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3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登山事故屡屡发生,谁该为事故买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23 15:4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山势险峻、地形复杂,户外活动登山探险途中遇险在所难免。不过,这样的“意外”不能建立在盲目和冲动之下,户外活动登山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带着必要的安全常识与安全意识上路。如果没知识、少设备、缺技能,盲目之下,怎会不遭遇“冲动的惩罚”呢?由此而言,登山者必须认真汲取前车之鉴,多一点量力而行的保障,少一份追求刺激的冒失,莫因一时好奇贪玩户外活动而让人让己“步步惊心”。

  虽说登山探险属个人行为,但一旦动用了公共资源予以施救,就不是简单的个人自由问题了。尽管获得救援也是公民的权利,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大量救援人员精力与物资的花费,二是救援工作稍有疏忽,也会给施救者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这笔“迷失账”该由谁付、是否要不计成本,必须界定权利与责任的界限。如果无休止地让公共资源和公众利益为个人冒失“买单”,确实有悖公民社会的基本规则。

  透过屡屡发生的登山事故,除了登山者缺乏安全与责任意识外,监管不力、惩处不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缺“法”监管,由于国家缺乏针对登山活动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得监管部门陷入“师出无名”的境地;另一方面是缺“力”监管,登山活动涉及到体育、旅游、交通等多个部门,由于管理职责不清、界线不明且缺乏合力,难免会出现“十个婆婆”难管“一个媳妇”的窘境。

  眼下而言,加强登山探险安全管理,法律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当务之急,既要以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来促进活动规范,也应厘清职能部门监管范畴和责任边界,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体系,在教育引导、安全警示等方面“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厘清施救“费用问题”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冒失”行为的惩罚,让其在付出“付不起的代价”上多一些自我惦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户外活动登山之危。


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5: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5:5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5: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