体温降到35℃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失温症的直接后果是内分泌紊乱、幻觉及意识丧失直至最后死亡。即使经过抢救挽回生命,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户外活动要避免淋湿全身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预防失温症除了选择适当的御寒衣物外,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及自我保护措施很关键。 人体正常体温为35.8℃—37.8℃,一般在下午15时至17时最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于平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人体体温在环境影响下,通过蒸发、辐射、对流、传导而降低。因此,除非温度每天都接近30℃,否则户外运动时,要永远记得在身边多带件衣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户外如遭遇失温现象,要学会就地取材,例如大塑料袋也能短暂地防风防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失温是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而不是极度严寒引起的。因为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因此应避免暴露在寒风中。 此外,与-30℃的寒风相比,-10℃的绵绵细雨加强风更容易引起失温,所以一定要避免淋湿全身,特别是保证内衣干燥,同时保持体温,避免产生脱水现象。 抢救患者不能突然加温 如果在户外已经发生失温现象,要抓紧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 失温症的治疗要从避免散发更多的热量开始,让患者不再暴露在寒冷中。首先应脱去湿衣物,换上干衣服,以温暖的衣物、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如果只能现场救治的话,应将热水袋包在厚手套或袜子里,放在患者的腋窝或腘窝处,因为这里的大血管最接近身体的表层。如果患者仍有吞咽能力,可给其服用热而甜的流食。如果患者呈半昏迷状态,则不必喂他喝水。某些时候,需要借助于他人的身体直接接触,才能让患者暖和过来。失温症的治疗应持续,直到患者恢复排尿为止。 患者若已不省人事,则让他以复原姿势躺着;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应立刻开展心肺复苏术,并需要将患者尽快转送到医院治疗。失温症患者必须小心搬移,以免无意间让大量的冷血液从表皮回流到心脏,引起心律失调。 对失温症患者突然加温会导致患者休克。严重失温的患者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恢复正常体温,这一段时间里必须时时观察。切记不可给患者喝酒,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也不能鼓励患者作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