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域老狐 于 2015-7-17 04:54 编辑
温州一家6口半个月前将有剧毒的白毒鹅膏菌当作磨菇吃了,次日全家先后腹痛、呕吐住院。到今天6人中已死亡5人,最年轻的26岁外孙仍重度昏迷。 澎湃新闻报导,温州永嘉县桥下镇吴山村的潘老伯一家6口,2日晚食用从家附近山上摘来的约1公斤野生蘑菇后,全家病倒。当地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化验蘑菇汤汁后,发现这些磨菇其实是「白毒鹅膏菌」。 白毒鹅膏菌是大陆常见的含剧毒菌种,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食药用菌研发中心研究员金群力表示,「一般食用50克就足以致命,毒素会随著血液循环,对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死亡率很高」。
白毒鹅膏菌是鹅膏菌的一种,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柄细长呈圆柱形,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报导说,已过世的是年过七旬的潘老伯和他妻子,以及他们54岁的儿子、48岁的大女儿和45岁的小女儿。
--------------------
以下节选自百度百科:
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 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後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 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毒素为毒肽和 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
白毒鹅膏菌分布于中国河北、吉林、辽宁沈阳、江苏、福建、安徽、 陜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这两大 类毒素中毒以潜伏期长为特点,毒素毒性强而且稳定。主要对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极为严重。患者多以 肝功能衰竭致死。死亡率高达90%,甚至100%。
其发病过程一般可分为6个时期: ①潜伏期可长达6-24(48)小时; ③胃肠炎症状过后似恢复正常,为假愈期; ④在假愈期实为毒素破坏内脏器官开始,为内脏损坏期; ⑤进入精神症状期后,往往会出现 肝昏迷引起 死亡。轻者可进入恢复期,一般10-20天后恢复正常。若及时判定为含此类毒素的菌中毒,应对患者尽快做好以保肝解毒为主的抢救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