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残梦 于 2015-8-22 04:13 编辑
[京都驴事]之开篇语 从这篇帖子开始,本人在绿野网上发布的帖子,统称《京都驴事》系列。 《京都驴事》系列, 可能写一个人,也可能写一支队。 可能写我自己,也可能写一些队友。 可能写某一个领队,也可能写某一个在山上偶遇的人。 可能是写强驴老驴,也可能是写弱驴新友。 可能是写一条线路,也可能是写一座大山。 可能是写一处景色,也可能是写一处古迹。 可能是写您喜欢的人,也可能是写您讨厌的事。 文无所定,字无所规。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要归于真实。
真实的去追逐那些纯正的,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再内的驴友们的足迹。 真实的去宣杨那些普通的,没有任何商业关系牵绊的驴友们的事迹。
[京都驴事]之第一篇----我的2015年8月15日三皇山之旅
一渡--三皇山--五渡这条线早有耳闻,一直想去看一看。
但是多次比对公交往返时间及路线所需要的时间,不是我等弱驴有把握能顺利完成的。
确定8月15日成行,两个原因:一是自驾用车正有闲暇时间,二是在绿野上看见这天发了一支大队伍。
这两个原因都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自驾不用赶公交时间,可以慢慢走。有大队在同一条线路上,(一渡到九渡))对我们几个没走过这条线的人来说,心里的底气会更足一些。
早七点,地铁北宫门,人车汇合,一路高速,8点10分左右就进了张坊。可是,出张坊的那个丁字路口上,却遇到了大堵车。在这个路口上,车几乎是“半寸半尺”的向前窜动着,用了30分钟时间,才窜出路口。
按着计划,我们将车停在五渡附近的一家农家院饭店门前。队友进去告之老板,车停在您这了,我们去爬山,晚上下来在您这吃饭,老板也很爽快的应下来。
我们一行四人,找到公交站,坐公交返回一渡,从沈家庵开始上山。这样的安排是考虑到下山之后,不用再有从五渡返回一渡的劳累,公交车最后一班是17点,我等弱驴(还有一位是纯正的“新驴”)实在是没有把握有此之前冲下山。
到了一渡,时间是9点40。这个时间也正好是大队帖子上的计划开始穿越时间。
整理行装的时候,前后瞻望,未见任何有着爬山行装之人,问过路边的摊主,告之我们也未见过往大队的上山人。当时就觉的,这支大队肯定会更晚一些,因为他们同样会堵在张坊附近。
这天气可是真的热,入夏己来,虽然也有气温超过34度的时候,但是都没有出行。
上升途中的前三分之一路程还稍好一点,有些许树阴蔽日,但是也是极为闷热,上升途中的后三分之二路程,整个人完全裸露在暴晒的太阳下,那是真的热。
为这次活动,从装备到食物,从心理到线路,我们也算是准备到了极至。
四个人,四部手台,还有备用电池。两个急救包,两个手电,两个头灯。手机都是满电并配备相应的充电宝。另外,比平时差不多要多出一倍的水量,比平时差不多要多出一倍的食物。
除了GPS和几条稍有差异的轨迹,我们还打印出一张A2幅面的1:500米带等高线的这条线路的纸质卫星地图。这样做,唯一的目地就是要把一切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三皇山,正如很多资料中介绍的,景色秀美无比,放眼看出,远山近岭,尤如天工鬼斧雕凿一般。
我们计划是用9个小时走完全程,所以我们一直也不急于赶路。但是,我们还是一直坚守着每一段行程所必须到达的时间点(我们把全程分成六段,分别标注了时间点)
简断捷说,12点半左右,从我们的身后追上来7、8个人。一问,果然是这支大队伍的前队。这个点差不多位于上升段的三分之二左右。
涵喧之后,得之,他们的车也同样堵在了张坊附近,无奈之下,他们的领队只好安排队员弃车前行。前队的几个人,差不多是11点左右开始从沈家庵上山。
相比于我们几个人,他们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上升到我们用时差不多三个小时才上升到的地点。很自愧,也很敬佩他们的强大。
1点半左右,在接近这条线路的最高点,这支大队的中队从我们身后追了上来。队中正好有几位认识的但多日不见的驴友,聊了一会,得知他们这支大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得知,他们的领队一直是走在后队,陪着那些体能较弱的驴友。
稍后一点时间,在一个巨大的石影下,“中队”午餐了,而我们还是安照我们自己的时间点,继续向前走。
2点20左右,我们寻到一个背阴处,开始休息、吃饭。其间,这支大队的人陆陆续续的经过我们身边。有些人很客气的与我们互致问候并关照我们早点下山。
其间,见一位打着遮阳伞的男队员,聊过得知,他是收队,他们这支队伍有8人己经原路下撒,前行的队伍中他是最后一个人。
至此,我们得知,整支大队的20多个人,都己经超过我们了,于是我们也开始下山。这个时间是午后三点二十左右。
走在稍过三皇山的哪个大漫坡上,我们看见,相距我们有六、七右百米的坡底,有两个人像是在找路。放声高喊后的回应,让我们略有吃惊,这是两个归属于前边大队的队员。
我们停了下来,极尽高声的让他们切上来,因为以我们对这个区域的线路“准备”,我们知道,那个坡底没有路。
大约20分钟左右,两个人从坡低切了上来,得知,其中一人,因大腿抽筋,原是准备下撒的,但是思量之后,又决定坚持向前走,他们明确的告诉我们,己经得到领队要求从五渡下山的指令,只是不知道去五渡的路怎么走,正在坡低寻路呢。
那位大腿抽筋的驴友,行走挺坚难,看的出来,确实挺痛苦,于是,我们便告之了简单的处置办法。处置之后,这位驴友觉的好多了,可能是为了追上队伍,他们两个加快了速度,离我们“绝尘”而去。
按照计划时间,7点左右,我们走出景区,远远的就看见这支大队的很多人还在一处农家园聚合着。几个认识我们的驴友,告之我们,有九个人现在还没下山。
于是,我们几个人商定,暂不回城,静观一下后续情况。
虽然我们没有能力救援,但是,如果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会尽全力。
从这个时间开始我们一直开着两部手台,“偷听”着山上与山下的通联。
晚10点30左右,在山上山下的手机通联寂静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找到领队“大灰狼”,问了一下具体情况。领队告诉我们,九名队员没有受伤,救援队也很快就到。
于是,我们便开车返城了。
注:
第一,从“大灰狼”的前队追上我们,到“大灰狼”的收队超过我们这个时间段,我们的手台 都能听到这支队伍的前后通联。
第二,从下午四点左右开始,我们一直走在沟里,大灰狼队的手台通联消失,我们没有听到。
第三,从晚七点三十分开始,到晚十点左右,山上山下的通联声,我们一直都在收听。
第四, 根据我们听到的手台通联内容,足以说明大灰狼队这次活动的一些基本真实情况, 只是我们不想让这件事在“节外生枝”,不想在此复述这些通联内容。
共勉驴友:
一, 手台在山里也不是万能的,前后抄收不畅,很可能会造成队伍脱节。
二, 在前路不明的情况下,再强大的驴友,也不要自行冒进,因为你跟大队是一个整体。
三, 不管领队处于哪个位置,抄收不到相应的前、中、后队,双方的心里压力都会增大。
四, 真正面临“危险”是哪些己经告诉领队要下撒,但是又改变主意继续追赶队伍的人。
五, 天黑没有下山,只要没有受伤,没有失联,不算什么户外事故,连事件都算不上。
六, 报AA队,不要指望别人帮你,但是你要有帮助别人的心理准备。
一渡(沈家庵)--三皇山--五渡(九渡)线路1:500米卫星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