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4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 极净行(二):海拔5000米的生存法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2 17:46: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绿色和平探险队前往世界不同纬度的八个远离烦嚣的极境之地,采集当地的水和积雪样本作为验证,探寻人迹罕至之地的环境状况。其中云南省哈巴雪山一行是海拔最高的任务。探险队包括专业高山协作、采样专家与摄影团队,在哈巴雪山的登山大本营安歇一夜,摸黑半夜起床,整装出发寻找雪线以上人迹罕至的地方。在海拔逾4,000米的极端环境下,不但要重新学习行走、爬行甚至跌倒,更要留神高山反应。为了执行特别任务,我们的装备更要特别安排,确保采集环境样本的过程严谨、可靠。
作者:绿色和平“极净行”探险队成员雷宇霆

(Pic: IMG_6188 snow mountain)
登哈巴雪山必经的落脚点是海拔4070米的登山大本营,有屋顶的石头砌的房子是2009年盖的。在那之前,户外登山者只能在没有屋顶的牛棚扎帐篷过夜。我们到达大本营时,见到上下铺的床位和营地一小片区域搜到的中国移动2G网络信号,都认为这已是“豪华大本营”。
在大本营停留的一晚,除了高山协作事无巨细地进行装备的最终检查,我们最终确认了第二天的“作战计划”:预计次日凌晨3点起床吃饭与最终检查,4点出发,经过一段海拔在4600-4680米之间的乱石坡和一个山脊到达雪线,之后分为采样组和视觉组,两组保持平行距离,拍摄行走和采样过程。采样组在4900米找合适点离开传统攀雪山线路,横切出去大约30分钟路程,找一个真正意义上人迹罕至的地点取雪样,视觉组边平行上山,边记录采样全程。在如此极端条件下,我们知道没有再来一次的余地,只能事先商量好每一个步骤、走位,确保任务一气呵成。
第二天清晨4时,屋外仍是满天的星空,银河如一条丝带清晰可见,哈巴雪山顶在强风劲吹下完全显露出来,但我们无法按原订计划出发。向导好四评估中途需要翻越的山脊风力达到8至9级,为安全起见,唯有等风势稍为减弱才出发。这正是攀雪山的一大挑战,即使做好各种准备,我们仍然必须带着敬畏和谦卑的心,耐心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等了三小时,风势仍然强劲,再等下去,可能赶不及入黑前返回大本营。向导好四建议先把物资运到山脊前,明天才正式起行,但没有人知道明天的天气会否更差,一番讨论后,我们决定等待风势转小就出发。
好不容易越过乱石坡和山脊,再往上走就是雪线,眼前开始白茫茫一片。踏足雪线前,我们穿戴好雪套、为鞋子加上冰爪, 安全带亦要挂上绳索结组。钟峪跟我是负责收集环境样本的“采样组”,由好四带领,戴上安全帽,按计划爬升到海拔4,900米左右的位置后,按计划寻找合适的地点横切行走约30分钟选址。



(Pic: IMG_6340 Snow Sampling) caption: 钟峪(左)小心翼翼抽取积雪样本,然后立即封存。我(中)和向导好四在旁协助。
除了选址,为确保采样严谨、科学,我们需要穿着和携带不含检测物的衣物和装备,采样时更要膝盖跪地,这样的姿势一方面放低自己的重心更加安全,另一方面避免环境样本被随身物品含有的有毒有害化学物污染。
采集雪样的容器是2.5升大小的棕色玻璃瓶,事先在实验室已经作过专门处理,并且在瓶口封上不含检测物的铝箔。采样的时候用专门的采样工具把雪装进采样瓶,然后用特别处理过的工具把雪压实。在保证样品和瓶口有一定空气的情况下,小心盖上铝箔、拧紧瓶盖,外面包上缓冲发泡膜后放入背囊。在下山的过程里,为了保证瓶子内外的气压平衡,大约每下降500米需要拧开瓶盖让采样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流通。到了山脚在寄送样品前,需要用专用封口膜把瓶盖与瓶子缝隙密封,并且用胶带固定发泡膜,以保证采样瓶可以安全完整寄送到实验室。
同时另外的“视觉组”由另一名向导、纳西族青年阿四带领,与“采样组”保持平行距离,记录整个采样过程。


(Pic:  IMG_5612 Water Sampling) caption: 究竟在海拔4,200米抽取的山中湖湖水(还有4,900米的高山积雪)之中,我们会找到甚么看不见的污染?答案在9月揭晓。
在海拔约5,000米、空气稀薄的地方背着20公斤的背囊爬升,一度我感到喘不过气来,有时一脚踏下去雪就快没到膝盖,幸好有惊无险,所有采样和拍摄任务都按计划完成。傍晚6时半,终于回到大本营,我的大腿已经没了知觉。今天我们已经在户外待了超过十二小时,到现在整个团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任务还远未结束。我们将把妥善封存的积雪和水的样本带回实验室,稍后为大家解答“极净之地”的环境疑问。而经历此行后,因为有专业合作的团队才如此顺利,我准备分享给大家一些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法则”,为之后的寻净计划做参考。

自然挑战篇
“风”之谷
向导估计营地风力达4-5级,进而预测中途危险地带山脊风力达到8-9级时,团队决定耐心等待风力减弱。在高海拔区域与风硬碰硬是不明智的,需要合适的时机翻越山脊。为了保障采样顺利进行,向导甚至建议我们第一天先把采样的物资送到山脊被风的地方,第二天执行样品采集。最终,经过4个小时漫长的等待,风力稍微减弱,探险队于早上8点出发,成功跨过了山脊往雪线进发。
“冰” 之战
攀爬雪山,滑坠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冰爪、冰镐、安全带、绳索以及保护站等装备必不可少。此次探险,7人分为3组,3位高山协作分别带领采样工作人员、摄影师和摄像师。


(PIC_6307)探险队之采样小分队
介绍几种本次探险中使用的工具:
①冰镐:冰镐是通过冰雪坡时不可缺少的用具,不但可以取代登山杖,并且当在雪地里滑倒时可以采取主动有效的止滑保护措施。在攀雪山过程中,冰镐的腕带一直与手相连,要做到全程“镐不离手”。
②冰爪:冰爪是攀雪山必不可少的另一用具,固装于高山鞋的底部,起固定和防滑作用,需要根据所穿的鞋的类型选取合适的冰爪。
③安全带:安全带由圈套、带子和卡子组成,系在腰部,它是各种保护装备与人体的连接装置。
④绳索:到达雪线开始往更高海拔需要结组行走是就必须用绳索,绳索与每个人的安全带上的扣子相连,小组成员通过绳子连成一串。小组到达各自目的地后,首先由高山协作选择合适的点打下保护站,绳索另一头拴在保护站上,其它部分仍与个人安全带相连。


(IMG_6224)
低温
攀雪山在保暖御寒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行动性,我们选择了三层衣物:贴身的功能保暖内衣,中间保暖层,选择轻薄的羽绒服或抓绒衣服;保暖层外是冲锋衣,主要功能是防水和挡风。头上戴抓绒帽或头巾,头巾还有一个作用是挡在脸上防晒,免得面部尤其是鼻子被晒伤。

鞋子需要选择中帮或高帮的登山鞋,最好透气但也轻便适合行走。
高山反应


(PIC_6204)
高山反应在高海拔地区挺常见而且防不胜防,不同人的身体条件、自然条件状况会伴随不同的高反症状:轻则包括头疼、心跳加速、嘴唇发紫等等,重则会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等等。应对高反,在到达雪山之前10天左右就要吃一些预防高反的药物调理身体,到达雪山之后,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幸运的是,我们的团队四人都没有出现严重的高反症状。出发前晚,高山协作特意准备了雪茶(一种泡水喝预防高反的高寒地带地衣植物)交代每个人必须喝。多喝酥油茶和雪茶,阿四说:“要有空就喝,不要怕上厕所”。另外,如遇到任何不适一定要与向导沟通,如果团队中有一人出现严重高反,往往整个团队都需要一起转移到低海拔的地方。
人类需求篇

在登山大本营上供电和充电是实际且重要的事情。首先要保证摄影和摄像师的设备有电,但凡能找到交流电,首先会给相机、摄像机电池充电,其它设备比如手机、卫星电话、GPS就在白天用便携太阳能充电板。
为了避免在低温下电量快速衰竭,每天夜里睡觉前,我们把锂电池供电的设备都统统塞在睡袋里保暖,比如手机、卫星电话、GPS、相机摄像机电池等等...。
除了设备需要补充能源,为了能抵御高海拔的寒冷和对抗高山反应,人体能量的补充非常重要。人需要多喝水还有酥油茶,虽然机会不多,但如果有高能量的食物比如肥肉之类的大家就选择来者不拒。攀雪山程中,能量棒或者压缩饼干基本上是主要的能量食品也几乎是为数不多方便携带的食品。我从昆明带来的两个苹果在雪山上成了稀罕的食物,在雪山上拿出来,小心翼翼的切开每个人只能分一小块放进嘴里,意犹未尽地细细咀嚼。
采样升级篇
负重
探险队本次采样需要采集5个2.5L的雪样和4个2.5L的水样,也就是大约20公斤的样品。取完样品后,雪样的瓶子加上外层包装塞满了两个用于采样的背囊,每个背囊加上自重都有十几公斤。在下山到4600m的地方,好四请来其他帮手来接应我们,几个人协同互助,终于将样品运回大本营,否则我觉得自己真没准下不了山。
摄影师和摄像师也并不轻松,各自有一个装备包大约在7kg左右,其它设备如脚架由高山协作帮忙背,上山的过程中我和摄像师轮流背摄像包,到了雪线以后就得由摄像师自己背着了。


(IMG_6342采样过程)
雪山采样
由于这次探险是为了调查持久性的化学污染物,样品极易受到污染,绿色和平科学实验室为样品采集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样品采集后,不能直接拧上盖子,必须先用处理过的铝箔封好,再拧紧瓶盖,外面包上缓冲发泡膜。为保证气压平衡,每500m轻轻拧开瓶盖以保持内外气压平衡,还需要保证铝箔不破损。最后在山脚下用封口膜封口,再用发泡膜包好寄送。虽看似简单的过程,但在海拔高于5000m的雪山上,铝箔分分钟被风带走,手极易冻僵的情况下完成每一瓶雪样的采集都是极大的挑战。
这次非同寻常的高山之旅再一次印证,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唯有敬畏。户外活动真正追求的是感受自然,而不应让外来物污染这块“极净之地”。
Preview:采访哈巴村环保小组 -踏雪山寻垃圾




(IMG_4942哈巴村环保组的告示牌)

2#
发表于 2015-10-12 18:33:0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0-12 22:5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