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从城市河流水质的好坏,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环保重视程度。近日,大河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一些城市的河流,发现有的河流经过良好的管理,水质有明显改观,有的河流经过污染已变得不再美丽。 探访郑州老照片记录熊儿河变迁 □记者王磊实习生王斌文记者白周峰实习生吕秋娴摄影 本报讯昨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燕庄附近的金水河畔,发现河道里水量充足,呈墨绿色,河水并没有散发出异味,但是燕庄桥桥下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垃圾袋之类的杂物,在桥的南侧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绿色的浮萍。 在附近经营水果摊的赵女士说,“我在这里卖水果两年多了,觉得这水质越来越不如从前,有时候还能闻到一种怪味道。去年的水质比现在强,起码水面上没什么杂物”。 记者随后又来到东明路附近的熊儿河边,发现熊儿河水比较清澈,没有垃圾、浮萍。而在2002年的1月18日,记者曾用镜头记录了南关街附近的熊儿河。当时那里垃圾成堆,中间流淌着黑黑的污水,腥臭无比,和如今形成鲜明对比。 金水河不是一直在治理吗,为何水质越来越差?省环保厅污防处负责人说,金水河上有不少排污口,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里,导致氨氮超标,而熊儿河管理相对较好。郑州市在实施生态水系工程、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封堵排污口、雨污管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过快,郑州市区内的个别河流水质仍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河流清淤、治理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现在城市雨污水管网分流不彻底,很多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里,这个与城市‘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有关。”该负责人说。 探访漯河 沙河取水,清澈不亚纯净水 □首席记者刘广超文图 本报漯河讯“我们市区澧河的水质比沙河还要好,连对水质条件极其苛刻挑剔的桃花水母,都常在澧河中见到。”昨日下午,站在国家级4A级景区沙河岸边,漯河市环保局的一名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 现场丨“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昨日下午,在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沙澧河风景区沙河嵩山桥段,记者看到绿树掩映,林茂花艳,许多群众或三五成群吹拉弹唱,或独坐桥头休闲垂钓,或携带幼儿岸边游玩。 “这里水质能达到居民饮用水标准。”漯河市环保局副局长曹耀东告诉记者。在嵩山桥下的沙河中,漯河市环保局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任晓波用取水容器从河中取出河水样本,记者看到容器中水质干净,跟居民家中饮用的自来水无太大差别(如图)。 措施丨合力治污,多部门齐上阵 曹耀东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沙河上游污水排放严重,再加上城市锅炉污水排放到沙河中,造成沙河河水恶臭,沿河居民怨声载道。曹耀东对记者说,漯河市环保局当时也有一个锅炉,为给其他单位做出表率,他们率先将锅炉停用。如今在沙河两岸,早就彻底根除了过去的一个个排污管网。 “这几年,漯河市启动以‘截污,护岸,疏浚,引水,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漯河市环保局污染监控防治科科长白鸿喜告诉记者,他们相继开展了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清除河道内排污口、水闸等附属设施周边的废弃物、堆积物;河道清淤疏浚。以城区黑臭河段为重点,清除河床污染底泥,进行河水净化工程。采取种植沉水、挺水、浮水植物,组合放养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及底栖动物等,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形成有利于污染物降解的河道水生态系统。 据介绍,漯河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多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以县区长任“河长”的“河长”责任制。漯河还把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目标管理和县级领导班子实绩考评体系,制定出台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规划丨斥资打造更清澈的漯河 “目前漯河市有10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处理污水37万吨,全市的污水能处理95%。”白鸿喜告诉记者,计划再建3座,届时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50万吨,漯河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能得到彻底处理。 据了解,为打造国家级沙澧河风景区,漯河市在一期工程建设中已投入资金20多亿元。二期工程将再投40亿元,整个项目还包括城市防洪沙澧连通工程、二期景观工程及文化、农业、旅游等。 曹耀东告诉记者,漯河还加强了日常巡查和水质监测监控。搬迁和治理沿河畜禽养殖场,对河边网箱养鱼,沿河饭店、宾馆等场所全部取缔。除此之外,还适时协调从上游水库引水,确保沙澧河水量充足,水质优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