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海十月末的凌晨格外的寒冷,估计只有七八度左右吧;几乎穿上了带来的所有衣服一会芦苇荡岸边陆陆续续集聚了大批观日出的游客,长枪短炮齐齐对着蒙蒙亮的天际,大家都在期待日出的瞬间。天际,曙光开始泛红,云彩忽而染上了颜色。
转眼间水天交接的地方出现鱼肚白,接着是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展,晖映在无边的海面上。太阳就要脱离它生存的母体,跳跃出来,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不一会儿,一个金红色的圆边露出来,慢慢扩张、升腾,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上升。于是,他使劲地一跃,剥离出大海的母体,飞向广阔的天穹,颜色红得亲切、可爱。刹那间,这个金红的圆球,发出夺目耀眼的亮光,射得人的眼睛微痛,水面上瞬间射出万道金光。
阳光直射水面,随着波浪晃动,金光闪闪,分不清海与天了,因为只看见一片绚丽的色彩
去之前,我心心念念的是胡杨林;回来后,我不能忘怀的却是居延海的美丽。到现在,我的手机桌面和锁屏画面都是居延海。居延海一共分三个观景点,栈道贯穿三个观景点,有时间有精力的朋友可以走一走。
一号观景点是蒙古包,据说有个地方可以拍到水中人影,效果不错,可惜没去;二号观景点人最多,有海鸥,栈道可以走到芦苇深处;三号观景台是在海边,我认为是看日落的最好地点,小杨儿的下铺就一直在三号观景点守了三个小时。
居延海 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 传说老子晚年出关赴秦讲学,西行途中,经过函谷关,守关令尹喜求书,写下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后隐去,不知所终。 传说老子入秦后,在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一带都留下了足迹。这个故事就是老子在居延一带游历时发生的流传下来的。 那一年,老子骑着大青牛,沿着河西走廊,来到张掖平山湖一带,这里人烟稀少,干旱炎热,绵延千里的戈壁沙漠滩上,满眼只有白刺、沙蓬、芨芨草、白沙蒿、灰蓬、沙生针茅、沙葱、羊胡子、黑果枸杞、刺沙蓬、花花紫、红柳、骆驼刺、骆驼蒿等植物,一片苍凉荒芜的景象。走的人乏牛困,口渴难忍,这荒凉的戈壁滩上那里有水呢?大青牛可不是凡物,跟随老子巡游多年,练就了顺风耳、千里眼,一只鼻子更是灵性,越过沙丘、攀上山岭,它就闻到了水的滋味,驮着老子撒蹄狂奔,在一条宽阔的河道里,流着细细的一股泉水,虽不甘甜,却能解渴。喝水解渴后,老子看到这个地方有几户牧民的帐篷,远处的山坡上撒满了白白的羊群,河的两岸有牛、马、骆驼和驴子闲适的吃着草。一派悠然闲适,与别处的地貌不同,河对岸的悬崖山峦成红色或褐色砂砾岩,高约几百米。牧民早就看到来了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急忙请进帐篷,恭恭敬敬的请上座,捧出酥油茶、酸奶子、糍粑来款待的老神仙。老子看到这儿的牧民热情好客、豪爽、憨厚、朴实,很是喜欢,与牧民们的交谈中发现这些牧民常年与牛羊为伍,幽居深山,与外界不通,思想单纯,知少见浅,比较愚昧。这样幽静恬适的环境很适合他修心养性,就决定先住下来,一则修行养道,二则教化这些愚昧的牧民。老子就给牧民讲授所做的《道德经》,老子以道为“核心”,讲授“无为”而治,“天人合的观点,牧民听得似懂非懂,不知所以然,老子也不强求,顺其自然。 有一天,老子闲来无事,爬上对面的山顶,登高远望。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脚下山顶却从中裂开,形成了一片大峡谷,峡谷上面烟雾缭绕,悬崖峭壁,雄奇诡异,千怪万状,怪石嶙峋,峡谷里传来阵阵怪声,此起披伏,不绝于耳。让人胆寒心裂,丧魂失魄。陪同的牧人早已远远躲开了。老子可不怕这些,只是想不明白,在这一望无际的戈壁里,怎么会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他决定探个究竟。下得山来,问牧人们是怎么回事,牧人各个战战兢兢的不敢说,只说哪儿很吓人,鬼哭狼嚎的,牛羊不敢去,他们也从没去过。老子不信鬼神,自然不怕,决定进谷看看,牧人们是没有人敢跟进去的,还劝老神仙别去。老子在牧人的指点下,找到了进谷的位置,就骑着大青牛悠哉悠哉的进去了。老子沿着山谷,看到石壁悬崖峭壁,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高几百米的岩壁,刀削斧劈,直指蓝天。红色沙砾被切割成宝塔状的宫殿,堡垒,石柱石墙及各类动物,气势磅礴,美轮美奂,峡谷蜿蜒曲折,分叉很多,风吹打在石壁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一会儿似狼哭鬼号、龙吟虎啸,猿啼魈吼,声震崖谷,一会儿又似羊咪牛哞,鸡叫鸟鸣,和风细雨。抬头仰望,石壁高耸,直插云霄,陡峭的石壁有的印满猿人的大脚印,有的状如佛指,有的形似莲花座,更多的是骷髅头、呲牙咧嘴,凶相毕露,恐怖异常。峡谷中石壁被大块大块的分隔开,犹如一座座宫殿、城堡,军营,石柱高耸,虎踞龙盘,蛇缠猴立,一幅繁荣昌盛的王国。谷底生长茂密的植物,有野枸杞、野梅子,麻黄、白刺、黑果枸杞、刺沙蓬、花花紫、红柳、骆驼刺、骆驼蒿等植物,老子被深深地吸引,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陡坎前,无路可走了,两边石壁陡峭狭窄,仅容一人直立,头顶天空被隔成一缕,眼前只有一道被雨水冲刷的几百米深的石峡,大青牛是上不去了,老子手攀足登,身轻如燕,异常敏捷,跨过石坎,钻过石洞,挤过石罅,在幽暗的石峡里攀爬,经过一番惊险,天空豁然开朗,头顶阳光灿烂,几百米上的天空蓝湛湛的,云彩飘荡,一道宽阔的山壁围在眼前,形成一座大大的露天厅堂,正面山壁上镶嵌着亭台楼阁,山壁上长满了绿草,点缀在亭台楼阁间,两侧的石崖依然陡峭,一侧的陡壁上石坎、石匣、石柱,石洞,另一侧的石壁被分隔了好几个岔,就好像这座大厅分成了好几间,仍然陡峭,却宽阔了很多。老子站在这儿,观察考究了好久,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幽静舒适、人迹罕至、宫廷城堡分布其间,鸟兽鱼虫往来穿梭、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虽有骷髅怪石、虎啸龙吟、鬼哭狼嚎的阵阵传来,这与他一贯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很是吻合,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天然的修行场所。于是决定留在这儿,弘道扬法,修心养性,思考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大青牛不甘落后,变成了一只乌龟爬了上来,趴在老子的脚下,沐浴着老子的思想光辉。 牧民们等了好久都没有看到老子再出来,更不敢进去了,躲得远远地,都说老子得到成仙了,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了,从此不再涉足这一片神秘的地方。不知过了几世几代,一位叫公孙敖的将军带着一队人马追击匈奴,误入了这片峡谷,迷了路,好久才走出来,也不知经历了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误了军情,受到了惩罚。 话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部落,率部挥师南下联宋灭金,大军行进到平山湖这个地方,下令驻扎休整,建起豪华的可汗王帐,各路兵马扎下营寨,星罗棋布的环绕在王帐周围。成吉思汗跨上战马,率领众将巡视大营,登上最高的丹红色山顶,众将簇拥身边,骑兵、驼队排在身后,群山林立中错落有致的布满了他的大军营帐,千军万马往来其间,场面宏大,气势震山野,心旷神怡,豪情万丈。极目远眺,就发现前方几千米处空中祥云缭绕,紫气环绕,很是神奇。就派一名大将前去查看。这位大将带领几千骑兵沿着山谷进入这片神秘的地方,看到两边石壁陡峭,峡谷蜿蜒曲折,颜色丹红,城堡、宫殿星罗棋布,枝繁叶茂花红果绿,城门口石柱耸立,巨蛇盘绕,猿魈高坐,龙行其间,虎踞其上,灵龟私语,牛羊成群,瑞鸟高飞,祥云笼罩,烟岚雾霭,一派繁荣和谐的景象。哪里见过这么好的地方,军士们都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胆大的攀着陡峭狭窄的石峡,钻石桥,跃瀑布,来到一个陡峭石壁围成的宽阔的大厅里,看到啊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夫子站在那儿,抬头观望天象呢,一只巨大的乌龟卧在老夫子脚下。将士们顿觉安逸舒适,心平气和,抛却了杀戾之气,忘记了此行的目的,感受着老夫子强大的气场,聆听着老夫子讲道,沐浴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中。成吉思汗和众将及士兵们还站在那儿翘首企盼着回信呢。 又不知经历了几世几代,世居此处的牧人们也忘记了曾经的恐怖,充满了对这片神秘地方的好奇,就把这片神秘地方告诉了山外的人们,于是人们就知道了张掖有个叫平山湖的地方,有一片神秘的峡谷,“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那烟岚雾霭,悬崖峭壁之下,人间罕至之处,不知隐藏了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思。于是就有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寻幽探险,去研究、去开发。让这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神秘峡谷亮相于世人,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出来以后是第三个下车口,在路口等车到第四个口,就是老子骑牛地方;还有老子的雕像 �就是老子骑牛地方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