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0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湖南旅游攻略~岳阳平江杜甫祠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16 11:1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惠旅景区连锁 于 2015-7-16 11:19 编辑

岳阳杜甫祠堂景区

     岳阳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里,坐落着一座不同凡响的建筑物杜甫祠堂,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便长眠于此。这座建筑物就如同杜甫的命运一样生颠沛流离、辛酸苦涩,万幸的是,最终它被保存了下来。

     杜甫墓及古建筑曾多次修缮、现存杜甫祠堂为1883年(清光绪九年)重修。杜甫墓坐北向南,墓为圆形土堆,墓前立青石碑,高1丈,宽12尺余,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右刻“署平江县市武陵县知县书宗莲题”。墓前是清光绪十年重修的杜文贞祠,两进一天口,内有官厅、铁屏诗社等,祠门正上方有青石匾,上刻“诗圣遗阡”四字。

     杜甫祠堂占地十亩,总建筑面积3865平方米,墓祠合一,独具特色,构成一组极具文物、史学、观赏价值的古建筑。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认定为全国唯一杜甫墓葬,国务院1988年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56年,杜甫祠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198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评为“岳阳十景”之一,命名为“诗圣留踪”。2005年杜甫祠堂修葺完毕,并成功举办了杜甫诗歌与时代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


墓祠合一独特形制

      杜甫祠堂独特之处在于墓祠合一。据《杜氏族谱》载:“杜墓前距三丈照癸山丁向建飨堂,东西两旁甬道各一可通墓前,堂之上下门皆木棂开可见墓而宜祭祀”。杜甫祠堂是纪念性的祭祀祠庙,墓祠合建,相距咫尺,入祠见墓,并不多见。有专家称,杜公祠的设计有悖常规,融入的正是诗圣杜甫反对陈腐,鼎力创新的精神和理念。

     走进杜甫祠堂,人们觉得不是置身于庄严的庙堂,而是和谐温馨的民居。现存建筑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建筑用材、油饰色彩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湘东北地方特色和审美意识。整座建筑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斗拱飞檐,就连封火墙上的翘角也无常见的堆花彩绘。

     建筑材料完全采用本地的青砖、黛瓦、红砂岩、青石板、山杉、毛竹,取于自然而又顺乎自然,使建筑群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有如一首田园诗,清淡而恬静。在祠内徜徉,人们不竞浮想联翩,诗人情系劳苦大众,关心人民疾苦,以如椽巨笔鞭挞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情操和气节在心头波翻澜卷。朴实无华的墓祠,诏示了杜文贞公的凛然浩气与天地长存。

     公元768年(唐大历三年)冬,携妻儿乘船离川至岳阳。次年春舟居潭州(今长沙)。770年(唐大历五年)4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举兵为乱。为避战火,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就舅父崔伟。船至耒阳方田驿,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耒阳县令闻之送予牛肉白酒。杜甫掉转船头返长沙居江阁。暮秋思归故里,孤舟入洞庭。因重疾复发,费资用尽,只得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其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一脉相传。


历史考据

杜甫墓全国有六座,是不是真墓,是否迁葬了,史学界尚有争论。但平江杜甫祠堂却被称是“真正安葬地”。

其一,明天启三年,《福建汀州杜氏家谱旧序》云:于美公由左拾遗授职员外郎,晚游湖南,卒于潭岳之间,旅殡岳阳。所生二子。长宗文公早逝,次宗武公病难归葬,嘱其子铜业公归葬偃师,又因干戈扰攘未果,爱葬平江,卜居是邑,以祭守其葬”。这家谱说明,杜甫起初葬在平江,想迁葬没有迁成。

其二,据乾隆《平江县志》载,“明代湖南参政,佥事张景贤驻平江,在杜甫后裔杜富家中,发现了唐至德二年五月十六日,授杜甫左拾遗敕和宋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授杜邦杰承节郎敕的原件。修昌江《杜氏族谱》时,陈、张还为此写了跋。

其三,今小田有个杜家洞,查昌江杜姓迁平始祖是杜宗武,宋代姓杜的四个名人籍贯也是平江。宋绍兴三十年受敕的杜邦杰、杜富、杜贵、杜泽、杜正等,当时仍居平江小田杜家天井湖。






bc4bed7e-74b0-4d78-b396-30c392e3d3f2.jpg (336.1 KB, 下载次数: 3)

bc4bed7e-74b0-4d78-b396-30c392e3d3f2.jpg
2#
发表于 2015-7-16 16:2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