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秋波波 于 2015-9-30 01:55 编辑
新疆可可托海--额尔齐斯大峡谷三日游---秋季(金色)篇 文章:塞外懒鱼 摄影:秋秋 《神钟山记》 文章 塞外懒鱼 乙未年某月某日,塞外李某应老母之邀,携学生十人,北赴阿勒泰可可托海一游,三日而返,感慨颇多,欲以白话记之,又恐逼格略浅,某忽发奇想,既有神钟山奇景,莫如以文言略述,假苏子石钟山记之盛名,半文半白间,贻笑大方之家。 可可托海,非有海其中,有数湖,亦不足谓海之名,游人以观海之心赴游,恐不遂愿。然虽无水海,诚有石海,凡目及之处,无不怪石林立,搔首弄姿,活灵活现。景区之心,有一神钟山,可可托海之奇观也,愚以为假石钟山之名已矣,若立于浮桥之首,但见一山石,自九天悬落,状如金钟,倒扣河畔,疑天工鬼斧,雕一石钟示人焉。至于坊间传奇,未曾闻也。
世间之景,有水无山,缺沉稳之精髓,有山无水,缺灵动之秉气。神钟山之下,有额尔齐斯河滚滚而过,环山奔腾不知倦,灵气氤氲不知止。水姿之千变,水流之柔坚,皆为世人叹服,水化为泉,则非寻常之泉,暗流地下,寻一润土,汹涌而出即为泉也;水化为潭,则非寻常之潭,冲土为渠而成溪流者,困于一洼即为潭也;水化为瀑,则非寻常之瀑,断岩之末,水波缥缈,奔千里直泄,怦然而下即为瀑也。但观山间之清流,忽而急流勇进,如壮士不思归,忽而平缓慢淌,如娇娘之遮面。急处惊涛拍岸,缓处柔波千里。柔时蜿蜒百里绕山石,悄然无声;坚时横冲直闯拼顽石,轰鸣不已。山间水之妙,非眼观耳闻不得知矣。 距神钟山十四里处,有温泉流瀑,众人闻之欣然而往,沿途美景,不可多得。奇山怪石,飞瀑沉渊,左出右显。神钟山上行徒步二里,即瀑布沟,又行三里,至小钟山,再行三里,遇象鼻峰,复行五里,乃骆驼峰,欲观卡拉卓勒瀑布,则奋行千余步即可见也。途中高山木梯,断壁残垣,青苔白云,绿树黄叶,乱石残木,皆为风景。山中风云变幻,一日之间四季轮转,金光普照,恨不袒胸露怀,白云蔽日,恨不棉衣披身,山云相接,雾绕气缠,不知天地何分,放眼凝望,光欲露不露,雾欲散不散,恍惚之间,竟如隔世,唏嘘不已。
同行十人,同校之学生也,嬉笑一路,把酒言欢,同住蒙古大帐,同吃热茶干馕,条件虽苦,亦热闹非凡。归期至,推门而出惊见白雪满野,云山雾罩,流光遍照,玉峰遥遥,叹天公待我不薄,实乃不虚此行也。某有诗云:
可可托海不见海,
神钟山里未遇神。
放形散心石海内,
灵动秋冬一日间。
归途中,某昏睡间思绪不止。窃以为,旅行之意,盖在旅人,景随人迁,心随景转,若有佳人相伴,龟居家中亦有别样美景,若是小人相随,名山大川亦心无可观,倘邀二三挚友,寻一人迹罕至之景,随观随行,且行且止,穷游露营,实为上上。成熟之景区,盛名在外,设施齐备,攻略导游,层出不穷,待节假时日,游人蜂拥而至,填塞景点,充堵道路,名曰观景,实为观人,甚为无趣。至于随处留影者,亦无甚趣味,旅行之重,在于行而不在停,在于观景而不在摄影,今之游人,每至一处,必寻石刻大字,争相合影,以为影在相中则不枉此行,更有甚者,随走随拍,互推互挤,今高科技之自拍杆在手则天下景色尽有,一步一拍,以机代眼,以相代景,所致之处,仅为炫照而已矣,岂不愚哉?复想此文洋洋千余字,亦为炫技,与炫照者无出其右矣,遂放笔大笑,亦学苏子笑李渤之陋而笑李博之陋也。某年月,塞外李某记。
摄影:秋秋 2015、9、29、秋秋于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